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叢安這番巧妙的提議不僅成功轉移了話題方向,同時也為皇上與淩熠辰之間提供了一個台階下,緩解了緊張氣氛。
就在大家以為事情已經告一段落的時候,沒想到此時一位身份顯赫的戶部尚書卻突然間大笑起來,頓時吸引了全場所有人的注意。
隻聽得那人高聲笑道:“陛下怎麽光關心咱們端王了呀?咱們二皇子殿下至今還沒有合適的婚事呢吧。”
隨著這句話語落下,原本稍微放下心來的林知鳶瞬間又緊繃了起來。
除了那些與淩熠辰有關的信息外,她其實對其他事情並不關心。
此刻,她的心思完全被牽動著,再次陷入了一種既期待又忐忑的狀態之中。
沒想到緊接著戶部尚書一句話卻讓林知鳶的心再度提起,“還有那位將軍府上的大小姐、昭陽郡主還未婚配。照小臣所想,二皇子溫潤如玉,郡主體貌皆優,實在是般配得很呐。”
聽完這番話,淩熠辰和林知鳶兩人的臉色瞬間變得異常難看。
淩熠辰顯得驚慌失措,而林知鳶則渾身散發著冷氣,仿佛能把麵前的人都凍僵。
看到鐵青著臉的淩熠辰以及自己好友蒼白無力的樣子,崔和雅心裏充滿了怒火,終於忍不住開口道:“哪兒來的老頭子在這挑事兒?喝多了是不是,在這兒隨便談論皇室的私事!”
說完便扔了一個杯子出去。
“陛下都沒有開口發話呢,請問是誰給了您在這裏瞎猜的權利?再說到討論昭陽郡主的婚姻大事時,連我母親和表兄的意見都沒詢問過,更別提輪得到誰來多嘴!”
被砸中的戶部尚書用手捂著血流不止的額頭,疼得直皺眉,狠狠盯著崔和雅抱怨:“福華郡主太沒規矩了,竟然敢對一位大臣動手,還請陛下為我主持公道。”
說著,這位官員立刻上前跪倒,一副非要討個說法的樣子,不肯起來。
皇帝的臉色十分難看,正想訓斥崔和雅,卻聽到一個冷冰冰的聲音打斷:“你以為陛下能為你做些什麽?你說的事和我女兒有關,你應該先問我怎麽辦。”
長公主臉上掛著淡淡的笑意,眼神中卻透著寒意。
那笑容仿佛隻是表麵的禮儀,而她眼中的寒意則透露出內心的冷酷和不悅。
她不但沒有因為崔和雅的行為生氣,反而帶著點寵溺地說:“過來坐吧,孩子。我一直教導你要愛護物品,不要隨意損壞東西的習慣,可你就是改不了。從小到大都是這樣,你的皇舅父已經調侃過無數次了。”
她的話聽起來溫柔,卻也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權威。
說完,她轉向身邊的哥哥問道:“我說的沒錯吧?”
即使是對著至高無上的位置,她的神情依舊鎮定自若,仿佛她才是這裏的主人。
長公主從小就非常強勢,就連皇帝有時也得讓著她。
這種強勢不僅僅來源於她的地位,更多的是她那無人能及的個性和氣場。
她一旦發火,就會鬧得宮裏翻天覆地,皇帝從來沒敢輕易惹怒這個妹妹,生怕她會把整個皇宮都掀翻。
但是,皇帝也不想輕易放過崔和雅。
畢竟,她打的是朝廷大臣,這簡直是在他的臉上扇耳光。
這件事如果處理不好,不僅會影響到他的威信,還會讓朝堂上下對他產生質疑。
這一下,看見長公主後,皇帝的表情更陰沉了。
原本還存有一絲希望,如今卻變成了深深的不滿。
他明白,這次的事情恐怕不會那麽容易解決。
謝叢安見場麵尷尬,知道皇帝和長公主的對峙已經讓在場所有人都不敢說話了,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
於是趕緊捅了捅身旁的父親——楚王,希望他能站出來化解這場危機。
楚王抬眼看了看兒子,隨後無奈地看向始終一言不發的淩熠辰。
他們都知道,這個時候,淩熠辰越是沉默,就說明他越生氣。
要是真動起手來,楚王真擔心會把龍椅上的那位給氣個半死。
他明白兒子的處境,也知道現在的局麵必須有人打破僵局。
楚王輕輕哼了一聲,冷冷地看著跪在宴會中央的戶部尚書,譏笑道:“福華郡主要請你喝酒,你理應感謝。怎麽能憑借陛下的寵愛,威脅陛下呢?難道你們這些大臣都這麽瞧不起皇家嗎?”
