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撫霖緊盯著淩熠辰,眼神中透露出不解與不滿,他實在不明白為什麽在這種情況下主子還能夠如此冷靜。
此時淩熠辰正在翻閱文書,聽到他的詢問隻是淡然一笑。
“你阻止了又能怎樣?現在的證據並不足以讓他們受到重判,何況春闈還沒開始,就是抓住他們也難以下定論。”
他的迴答平靜而堅定,顯示出他對這件事早有考量。
說罷,淩熠辰便不再理會一臉急切的宋撫霖,繼續埋頭處理手中的事務。
他相信有些事情必須靜觀其變,時機一到自然可以輕鬆解決。
宋撫霖略有所思地點點頭,心裏承認有時自己在看問題上還不如淩熠辰有遠見。
宋國公這件事情確實不宜草率處理,還是應該慎重考慮,等待時機成熟再說。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就來到了清明時節。
京城的氣溫明顯迴升了許多,林知鳶也因此換上了輕盈的春裝,整個人看起來清新脫俗,格外美麗動人。
可自那件事之後,林知鳶對待淩熠辰的態度卻發生了變化,變得有些冷淡,對他幾乎不理不睬。
但她這種態度並沒有使淩熠辰感到沮喪,反而更激發了他的鬥誌。
盡管她刻意保持距離,但淩熠辰還是像從前一樣,時常圍著林知鳶轉,希望能找到機會再次靠近她的心靈。
即使麵對她的怒氣與反抗,淩熠辰依然麵不改色,無動於衷。
他的雙臂堅定地環抱著她,仿佛任何外界的力量都無法將兩人分開。
總是在紫藤花架下的那把舊搖椅上,他溫柔地擁抱著她,似乎所有的時光都在這一刻凝固。
這時,吳慶喜氣喘籲籲、汗流浹背地跑了過來。
一看到他們相依相偎的場景,吳慶喜頓時臉紅耳赤,連忙扭過頭去,不敢再直視。
“王爺、郡主,”他微微弓著腰,用一種恭敬但略帶局促的語氣說道,“宮裏傳來了旨意,請各位貴人入宮為先帝祈福。因為正值清明時節,所以皇宮將舉行盛大的祭祀典禮。”
他還補充道:“另外,福華郡主也被陛下親自邀請到了皇宮內參加儀式。”
林知鳶聽到這話後,立刻使勁推開了仍然緊抱著自己的淩熠辰。
她眉頭緊皺,一臉不悅地說道:“你還不快鬆手,沒聽吳公公說皇上有令召我們進宮嗎?”
淩熠辰對她這樣的舉動顯然感到非常不滿。
他狠狠地瞪了一眼旁邊的吳慶喜,那冷峻的目光如同寒冰一般,使得後者立即感受到了從脊椎直衝頭頂的陣陣涼意。
雖然知道打斷了兩人的親密行為是自己的不是,但現在說什麽都已經晚了。
畢竟是奉皇命前來通報消息,他隻能硬著頭皮繼續站在那裏。
“既然如此,”淩熠辰哼了一聲,無奈地鬆開了懷裏的女子,“那就趕緊準備一下,隨我進宮吧。”
隨即吩咐下人白檀去幫林知鳶梳洗打扮一番,好讓她們以最體麵的模樣出現在眾人麵前。
給先帝做祭拜活動規模相當宏大。
首先是所有人前往皇陵,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中向先帝行跪拜之禮。
隨後是齋戒沐浴等一係列複雜的儀式流程,耗費了整整一天時間才算結束。
緊接著,每位皇室成員都被要求抄寫一篇篇經典經文來表示對逝者的敬仰與追思之情。
尤其是身為天子的皇帝淩遠川更是身體力行,在眾多大臣麵前展示出了他自己親筆抄寫的大量經書。
“這是我親手用鮮血書寫而成的血色經典之作,”他深情地望著手中沉甸甸的一疊紙張,“希望能借此表達我對已故父皇深深的緬懷,並祈禱在他的庇護之下國家能夠長治久安。”
說完這番感人肺腑的話語之後,隻見他緩緩地拿起一張張珍貴無比的經卷,逐一丟入了熊熊燃燒的火堆之中。
見到此景,林知鳶和蘇昭煙兩個人不禁同時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嘴角微微揚起的弧度裏透露出絲絲嘲諷之意。
關於淩遠川與淩熠辰之間的爭執,兩人心裏都非常清楚。
尤其是對於淩遠川那種刻意表現的行為,林知鳶覺得尤為虛假造作。
如果真的沒有找到淩遠川殺害賢帝的確鑿證據,恐怕這個人也不會如此安心地坐擁江山。
盡管現在無法完全確定其他人的想法,但她內心深處一直堅定地相信,賢帝的死絕對和淩遠川有著直接的關係。
祭拜儀式結束後,林知鳶與淩熠辰一起離開了那個沉重而又莊嚴的地方。
這一天裏的每一個環節似乎都異常順利,一直到她的膝蓋因為長時間下跪而變得疼痛不已時,她才停下腳步,輕輕地揉了幾下酸痛的膝部,心中默默地感歎道:宮中的這些規矩實在是苛刻!
