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五年,四月。
曹德站在宛城門口,看著眼前的古城牆陷入沉思。
宛城!
曆史上大曹一炮害三賢之處,若論千古曆史,再也沒有像大曹一樣睡一個女人花這麽大代價的人了。
嫡係曹昂、愛將典韋、侄兒曹安民均因一女子命喪此地。
宛城!
更是這個時空曹德改變曆史的關鍵之地。
救曹昂,得張繡!
獲黃忠,得甘寧!
還有伊籍、張機、黃月英、鄒婉等等,都是因為這座城池而改變命運。
尤其是曹昂,曹魏的繼承人,至今曹德仍然記得月前他站在朝堂慷慨激昂、指點江山的英姿。
“我們不能讓將士們既流血,又流淚!”
“天下還未定,這群蛀蟲就敢如此這般,這是從身後給曹軍二十萬將士的心窩子狠狠的捅一刀。”
“此事絕不姑息,有一殺一,有一萬殺一萬,哪怕殺到血流成河也不止!”
“本相就要殺他個人頭滾滾,看今後誰還有膽子再伸手。”
他的侄兒長大了,曹魏未來的雄主長大了,已有食牛吞虎之氣。
“二郎!”
曹魏親族第一大將曹仁帶著南陽郡文武熱情的迎接上來。
曹仁一把抱住曹德,語氣梗塞的說,“二郎,想死哥哥了。”
自袁曹大戰起,他被大曹派到宛城防衛荊州劉表,至今已有十年不曾見得曹德。
每年雖也返迴鄴城述職,但因為事務繁忙,兩人都未曾好好說話。
曹德也是激動異常,雖然不是同胞弟兄,但更甚同胞弟兄,“仁哥,許久不見,一切可好?”
其實說來曹仁和他同年,都是生於建寧元年(公元168年),隻是曹仁生於四月,而他則是八月。
“好,我都好。”
曹仁眼含熱淚,然後指著身後的宛城文武道,“哥哥給你介紹,此人乃軍中宿將於禁,這是我手下兒郎牛金…”
曹德微微頷首,於禁等人則十分尊敬的稱唿拜見君侯,一個個跟打了雞血似的。
人的名樹的影,苦了十年了,總算把這尊菩薩盼來了。
這下再也不用擔心不能升官發財了。
尤其是像於禁這種外將,十年來原地踏步,很多當初的同僚都封侯了,更是心急如焚。
這一戰是平定天下之戰,若再抓不住此次機會,此生恐怕封侯隻能等一命嗚唿之後了。
雙方介紹完後,曹仁笑道,“二郎,我已在城中準備酒菜,快快進城,我和宛城文武給你和諸位接風洗塵。”
“咳!”
這時,眾人身後的馬車裏傳出來一陣急驟的咳嗽聲,像是快命不久矣一般。
曹仁狐疑的看了看,然後問曹德,“車中是哪個弟妹?”
軍中皆有傳言,冠軍侯天下無雙,醉臥美人膝,談笑間就讓敵人灰飛煙滅。
他也曾多次聽到過曹德以前偶爾有帶女人打仗的習慣。
故而才有此問。
曹德笑了笑,然後轉身怒吼道,“那廝,你不怕咳出個肺癆病嗎?難道還要本將親自扶你下馬不成?”
宛城文武一時全都懵了,不是君侯的夫人?
那又是誰?
“咳…咳…”
馬車裏無人迴答,而是又傳來了幾聲咳嗽聲。
“走,別管他。”
曹德一甩衣袖,拉著曹仁就要進城,並高聲道,“咱們早些進城好吃好喝,讓他自生自滅。”
馬車中的人看曹德果真拉著曹仁走了,一下子急眼了。
“哎,二郎,等等我!”
話音剛落,一個身著華服的男子慌不擇路的跳下馬車,往曹德飛奔而去。
曹仁和宛城文武轉身一看,均大吃一驚,急忙躬身行禮,“下官(末將)拜見魏王!”
來人正是魏王大曹。
曹德正身麵帶笑容的說,“大王,你這是鬧哪出啊?怎麽不裝了?”
大曹白了曹德一眼,本來他還想趁此機會抖抖魏王的威風,哪知道這次出來曹德不僅讓他取消了那繁瑣的王駕,還美其名曰說為了保護他安全,將他放在一家狹小的馬車裏。
若不是自家兄弟,他都快覺得這個魏王和天子沒有多大差別了。
傀儡一個,啥事都不能自己做主。
“諸位免禮!”
