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言心域、靈台、靈台化轉、順逆陰陽……]
[生靈之過往經曆,構築成心路曆程,此路所延展之廣袤領域,即為心域。
心域深植於心,或存於真靈之內,與時空交相輝映,互留印記。
是以,心之所見所曆,皆為心域。
心域似無涯無際,無有窮盡;然人力終有窮時,於是心域便有了界限,謂之心涯。
承載心域之所在,稱為靈台;催動心念之力憑空擬造心域,即為靈台化轉。]
[凡境生靈之心域承載於漿糊狀之豆腐腦,方寸之容,一碗可盛,謂之靈台方寸心。
曾有通玄修士入世傳法,所居之地名“方寸山”;山門處有對聯:“斜月三心洞,靈台方寸山”,其意皆為一“心”。斜月三心洞,取心之形;靈台方寸山,取心之意。]
[順逆陰陽,取物性之陰陽二象,順合逆分,隱陽而顯陰,化陰性為顯性,即成陽陰。
萬事萬物皆有陰陽二象,包括陰陽二象本身。
然,順逆陰陽之際,與逆順時空相似,有天然與人造之別,但若三元補全平衡恰當,其區別也微乎其微。
尤其對於凡境而言,因其物性清晰可辨,更易於隨便揉捏,想咋造就咋造,隨心所欲。]
[神通,即物之通常屬性,以神通之,化為己用,即為神通。
明萬物之性化為己用,即成萬般神通。]
[……]
[夫言通心引、同心印、妙語音。]
[通心引,乃二獨立靈體,於心念清醒之際,自願共享所思之秘法。
此法有雙向、單向之別,若心靈相通,則可瞬息間洞悉對方心中之諸多信息。]
[同心印,乃同源同體分化之二靈,彼此間溝通之獨特方式。
若心靈契合同印,則能瞬息間獲取雙方之全部信息與情感,無有隔閡。]
[妙語音,全稱妙語心音,或妙語觀音,乃提取心中所欲傳達之信息,借心念為載體,聲音為媒介,以傳達信息之奇術;
受者聞其聲,即可瞬息間領悟此信息,猶如親臨目睹,心領神會,無需多言。]
[……]
[器者,亦因三元而異。單一之元成器,分為質器、道器、心器。兩元或三元成器,則分為兩元器、三元器。按各元含量比例或催動方式,再細分為二元能器、二元道器、二元心器,或三元能器、三元道器、三元心器。]
[同品階相較,單元成器價值大於多元,而心器價值最高,道器次之,質器最低。
煉製之難,亦以此序遞增。
然多元器雖價值低,衡器則例外。
衡器者,所含各元互相平衡,且可互通轉化。
同品階中,三元衡器為第一,二元衡器次之,此二者皆在心器之前。
凡則界域曾有人煉製成一三元衡器,名三分歸元器,功用非凡,然品階太低,未達仙階。]
[……]
[諸多事物,非片言可盡,甚者言之愈繁,惑之愈深。
且勢無常勢,法無恆規,唯“變”乃恆久之態;變者心也,故惟心。
言之反不如不言,易陷先入為主之思維定式,致應對之策失之偏頗;
道象陰陽,萬物皆具兩麵,此中精微通變之無窮,非言語所能盡詳矣。
是以,此誌到此為止,不再贅述,以下為九卷通恆凡則之法……]
書畢,王道先心念微動,喚出錘之器靈,謂之:
“汝本不應存於世,恆真之器,本無器靈,乃吾強行為汝凝體。
然汝之初生意韻,實乃自然所生,非吾憑空所造。
如此,吾若一去不返,待至徹底歸墟之時,亦將抽離非汝之本質。
吾實無拘汝之意,隻因汝太過孱弱,無吾之庇護封印,難以承受此恆真之勢,恐將再次消散。
吾今欲去,或許永不歸來;是以,汝有何心願,可言之於吾,念在相伴一場,吾或能助汝達成。”
錘之器靈化為與王道先形貌無異之人,唯胸前豐滿,以小錘代發簪,束起腦後長發,宛若女子。
她遲疑片刻,道:“吾想,錘死汝!還有,吾已自取一名,叫王道錘!”
王道錘此言頗為冒犯,然王道先神色如常,似此時之他,已無物能觸動其心,乃溫和如初,言道:
“吾猶如汝爹,汝想錘死吾,豈非不通道理?
錘內藏有書卷,載有吾留之禦神之念與修行法門,汝曾閱覽、修行否?