“總覺得淩遠川今天的舉動有些奇怪,可就是說不出哪裏不對勁。”
林知鳶嘟囔著,聲音中帶著疑惑。
聽到她的話語,身邊的淩熠辰也不禁皺起了眉頭,以他過往的經驗判斷,像淩遠川這樣一個屢教不改之人,竟然這次沒有主動來尋他們的麻煩,這確實是相當反常的現象。
“也許他是故意裝出一番模樣給我們看吧,試圖通過表現出對自己弟弟的所謂孝心來打消所有人心中的猜疑,”淩熠辰緩緩說道,語氣中夾雜著幾分不解與警惕。
雖然淩遠川登上皇位的過程表麵上看起來非常順利,但依舊有不少人心存懷疑。
尤其是朝堂上的那些資深大臣們,他們一個個心思細膩、眼光犀利,不是那麽容易就能被迷惑過去的人。
自從淩遠川掌握了實權之後,那些老臣便極少公開露麵了,似乎是隱匿了起來一樣,動不動就借口身體不適不來參加朝會。
聽到這裏的分析後,林知鳶歪著腦袋好奇地問了一句:“真的會是這樣嗎?”
這樣去猜測也並非毫無根據,隻是不知道為什麽,在她心底深處總有一股揮之不去的隱隱擔憂感。
隨著這個問題的提出,周圍的氣氛變得更加凝重起來,兩個人都不再言語,隻是各自陷入沉思之中。
迴府的路上,林知鳶靜靜地坐在車裏,目光透過車窗向外望去,觀察著熙熙攘攘的人群。
此時淩熠辰正在翻閱文書,聽到他的詢問隻是淡然一笑。
“你阻止了又能怎樣?現在的證據並不足以讓他們受到重判,何況春闈還沒開始,就是抓住他們也難以下定論。”
他的迴答平靜而堅定,顯示出他對這件事早有考量。
說罷,淩熠辰便不再理會一臉急切的宋撫霖,繼續埋頭處理手中的事務。
他相信有些事情必須靜觀其變,時機一到自然可以輕鬆解決。
宋撫霖略有所思地點點頭,心裏承認有時自己在看問題上還不如淩熠辰有遠見。
宋國公這件事情確實不宜草率處理,還是應該慎重考慮,等待時機成熟再說。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就來到了清明時節。
京城的氣溫明顯迴升了許多,林知鳶也因此換上了輕盈的春裝,整個人看起來清新脫俗,格外美麗動人。
可自那件事之後,林知鳶對待淩熠辰的態度卻發生了變化,變得有些冷淡,對他幾乎不理不睬。
但她這種態度並沒有使淩熠辰感到沮喪,反而更激發了他的鬥誌。
盡管她刻意保持距離,但淩熠辰還是像從前一樣,時常圍著林知鳶轉,希望能找到機會再次靠近她的心靈。
即使麵對她的怒氣與反抗,淩熠辰依然麵不改色,無動於衷。
他的雙臂堅定地環抱著她,仿佛任何外界的力量都無法將兩人分開。
總是在紫藤花架下的那把舊搖椅上,他溫柔地擁抱著她,似乎所有的時光都在這一刻凝固。
這時,吳慶喜氣喘籲籲、汗流浹背地跑了過來。
一看到他們相依相偎的場景,吳慶喜頓時臉紅耳赤,連忙扭過頭去,不敢再直視。
“王爺、郡主,”他微微弓著腰,用一種恭敬但略帶局促的語氣說道,“宮裏傳來了旨意,請各位貴人入宮為先帝祈福。因為正值清明時節,所以皇宮將舉行盛大的祭祀典禮。”
他還補充道:“另外,福華郡主也被陛下親自邀請到了皇宮內參加儀式。”
林知鳶聽到這話後,立刻使勁推開了仍然緊抱著自己的淩熠辰。
她眉頭緊皺,一臉不悅地說道:“你還不快鬆手,沒聽吳公公說皇上有令召我們進宮嗎?”