他的語氣中充滿了諷刺和不屑,仿佛在說:你們這些所謂的朝廷重臣,竟然如此不堪一擊。
這話一下子挑起了矛盾,大臣和皇家的關係變得劍拔弩張。
原本融洽的氣氛頓時蕩然無存,整個大殿內彌漫著緊張與不安。
話音剛落,皇帝也不再模棱兩可,拍桌站起身,大聲吼道:“戶部尚書!竟敢挑釁福華郡主和長公主!來人,拉出去打二十大板!”
他的怒火中燒,臉漲得通紅,顯然是無法容忍這種對皇室尊嚴的挑戰。
戶部尚書原本以為今天可以給淩熠辰添堵,結果反讓自己成了笑話。
他本以為自己抓住了一個機會,可以借此打擊自己的對手,卻沒有想到竟然會因此而招致這樣的懲罰。
當他想解釋的時候,太監給了護衛一個眼神,後者立即捂住了他的嘴,把他強行帶走了。
戶部尚書掙紮了幾下,卻無濟於事,隻能被拖出大殿。
這場慶祝宴會上本應是歡聲笑語的氛圍,瞬間變得緊張壓抑。
賓客們紛紛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每個人都在猜測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麽。
幸好程大家不久後上台演奏琵琶曲,悠揚的樂聲才稍微緩解了現場的沉悶氣氛。
賓客們逐漸把注意力轉移到了美妙的旋律上,心情也稍稍放鬆了一些。
二皇子手下的人都是按命令辦事的。
戶部尚書被趕走之後,其他人互相看了一眼,心中都有些忐忑不安。
他們不敢再多說話,唯恐下一個遭殃的就是自己。
一時間,整個大殿內陷入了一片沉默,所有人都在等待著皇帝的下一步指示。
隻有大理寺卿稍微猶豫了一下,接著說:“雖然剛才戶部尚書的做法有些過分,但他提到的二皇子和昭陽郡主聯姻的事,我認為還挺合適的。”
他說得小心翼翼,生怕一句話不慎惹怒了皇帝。
就在大家以為事情已經告一段落的時候,沒想到此時一位身份顯赫的戶部尚書卻突然間大笑起來,頓時吸引了全場所有人的注意。
隻聽得那人高聲笑道:“陛下怎麽光關心咱們端王了呀?咱們二皇子殿下至今還沒有合適的婚事呢吧。”
隨著這句話語落下,原本稍微放下心來的林知鳶瞬間又緊繃了起來。
除了那些與淩熠辰有關的信息外,她其實對其他事情並不關心。
此刻,她的心思完全被牽動著,再次陷入了一種既期待又忐忑的狀態之中。
沒想到緊接著戶部尚書一句話卻讓林知鳶的心再度提起,“還有那位將軍府上的大小姐、昭陽郡主還未婚配。照小臣所想,二皇子溫潤如玉,郡主體貌皆優,實在是般配得很呐。”
聽完這番話,淩熠辰和林知鳶兩人的臉色瞬間變得異常難看。
淩熠辰顯得驚慌失措,而林知鳶則渾身散發著冷氣,仿佛能把麵前的人都凍僵。
看到鐵青著臉的淩熠辰以及自己好友蒼白無力的樣子,崔和雅心裏充滿了怒火,終於忍不住開口道:“哪兒來的老頭子在這挑事兒?喝多了是不是,在這兒隨便談論皇室的私事!”
說完便扔了一個杯子出去。
“陛下都沒有開口發話呢,請問是誰給了您在這裏瞎猜的權利?再說到討論昭陽郡主的婚姻大事時,連我母親和表兄的意見都沒詢問過,更別提輪得到誰來多嘴!”
