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每一位都向我送行,眼神中充滿了鼓勵與期待。他們知道,未來的路,將是孤獨而漫長的征途,他們將闖蕩宇宙深處,探索未知的奧秘。這55名恆星境強者,是角族文明最為強大的群體,他們的身影在這裏顯得格外挺拔。而此刻,他們不僅在現場為我送行,還通過現場直播,向無法前來太空的85名守護者傳達著這份深情與厚誼。他們的踐行,不僅是對我的鼓勵,更是對角族文明未來的期許與祝福。


    “我等你迴來。”最後就是溫妮莎了,她抱著我,並沒有掩飾什麽,這個時候她不再是一名女強者,而像一隻溫順的小鳥一般,抱在我的懷裏。


    “一定的,我會凱旋歸來的,你保重。”我也抱著溫妮莎,並撫摸著她的頭發說道,他們也都看到這樣的情景,不過並沒有什麽意見,也沒有取笑我們的。


    送別總是匆匆一瞬,與大家依依惜別後,我立於火龍號之上。這艘全長二十五米,直徑八米的飛船,雖非角族文明最頂尖的宇宙航行器,卻將伴我穿越無垠的星際。幸而我已臻恆星境修為,對飛船簡陋的維生係統毫無需求,心中倒也坦然。


    我站在飛船之上,凝視著它略顯簡陋卻堅韌不拔的模樣,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情感。這艘飛船,雖非頂尖,卻承載著我深空探索的夢想與希望。我深知,前方的旅途將充滿未知與挑戰,但有了它的陪伴,我不再孤單。


    “各位終有一別,我該出發了。”我站在飛船外麵,並向他們說道。


    “各位最後再送英雄一程。”隻見貫丘堂向周圍的強者喊道。


    “送英雄一程。”隻見他們都圍在飛船周圍,並都把在飛船之上。


    “3,2,1,走。” 隻見貫丘堂振臂一唿,號令之下,所有守護者瞬間爆發出積蓄已久的力量,他們打算以蠻荒之力,驅動這艘龐然大物騰空而起。而我,則借助神識的微妙操控,輕輕觸碰飛船內部那隱蔽的霍爾發動機啟動按鈕。霎時,飛船尾部迸發出幽藍的光芒,宛如深邃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緩緩而堅定地開始了它的旅程。


    在53位恆星境強者的齊心協力之下,飛船仿佛掙脫了紅月引力的枷鎖,緩緩升起,逐漸加速,向著第四懸臂深處進發。紫陽星係,這個位於第四懸臂尾端的貧瘠之地,對於角族文明而言,既是起點也是枷鎖。如今,科技的局限讓我們無法精確掌握宇宙坐標,隻能憑借直覺選擇一個方向,但願這艘飛船能成為我逃離束縛、探索未知的鑰匙。


    隨著飛船的加速,我釋放領域之力,將飛船緊緊包裹,抵禦著因急劇加速可能帶來的損害。每一位守護者的身後都環繞著璀璨的能量光環,那是他們全力以赴的證明,也是對我堅定信念的支持。


    溫妮莎仍舊駐足原地,而我立於高處,目光穿越遙遠的距離,深情地迴望她所在的方向,心中滿溢著不舍。隨著時光緩緩流逝,我率先掙脫了紅月的束縛,繼而悠然掠過紫月。凝視著這顆為角族文明播撒希望的奇異外星飛船,我的內心五味雜陳,難以名狀。


    我察覺到“火龍號”的加速愈發迅猛,它猶如脫韁野馬,越過紫月,逐漸掙脫了水星的引力。當它的速度攀升至第二宇宙速度時,我深知,為了徹底擺脫紫陽的引力,必須將其加速至第三宇宙速度。這一過程顯得尤為漫長,整整耗費了三天時光。在這漫長的等待中,他們逐漸耗盡了力量,而我的飛船早已超越了第三宇宙速度,如同離弦之箭,向著未知的遠方疾馳而去。


    “各位就送到這裏吧,該迴了,我們宇宙中相見。”我向他們解釋道。


    “英雄保重。”“英雄保重。”……“章思廣保重。”“英雄保重啊。”隻見他們相繼向我喊道。他們逐一脫離飛船,緩緩懸浮於無垠的太空之中,唯獨我依舊矗立於飛船之外,目光如炬,向他們投以深情的注視,揮手作別,每一次揮動都似乎在告別一段過往。已經高速穿越了三天的時間隧道,溫妮莎那熟悉的身影早已消失在視野的盡頭,而水星那幽藍的輪廓依舊清晰可見,它如同一位忠誠的守望者,見證著我這孤獨的旅程。從這一刻起,我將獨自踏上向宇宙更深處進發的征途,即便那意味著徹底遠離熟悉的恆星係,需耗時十幾載春秋。


    待奧德裏奇他們的身影徹底淡出視線,我便緩緩盤膝而坐,仍舊選擇這飛船之外的一片虛空為席,周遭的一切仿佛都在靜候我的審視。我仰首望向深邃的星空,那裏藏著無盡的奧秘與未知,我必須學會與孤獨為伴,適應這浩瀚死寂的宇宙,習慣那似乎能吞噬一切的黑暗。


    此刻,我啟動了飛船上的發光裝置,隻見兩側各自展開一對寬達十米、延展三十米的巨型光伏板,它們在恆星的照耀下熠熠生輝,即便是在恆星係內部航行,這來自太陽的光芒也能轉化為驅動我們前行的動力。飛船內部各項係統運轉正常,一切都井然有序,因此我無需踏入那封閉的空間進行額外的維護。


    當我駕駛著飛船,穿越浩瀚的宇宙,第一個即將邂逅的行星是火星——那與水星緊緊相鄰的鄰居。我還有一個月的旅程時間,足以讓我細細品味這段星際之旅。火星,這顆紅色星球,其直徑約為12,742公裏,質量則是約5.972x102?公斤。它的表麵重力與水星相仿,約為1g,若是踏上這片陌生土地時,能感受到一絲家的溫暖。然而,火星的大氣層卻異常稀薄,幾乎無法孕育任何生命。這或許是為何,埃斯特拉的地表隻見岩石與土壤,不見絲毫生命跡象的原因。


    火星的地質活動相對平靜,沒有水星上那般波瀾壯闊的板塊構造運動。唯有南北極,還保留著一些疑似冰川的痕跡,它們靜靜地訴說著火星曾經的過往。而在這片寂靜之中,火星還擁有著兩顆主要軌道衛星,它們分別是“露娜”和“索爾”。


    露娜,直徑約1,500公裏,是這兩顆衛星中較大的一顆。它的表麵覆蓋著冰凍的水體和廣闊的冰原,宛如一顆鑲嵌在宇宙中的巨大珍珠。而索爾,直徑則約為800公裏,雖然它擁有較為活躍的地質活動,火山頻繁噴發,但其表麵卻覆蓋著厚厚的火山灰和熔岩,仿佛是火星活力的象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宇宙星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渡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渡頭並收藏宇宙星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