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無可無不可,做一個任何方麵都長的特長生-讀《知行合一》
文豪覺醒之路:有田筆記創作日誌 作者:有田筆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讀完度陰山的《知行合一:王陽明》,32萬字。
(1)閱讀了2遍,第二遍時開始進行批注。這本書,在王陽明係列裏麵,我認為算是質量比較高的。作者度陰山,把王陽明的生平,作為主線,在人物傳記的形式,把他的成長過程、思想變化、哲學思想都融匯進去。讀起來不費勁,深度也適合。但是,辯證地說,硬幣是有兩麵性的。在把“傳記”和“理論”進行融合的時候,難免有一些“個人 認知偏頗”甚至是“夾帶個人私貨”。類似《資治通鑒》裏麵的“臣光曰”,涉及到價值觀評價,難免就仁者見仁了。
(2)對“知行合一”的誤解打開了,以前理解,知行合一是知道了道理要去執行,讀完才知道,原意是良知與行為合一。了解以後,反而感覺,原來灑家誤解的是對的。
在王陽明看來,“知”是指內心的覺知,對事物的認識;“行”是指實際的行為。人的外在行為受內在意識支配,隻有真正認識到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並將之付諸行動,才能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知行合一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人們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逐漸深化對事物的認識,並將這種認識轉化為實際行動;同時,通過實際行動的反饋,人們又可以進一步加深對事物的理解,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認知和實踐能力。良知是每個人內心深處的道德感和判斷力,而知行合一則是將這種良知轉化為實際行動的過程。
(3)王陽明的幾個知識點:
一是心即理,不全對,理既在心內,也在物外。“心即理”這一觀點,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心與萬物之理的內在聯係,但不能將其絕對化。王陽明提出的“心即理”強調了人的內心世界與外在世界的統一性,認為人的內心能夠直接領悟和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然而,這並不意味著理隻存在於人的內心之中,而完全忽略了理在物外的存在。事實上,理既存在於人的內心,也體現在外在的客觀事物之中。內心通過感知、思考和體驗等方式,能夠領悟到事物內在的規律和道理,這些規律和道理是客觀存在的,不會因為人的主觀意識而改變。同時,外在的客觀事物也承載著自身的理,這些理通過事物的形態、屬性和運動規律等形式表現出來,供人們去認識和把握。我們在理解和實踐“心即理”這一觀點時,需要保持一種開放和全麵的態度。既要關注內心的體驗和領悟,也要關注外在的客觀事物,通過不斷的觀察、學習和實踐,逐步深化對事物內在規律和道理的認識。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內心的領悟和外在的認識是相互促進的,隻有將它們結合起來,才能達到對事物全麵而深刻的理解。
二是事上練,這個我反而認為是最精妙的,凡事用心,極致用心,把對立方打的他mom都不認識,然後裝一句“致良知厲害吧”。事上練”的精髓在於“凡事用心,極致用心”。無論麵對大事還是小事,都應全身心投入,用心去思考、去感知、去行動。用心不僅僅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對自我的挑戰和超越。要求我們在處理事務時,不僅要做到盡心盡力,更要力求達到極致,不斷突破自己的極限。通過“事上練”,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更深入地洞察事物的本質。每一次的實踐都是一次對心靈的洗禮,每一次的用心都是一次對自我的超越和提升。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能夠積累經驗、增長智慧,更能夠磨練意誌、提升品質。“事上練”不僅是一種方法論,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和精神追求。