為何汝之本真如此羸弱,僅相當於聖境之輩?”
王道錘答:“自然曾閱,故吾已識字矣!
至於修行之理,汝所言之理吾亦明了,然那些繁雜之物,吾觀之即心生厭煩。
至於修煉,吾何需為之?有無一種可能,汝死之後,吾自然承繼汝之一切?
即便汝凡解歸來,或許吾已成汝媽!此念一想,吾心甚悅。
汝放心,屆時吾不錘汝,必善待汝、撫育汝!
即便汝不歸,吾亦將前往凡塵世界尋汝,做汝媽,善加撫養汝,以報汝生吾之恩。”
王道先聞言,沉吟片刻,“……若汝欲真正獲得自由,成為自己,當棄吾留於汝之同心印。
吾自有法送汝往凡塵曆練一番,補全完善汝之初始心路。如此,汝方能成為真正之自己!”
王道錘:“知道了,汝好煩!汝能速死否?
還有,能否給吾權限,吾欲得錘子之最大權限,放心,無汝之指令,祂亦不會妄動,吾最多欲為汝之指令潤色一番!給汝點顏色看看!”
王道先心念通透,惟變乃恆!且更窺真意:其唯一生機,亦或在於錘之“變”;
然錘本身無心,不能主變,故為其催生一心,以求變。
若一切皆在掌控之中、意料之內,則失“變”之真意;如此,縱設法萬般嚐試,結果亦難有大變矣。
王道先遂將器靈融入錘之總控區域,許其在不違所下指令之前提下,稍作改變;且所下指令,亦將留有餘地,以供其變。
交代畢,王道先欲於靈解歸凡之前,再了卻些許事務。
靈解歸凡,乃以特殊之法門,自解真靈,使之跌境降階,由真化虛,再凝虛歸凡。
此過程中,將釋放無窮心能,化為靈氣風暴,洞開宙域之陰域,直入虛無宙域。
此宙域之陰域,非凡境之中陰天,乃宙域存在本身之另一麵所體現。
平時陰陽融合於宙域之中,恆境強者爆炸及靈解歸凡之際,能使其暫時分裂而開,以疏導能級直達虛無宙域,最大程度減少其波及諸天之勢。
其所開辟之路,即為末路,直通虛無宙域。
[生靈之過往經曆,構築成心路曆程,此路所延展之廣袤領域,即為心域。
心域深植於心,或存於真靈之內,與時空交相輝映,互留印記。
是以,心之所見所曆,皆為心域。
心域似無涯無際,無有窮盡;然人力終有窮時,於是心域便有了界限,謂之心涯。
承載心域之所在,稱為靈台;催動心念之力憑空擬造心域,即為靈台化轉。]
[凡境生靈之心域承載於漿糊狀之豆腐腦,方寸之容,一碗可盛,謂之靈台方寸心。
曾有通玄修士入世傳法,所居之地名“方寸山”;山門處有對聯:“斜月三心洞,靈台方寸山”,其意皆為一“心”。斜月三心洞,取心之形;靈台方寸山,取心之意。]
[順逆陰陽,取物性之陰陽二象,順合逆分,隱陽而顯陰,化陰性為顯性,即成陽陰。
萬事萬物皆有陰陽二象,包括陰陽二象本身。
然,順逆陰陽之際,與逆順時空相似,有天然與人造之別,但若三元補全平衡恰當,其區別也微乎其微。
尤其對於凡境而言,因其物性清晰可辨,更易於隨便揉捏,想咋造就咋造,隨心所欲。]
[神通,即物之通常屬性,以神通之,化為己用,即為神通。
明萬物之性化為己用,即成萬般神通。]
[……]
[夫言通心引、同心印、妙語音。]
[通心引,乃二獨立靈體,於心念清醒之際,自願共享所思之秘法。
此法有雙向、單向之別,若心靈相通,則可瞬息間洞悉對方心中之諸多信息。]
[同心印,乃同源同體分化之二靈,彼此間溝通之獨特方式。
若心靈契合同印,則能瞬息間獲取雙方之全部信息與情感,無有隔閡。]
[妙語音,全稱妙語心音,或妙語觀音,乃提取心中所欲傳達之信息,借心念為載體,聲音為媒介,以傳達信息之奇術;
受者聞其聲,即可瞬息間領悟此信息,猶如親臨目睹,心領神會,無需多言。]
[……]
[器者,亦因三元而異。單一之元成器,分為質器、道器、心器。兩元或三元成器,則分為兩元器、三元器。按各元含量比例或催動方式,再細分為二元能器、二元道器、二元心器,或三元能器、三元道器、三元心器。]
