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公孫度在謀劃
司馬徽不由擊掌讚歎:“好好!你年紀輕輕,便有如此造詣,才智恐怖,可稱‘鬼才’也!”
郭嘉搖頭道:“天下之大,智者雲集,弟子不敢當此稱唿!”
司馬徽點頭道:“好好!謙虛清明,務實穩健,方有遠圖!”
郭嘉起身,無言望向東北,心道:“吾決計不輸於你!”
……
同一時空下,遠在遼東的公孫度似乎心有所感,也是抬頭對望虛空,“有人覬覦我等?”
“召集心腹,議事!”
雖然按照官職,公孫度僅是襄平城的縣尉,但是怎奈何人家有一個好義父,不僅幫他打點好了跟遼東郡守的關係,還給他置辦了一所大宅院。
而這也成為了公孫度集團議事的核心場所。
片刻後,柳毅、陽儀等一眾文武齊聚。
公孫度高踞正座,望著廳內眾人,亦是一番得意。
自從實施“架空計劃”以來,自己一方麵挖掘人才,另一方麵也對各縣官僚拉攏分化,已有初步成效。
武將層麵,頭號心腹大將柳毅,忠心耿耿,亦有勇略;除此之外,尚有郭昕、柳浦、公孫模等部將。
文官這塊,陽儀擅長內政,首席文官;名士涼茂雖有被脅迫之因,但也承諾加入麾下,也是好事一件。
而且還有“一龍”之龍腹正避居
兵權這塊,暫且不提玄菟郡義父處的兵力,至少遼東郡治所襄平的三千兵力自己手拿把掐,而且後續自己架空各縣後,便能也調動各縣守兵。
因此,全取遼東就差一個契機!
契機何在?
黃巾之亂!
公孫度按劍而立,目掃帳下文武,慨然道:
“諸君且聽!方今海內崩析,黃巾四起,漢室氣數將盡,英雄豪傑將起!度雖邊鄙之臣,亦有鴻鵠之誌!遼東雖僻,然北扼胡馬,南窺齊魯,東據滄海,山川之險,足以為基。更兼諸君皆世之英傑,或懷蕭何之智,或具韓信之勇,豈願終身蜷伏,俯首於庸碌漢臣之流耶?”
“昔齊桓以莒、邾興霸,晉文以蒲、屈成業,皆起於微末,而終懾諸侯。今中原疲敝,百姓思治,若我等內修耕戰,外聯烏桓,廣納流民,嚴整甲兵,則遼東千裏,何異金湯?他日鐵騎南向,清君側,扶漢鼎,諸君皆可裂土封侯,名垂竹帛!!”
言至此處,公孫度舉觴向天,聲震屋瓦:
“丈夫處世,當帶吳鉤,取萬戶侯!諸君可願與度共執槊,辟天地,成此遼東王業乎?!”
(翻譯一下:“大家聽我說幾句!現在天下分崩離析,黃巾賊寇到處起義,漢朝的氣運就要結束啦,未來各方豪傑都會起事。我雖出身邊陲小吏,但是也有大誌向!遼東雖偏居一隅,但北可遏製胡人鐵騎,南能俯瞰齊魯大地,東據汪洋之險,山川形勝足以成就根基!更何況在座諸位皆是當世英傑——有人智謀堪比蕭何,有人勇武不輸韓信,難道甘心一生屈居人下,向現在的朝廷無能之流俯首稱臣嗎?”
“曆史上齊桓公憑借莒、邾小地成就霸業,晉文公依托蒲、屈邊地開創大業,他倆都是從微末崛起,最終威震天下!如今中原混亂,百姓渴望安定。隻要我們對內發展農耕、整頓軍備,對外聯合烏桓、收容流民、強化軍隊,遼東千裏山河便是鐵壁銅牆!待他日大軍南下,肅清奸佞、匡扶漢室,諸位都能裂土封侯,名垂青史!”
說完,公孫度高舉酒盞,聲震營帳:
“大丈夫在世,就該手持利刃,博取功名!諸位可願與我共執長槍,開疆拓土,在這遼東之地闖出一番驚天偉業?!”)
不得不說,自古以來,古今之外,凡是上位者皆有一番好口才!
公孫度話音剛落,柳毅便高舉拳頭擁護道:“願隨主公,成此王業!”
眾人齊聲跟上:“願隨主公,成此王業!”
“願隨主公,成此王業!”
……
開場白之後,公孫度也不含糊,開始議事:“如今遼東郡下轄襄平、新昌、安市、遼隊、無慮、平郭、西安平、遝氏、汶縣、北豐,共計十縣。諸縣官僚願與吾共進退者幾何?”