三是致良知,講真理在以內,按良知行不會錯,有點誇大了。反複思索,“良知”ctr+h為“價值觀”更合適,價值觀既來自心內,也來自物外。在王陽明的哲學體係中,“致良知”強調追求內在的真理和道德自覺。然而,將真理完全歸結為內心的良知,並認為隻要按照良知行事就不會出錯,這種看法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誇大。實際上,“良知”這一概念更接近於我們現代所說的“價值觀”。價值觀不僅源於內心的道德判斷和情感體驗,也受到外部環境和社會文化的影響。它既是個人內心世界的反映,也是個人與外界互動的產物。價值觀既來自心內,也來自物外。它既是個人對世界的理解和認知,也是個人在社會生活中形成的道德和行為準則。在追求真理和道德自覺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不斷反思和調整自己的價值觀。既要傾聽內心的聲音,也要關注外部世界的反饋。隻有這樣,才能形成更加全麵、客觀和準確的價值觀,指導我們的行為和決策。價值觀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隨著個人的成長和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我們需要保持一種開放和包容的態度,不斷學習和進步,以適應不斷變化的世界。
四是心外無物,這觀點有點唯心論了。王陽明提出的“心外無物”這一觀點,強調內心世界的至上性和決定性,認為物質世界隻是內心世界的反映和延伸。從某種角度來看,這種觀點確實過分強調了內心的主觀性,而忽視了物質世界的客觀存在和獨立性。物質世界是客觀存在的,它有著自己的規律和特點,並不完全受人的主觀意識所左右。人們通過感知和認知來理解和把握物質世界,但這種理解和把握是建立在物質世界本身的客觀存在和特性的基礎上的。然而,我們也不能完全否定“心外無物”這一觀點的價值和意義。從另一方麵來看,它強調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和意識的重要性。人的內心世界是豐富而複雜的,它可以通過感知、思考和體驗等方式來影響和改變外界。在某種程度上,人們的內心世界確實能夠塑造和影響他們所看到和感受到的物質世界。我們應該以一種辯證和全麵的態度來看待“心外無物”這一觀點。既要承認物質世界的客觀存在和獨立性,也要重視人的主觀能動性和意識的作用。在理解和把握世界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用心去感知、思考和體驗,同時也要尊重客觀世界的規律和特點,不斷追求真理和智慧。
(4)讀這本書,和精神分裂小說《24個比利》能夠有聯想。24個比利的24個特長型人格的能力也都是看書、上課習得的。王陽明鑽研軍事、探索理學、浸染佛道、苦攻辭章,他是應用心理學大師,懂人性,會治理,會調查研究。應該也熟讀孫子兵法,知道係統思維,不打無準備之仗。無論自己多麽優秀,還強調“用心”。可以理解為,一個十項全能、基本沒有死角還特別謙虛、努力的一個“六邊形戰士”,把對手打敗了,然後來一句“你看良知厲害不?”。
(5)朱熹、陸九淵、王陽明,都有對的地方,也都有不對的地方。用灑家的說法就是沒有做到“不執”。朱熹講格物致知,很好,去萬事萬物研究道理,但是太糾結於探尋所有之理。陸九淵講心內有理,不太重實踐。王陽明講心即理、事上練,但是把心即理太絕對化了。而且他們太糾結於“天理”、“聖人”,朱熹也會格自然科學之理,王陽明基本上所謂的理就是在在倫理學內轉圈圈。他絕對化心即理,證明個夾逼定理試試。
(6)關於王陽明的心學,感覺有點唯心,有點絕對,不是真理,但是好用。就像《天龍八部》裏麵大師鳩摩智用逍遙派小無相功催動少林七十二絕技,雖然不是少林正宗,但是畢竟是多、快、好、省。對於“不較真”、“實用主義”“功利主義”的同誌,心學確實能夠成為實用之學。
(7)做聖人有點虛,橫渠四句高屋建瓴。但是讀完以後,自己總結了一句“無可無不可”,記住了四句“無對無錯心之體,有對有錯意之動,知對知錯是價值觀,為對去錯是格物”。四句教挺好的。
