柳寒珊和葉藝現在留在了奧德彪的商貿城,負責管理工作。


    兩人都是龍國出身,對於管理有著豐富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


    在這裏,他們的管理經驗簡直如同碾壓一般的存在,讓商貿城的運營更加高效和有序。


    奧德彪的提案“推廣現代農業技術與建立農民合作社”已經得到了議會的通過,但要將這個提案落到實處,卻需要當前執政黨保衛民主力量黨的全力配合和執行。


    奧德彪很清楚,他隻是一個議員,手中並沒有足夠的人力去實施這個龐大的計劃。


    這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協助,以及各級官員的配合和執行。


    但布隆迪的官場錯綜複雜,人際關係盤根錯節,要想讓這個計劃順利推進,難度可想而知。


    不過,奧德彪並不打算就此放棄。


    他通過建立獨立監管機構來確保計劃的順利實施。


    這個機構將由他親自組建,負責全國範圍內的巡邏督查,確保“推廣現代農業技術與建立農民合作社”的計劃能夠得到有效執行。


    為了避免從官方抽調人員可能帶來的漏洞和弊端,奧德彪決定將自己的妹妹阿米娜塔抽調出來,讓她和恩齊吉一起組建督查小組。


    阿米娜塔作為女生,老是打打殺殺奧德彪也有些不情願。


    在阿米娜塔和恩齊吉的帶領下,督查小組開始了全國範圍內的巡邏督查工作。


    他們深入田間地頭,與農民們親切交流,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困難;


    走訪在各個合作社,查看合作社的運營情況和農民們的收益情況;


    還對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工作進行了嚴格的監督和檢查。


    在督查過程中,阿米娜塔和恩齊吉發現了一些問題和不足。


    有些地區的農民對現代農業技術的接受程度並不高,需要加大宣傳和推廣力度;


    有些合作社的管理存在漏洞,需要加強規範和管理;


    有些政府部門的工作存在推諉扯皮的現象,需要加強協調和溝通。


    針對這些問題,阿米娜塔和恩齊吉及時向上級匯報,並提出了具體的改進意見和建議。


    奧德彪深知,要想讓布隆迪真正富裕起來,單純依賴外部的援助並非長久之計。


    “想要富,先修路”,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


    基礎設施的建設,特別是交通網絡的完善,能夠極大地促進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


    因此,在奧德彪的建議下,布隆迪官方用鎳礦和鐵-鈦-釩共生礦換取了10億美金的龍國基礎設施援助。


    在趙大使的協助下,奧德彪立即著手規劃了一係列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其中包括修建公路、鐵路、橋梁,以及改善供水供電等公共設施。


    這些項目的實施,不僅將極大地改善布隆迪人民的生活條件,還將為吸引外來投資創造有利的環境。


    奧德彪並沒有止步於此。


    要想讓布隆迪實現經濟的多元化發展,必須大力發展本土產業。


    於是,他開始關注布隆迪的農業和紡織業。


    布隆迪有著豐富的棉花資源,這為發展紡織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奧德彪決定利用這一優勢,大力發展紡織工業。


    他積極引進先進的紡織技術和設備,同時加強對本地工人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技能水平。


    在短短的時間內,布隆迪的紡織業就取得了顯著的進步。


    紡織品的產量和質量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由於曆史原因,布隆迪的工業基礎相對薄弱,許多工業設備和原材料都依賴進口。


    這不僅增加了生產成本,也限製了工業發展的速度和規模。


    奧德彪的工廠在布隆迪可謂是家喻戶曉。


    這裏的工人工資高得令人羨慕,每個人每天可以掙到3000布朗,折合人民幣大約是6塊錢。


    雖然按龍國的標準來看這並不算什麽,但在布隆迪,這已經算是難得的高薪了。


    技術工人和管理人員的待遇更是優厚,每天能拿到6000布朗,足以讓他們的家人過上相對舒適的生活。


    更難得的是,奧德彪工廠的工資是日結的,這種結算方式給了工人們極大的經濟安全感。


    在這裏工作,不僅收入穩定,而且每天都有實實在在的迴報,這對於生活在貧困線上的布隆迪人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吸引力。


    因此,能夠進入奧德彪的工廠工作,成了許多布隆迪人的夢想和榮耀。


    與此同時,龍國對布隆迪的援助項目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龍國派出了500多名農業技術專家,幫助布隆迪人民改善農業生產,提高糧食產量。


    另外,還有2000多名工程師致力於布隆迪的基礎設施建設,修路、建橋、改善供水和供電係統。


    這些龍國的專家和工程師們,不僅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還以他們的勤勞和專業精神贏得了布隆迪人民的尊敬和感激。


    他們的到來,也給奧德彪帶來了一個新的商機。


    奧德彪決定在工廠附近承包一塊土地,專門為這些遠道而來的龍國專家和工程師們建造一個生活區,他稱之為“龍國城”。


    這個生活區不僅提供舒適的住宿環境,還有各種生活配套設施。


    當然,奧德彪並不是純粹出於好心才這麽做的。


    他看到了龍國人的消費能力。


    於是,在“龍國城”內,奧德彪設置了各種商業攤位,從日常用品到特色小吃,應有盡有。


    這些攤位不僅方便了龍國的專家和工程師們,也為奧德彪帶來了可觀的收益。


    畢竟,這些龍國人每天的工資可是好幾百人民幣,換算成布朗可是一個天文數字。


    而且,由於“龍國城”的名聲逐漸傳開,不少布隆迪本地人也開始光顧這裏。


    奧德彪順勢出租商鋪位置,可謂是一舉多得。


    這天,一個龍國工程師找到了奧德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非洲,我成了奧德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臭臭在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臭臭在此並收藏重生非洲,我成了奧德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