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捕神駕到
盲眼神捕的江湖武俠世界 作者:馬服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捕門進入荊湘之後,占據了一處十字路口作為營地。
從四條主道交匯處向外,逐級設置拒馬陣、鐵蒺藜。八十名捕門高手,身披玄色鱗甲,手持長槍、大刀分列兩側,防禦範圍一直延伸至街道盡頭。烈陽之下,森光凜凜。
屋脊之上,四十名配備強弓硬弩的捕門高手半跪警戒,他們占據著地形的最高處,周圍一切風吹草動都難逃其法眼。
街道兩側的每一口水井,每一道暗渠,都有專人控扼,確保水源供給安全暢通。
在周圍居住、營業的百姓,全部被驅逐,空置下來的房屋,被分別用作了宿舍、廚房、刑房、監獄、馬廄和武庫。
當蕭麥抵達此處時,幾十個赤膊工匠正掄著大鐵錘,往土地裏麵打木樁,木樁頂部裝有鈴鐺,用以防備敵軍從地下來攻。
整個營地,嚴密得如鐵桶一般,恐怕連隻蒼蠅都飛不進去。
插得到處都是的五色旗幟,在肅殺的氣氛中獵獵作響。
旗幟上麵,繡有“閼逢”、“旃蒙”、“強圉”、“著庸”、“屠維”、“上章”等字樣,並各自分為青紅赤白黑五色。
這些旗幟意味著,多名威震江湖的捕門指揮,皆已親臨此地。
他們分別是——
閼逢隊指揮,“無簿判官”桓無常;
旃蒙隊指揮,“攬月神手”奚尋蛟;
強圉隊指揮,“寒心公子”高勝寒;
著庸隊指揮,“滄海龍吟”宗星陽;
屠維隊指揮,“風雪連城”封雪廷;
上章隊指揮,“朝生暮死”陸朝暮。
司空禪正好從桓無常主持防務的街道路過,眾捕門高手見狀,立即撤掉拒馬和蒺藜,為上生校尉清出一條暢通的道路。
桓無常本人,也將哭喪棒插入腰間,上前拱手施禮:“歡迎校尉凱旋。”
司空禪一擺手:“免禮。”
桓無常又見到蕭麥,笑道:“好久不見。”
蕭麥點頭:“還行,也不算很久。”
東南西北四條主幹道交匯處,矗立著一座三層樓房,名為“鴻運客棧”。捕門此次紮營,捕神選中了這座客棧為“大帳”。
客棧四周,圍著一圈機關戰車,每輛戰車周圍,都配備著一群重甲捕手。
他們身穿銀白色的三層鐵甲,頭頂鋼盔,臉上還戴著陰森的鐵麵具,一眼望去,譬如寶塔,在烈陽之下煜煜生輝。
司空禪行至車陣跟前,甲士們不但沒有放行,反而繃緊身體,做出一副攻擊的姿態。直到司空禪抬手喊出口令:“四海升平。”眾人才稍稍鬆懈,放開一條狹窄的小道。
蕭麥心道:“這就是捕神的規矩嗎?哪怕是他的大弟子司空禪,也要憑規矩辦事。”
司空禪帶著蕭麥又往前走了兩步,來到客棧大門前。
旃蒙隊指揮奚尋蛟和屠維隊指揮封雪廷,親自在門前站崗,猶如兩個門神。
奚尋蛟是個麵容憂鬱的青年人,天生桃花眼,看狗都深情的那一種。
身上的衣服,不似尋常捕手那般嚴整,反而像個浪蕩的江湖遊俠兒。
他的兵器也不是刀劍,而是一根纏在腰間的鞭子。那鞭子由一節一節的鐵片組成,造型好似蛟龍的尾巴。
封雪廷年紀稍大,生得麵方口闊,眉如臥蠶。寬闊的肩膀搭配粗壯的腰肢,好似一個方方正正的四方形。
他內著捕門錦衣,外搭一層鎖子甲,身披一件雪貂披風,掌握一柄雪白色的亮銀槍。
傳聞其戰鬥姿態,好似一簇滾動的雪團,兇悍程度堪比雪崩降臨,尤其是擅長以一當十,以一當百,一個人就是一支足以攻城拔寨的軍隊。
當見到司空禪迴來後,二人都稍稍點頭,以示敬重。
司空禪停在門口台階前,然後單膝下跪:“司空禪幸不辱命,已帶迴捕門叛徒蕭麥,請捕神發落。”