(8)為什麽不幸福,因為我們和外物產生了對立,總是以自己的標準來衡量外物,外物反過來咬你。狗咬狗,一嘴毛!我們常常會遭遇種種不如意的情境,這些情境往往源於我們與外部環境或事物的不和諧關係。當我們試圖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外物時,往往容易忽略它們本身的特性和價值,隻看到它們與我們期望的不符之處。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方式,使得我們難以真正理解和接納外界,進而產生了對立和矛盾。對立的存在,使得我們的內心充滿了焦慮和不安。我們總是擔心外物無法滿足我們的期望,或者擔心自己的標準被外界所否定。這種擔憂和不安,不僅影響了我們的情緒狀態,也阻礙了我們對幸福的追求。我們要認識到,幸福並非來自於外界的滿足,而是源於內心的平靜和滿足。當我們不再依賴外物來定義自己的幸福時,就能真正體驗到內心的寧靜和喜悅。
創作日誌:今天還在揚州,天氣算是比較好的一天。這是創作的第11篇文章,第10章。寫完本書以後,也就達到2萬字,符合申請簽約的條件了。11天按照一天一篇的速度,堅持下來了,每天的創作字數,也從1000字過渡到了2000字。反思一下,字數上來了,但是思想方麵可能沒有完全跟上,存在文字沒有以前凝練的感覺,後麵還是要注意。突然感覺到,這個世界,長的醜的人還是普遍存在的。有些男人,長的像豬一樣,也能找到對象,不知道有些女人是怎麽忍受和豬共枕而眠的。雖然顏值不是最重要的,但是人活一世,感覺還是要和賞心悅目的人在一起才巴適。
最近文章,都在平台正常推送,昨天文章2000多字,目前閱讀量是4個。以前寫試著發過一些其它類別的文章,有單篇閱讀量兩三萬的。埋頭寫作,肯定是正道,正如郭靖練的紮實內功;但是,也需要一堆見效較快的招式;兵法上講,兵以正合,以奇勝。
最近口頭一直在講“許願池裏麵的王八”,腦子裏麵建立一個模型,路上有個人,在許願;池裏有個王八,在聽人許願;磚石壘為池,王八聽到許願後,對著池喊“快實現、快實現”。提需求的人、轉需求的人、實現需求的人,不是一波人。提需求的時候,漫天要價、意想天天;轉需求的時候,層層加碼、理所當然;實現需求的時候,一句“我尼媽”。當然這個世界,是動態轉變的的,有時候你在路上許願,有時候你在池上實現,還有時候你趴池子裏中轉。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紫泥兒,人生,大抵如此。(堅持的第00010天,2024年3月21日 星期四 於江蘇揚州)
(1)閱讀了2遍,第二遍時開始進行批注。這本書,在王陽明係列裏麵,我認為算是質量比較高的。作者度陰山,把王陽明的生平,作為主線,在人物傳記的形式,把他的成長過程、思想變化、哲學思想都融匯進去。讀起來不費勁,深度也適合。但是,辯證地說,硬幣是有兩麵性的。在把“傳記”和“理論”進行融合的時候,難免有一些“個人 認知偏頗”甚至是“夾帶個人私貨”。類似《資治通鑒》裏麵的“臣光曰”,涉及到價值觀評價,難免就仁者見仁了。
(2)對“知行合一”的誤解打開了,以前理解,知行合一是知道了道理要去執行,讀完才知道,原意是良知與行為合一。了解以後,反而感覺,原來灑家誤解的是對的。
在王陽明看來,“知”是指內心的覺知,對事物的認識;“行”是指實際的行為。人的外在行為受內在意識支配,隻有真正認識到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並將之付諸行動,才能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知行合一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人們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逐漸深化對事物的認識,並將這種認識轉化為實際行動;同時,通過實際行動的反饋,人們又可以進一步加深對事物的理解,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認知和實踐能力。良知是每個人內心深處的道德感和判斷力,而知行合一則是將這種良知轉化為實際行動的過程。
(3)王陽明的幾個知識點:
