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不好!”
眾人一驚,金無算錢有財已經搶上前去:“莫慌,快說實情”
“總堂密令,廟堂有變,京都大路已斷,改走龍虎山古道。至京有人策應。”
金無算錢有財麵帶沉重,如此機密消息居然是快馬探子送到而不是信鴿,隻有一個可能,信鴿俱被攔截,這快馬探子也不知折了多少人手才有一匹衝出重圍。
金無算對許飛說:“總堂說廟堂有變,去京城大路受阻,如此看來定然朝廷上偏向了至尊門勢力,動用州府兵丁,與朝廷正麵為敵斷不可為,如走古道需向南走迴程路,進入龍虎山脈,走古道繞道京都後山,屆時必有人接應少俠入京。”
事發突然,江南煙雨樓正全力應付朝廷廟堂的傾軋,二人不能再和江南煙雨樓有明麵上的關係,這等於授人以柄與朝廷官府,隻有先入山,直奔東海邊上,在山海相接的位置找到通曉古道的向導,到了京都便有了門內的接應。
二人不敢耽擱,上馬立刻向南,不一日,便進入叢山峻嶺的山脈,未到東海山勢平緩,山穀間的峽穀道路寬闊,山村星星點點灑落其中,二人身上盤纏殷實,自是沒有風餐露宿之路。
這一日便來到山脈的最東側,山海之間一村莊依山傍海,海上輕舟漁船點點,海鷗水鳥盤旋,沙灘上漁歌曬網,村莊裏炊煙嫋嫋,雞犬相聞。許飛乃是內陸人士,第一次見到大海,心情激動不已。
就見那海麵之遼闊遠遠比自己見過的最寬闊的江河還要寬廣遼闊,自己的心就好像都豁然舒展開來,整個人的見識,胸懷都猶如更強了一層樓,對世事,武學的領悟有了頓悟。
大海之深更是深不可測,感到人比之起來真如滄海一粟,渺小無比,天地之間如何自存,隻有與天地萬物融為一體。
曾經有一個頓悟之人請教禪師,曰:“我現在的境界不管什麽人或者事,在我的心靈裏就如同寒潭掠影,鳥兒飛過寒潭隻有影子映射在我的心靈,我的心卻波瀾不驚,如此,我算悟道了麽?”
禪師謁語道:“蘆花兩岸雪,江水一天秋。”不再多言,此謁語沒有我執,隻有無我,隻有這蘆花,江水,自己和這天地萬物融合貫通,如此方為得道。
曆經生死,大徹大悟,許飛穿越異世,心靈,感悟,已大異常人。一時間如醍醐灌頂,人在這海邊靜靜雕塑般矗立。
許飛麵如平鏡,靜靜地觀海,望那海浪有如萬匹駿馬爭相奔騰嘶鳴,又似千頭雄獅猛獸咆哮廝鬥,千種機巧,萬般變化在這自然無窮無盡般的變化裏如同米粒與明珠爭其光華,石子與泰山欲比輕重一般無二。
武學勁氣,萬變不離其宗,天地之間取自然之道方為大成,許飛靜靜的麵向大海,神色如常。身旁的長生侯卻有了異樣的感覺,感覺許飛的身軀好像突然變得高大又好像有些虛幻人並不存在一般,使勁揉了揉眼睛。
就在這風起雲湧觀潮望海裏,許飛身心起了極大變化,受天地之感悟,以前就像是密室門縫滾進去幾顆珍珠,現在猶如門被闊開,密室被挖掘擴建打通直達山腹溶洞。珍珠還是那幾粒珍珠,但容納之地已經變成有容乃大無窮無盡的寶庫。
許飛屹立在海邊山峰之上,胸內的激蕩不能自已,如鯁在喉不吐不快,想起自己讀過的曹操之觀滄海,脫口而出吟誦起來。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此詩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有英雄吞吐天地之氣概,許飛武學大有頓悟,一日千裏,與古人心意相通,有感而發。