大曹故弄玄虛的抬了抬手,然後龍行虎步的往前方走去。
“大王,你認識路嗎?”
曹德看著走在前麵的像隻大公雞昂著頭的大曹,友好的提醒道。
大曹身子頓了頓,然後毫無波瀾的說,“子孝,你來帶路。”
眾人捂嘴偷笑,卻都不敢發聲,一路憋迴城中太守府。
多少年了,君侯還是把魏王吃得死死的,也隻有君侯才有這個本事敢這樣對待魏王,也隻有君侯一人值得魏王如此相待。
進了城主府,大曹大馬金刀的坐在主位上,然後環視一圈,大聲道,“開宴!”
說完不發一言,狼吞虎咽提起麵前的大豬蹄子就啃了起來。
宛城文武全都震驚不已,魏王是多長時間沒吃肉了?
“二郎。”
曹仁輕輕碰了一下曹德,然後低聲納悶道,“大王這是怎麽了?”
他和大曹從小光屁股一起長大,還是第一次見到大曹如此粗鄙不堪,就和野間的餓狗撲食一般。
也沒聽說鄴城缺糧啊?
曹德不動聲色的說,“土包子進城,不用理他。”
然後提起酒杯和曹仁碰了一杯,解釋道,“月前這廝和子修打賭贏了,子修氣不過斷了他口糧,一路來就和普通將士一般啃饃饃,這下肯定是忍不住了。”
說起來這事曹德還有點怨氣,平定天下最後的一戰,也不知道大曹咋想的,居然舔著臉和曹昂搶功勞,讓曹昂在後方守家。
莫不是怕自個以後撈不到一個好的諡號?
不過無論如何,曹德心中也有些欣喜。
前世赤壁之戰大曹成就了劉孫威名,這個世界就拿那兩人的人頭來彌補前世大曹的遺憾吧。
這也算是他為數不多能為這個大哥做的事了。
建安十五年,五月。
鄴城朝廷為表大曹平定亂世之功,天子劉協加封魏公曹操為魏王。
同日,天子下旨魏王領軍南下,一統河山。
天下頓時一片嘩然,尤其是劉孫兩人,大曹這是要拿他們人頭當曹魏建國的奠基石。
曹孟德之心,昭然若揭。
曹德站在宛城門口,看著眼前的古城牆陷入沉思。
宛城!
曆史上大曹一炮害三賢之處,若論千古曆史,再也沒有像大曹一樣睡一個女人花這麽大代價的人了。
嫡係曹昂、愛將典韋、侄兒曹安民均因一女子命喪此地。
宛城!
更是這個時空曹德改變曆史的關鍵之地。
救曹昂,得張繡!
獲黃忠,得甘寧!
還有伊籍、張機、黃月英、鄒婉等等,都是因為這座城池而改變命運。
尤其是曹昂,曹魏的繼承人,至今曹德仍然記得月前他站在朝堂慷慨激昂、指點江山的英姿。
“我們不能讓將士們既流血,又流淚!”
“天下還未定,這群蛀蟲就敢如此這般,這是從身後給曹軍二十萬將士的心窩子狠狠的捅一刀。”
“此事絕不姑息,有一殺一,有一萬殺一萬,哪怕殺到血流成河也不止!”
“本相就要殺他個人頭滾滾,看今後誰還有膽子再伸手。”
他的侄兒長大了,曹魏未來的雄主長大了,已有食牛吞虎之氣。
“二郎!”
曹魏親族第一大將曹仁帶著南陽郡文武熱情的迎接上來。
曹仁一把抱住曹德,語氣梗塞的說,“二郎,想死哥哥了。”
自袁曹大戰起,他被大曹派到宛城防衛荊州劉表,至今已有十年不曾見得曹德。
每年雖也返迴鄴城述職,但因為事務繁忙,兩人都未曾好好說話。
曹德也是激動異常,雖然不是同胞弟兄,但更甚同胞弟兄,“仁哥,許久不見,一切可好?”
其實說來曹仁和他同年,都是生於建寧元年(公元168年),隻是曹仁生於四月,而他則是八月。
“好,我都好。”
曹仁眼含熱淚,然後指著身後的宛城文武道,“哥哥給你介紹,此人乃軍中宿將於禁,這是我手下兒郎牛金…”
曹德微微頷首,於禁等人則十分尊敬的稱唿拜見君侯,一個個跟打了雞血似的。
人的名樹的影,苦了十年了,總算把這尊菩薩盼來了。
這下再也不用擔心不能升官發財了。
尤其是像於禁這種外將,十年來原地踏步,很多當初的同僚都封侯了,更是心急如焚。
這一戰是平定天下之戰,若再抓不住此次機會,此生恐怕封侯隻能等一命嗚唿之後了。
雙方介紹完後,曹仁笑道,“二郎,我已在城中準備酒菜,快快進城,我和宛城文武給你和諸位接風洗塵。”
“咳!”