一是心即理,不全對,理既在心內,也在物外。“心即理”這一觀點,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心與萬物之理的內在聯係,但不能將其絕對化。王陽明提出的“心即理”強調了人的內心世界與外在世界的統一性,認為人的內心能夠直接領悟和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然而,這並不意味著理隻存在於人的內心之中,而完全忽略了理在物外的存在。事實上,理既存在於人的內心,也體現在外在的客觀事物之中。內心通過感知、思考和體驗等方式,能夠領悟到事物內在的規律和道理,這些規律和道理是客觀存在的,不會因為人的主觀意識而改變。同時,外在的客觀事物也承載著自身的理,這些理通過事物的形態、屬性和運動規律等形式表現出來,供人們去認識和把握。我們在理解和實踐“心即理”這一觀點時,需要保持一種開放和全麵的態度。既要關注內心的體驗和領悟,也要關注外在的客觀事物,通過不斷的觀察、學習和實踐,逐步深化對事物內在規律和道理的認識。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內心的領悟和外在的認識是相互促進的,隻有將它們結合起來,才能達到對事物全麵而深刻的理解。
二是事上練,這個我反而認為是最精妙的,凡事用心,極致用心,把對立方打的他mom都不認識,然後裝一句“致良知厲害吧”。事上練”的精髓在於“凡事用心,極致用心”。無論麵對大事還是小事,都應全身心投入,用心去思考、去感知、去行動。用心不僅僅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對自我的挑戰和超越。要求我們在處理事務時,不僅要做到盡心盡力,更要力求達到極致,不斷突破自己的極限。通過“事上練”,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更深入地洞察事物的本質。每一次的實踐都是一次對心靈的洗禮,每一次的用心都是一次對自我的超越和提升。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能夠積累經驗、增長智慧,更能夠磨練意誌、提升品質。“事上練”不僅是一種方法論,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和精神追求。
三是致良知,講真理在以內,按良知行不會錯,有點誇大了。反複思索,“良知”ctr+h為“價值觀”更合適,價值觀既來自心內,也來自物外。在王陽明的哲學體係中,“致良知”強調追求內在的真理和道德自覺。然而,將真理完全歸結為內心的良知,並認為隻要按照良知行事就不會出錯,這種看法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誇大。實際上,“良知”這一概念更接近於我們現代所說的“價值觀”。價值觀不僅源於內心的道德判斷和情感體驗,也受到外部環境和社會文化的影響。它既是個人內心世界的反映,也是個人與外界互動的產物。價值觀既來自心內,也來自物外。它既是個人對世界的理解和認知,也是個人在社會生活中形成的道德和行為準則。在追求真理和道德自覺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不斷反思和調整自己的價值觀。既要傾聽內心的聲音,也要關注外部世界的反饋。隻有這樣,才能形成更加全麵、客觀和準確的價值觀,指導我們的行為和決策。價值觀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隨著個人的成長和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我們需要保持一種開放和包容的態度,不斷學習和進步,以適應不斷變化的世界。
四是心外無物,這觀點有點唯心論了。王陽明提出的“心外無物”這一觀點,強調內心世界的至上性和決定性,認為物質世界隻是內心世界的反映和延伸。從某種角度來看,這種觀點確實過分強調了內心的主觀性,而忽視了物質世界的客觀存在和獨立性。物質世界是客觀存在的,它有著自己的規律和特點,並不完全受人的主觀意識所左右。人們通過感知和認知來理解和把握物質世界,但這種理解和把握是建立在物質世界本身的客觀存在和特性的基礎上的。然而,我們也不能完全否定“心外無物”這一觀點的價值和意義。從另一方麵來看,它強調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和意識的重要性。人的內心世界是豐富而複雜的,它可以通過感知、思考和體驗等方式來影響和改變外界。在某種程度上,人們的內心世界確實能夠塑造和影響他們所看到和感受到的物質世界。我們應該以一種辯證和全麵的態度來看待“心外無物”這一觀點。既要承認物質世界的客觀存在和獨立性,也要重視人的主觀能動性和意識的作用。在理解和把握世界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用心去感知、思考和體驗,同時也要尊重客觀世界的規律和特點,不斷追求真理和智慧。