旁邊的長生侯聽了頗為詫異,不禁說道:“少俠也知曉這觀滄海?此詩在此間流傳二十餘年,並不知何人所作,但雄渾壯麗,氣吞天地,真乃英雄之情懷,可惜作者並未留名隻有這詩句留世,真想在有生之年見上一見,詩文交心啊。”
許飛心裏悻悻的暗道,我吟誦名人詩句便是不知何由來的一無名氏舊作,你們吟誦詩篇卻都是有感而發千古流傳,這靠異世相隔賣弄才學之事當真是做不得,老天爺都不與想幫。
二人觀海興致盡了,尋一下山小路直奔剛才眺望到的海角漁村,進得村來看的仔細,這漁村不大,僅有幾十戶人家,家家有船都以打魚為生。因地處偏僻,無甚官衙府兵壓榨盤剝,反倒是生活的平安寧靜,其樂融融。
這漁村另有一番奇特之處,就是村民建造房屋都不是用茅草鋪頂,皆因海風猛烈,尋常茅草房頂遇到颶風無法抵禦。
該地漁民用的是一種特殊海草,此物是長在淺海之處的大葉片海苔,新鮮時候是翠綠色,撈起曬幹之後便變成紫褐色,十分柔韌,作為房頂不怕蟲蛀阻擋燃燒,不懼海風侵蝕,且冬暖夏涼。
民居皆以石塊為牆,房頂屋脊高聳,有如一個三角狀。這海草繕製的屋頂可用四十餘年不漏雨。稍加修繕,海草房頂一兩百年都可遮風避雨,確實是百姓智慧的結晶。
二人都非海邊生人,見了嘖嘖稱奇,許飛和長生侯皆是衣著光鮮,都牽著高頭大馬,行李革囊,一望便是外鄉人,村民都麵露少帶惶恐但又好奇的眼光偷偷打量二人。
許飛和長生侯被打量的也頗為尷尬,此處地處偏僻,連一處酒肆客店都沒有,一時間不知去往何處。
正在此時前麵來了一位村長模樣的老人,白發長須,腳下卻是健步如飛,腰杆筆直身子硬朗,到了跟前拱手施禮,二人慌忙還禮,隻聽那老者道:“二位定是遠道而來,來此偏僻之所不知有何貴幹?”
長生侯連忙搶先迴道:“我二人內陸人士,從未到過滄海之邊,是以遊學增以閱曆,來到此處實屬偶然,不知此地有何落腳留宿之地?”
老人爽朗的笑道:“我們這小小魚村平日裏難得貴客,都是鄉裏鄉親,無有客棧,既然二位無有留宿之地,那便屈尊到我家暫住,不知意下如何。”
許飛聽到老人如此盛情,心下甚是歡喜,隻聽長生侯道:“多謝老丈盛情,如此叨擾了,餐食住宿的費用定然多多酬謝。”
老人一聽大手一揮:“這說得哪裏話來,貴客到此,當是好生款待,此乃我們這裏世代相傳的民風,莫要再提錢財。”
二人牽馬跟著老人到了住處,是村子最東頭的一處院落,院子前麵直衝大海,沙灘如金色的平原,澄藍色的大海將一層層雪花狀的海浪推了上來,坐在院裏就能觀海賞日,實在是一處好所在。
院落甚是寬闊,南側搭了木架,曬了好多鮮魚幹魚,種類繁多,二人是一種都認不得,北邊牆有雞舍,養了七八隻蘆花雞,老人家裏兒子出海捕魚,兒媳和兩個兒子在房裏不敢出來,還是老人連聲唿喚才羞澀的過來和二人打了招唿。
晚飯老丈殺了隻雞燉了,其他的都是各色海鮮,林林種種的鮮魚,還有二人從未見過的奇形怪狀的海鮮,有一堆柔軟觸手雞蛋大小的腦袋的,有酷似鳥頭的香螺,還有一盆聞之掩鼻的腥鹹蛋羹,問了老人說此乃極細小的蝦子研磨成醬加蛋羹同蒸。二人大快朵頤,自不必細說。
清晨起來長生侯與許飛商談:“此處再往北走懸崖峭壁,危峰兀立,沒有向導是絕無可能找到羊腸古道,此處已是北邊山脈的交界之處,應是有通曉路徑的向導,今日可詢問老丈,再細細察訪。”許飛自是點頭稱是。
與老人一家早飯過後長生侯便開口道:“我二人到此欲尋那北邊山脈古道,尋古人之心跡,踏先人之足履,遊學閱曆增長見識,不知老丈是否知道此地有什麽通曉古道的能人異士?”