這時,眾人身後的馬車裏傳出來一陣急驟的咳嗽聲,像是快命不久矣一般。
曹仁狐疑的看了看,然後問曹德,“車中是哪個弟妹?”
軍中皆有傳言,冠軍侯天下無雙,醉臥美人膝,談笑間就讓敵人灰飛煙滅。
他也曾多次聽到過曹德以前偶爾有帶女人打仗的習慣。
故而才有此問。
曹德笑了笑,然後轉身怒吼道,“那廝,你不怕咳出個肺癆病嗎?難道還要本將親自扶你下馬不成?”
宛城文武一時全都懵了,不是君侯的夫人?
那又是誰?
“咳…咳…”
馬車裏無人迴答,而是又傳來了幾聲咳嗽聲。
“走,別管他。”
曹德一甩衣袖,拉著曹仁就要進城,並高聲道,“咱們早些進城好吃好喝,讓他自生自滅。”
馬車中的人看曹德果真拉著曹仁走了,一下子急眼了。
“哎,二郎,等等我!”
話音剛落,一個身著華服的男子慌不擇路的跳下馬車,往曹德飛奔而去。
曹仁和宛城文武轉身一看,均大吃一驚,急忙躬身行禮,“下官(末將)拜見魏王!”
來人正是魏王大曹。
曹德正身麵帶笑容的說,“大王,你這是鬧哪出啊?怎麽不裝了?”
大曹白了曹德一眼,本來他還想趁此機會抖抖魏王的威風,哪知道這次出來曹德不僅讓他取消了那繁瑣的王駕,還美其名曰說為了保護他安全,將他放在一家狹小的馬車裏。
若不是自家兄弟,他都快覺得這個魏王和天子沒有多大差別了。
傀儡一個,啥事都不能自己做主。
“諸位免禮!”
大曹故弄玄虛的抬了抬手,然後龍行虎步的往前方走去。
“大王,你認識路嗎?”
曹德看著走在前麵的像隻大公雞昂著頭的大曹,友好的提醒道。
大曹身子頓了頓,然後毫無波瀾的說,“子孝,你來帶路。”
眾人捂嘴偷笑,卻都不敢發聲,一路憋迴城中太守府。
多少年了,君侯還是把魏王吃得死死的,也隻有君侯才有這個本事敢這樣對待魏王,也隻有君侯一人值得魏王如此相待。
進了城主府,大曹大馬金刀的坐在主位上,然後環視一圈,大聲道,“開宴!”
說完不發一言,狼吞虎咽提起麵前的大豬蹄子就啃了起來。
宛城文武全都震驚不已,魏王是多長時間沒吃肉了?
“二郎。”
曹仁輕輕碰了一下曹德,然後低聲納悶道,“大王這是怎麽了?”
他和大曹從小光屁股一起長大,還是第一次見到大曹如此粗鄙不堪,就和野間的餓狗撲食一般。
也沒聽說鄴城缺糧啊?
曹德不動聲色的說,“土包子進城,不用理他。”
然後提起酒杯和曹仁碰了一杯,解釋道,“月前這廝和子修打賭贏了,子修氣不過斷了他口糧,一路來就和普通將士一般啃饃饃,這下肯定是忍不住了。”
說起來這事曹德還有點怨氣,平定天下最後的一戰,也不知道大曹咋想的,居然舔著臉和曹昂搶功勞,讓曹昂在後方守家。
莫不是怕自個以後撈不到一個好的諡號?
不過無論如何,曹德心中也有些欣喜。
前世赤壁之戰大曹成就了劉孫威名,這個世界就拿那兩人的人頭來彌補前世大曹的遺憾吧。
這也算是他為數不多能為這個大哥做的事了。
建安十五年,五月。
鄴城朝廷為表大曹平定亂世之功,天子劉協加封魏公曹操為魏王。
同日,天子下旨魏王領軍南下,一統河山。
天下頓時一片嘩然,尤其是劉孫兩人,大曹這是要拿他們人頭當曹魏建國的奠基石。
曹孟德之心,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