(4)讀這本書,和精神分裂小說《24個比利》能夠有聯想。24個比利的24個特長型人格的能力也都是看書、上課習得的。王陽明鑽研軍事、探索理學、浸染佛道、苦攻辭章,他是應用心理學大師,懂人性,會治理,會調查研究。應該也熟讀孫子兵法,知道係統思維,不打無準備之仗。無論自己多麽優秀,還強調“用心”。可以理解為,一個十項全能、基本沒有死角還特別謙虛、努力的一個“六邊形戰士”,把對手打敗了,然後來一句“你看良知厲害不?”。
(5)朱熹、陸九淵、王陽明,都有對的地方,也都有不對的地方。用灑家的說法就是沒有做到“不執”。朱熹講格物致知,很好,去萬事萬物研究道理,但是太糾結於探尋所有之理。陸九淵講心內有理,不太重實踐。王陽明講心即理、事上練,但是把心即理太絕對化了。而且他們太糾結於“天理”、“聖人”,朱熹也會格自然科學之理,王陽明基本上所謂的理就是在在倫理學內轉圈圈。他絕對化心即理,證明個夾逼定理試試。
(6)關於王陽明的心學,感覺有點唯心,有點絕對,不是真理,但是好用。就像《天龍八部》裏麵大師鳩摩智用逍遙派小無相功催動少林七十二絕技,雖然不是少林正宗,但是畢竟是多、快、好、省。對於“不較真”、“實用主義”“功利主義”的同誌,心學確實能夠成為實用之學。
(7)做聖人有點虛,橫渠四句高屋建瓴。但是讀完以後,自己總結了一句“無可無不可”,記住了四句“無對無錯心之體,有對有錯意之動,知對知錯是價值觀,為對去錯是格物”。四句教挺好的。
(8)為什麽不幸福,因為我們和外物產生了對立,總是以自己的標準來衡量外物,外物反過來咬你。狗咬狗,一嘴毛!我們常常會遭遇種種不如意的情境,這些情境往往源於我們與外部環境或事物的不和諧關係。當我們試圖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外物時,往往容易忽略它們本身的特性和價值,隻看到它們與我們期望的不符之處。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方式,使得我們難以真正理解和接納外界,進而產生了對立和矛盾。對立的存在,使得我們的內心充滿了焦慮和不安。我們總是擔心外物無法滿足我們的期望,或者擔心自己的標準被外界所否定。這種擔憂和不安,不僅影響了我們的情緒狀態,也阻礙了我們對幸福的追求。我們要認識到,幸福並非來自於外界的滿足,而是源於內心的平靜和滿足。當我們不再依賴外物來定義自己的幸福時,就能真正體驗到內心的寧靜和喜悅。
創作日誌:今天還在揚州,天氣算是比較好的一天。這是創作的第11篇文章,第10章。寫完本書以後,也就達到2萬字,符合申請簽約的條件了。11天按照一天一篇的速度,堅持下來了,每天的創作字數,也從1000字過渡到了2000字。反思一下,字數上來了,但是思想方麵可能沒有完全跟上,存在文字沒有以前凝練的感覺,後麵還是要注意。突然感覺到,這個世界,長的醜的人還是普遍存在的。有些男人,長的像豬一樣,也能找到對象,不知道有些女人是怎麽忍受和豬共枕而眠的。雖然顏值不是最重要的,但是人活一世,感覺還是要和賞心悅目的人在一起才巴適。
最近文章,都在平台正常推送,昨天文章2000多字,目前閱讀量是4個。以前寫試著發過一些其它類別的文章,有單篇閱讀量兩三萬的。埋頭寫作,肯定是正道,正如郭靖練的紮實內功;但是,也需要一堆見效較快的招式;兵法上講,兵以正合,以奇勝。
最近口頭一直在講“許願池裏麵的王八”,腦子裏麵建立一個模型,路上有個人,在許願;池裏有個王八,在聽人許願;磚石壘為池,王八聽到許願後,對著池喊“快實現、快實現”。提需求的人、轉需求的人、實現需求的人,不是一波人。提需求的時候,漫天要價、意想天天;轉需求的時候,層層加碼、理所當然;實現需求的時候,一句“我尼媽”。當然這個世界,是動態轉變的的,有時候你在路上許願,有時候你在池上實現,還有時候你趴池子裏中轉。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紫泥兒,人生,大抵如此。(堅持的第00010天,2024年3月21日 星期四 於江蘇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