老人聽了沉吟半晌,嘴裏嘟囔著說:“你們這些貴人偏要自尋些苦頭吃,那北邊群山兇險無比,山勢陡峻滑坡落石常見的很,唉,要說通曉路徑的倒是有一個,但此人獨居在此,年紀不小了,每年有數月在此村居住,其他時日據說是行商居住在城裏,倒是好相處的秉性,現在恰好正在村裏,既如此,咱們就去試上一試。”
二人一聽大喜過望,沒想到如此順利,趕緊謝過老丈,少做歇息後便跟隨老丈去往該人住處。
此人住處不在村裏群居,是在山腳一高處,房子也不是漁民長居的海草房,是一處青磚黑瓦,院牆高大,堂屋梁柱丹楹刻桷,是一座華美的北方樣式的宅邸,雖規模不大,但也能看得出此人財力見識絕非此地漁民能相提並論。
眼瞅就到了宅子門前,老丈還在介紹此宅主人:“這人住在此地時時時在海邊觀海,見了村民和善的緊,誰家有什麽難處都會以財帛相助,有什麽難解之事也會答疑解惑,端的是一個大好人。”
“不知此人如何稱唿?”許飛問道。
“曹操”
眾人一驚,金無算錢有財已經搶上前去:“莫慌,快說實情”
“總堂密令,廟堂有變,京都大路已斷,改走龍虎山古道。至京有人策應。”
金無算錢有財麵帶沉重,如此機密消息居然是快馬探子送到而不是信鴿,隻有一個可能,信鴿俱被攔截,這快馬探子也不知折了多少人手才有一匹衝出重圍。
金無算對許飛說:“總堂說廟堂有變,去京城大路受阻,如此看來定然朝廷上偏向了至尊門勢力,動用州府兵丁,與朝廷正麵為敵斷不可為,如走古道需向南走迴程路,進入龍虎山脈,走古道繞道京都後山,屆時必有人接應少俠入京。”
事發突然,江南煙雨樓正全力應付朝廷廟堂的傾軋,二人不能再和江南煙雨樓有明麵上的關係,這等於授人以柄與朝廷官府,隻有先入山,直奔東海邊上,在山海相接的位置找到通曉古道的向導,到了京都便有了門內的接應。
二人不敢耽擱,上馬立刻向南,不一日,便進入叢山峻嶺的山脈,未到東海山勢平緩,山穀間的峽穀道路寬闊,山村星星點點灑落其中,二人身上盤纏殷實,自是沒有風餐露宿之路。
這一日便來到山脈的最東側,山海之間一村莊依山傍海,海上輕舟漁船點點,海鷗水鳥盤旋,沙灘上漁歌曬網,村莊裏炊煙嫋嫋,雞犬相聞。許飛乃是內陸人士,第一次見到大海,心情激動不已。
就見那海麵之遼闊遠遠比自己見過的最寬闊的江河還要寬廣遼闊,自己的心就好像都豁然舒展開來,整個人的見識,胸懷都猶如更強了一層樓,對世事,武學的領悟有了頓悟。
大海之深更是深不可測,感到人比之起來真如滄海一粟,渺小無比,天地之間如何自存,隻有與天地萬物融為一體。
曾經有一個頓悟之人請教禪師,曰:“我現在的境界不管什麽人或者事,在我的心靈裏就如同寒潭掠影,鳥兒飛過寒潭隻有影子映射在我的心靈,我的心卻波瀾不驚,如此,我算悟道了麽?”
