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曹軍殺羊宰鴨美美飽餐一頓,大曹破天荒的賞賜全軍每人三樽美酒,軍中士氣又高漲了幾分。
晚膳過後,大曹將軍中大將和謀士又召集一堂,商議出兵之事。
漢末的烏桓主要分為遼東、遼西和右北平三部,所狹民眾三十餘萬,但是軍中戰士二十萬。
沒錯,就是近二十萬!可謂全民皆兵。
說起烏桓,就不能繞開一個人,塌頓。
塌頓,烏桓王,上任烏桓單於丘力居的從子。
塌頓在烏桓曆史上是與冒頓堪比的人物,史稱:“蹋頓又驍武,邊長老皆比之冒頓,恃其阻遠,敢受亡命,以雄百蠻。”
丘力居單於去世時,親兒子樓班還年幼,蹋頓有武勇智略,因此由他代立為單於。並總領右北平、漁陽、上穀三郡的烏丸部落,各部眾皆聽從他的號令,深受部族的擁戴信服。
後來樓班成人,烏桓其他部落的王難樓、蘇仆延率領部眾擁戴樓班為單於,但是蹋頓仍然為王,並且負責烏桓整個部落的出謀劃策。
由此可見此人厲害之處,曆史上輔佐幼主成人的牛人,有多少後麵不是大權旁落、身首異處。
哪怕攝政王多爾袞也沒撈到一個好處,畢竟這個世界不缺狼心狗肺的人。
但是塌頓不僅活的好過得好,而且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
“自三月前我軍北上征討袁熙以來,烏桓王塌頓見事態不利,將右北平烏桓部全部遷往柳城(今遼寧朝陽),從幽州而去,仍有千裏之遙,諸位商議一下,這仗如何打?”
大曹拿著一根木棍指著地圖麵無表情的問帳下文武,其實心裏已經慌得一批。
曹德私下來信,讓他捕獲至少十萬頭耕牛,牛見人見,牛不見人也別迴來了。
這事曹德還還真幹得出來,若是開春返迴鄴城沒有牛,保不齊鄴城四門緊閉。
家裏那個逆子恨不得他早死,然後一步登天。
大曹想到這,又忍不住盯著曹彰橫了一眼,以為拉來一個幫手,誰知道是個二五仔。
這段時間他在軍中大小事務估計鄴城的書案上都壘起三層了。
曹彰突然感覺一絲不懷好意的眼神看向自己,他側頭轉向大曹,露出標誌性的憨笑。
“父親,孩兒可不懂軍略,你指哪我就打哪,絕不說二話!”
“呸!”
大曹心裏暗暗的唾棄了一聲,小兔崽子,又他娘的誆老子。
“主公!”
就在這時,荀攸拱手道,“屬下還是讚同出軍前我們商議時,奉孝提出的攻其不備之計。”
“如今大雪即將來臨,趁著雪夜千裏偷襲柳城,定能一戰而下烏桓。”
出征前商議軍略時,郭嘉一人反其道而行之,提出兵貴神速,奇兵製勝的戰略。
郭嘉認為,三月可掃清幽州袁熙,那時正值隆冬來臨,烏桓聽到幽州被平的消息,一定會轉移遼西柳城。
而幽州自柳城千裏之外,烏桓自恃偏遠,必然沒有防備,突然發動攻擊,一定能夠將他們消滅。
事情的發展果然如郭嘉所料,十月中旬不到,塌頓見大曹平定幽州,強製烏桓北平部一夜之間遷往柳城。
大曹遲疑不決,“公達,可是當初我等商議時,卻沒有說這烽火台之事啊!”
烏桓部按預先設想的確實遷往柳城,但是沿路塌頓卻讓人學中原漢人抵抗胡虜般安置了不少烽火台,每隔數十裏一個防備曹軍。
大雪紛飛,一望無際全是白茫茫的一片,曹軍行軍如何躲避烽火台的觀望。
烏桓人天生擅長狩獵,在冬天那雙眼睛猶如鷹眼一般,能看到數裏外的東西。
偷襲柳城肯定不是三兩個人就能搞定的事,幾萬兵馬在雪地裏行走,如何不會被發現。
眾人全都沉思起來,軍帳中頓時針落可聞,隻聽到蠟燭燃燒的聲音。
大曹見帳下文武無計可施,心裏一陣肉疼,晚上的酒肉早知道不賞下去了,白白浪費了一頓。
“司空!”
片刻功夫,隻見兩人起身異口同聲的喊道。
大曹抬眼看去,正是趙雲和張遼。
“子龍、文遠,莫非你們兩人有計教我?”大曹滿懷期待的問。
趙雲笑了笑,指著張遼說,“讓文遠將軍先說吧。”
大家同出徐州軍,雖然現在隸屬軍隊不同,但心中的情義仍在,也不存在爭功之說。
這也是現在曹軍那些徐晃、張合等外姓將領十分羨慕的地方。
徐州軍出來的,打仗功勞不用擔心,打輸了背鍋也不怕。
哪像他們,每每出戰功勞都是夏侯曹嫡係大將占大頭,輸了黑鍋全是他們,尤其是張合,現在在曹軍兄更是眾人嫌棄不已。
張合心中那個痛啊,哪個知道當初那個吊兒郎當的鄄侯權勢如此之重,在軍政中可謂曹家第二人。
終年打雁,最後卻被啄了眼!