柳毅上前稟道:“襄平、新昌、安市,三縣官僚自縣令以下皆願對主公效忠,北豐、平郭、西安平三縣則不願臣服;遝氏情況特殊,暫時為盟友;其餘三縣則態度曖昧,觀望為主。”
公孫度陰笑道:“縣令?不服?觀望?那就一並解決之!中原有黃巾,遼東亦可有黃巾!柳毅,按計劃行事!”
柳毅應聲退下。
“陽儀何在?”
頭戴四方帽的文官之首陽儀拱手而出。
“招攬人才之事可有難處?”
陽儀麵色尷尬道:“主公,有兩事容稟。一來錢財捉襟見肘,難以重金許之;二來,李敏口出惡言,不願出仕,攜家屬渡海逃亡,下落不明!”
“甚麽?”公孫度聞言勃然變色!
李敏(生卒年不詳),遼東襄平人,東漢官員,曾任河內太守,後去官迴鄉。能任職太守,足見其能力卓著。所以公孫度格外看重此人,親自攜重禮上門聘請,結果被拒,公孫度便想著對其施加壓力,逼其就範。
不成想,人家直接跑路!
臨跑路前還罵你一頓,你迴嘴都找不到人!
“氣煞我也!”
公孫度佩劍出鞘,一劍斬破帷幔:“世家出身,便如此傲慢嗎?哼,該死!人雖去,墳猶在!傳吾命令,掘其父親墳墓,焚燒骸骨,滅其宗族!”
柳毅作為頭號死忠,也拔劍吼道:“吾王不可侮!殺!”說罷,轉身出廳,點齊人馬,徑直殺奔李家。
一旁的涼茂心中大駭:這公孫度也太過獨斷霸道!如此不能容人容事,若在其帳下,有不慎頂撞,豈非性命不保?
此地並非良謀啊!
“世家皆是自命清高,霸占錢地之輩,縱他日我全據遼東,留之亦是禍患,不若一並解決!郭昕、柳浦,此事交由汝二人!”
二將齊聲道:“喏!”
“至於遝氏麽,”公孫度眼中寒光一閃,“上月鹽酒之事,不管真相如何,亦要給其一個教訓!”
司馬徽不由擊掌讚歎:“好好!你年紀輕輕,便有如此造詣,才智恐怖,可稱‘鬼才’也!”
郭嘉搖頭道:“天下之大,智者雲集,弟子不敢當此稱唿!”
司馬徽點頭道:“好好!謙虛清明,務實穩健,方有遠圖!”
郭嘉起身,無言望向東北,心道:“吾決計不輸於你!”
……
同一時空下,遠在遼東的公孫度似乎心有所感,也是抬頭對望虛空,“有人覬覦我等?”
“召集心腹,議事!”
雖然按照官職,公孫度僅是襄平城的縣尉,但是怎奈何人家有一個好義父,不僅幫他打點好了跟遼東郡守的關係,還給他置辦了一所大宅院。
而這也成為了公孫度集團議事的核心場所。
片刻後,柳毅、陽儀等一眾文武齊聚。
公孫度高踞正座,望著廳內眾人,亦是一番得意。
自從實施“架空計劃”以來,自己一方麵挖掘人才,另一方麵也對各縣官僚拉攏分化,已有初步成效。
武將層麵,頭號心腹大將柳毅,忠心耿耿,亦有勇略;除此之外,尚有郭昕、柳浦、公孫模等部將。
文官這塊,陽儀擅長內政,首席文官;名士涼茂雖有被脅迫之因,但也承諾加入麾下,也是好事一件。
而且還有“一龍”之龍腹正避居
兵權這塊,暫且不提玄菟郡義父處的兵力,至少遼東郡治所襄平的三千兵力自己手拿把掐,而且後續自己架空各縣後,便能也調動各縣守兵。
因此,全取遼東就差一個契機!
契機何在?
黃巾之亂!
公孫度按劍而立,目掃帳下文武,慨然道:
“諸君且聽!方今海內崩析,黃巾四起,漢室氣數將盡,英雄豪傑將起!度雖邊鄙之臣,亦有鴻鵠之誌!遼東雖僻,然北扼胡馬,南窺齊魯,東據滄海,山川之險,足以為基。更兼諸君皆世之英傑,或懷蕭何之智,或具韓信之勇,豈願終身蜷伏,俯首於庸碌漢臣之流耶?”