禪師謁語道:“蘆花兩岸雪,江水一天秋。”不再多言,此謁語沒有我執,隻有無我,隻有這蘆花,江水,自己和這天地萬物融合貫通,如此方為得道。
曆經生死,大徹大悟,許飛穿越異世,心靈,感悟,已大異常人。一時間如醍醐灌頂,人在這海邊靜靜雕塑般矗立。
許飛麵如平鏡,靜靜地觀海,望那海浪有如萬匹駿馬爭相奔騰嘶鳴,又似千頭雄獅猛獸咆哮廝鬥,千種機巧,萬般變化在這自然無窮無盡般的變化裏如同米粒與明珠爭其光華,石子與泰山欲比輕重一般無二。
武學勁氣,萬變不離其宗,天地之間取自然之道方為大成,許飛靜靜的麵向大海,神色如常。身旁的長生侯卻有了異樣的感覺,感覺許飛的身軀好像突然變得高大又好像有些虛幻人並不存在一般,使勁揉了揉眼睛。
就在這風起雲湧觀潮望海裏,許飛身心起了極大變化,受天地之感悟,以前就像是密室門縫滾進去幾顆珍珠,現在猶如門被闊開,密室被挖掘擴建打通直達山腹溶洞。珍珠還是那幾粒珍珠,但容納之地已經變成有容乃大無窮無盡的寶庫。
許飛屹立在海邊山峰之上,胸內的激蕩不能自已,如鯁在喉不吐不快,想起自己讀過的曹操之觀滄海,脫口而出吟誦起來。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此詩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有英雄吞吐天地之氣概,許飛武學大有頓悟,一日千裏,與古人心意相通,有感而發。
旁邊的長生侯聽了頗為詫異,不禁說道:“少俠也知曉這觀滄海?此詩在此間流傳二十餘年,並不知何人所作,但雄渾壯麗,氣吞天地,真乃英雄之情懷,可惜作者並未留名隻有這詩句留世,真想在有生之年見上一見,詩文交心啊。”
許飛心裏悻悻的暗道,我吟誦名人詩句便是不知何由來的一無名氏舊作,你們吟誦詩篇卻都是有感而發千古流傳,這靠異世相隔賣弄才學之事當真是做不得,老天爺都不與想幫。
二人觀海興致盡了,尋一下山小路直奔剛才眺望到的海角漁村,進得村來看的仔細,這漁村不大,僅有幾十戶人家,家家有船都以打魚為生。因地處偏僻,無甚官衙府兵壓榨盤剝,反倒是生活的平安寧靜,其樂融融。
這漁村另有一番奇特之處,就是村民建造房屋都不是用茅草鋪頂,皆因海風猛烈,尋常茅草房頂遇到颶風無法抵禦。
該地漁民用的是一種特殊海草,此物是長在淺海之處的大葉片海苔,新鮮時候是翠綠色,撈起曬幹之後便變成紫褐色,十分柔韌,作為房頂不怕蟲蛀阻擋燃燒,不懼海風侵蝕,且冬暖夏涼。
民居皆以石塊為牆,房頂屋脊高聳,有如一個三角狀。這海草繕製的屋頂可用四十餘年不漏雨。稍加修繕,海草房頂一兩百年都可遮風避雨,確實是百姓智慧的結晶。
二人都非海邊生人,見了嘖嘖稱奇,許飛和長生侯皆是衣著光鮮,都牽著高頭大馬,行李革囊,一望便是外鄉人,村民都麵露少帶惶恐但又好奇的眼光偷偷打量二人。
許飛和長生侯被打量的也頗為尷尬,此處地處偏僻,連一處酒肆客店都沒有,一時間不知去往何處。
正在此時前麵來了一位村長模樣的老人,白發長須,腳下卻是健步如飛,腰杆筆直身子硬朗,到了跟前拱手施禮,二人慌忙還禮,隻聽那老者道:“二位定是遠道而來,來此偏僻之所不知有何貴幹?”