在捕門禮儀中,在向捕神正式複命時,要單膝下跪,說話時抬起雙手,掌心貼掌背,並豎起大拇指;聽命時左手放在大腿上,右手貼住地麵。
蕭麥見狀如法炮製,抬手言道:“弟子蕭麥,奉師門之命迴島修行,並非叛逃。”
聲落之後,是久久的寂靜,周圍明明匯聚了數百人,卻好似聽不到任何聲音,除了旗幟在風中的獵獵之聲。
許久過後,一串馬蹄聲由遠及近而來。
站在最高處望哨的弟子,立即將消息一級一級地報入鴻運客棧。
外圍守陣的弟子,則在見到這支馬隊後,立即組成密集的防禦陣列,遏止了來者的腳步。
緊接著,上章隊指揮陸朝暮,縱馬馳出客棧,手裏還牽著另一匹馬:“奉捕神之命,令司空校尉與卑職同去迎接風雲島來客,蕭麥,你先起身,在旁等候發落。”
之後,蕭麥退至車陣邊緣,司空禪則與陸朝暮一同穿過捕門的層層布防,抵達街道盡頭,見到了風雲島代表白連翹和柳昭瑤。
雙方互相行禮後,捕門方將風雲島方引入一棟清理好的民宅。
一路上,白連翹見捕門守備嚴整,殺氣騰騰,從未見過這麽大陣仗的她,顯得多少有些緊張。
柳昭瑤倒是見過些世麵,以眼神寬慰三師姐不必擔憂,身後有師父做靠山,就算對方有千軍萬馬,害怕的也照樣是他們。
師妹的鎮定,給白連翹也吃下了定心丸。
待來到捕門準備好的會場,已恢複了平日的冷靜沉穩,與司空禪和陸朝暮進行了商談。
接著,司空禪返迴鴻運客棧,向捕神匯報。
之後帶著捕神的決定,又折返迴去跟白連翹繼續談。
蕭麥見到司空禪跑來跑去的樣子,不由想起了上一次,姚倩淑與楊昶的會麵。
姚倩淑的目標是抓到妙樂仙子案的真兇,楊昶則要維護朝廷臉麵,雙方都是單刀直入,最終在地道內不期而遇,險些展開一場宗師之間的大戰。
相較於姚楊的針鋒相對,李疏狂與捕神之間的會麵則謹慎太多。
由於沒有電話,司空禪和白連翹來來迴迴跑了好幾次,交換劍仙與捕神間的意見。
終於,司空禪在最後一次向捕神報告後,給鎮守西路的桓無常下令:“收隊,放行。”
從四條主道交匯處向外,逐級設置拒馬陣、鐵蒺藜。八十名捕門高手,身披玄色鱗甲,手持長槍、大刀分列兩側,防禦範圍一直延伸至街道盡頭。烈陽之下,森光凜凜。
屋脊之上,四十名配備強弓硬弩的捕門高手半跪警戒,他們占據著地形的最高處,周圍一切風吹草動都難逃其法眼。
街道兩側的每一口水井,每一道暗渠,都有專人控扼,確保水源供給安全暢通。
在周圍居住、營業的百姓,全部被驅逐,空置下來的房屋,被分別用作了宿舍、廚房、刑房、監獄、馬廄和武庫。
當蕭麥抵達此處時,幾十個赤膊工匠正掄著大鐵錘,往土地裏麵打木樁,木樁頂部裝有鈴鐺,用以防備敵軍從地下來攻。
整個營地,嚴密得如鐵桶一般,恐怕連隻蒼蠅都飛不進去。
插得到處都是的五色旗幟,在肅殺的氣氛中獵獵作響。
旗幟上麵,繡有“閼逢”、“旃蒙”、“強圉”、“著庸”、“屠維”、“上章”等字樣,並各自分為青紅赤白黑五色。
這些旗幟意味著,多名威震江湖的捕門指揮,皆已親臨此地。
他們分別是——
閼逢隊指揮,“無簿判官”桓無常;
旃蒙隊指揮,“攬月神手”奚尋蛟;
強圉隊指揮,“寒心公子”高勝寒;
著庸隊指揮,“滄海龍吟”宗星陽;
屠維隊指揮,“風雪連城”封雪廷;
上章隊指揮,“朝生暮死”陸朝暮。
司空禪正好從桓無常主持防務的街道路過,眾捕門高手見狀,立即撤掉拒馬和蒺藜,為上生校尉清出一條暢通的道路。
桓無常本人,也將哭喪棒插入腰間,上前拱手施禮:“歡迎校尉凱旋。”
司空禪一擺手:“免禮。”
桓無常又見到蕭麥,笑道:“好久不見。”
蕭麥點頭:“還行,也不算很久。”
