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迴京都
重生後,侯門嫡女殺瘋了 作者:雲明鬆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薑氏笑著看向郭氏,“你看你兒子都沒怕,都還沒到京都呢,把你給嚇的臉都白了,你就算有失禮之處,國公府的裏也沒人跟你計較這些繁文縟節,國公府的人最是怕這些麻煩的東西,就算你在皇上麵前失禮了,也是情有可原的,再說了你也見不到皇上,其他人都還好吧。”
薑氏看向葉清妤,也是有些不確定,畢竟她也是離開京都十幾年了。
葉清妤笑著點頭,“大舅母說的對,我們國公府在外守該守的禮,國公府內沒有那些繁文縟節。”
郭氏緊張的心緒漸漸平靜下來,她隻要不在國公府失禮就好,她一個內宅婦人,哪裏有那個機會見皇族之人呢。
這時候,馬車慢喲喲的停下來,顧遠辰敲敲馬車道:“母親,咱們到富春鎮了,今晚就在此歇息一晚,明日在走。”
葉清妤從馬車裏鑽了出來,見日頭已經西沉。
薑氏和郭氏,抱著安安從馬車裏出來。
後麵的一輛馬車內,鑽出一位鶴發童顏的老人,老人下了馬車看了看周圍,葉清妤上去笑著道,“辛苦葛神醫了,咱們在這裏住一宿,明日再走一日就到京都了。”
這位老者就是葉清妤之前提到過的葛神醫,她原本也沒想到自己這次真的能尋到此人,沒想到葛神醫真的在北境,他們找到他的時候,老人家正在軍中的衛所裏為受傷的士兵診治,葉清妤也是去軍營巧合聽到士兵議論這位他,才找到了人,可算是得來全不費工夫。
被稱為神醫自然是有自己的脾氣,葛神醫聽她說想讓他入京為人治腿,老人家道:“老頭我自然不願為權貴治病,但看在你為北境的百姓將士們做了貢獻,我就助你這一迴,你們什麽時候迴京都,帶上我就可。”
葉清妤驚喜萬分,“多謝神醫,若能治好小女未婚夫的腿,定有厚禮相贈。”
葛神醫對什麽厚禮不感興趣,他擺擺手,示意葉清妤離開,不要打擾他救人。
葉清妤接著道,“神醫,這次拜托您去診治小女未婚夫的腿,是保密而行,倒是要要讓你充當國公府的人,還請您不要介意。”
葛神醫一點都不在意,“隨便你們,沒事趕緊走。”
葉清妤行了個禮,和顧遠辰退出了衛所。
他們離開平涼城時,便將葛神醫帶上了。
一行人在富春鎮住了一晚,第二日快馬加鞭,定要在京都關閉城門之前進了京都城。
因為早就給國公府傳了信,一大早就有國公府的人在城外等待著了,午時過後,徐氏和鍾氏坐馬車出了京都城,顧淮之騎馬護在一旁,在京都城外十裏的一處驛站等候著。
眼看著天就要黑了,才見到顧遠辰一行人。
徐氏和鍾氏可算是盼到人迴來了,趕忙快步上去。
顧遠辰遠遠的就看見自家三哥那張俊逸出塵的臉,他笑著對馬車內的人說道:“母親,二嬸,三嬸還有三哥來接咱們了。”
薑氏滿是驚喜,葉清妤也跟著開心,馬車停下,幾人相繼下馬車。
徐氏和鍾氏趕緊給薑氏行禮,“大嫂,一路辛苦了。”
“這是大侄媳婦吧,這是安安?”徐氏看著站在薑氏身旁的郭氏問道。
薑氏趕忙拉過郭氏笑著道:“是啊,這是淵兒的媳婦和兒子,還不見過你三嬸和二嬸。”
郭氏有些緊張的行禮,“侄媳見過三嬸,二嬸。”
徐氏和鍾氏笑盈盈的扶起她,“自家人,不必多禮,大嫂,這是我家老三,你們離開的時候,他還在我肚子裏呢。”
顧淮之上去行禮,“見過大伯母。”
薑氏沒少聽自家小兒子提起這個侄子是多優秀,今天一見,果然是一表人才,風度翩翩,他們國公府的兒郎就是優秀。
“好,好,一轉眼都這麽大了。”
“二嫂,怎麽沒看到鶴安?”