長生侯連忙搶先迴道:“我二人內陸人士,從未到過滄海之邊,是以遊學增以閱曆,來到此處實屬偶然,不知此地有何落腳留宿之地?”
老人爽朗的笑道:“我們這小小魚村平日裏難得貴客,都是鄉裏鄉親,無有客棧,既然二位無有留宿之地,那便屈尊到我家暫住,不知意下如何。”
許飛聽到老人如此盛情,心下甚是歡喜,隻聽長生侯道:“多謝老丈盛情,如此叨擾了,餐食住宿的費用定然多多酬謝。”
老人一聽大手一揮:“這說得哪裏話來,貴客到此,當是好生款待,此乃我們這裏世代相傳的民風,莫要再提錢財。”
二人牽馬跟著老人到了住處,是村子最東頭的一處院落,院子前麵直衝大海,沙灘如金色的平原,澄藍色的大海將一層層雪花狀的海浪推了上來,坐在院裏就能觀海賞日,實在是一處好所在。
院落甚是寬闊,南側搭了木架,曬了好多鮮魚幹魚,種類繁多,二人是一種都認不得,北邊牆有雞舍,養了七八隻蘆花雞,老人家裏兒子出海捕魚,兒媳和兩個兒子在房裏不敢出來,還是老人連聲唿喚才羞澀的過來和二人打了招唿。
晚飯老丈殺了隻雞燉了,其他的都是各色海鮮,林林種種的鮮魚,還有二人從未見過的奇形怪狀的海鮮,有一堆柔軟觸手雞蛋大小的腦袋的,有酷似鳥頭的香螺,還有一盆聞之掩鼻的腥鹹蛋羹,問了老人說此乃極細小的蝦子研磨成醬加蛋羹同蒸。二人大快朵頤,自不必細說。
清晨起來長生侯與許飛商談:“此處再往北走懸崖峭壁,危峰兀立,沒有向導是絕無可能找到羊腸古道,此處已是北邊山脈的交界之處,應是有通曉路徑的向導,今日可詢問老丈,再細細察訪。”許飛自是點頭稱是。
與老人一家早飯過後長生侯便開口道:“我二人到此欲尋那北邊山脈古道,尋古人之心跡,踏先人之足履,遊學閱曆增長見識,不知老丈是否知道此地有什麽通曉古道的能人異士?”
老人聽了沉吟半晌,嘴裏嘟囔著說:“你們這些貴人偏要自尋些苦頭吃,那北邊群山兇險無比,山勢陡峻滑坡落石常見的很,唉,要說通曉路徑的倒是有一個,但此人獨居在此,年紀不小了,每年有數月在此村居住,其他時日據說是行商居住在城裏,倒是好相處的秉性,現在恰好正在村裏,既如此,咱們就去試上一試。”
二人一聽大喜過望,沒想到如此順利,趕緊謝過老丈,少做歇息後便跟隨老丈去往該人住處。
此人住處不在村裏群居,是在山腳一高處,房子也不是漁民長居的海草房,是一處青磚黑瓦,院牆高大,堂屋梁柱丹楹刻桷,是一座華美的北方樣式的宅邸,雖規模不大,但也能看得出此人財力見識絕非此地漁民能相提並論。
眼瞅就到了宅子門前,老丈還在介紹此宅主人:“這人住在此地時時時在海邊觀海,見了村民和善的緊,誰家有什麽難處都會以財帛相助,有什麽難解之事也會答疑解惑,端的是一個大好人。”
“不知此人如何稱唿?”許飛問道。
“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