被砸中的戶部尚書用手捂著血流不止的額頭,疼得直皺眉,狠狠盯著崔和雅抱怨:“福華郡主太沒規矩了,竟然敢對一位大臣動手,還請陛下為我主持公道。”
說著,這位官員立刻上前跪倒,一副非要討個說法的樣子,不肯起來。
皇帝的臉色十分難看,正想訓斥崔和雅,卻聽到一個冷冰冰的聲音打斷:“你以為陛下能為你做些什麽?你說的事和我女兒有關,你應該先問我怎麽辦。”
長公主臉上掛著淡淡的笑意,眼神中卻透著寒意。
那笑容仿佛隻是表麵的禮儀,而她眼中的寒意則透露出內心的冷酷和不悅。
她不但沒有因為崔和雅的行為生氣,反而帶著點寵溺地說:“過來坐吧,孩子。我一直教導你要愛護物品,不要隨意損壞東西的習慣,可你就是改不了。從小到大都是這樣,你的皇舅父已經調侃過無數次了。”
她的話聽起來溫柔,卻也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權威。
說完,她轉向身邊的哥哥問道:“我說的沒錯吧?”
即使是對著至高無上的位置,她的神情依舊鎮定自若,仿佛她才是這裏的主人。
長公主從小就非常強勢,就連皇帝有時也得讓著她。
這種強勢不僅僅來源於她的地位,更多的是她那無人能及的個性和氣場。
她一旦發火,就會鬧得宮裏翻天覆地,皇帝從來沒敢輕易惹怒這個妹妹,生怕她會把整個皇宮都掀翻。
但是,皇帝也不想輕易放過崔和雅。
畢竟,她打的是朝廷大臣,這簡直是在他的臉上扇耳光。
這件事如果處理不好,不僅會影響到他的威信,還會讓朝堂上下對他產生質疑。
這一下,看見長公主後,皇帝的表情更陰沉了。
原本還存有一絲希望,如今卻變成了深深的不滿。
他明白,這次的事情恐怕不會那麽容易解決。
謝叢安見場麵尷尬,知道皇帝和長公主的對峙已經讓在場所有人都不敢說話了,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
於是趕緊捅了捅身旁的父親——楚王,希望他能站出來化解這場危機。
楚王抬眼看了看兒子,隨後無奈地看向始終一言不發的淩熠辰。
他們都知道,這個時候,淩熠辰越是沉默,就說明他越生氣。
要是真動起手來,楚王真擔心會把龍椅上的那位給氣個半死。
他明白兒子的處境,也知道現在的局麵必須有人打破僵局。
楚王輕輕哼了一聲,冷冷地看著跪在宴會中央的戶部尚書,譏笑道:“福華郡主要請你喝酒,你理應感謝。怎麽能憑借陛下的寵愛,威脅陛下呢?難道你們這些大臣都這麽瞧不起皇家嗎?”
他的語氣中充滿了諷刺和不屑,仿佛在說:你們這些所謂的朝廷重臣,竟然如此不堪一擊。
這話一下子挑起了矛盾,大臣和皇家的關係變得劍拔弩張。
原本融洽的氣氛頓時蕩然無存,整個大殿內彌漫著緊張與不安。
話音剛落,皇帝也不再模棱兩可,拍桌站起身,大聲吼道:“戶部尚書!竟敢挑釁福華郡主和長公主!來人,拉出去打二十大板!”
他的怒火中燒,臉漲得通紅,顯然是無法容忍這種對皇室尊嚴的挑戰。
戶部尚書原本以為今天可以給淩熠辰添堵,結果反讓自己成了笑話。
他本以為自己抓住了一個機會,可以借此打擊自己的對手,卻沒有想到竟然會因此而招致這樣的懲罰。
當他想解釋的時候,太監給了護衛一個眼神,後者立即捂住了他的嘴,把他強行帶走了。
戶部尚書掙紮了幾下,卻無濟於事,隻能被拖出大殿。
這場慶祝宴會上本應是歡聲笑語的氛圍,瞬間變得緊張壓抑。
賓客們紛紛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每個人都在猜測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麽。
幸好程大家不久後上台演奏琵琶曲,悠揚的樂聲才稍微緩解了現場的沉悶氣氛。
賓客們逐漸把注意力轉移到了美妙的旋律上,心情也稍稍放鬆了一些。
二皇子手下的人都是按命令辦事的。
戶部尚書被趕走之後,其他人互相看了一眼,心中都有些忐忑不安。
他們不敢再多說話,唯恐下一個遭殃的就是自己。
一時間,整個大殿內陷入了一片沉默,所有人都在等待著皇帝的下一步指示。
隻有大理寺卿稍微猶豫了一下,接著說:“雖然剛才戶部尚書的做法有些過分,但他提到的二皇子和昭陽郡主聯姻的事,我認為還挺合適的。”
他說得小心翼翼,生怕一句話不慎惹怒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