鍾氏笑容了滿是無奈,“那個兔崽子去年跟他師傅遊學去了,早不知道野哪去了。”
顧鶴安,二舅舅和二舅母家的二表哥,葉清妤也是聽大舅媽提起,才想起自己自從重生後都沒見過二表哥呢,前世,二表哥是個離經叛道的,逃婚跟著他的師傅去雲遊江湖去了,二舅舅常年在外做生意,國公府被滿門抄斬的時候,二舅舅和二表哥都在外地,不知前世他們是否逃過追殺。
葉清妤在一旁笑著道:“舅母們,天快黑了,咱們有什麽話,迴府再聊吧。”
徐氏笑著道:“對,對,你看我們見到大嫂都開心的忘了,還虧得是清清提醒呢,咱們先上馬車,迴國公府,府裏早就備好晚膳,就等你們迴來了呢。”
一行人趕著天黑之前,城門關閉之前進了京都城,迴到國公府的時候,天色完全黑了下來。
國公爺在前廳走來走去,不時的向外望去。
門房一臉喜氣的快跑進來稟報,“國公爺,大夫人他們迴來了,已經進府了!”
國公爺麵色一喜,快步向外走去。
剛走了幾步,就見下人打著燈籠,擁簇著一群人向他走來,為首的夫人看到他的瞬間,停住了腳步。
薑氏本是滿麵的笑容,看到國公爺的瞬間,她神色激動的跪下來,“兒媳見過父親,兒媳不孝,多年未曾侍奉左右。”
國公爺趕忙上前,“這是做什麽,還不快起來,”他看向徐氏和鍾氏,“還不扶你大嫂起來。”
徐氏和鍾氏將薑氏扶了起來,國公爺道:“先進屋,外麵涼,有什麽話,咱進屋說。”
徐氏和鍾氏跟著搭話,“對,大嫂,咱們進屋再說。”
薑氏眼底噙著淚,點頭道:“對,是我著急了,進屋,先進屋。”
到了前廳,眾人坐定,薑氏趕忙拉過郭氏跪下給國公爺磕頭,“來,見過你祖父,父親,這是淵兒媳婦,他們在北境成親,也沒能迴來給您敬杯茶。”
郭氏早聽聞過鎮國公的事跡,既佩服,也有些驚慌,她恭敬磕頭,“孫媳見過祖父,祖父福壽安康。”
國公爺樂嗬嗬的點頭,“好好,好孩子,快起來吧。”
葉清妤趕忙上前將郭氏攙扶起來。
薑氏看向葉清妤,也是有些不確定,畢竟她也是離開京都十幾年了。
葉清妤笑著點頭,“大舅母說的對,我們國公府在外守該守的禮,國公府內沒有那些繁文縟節。”
郭氏緊張的心緒漸漸平靜下來,她隻要不在國公府失禮就好,她一個內宅婦人,哪裏有那個機會見皇族之人呢。
這時候,馬車慢喲喲的停下來,顧遠辰敲敲馬車道:“母親,咱們到富春鎮了,今晚就在此歇息一晚,明日在走。”
葉清妤從馬車裏鑽了出來,見日頭已經西沉。
薑氏和郭氏,抱著安安從馬車裏出來。
後麵的一輛馬車內,鑽出一位鶴發童顏的老人,老人下了馬車看了看周圍,葉清妤上去笑著道,“辛苦葛神醫了,咱們在這裏住一宿,明日再走一日就到京都了。”
這位老者就是葉清妤之前提到過的葛神醫,她原本也沒想到自己這次真的能尋到此人,沒想到葛神醫真的在北境,他們找到他的時候,老人家正在軍中的衛所裏為受傷的士兵診治,葉清妤也是去軍營巧合聽到士兵議論這位他,才找到了人,可算是得來全不費工夫。
被稱為神醫自然是有自己的脾氣,葛神醫聽她說想讓他入京為人治腿,老人家道:“老頭我自然不願為權貴治病,但看在你為北境的百姓將士們做了貢獻,我就助你這一迴,你們什麽時候迴京都,帶上我就可。”
葉清妤驚喜萬分,“多謝神醫,若能治好小女未婚夫的腿,定有厚禮相贈。”
葛神醫對什麽厚禮不感興趣,他擺擺手,示意葉清妤離開,不要打擾他救人。
葉清妤接著道,“神醫,這次拜托您去診治小女未婚夫的腿,是保密而行,倒是要要讓你充當國公府的人,還請您不要介意。”