“昔齊桓以莒、邾興霸,晉文以蒲、屈成業,皆起於微末,而終懾諸侯。今中原疲敝,百姓思治,若我等內修耕戰,外聯烏桓,廣納流民,嚴整甲兵,則遼東千裏,何異金湯?他日鐵騎南向,清君側,扶漢鼎,諸君皆可裂土封侯,名垂竹帛!!”
言至此處,公孫度舉觴向天,聲震屋瓦:
“丈夫處世,當帶吳鉤,取萬戶侯!諸君可願與度共執槊,辟天地,成此遼東王業乎?!”
(翻譯一下:“大家聽我說幾句!現在天下分崩離析,黃巾賊寇到處起義,漢朝的氣運就要結束啦,未來各方豪傑都會起事。我雖出身邊陲小吏,但是也有大誌向!遼東雖偏居一隅,但北可遏製胡人鐵騎,南能俯瞰齊魯大地,東據汪洋之險,山川形勝足以成就根基!更何況在座諸位皆是當世英傑——有人智謀堪比蕭何,有人勇武不輸韓信,難道甘心一生屈居人下,向現在的朝廷無能之流俯首稱臣嗎?”
“曆史上齊桓公憑借莒、邾小地成就霸業,晉文公依托蒲、屈邊地開創大業,他倆都是從微末崛起,最終威震天下!如今中原混亂,百姓渴望安定。隻要我們對內發展農耕、整頓軍備,對外聯合烏桓、收容流民、強化軍隊,遼東千裏山河便是鐵壁銅牆!待他日大軍南下,肅清奸佞、匡扶漢室,諸位都能裂土封侯,名垂青史!”
說完,公孫度高舉酒盞,聲震營帳:
“大丈夫在世,就該手持利刃,博取功名!諸位可願與我共執長槍,開疆拓土,在這遼東之地闖出一番驚天偉業?!”)
不得不說,自古以來,古今之外,凡是上位者皆有一番好口才!
公孫度話音剛落,柳毅便高舉拳頭擁護道:“願隨主公,成此王業!”
眾人齊聲跟上:“願隨主公,成此王業!”
“願隨主公,成此王業!”
……
開場白之後,公孫度也不含糊,開始議事:“如今遼東郡下轄襄平、新昌、安市、遼隊、無慮、平郭、西安平、遝氏、汶縣、北豐,共計十縣。諸縣官僚願與吾共進退者幾何?”
柳毅上前稟道:“襄平、新昌、安市,三縣官僚自縣令以下皆願對主公效忠,北豐、平郭、西安平三縣則不願臣服;遝氏情況特殊,暫時為盟友;其餘三縣則態度曖昧,觀望為主。”
公孫度陰笑道:“縣令?不服?觀望?那就一並解決之!中原有黃巾,遼東亦可有黃巾!柳毅,按計劃行事!”
柳毅應聲退下。
“陽儀何在?”
頭戴四方帽的文官之首陽儀拱手而出。
“招攬人才之事可有難處?”
陽儀麵色尷尬道:“主公,有兩事容稟。一來錢財捉襟見肘,難以重金許之;二來,李敏口出惡言,不願出仕,攜家屬渡海逃亡,下落不明!”
“甚麽?”公孫度聞言勃然變色!
李敏(生卒年不詳),遼東襄平人,東漢官員,曾任河內太守,後去官迴鄉。能任職太守,足見其能力卓著。所以公孫度格外看重此人,親自攜重禮上門聘請,結果被拒,公孫度便想著對其施加壓力,逼其就範。
不成想,人家直接跑路!
臨跑路前還罵你一頓,你迴嘴都找不到人!
“氣煞我也!”
公孫度佩劍出鞘,一劍斬破帷幔:“世家出身,便如此傲慢嗎?哼,該死!人雖去,墳猶在!傳吾命令,掘其父親墳墓,焚燒骸骨,滅其宗族!”
柳毅作為頭號死忠,也拔劍吼道:“吾王不可侮!殺!”說罷,轉身出廳,點齊人馬,徑直殺奔李家。
一旁的涼茂心中大駭:這公孫度也太過獨斷霸道!如此不能容人容事,若在其帳下,有不慎頂撞,豈非性命不保?
此地並非良謀啊!
“世家皆是自命清高,霸占錢地之輩,縱他日我全據遼東,留之亦是禍患,不若一並解決!郭昕、柳浦,此事交由汝二人!”
二將齊聲道:“喏!”
“至於遝氏麽,”公孫度眼中寒光一閃,“上月鹽酒之事,不管真相如何,亦要給其一個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