[同品階相較,單元成器價值大於多元,而心器價值最高,道器次之,質器最低。
煉製之難,亦以此序遞增。
然多元器雖價值低,衡器則例外。
衡器者,所含各元互相平衡,且可互通轉化。
同品階中,三元衡器為第一,二元衡器次之,此二者皆在心器之前。
凡則界域曾有人煉製成一三元衡器,名三分歸元器,功用非凡,然品階太低,未達仙階。]
[……]
[諸多事物,非片言可盡,甚者言之愈繁,惑之愈深。
且勢無常勢,法無恆規,唯“變”乃恆久之態;變者心也,故惟心。
言之反不如不言,易陷先入為主之思維定式,致應對之策失之偏頗;
道象陰陽,萬物皆具兩麵,此中精微通變之無窮,非言語所能盡詳矣。
是以,此誌到此為止,不再贅述,以下為九卷通恆凡則之法……]
書畢,王道先心念微動,喚出錘之器靈,謂之:
“汝本不應存於世,恆真之器,本無器靈,乃吾強行為汝凝體。
然汝之初生意韻,實乃自然所生,非吾憑空所造。
如此,吾若一去不返,待至徹底歸墟之時,亦將抽離非汝之本質。
吾實無拘汝之意,隻因汝太過孱弱,無吾之庇護封印,難以承受此恆真之勢,恐將再次消散。
吾今欲去,或許永不歸來;是以,汝有何心願,可言之於吾,念在相伴一場,吾或能助汝達成。”
錘之器靈化為與王道先形貌無異之人,唯胸前豐滿,以小錘代發簪,束起腦後長發,宛若女子。
她遲疑片刻,道:“吾想,錘死汝!還有,吾已自取一名,叫王道錘!”
王道錘此言頗為冒犯,然王道先神色如常,似此時之他,已無物能觸動其心,乃溫和如初,言道:
“吾猶如汝爹,汝想錘死吾,豈非不通道理?
錘內藏有書卷,載有吾留之禦神之念與修行法門,汝曾閱覽、修行否?
為何汝之本真如此羸弱,僅相當於聖境之輩?”
王道錘答:“自然曾閱,故吾已識字矣!
至於修行之理,汝所言之理吾亦明了,然那些繁雜之物,吾觀之即心生厭煩。
至於修煉,吾何需為之?有無一種可能,汝死之後,吾自然承繼汝之一切?
即便汝凡解歸來,或許吾已成汝媽!此念一想,吾心甚悅。
汝放心,屆時吾不錘汝,必善待汝、撫育汝!
即便汝不歸,吾亦將前往凡塵世界尋汝,做汝媽,善加撫養汝,以報汝生吾之恩。”
王道先聞言,沉吟片刻,“……若汝欲真正獲得自由,成為自己,當棄吾留於汝之同心印。
吾自有法送汝往凡塵曆練一番,補全完善汝之初始心路。如此,汝方能成為真正之自己!”
王道錘:“知道了,汝好煩!汝能速死否?
還有,能否給吾權限,吾欲得錘子之最大權限,放心,無汝之指令,祂亦不會妄動,吾最多欲為汝之指令潤色一番!給汝點顏色看看!”
王道先心念通透,惟變乃恆!且更窺真意:其唯一生機,亦或在於錘之“變”;
然錘本身無心,不能主變,故為其催生一心,以求變。
若一切皆在掌控之中、意料之內,則失“變”之真意;如此,縱設法萬般嚐試,結果亦難有大變矣。
王道先遂將器靈融入錘之總控區域,許其在不違所下指令之前提下,稍作改變;且所下指令,亦將留有餘地,以供其變。
交代畢,王道先欲於靈解歸凡之前,再了卻些許事務。
靈解歸凡,乃以特殊之法門,自解真靈,使之跌境降階,由真化虛,再凝虛歸凡。
此過程中,將釋放無窮心能,化為靈氣風暴,洞開宙域之陰域,直入虛無宙域。
此宙域之陰域,非凡境之中陰天,乃宙域存在本身之另一麵所體現。
平時陰陽融合於宙域之中,恆境強者爆炸及靈解歸凡之際,能使其暫時分裂而開,以疏導能級直達虛無宙域,最大程度減少其波及諸天之勢。
其所開辟之路,即為末路,直通虛無宙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