葛神醫一點都不在意,“隨便你們,沒事趕緊走。”
葉清妤行了個禮,和顧遠辰退出了衛所。
他們離開平涼城時,便將葛神醫帶上了。
一行人在富春鎮住了一晚,第二日快馬加鞭,定要在京都關閉城門之前進了京都城。
因為早就給國公府傳了信,一大早就有國公府的人在城外等待著了,午時過後,徐氏和鍾氏坐馬車出了京都城,顧淮之騎馬護在一旁,在京都城外十裏的一處驛站等候著。
眼看著天就要黑了,才見到顧遠辰一行人。
徐氏和鍾氏可算是盼到人迴來了,趕忙快步上去。
顧遠辰遠遠的就看見自家三哥那張俊逸出塵的臉,他笑著對馬車內的人說道:“母親,二嬸,三嬸還有三哥來接咱們了。”
薑氏滿是驚喜,葉清妤也跟著開心,馬車停下,幾人相繼下馬車。
徐氏和鍾氏趕緊給薑氏行禮,“大嫂,一路辛苦了。”
“這是大侄媳婦吧,這是安安?”徐氏看著站在薑氏身旁的郭氏問道。
薑氏趕忙拉過郭氏笑著道:“是啊,這是淵兒的媳婦和兒子,還不見過你三嬸和二嬸。”
郭氏有些緊張的行禮,“侄媳見過三嬸,二嬸。”
徐氏和鍾氏笑盈盈的扶起她,“自家人,不必多禮,大嫂,這是我家老三,你們離開的時候,他還在我肚子裏呢。”
顧淮之上去行禮,“見過大伯母。”
薑氏沒少聽自家小兒子提起這個侄子是多優秀,今天一見,果然是一表人才,風度翩翩,他們國公府的兒郎就是優秀。
“好,好,一轉眼都這麽大了。”
“二嫂,怎麽沒看到鶴安?”
鍾氏笑容了滿是無奈,“那個兔崽子去年跟他師傅遊學去了,早不知道野哪去了。”
顧鶴安,二舅舅和二舅母家的二表哥,葉清妤也是聽大舅媽提起,才想起自己自從重生後都沒見過二表哥呢,前世,二表哥是個離經叛道的,逃婚跟著他的師傅去雲遊江湖去了,二舅舅常年在外做生意,國公府被滿門抄斬的時候,二舅舅和二表哥都在外地,不知前世他們是否逃過追殺。
葉清妤在一旁笑著道:“舅母們,天快黑了,咱們有什麽話,迴府再聊吧。”
徐氏笑著道:“對,對,你看我們見到大嫂都開心的忘了,還虧得是清清提醒呢,咱們先上馬車,迴國公府,府裏早就備好晚膳,就等你們迴來了呢。”
一行人趕著天黑之前,城門關閉之前進了京都城,迴到國公府的時候,天色完全黑了下來。
國公爺在前廳走來走去,不時的向外望去。
門房一臉喜氣的快跑進來稟報,“國公爺,大夫人他們迴來了,已經進府了!”
國公爺麵色一喜,快步向外走去。
剛走了幾步,就見下人打著燈籠,擁簇著一群人向他走來,為首的夫人看到他的瞬間,停住了腳步。
薑氏本是滿麵的笑容,看到國公爺的瞬間,她神色激動的跪下來,“兒媳見過父親,兒媳不孝,多年未曾侍奉左右。”
國公爺趕忙上前,“這是做什麽,還不快起來,”他看向徐氏和鍾氏,“還不扶你大嫂起來。”
徐氏和鍾氏將薑氏扶了起來,國公爺道:“先進屋,外麵涼,有什麽話,咱進屋說。”
徐氏和鍾氏跟著搭話,“對,大嫂,咱們進屋再說。”
薑氏眼底噙著淚,點頭道:“對,是我著急了,進屋,先進屋。”
到了前廳,眾人坐定,薑氏趕忙拉過郭氏跪下給國公爺磕頭,“來,見過你祖父,父親,這是淵兒媳婦,他們在北境成親,也沒能迴來給您敬杯茶。”
郭氏早聽聞過鎮國公的事跡,既佩服,也有些驚慌,她恭敬磕頭,“孫媳見過祖父,祖父福壽安康。”
國公爺樂嗬嗬的點頭,“好好,好孩子,快起來吧。”
葉清妤趕忙上前將郭氏攙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