東南西北四條主幹道交匯處,矗立著一座三層樓房,名為“鴻運客棧”。捕門此次紮營,捕神選中了這座客棧為“大帳”。
客棧四周,圍著一圈機關戰車,每輛戰車周圍,都配備著一群重甲捕手。
他們身穿銀白色的三層鐵甲,頭頂鋼盔,臉上還戴著陰森的鐵麵具,一眼望去,譬如寶塔,在烈陽之下煜煜生輝。
司空禪行至車陣跟前,甲士們不但沒有放行,反而繃緊身體,做出一副攻擊的姿態。直到司空禪抬手喊出口令:“四海升平。”眾人才稍稍鬆懈,放開一條狹窄的小道。
蕭麥心道:“這就是捕神的規矩嗎?哪怕是他的大弟子司空禪,也要憑規矩辦事。”
司空禪帶著蕭麥又往前走了兩步,來到客棧大門前。
旃蒙隊指揮奚尋蛟和屠維隊指揮封雪廷,親自在門前站崗,猶如兩個門神。
奚尋蛟是個麵容憂鬱的青年人,天生桃花眼,看狗都深情的那一種。
身上的衣服,不似尋常捕手那般嚴整,反而像個浪蕩的江湖遊俠兒。
他的兵器也不是刀劍,而是一根纏在腰間的鞭子。那鞭子由一節一節的鐵片組成,造型好似蛟龍的尾巴。
封雪廷年紀稍大,生得麵方口闊,眉如臥蠶。寬闊的肩膀搭配粗壯的腰肢,好似一個方方正正的四方形。
他內著捕門錦衣,外搭一層鎖子甲,身披一件雪貂披風,掌握一柄雪白色的亮銀槍。
傳聞其戰鬥姿態,好似一簇滾動的雪團,兇悍程度堪比雪崩降臨,尤其是擅長以一當十,以一當百,一個人就是一支足以攻城拔寨的軍隊。
當見到司空禪迴來後,二人都稍稍點頭,以示敬重。
司空禪停在門口台階前,然後單膝下跪:“司空禪幸不辱命,已帶迴捕門叛徒蕭麥,請捕神發落。”
在捕門禮儀中,在向捕神正式複命時,要單膝下跪,說話時抬起雙手,掌心貼掌背,並豎起大拇指;聽命時左手放在大腿上,右手貼住地麵。
蕭麥見狀如法炮製,抬手言道:“弟子蕭麥,奉師門之命迴島修行,並非叛逃。”
聲落之後,是久久的寂靜,周圍明明匯聚了數百人,卻好似聽不到任何聲音,除了旗幟在風中的獵獵之聲。
許久過後,一串馬蹄聲由遠及近而來。
站在最高處望哨的弟子,立即將消息一級一級地報入鴻運客棧。
外圍守陣的弟子,則在見到這支馬隊後,立即組成密集的防禦陣列,遏止了來者的腳步。
緊接著,上章隊指揮陸朝暮,縱馬馳出客棧,手裏還牽著另一匹馬:“奉捕神之命,令司空校尉與卑職同去迎接風雲島來客,蕭麥,你先起身,在旁等候發落。”
之後,蕭麥退至車陣邊緣,司空禪則與陸朝暮一同穿過捕門的層層布防,抵達街道盡頭,見到了風雲島代表白連翹和柳昭瑤。
雙方互相行禮後,捕門方將風雲島方引入一棟清理好的民宅。
一路上,白連翹見捕門守備嚴整,殺氣騰騰,從未見過這麽大陣仗的她,顯得多少有些緊張。
柳昭瑤倒是見過些世麵,以眼神寬慰三師姐不必擔憂,身後有師父做靠山,就算對方有千軍萬馬,害怕的也照樣是他們。
師妹的鎮定,給白連翹也吃下了定心丸。
待來到捕門準備好的會場,已恢複了平日的冷靜沉穩,與司空禪和陸朝暮進行了商談。
接著,司空禪返迴鴻運客棧,向捕神匯報。
之後帶著捕神的決定,又折返迴去跟白連翹繼續談。
蕭麥見到司空禪跑來跑去的樣子,不由想起了上一次,姚倩淑與楊昶的會麵。
姚倩淑的目標是抓到妙樂仙子案的真兇,楊昶則要維護朝廷臉麵,雙方都是單刀直入,最終在地道內不期而遇,險些展開一場宗師之間的大戰。
相較於姚楊的針鋒相對,李疏狂與捕神之間的會麵則謹慎太多。
由於沒有電話,司空禪和白連翹來來迴迴跑了好幾次,交換劍仙與捕神間的意見。
終於,司空禪在最後一次向捕神報告後,給鎮守西路的桓無常下令:“收隊,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