淩熠辰對她這樣的舉動顯然感到非常不滿。
他狠狠地瞪了一眼旁邊的吳慶喜,那冷峻的目光如同寒冰一般,使得後者立即感受到了從脊椎直衝頭頂的陣陣涼意。
雖然知道打斷了兩人的親密行為是自己的不是,但現在說什麽都已經晚了。
畢竟是奉皇命前來通報消息,他隻能硬著頭皮繼續站在那裏。
“既然如此,”淩熠辰哼了一聲,無奈地鬆開了懷裏的女子,“那就趕緊準備一下,隨我進宮吧。”
隨即吩咐下人白檀去幫林知鳶梳洗打扮一番,好讓她們以最體麵的模樣出現在眾人麵前。
給先帝做祭拜活動規模相當宏大。
首先是所有人前往皇陵,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中向先帝行跪拜之禮。
隨後是齋戒沐浴等一係列複雜的儀式流程,耗費了整整一天時間才算結束。
緊接著,每位皇室成員都被要求抄寫一篇篇經典經文來表示對逝者的敬仰與追思之情。
尤其是身為天子的皇帝淩遠川更是身體力行,在眾多大臣麵前展示出了他自己親筆抄寫的大量經書。
“這是我親手用鮮血書寫而成的血色經典之作,”他深情地望著手中沉甸甸的一疊紙張,“希望能借此表達我對已故父皇深深的緬懷,並祈禱在他的庇護之下國家能夠長治久安。”
說完這番感人肺腑的話語之後,隻見他緩緩地拿起一張張珍貴無比的經卷,逐一丟入了熊熊燃燒的火堆之中。
見到此景,林知鳶和蘇昭煙兩個人不禁同時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嘴角微微揚起的弧度裏透露出絲絲嘲諷之意。
關於淩遠川與淩熠辰之間的爭執,兩人心裏都非常清楚。
尤其是對於淩遠川那種刻意表現的行為,林知鳶覺得尤為虛假造作。
如果真的沒有找到淩遠川殺害賢帝的確鑿證據,恐怕這個人也不會如此安心地坐擁江山。
盡管現在無法完全確定其他人的想法,但她內心深處一直堅定地相信,賢帝的死絕對和淩遠川有著直接的關係。
祭拜儀式結束後,林知鳶與淩熠辰一起離開了那個沉重而又莊嚴的地方。
這一天裏的每一個環節似乎都異常順利,一直到她的膝蓋因為長時間下跪而變得疼痛不已時,她才停下腳步,輕輕地揉了幾下酸痛的膝部,心中默默地感歎道:宮中的這些規矩實在是苛刻!
“總覺得淩遠川今天的舉動有些奇怪,可就是說不出哪裏不對勁。”
林知鳶嘟囔著,聲音中帶著疑惑。
聽到她的話語,身邊的淩熠辰也不禁皺起了眉頭,以他過往的經驗判斷,像淩遠川這樣一個屢教不改之人,竟然這次沒有主動來尋他們的麻煩,這確實是相當反常的現象。
“也許他是故意裝出一番模樣給我們看吧,試圖通過表現出對自己弟弟的所謂孝心來打消所有人心中的猜疑,”淩熠辰緩緩說道,語氣中夾雜著幾分不解與警惕。
雖然淩遠川登上皇位的過程表麵上看起來非常順利,但依舊有不少人心存懷疑。
尤其是朝堂上的那些資深大臣們,他們一個個心思細膩、眼光犀利,不是那麽容易就能被迷惑過去的人。
自從淩遠川掌握了實權之後,那些老臣便極少公開露麵了,似乎是隱匿了起來一樣,動不動就借口身體不適不來參加朝會。
聽到這裏的分析後,林知鳶歪著腦袋好奇地問了一句:“真的會是這樣嗎?”
這樣去猜測也並非毫無根據,隻是不知道為什麽,在她心底深處總有一股揮之不去的隱隱擔憂感。
隨著這個問題的提出,周圍的氣氛變得更加凝重起來,兩個人都不再言語,隻是各自陷入沉思之中。
迴府的路上,林知鳶靜靜地坐在車裏,目光透過車窗向外望去,觀察著熙熙攘攘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