張遼對趙雲歉意的笑了笑,然後拱手向大曹沉聲道,“司空,張遼有一計可破烏桓烽火台。”
大曹頓時喜出望外,“文遠,你快快說來。”
“司空,軍中山地營黃老將軍盔下有不少獵戶出身的士兵,當初漢升受命返迴鄴城時,雖然後續帶走召迴不少地營士卒,可軍中還有一部人啊。”
“再選一軍中大將帶頭,率領這一部人馬(400人)翻越山林,一路消滅烏桓烽火台,司空率軍隨後,定能一戰定乾坤!”
張遼指著地圖,侃侃而談的將自己心中的謀劃說了出來。
“司空,趙雲也是這般想的。”趙雲接過木棍,指著地圖又對眾人說。
“昔日趙雲有幸在白馬將軍公孫將軍帳下,曾經多次率領白馬義從在幽州至遼西一帶巡視。”
“若是讓軍中士卒喬裝打扮,全身白衣裹住全身,身騎白馬一路而行,隻要小心謹慎些,一定能靠近烏桓人的烽火台。”
大曹見兩人言之鑿鑿,深思了一會,大手一揮,幹了!
就像二郎說的,人死卵朝天,不死萬萬年!
大不了迴去鄴城休養幾年再來一次。
“子龍,文遠,若我將那一部人馬全都交給你們二位,我率大軍隨後,你們能全軍開出一條大路嗎?”大曹滿眼真誠的看著麵前的趙雲和張遼。
“末將定不辱命!”
“好!此戰若勝,老夫記你二人首功!”
大雪滿弓刀,白馬將軍趙子龍和並州狼騎張文遠身先士卒,隨即帶領四百山地營老卒雪夜向北而去……
晚膳過後,大曹將軍中大將和謀士又召集一堂,商議出兵之事。
漢末的烏桓主要分為遼東、遼西和右北平三部,所狹民眾三十餘萬,但是軍中戰士二十萬。
沒錯,就是近二十萬!可謂全民皆兵。
說起烏桓,就不能繞開一個人,塌頓。
塌頓,烏桓王,上任烏桓單於丘力居的從子。
塌頓在烏桓曆史上是與冒頓堪比的人物,史稱:“蹋頓又驍武,邊長老皆比之冒頓,恃其阻遠,敢受亡命,以雄百蠻。”
丘力居單於去世時,親兒子樓班還年幼,蹋頓有武勇智略,因此由他代立為單於。並總領右北平、漁陽、上穀三郡的烏丸部落,各部眾皆聽從他的號令,深受部族的擁戴信服。
後來樓班成人,烏桓其他部落的王難樓、蘇仆延率領部眾擁戴樓班為單於,但是蹋頓仍然為王,並且負責烏桓整個部落的出謀劃策。
由此可見此人厲害之處,曆史上輔佐幼主成人的牛人,有多少後麵不是大權旁落、身首異處。
哪怕攝政王多爾袞也沒撈到一個好處,畢竟這個世界不缺狼心狗肺的人。
但是塌頓不僅活的好過得好,而且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
“自三月前我軍北上征討袁熙以來,烏桓王塌頓見事態不利,將右北平烏桓部全部遷往柳城(今遼寧朝陽),從幽州而去,仍有千裏之遙,諸位商議一下,這仗如何打?”
大曹拿著一根木棍指著地圖麵無表情的問帳下文武,其實心裏已經慌得一批。
曹德私下來信,讓他捕獲至少十萬頭耕牛,牛見人見,牛不見人也別迴來了。
這事曹德還還真幹得出來,若是開春返迴鄴城沒有牛,保不齊鄴城四門緊閉。
家裏那個逆子恨不得他早死,然後一步登天。
大曹想到這,又忍不住盯著曹彰橫了一眼,以為拉來一個幫手,誰知道是個二五仔。
這段時間他在軍中大小事務估計鄴城的書案上都壘起三層了。
曹彰突然感覺一絲不懷好意的眼神看向自己,他側頭轉向大曹,露出標誌性的憨笑。
“父親,孩兒可不懂軍略,你指哪我就打哪,絕不說二話!”
“呸!”
大曹心裏暗暗的唾棄了一聲,小兔崽子,又他娘的誆老子。
“主公!”
就在這時,荀攸拱手道,“屬下還是讚同出軍前我們商議時,奉孝提出的攻其不備之計。”
“如今大雪即將來臨,趁著雪夜千裏偷襲柳城,定能一戰而下烏桓。”
出征前商議軍略時,郭嘉一人反其道而行之,提出兵貴神速,奇兵製勝的戰略。
郭嘉認為,三月可掃清幽州袁熙,那時正值隆冬來臨,烏桓聽到幽州被平的消息,一定會轉移遼西柳城。
而幽州自柳城千裏之外,烏桓自恃偏遠,必然沒有防備,突然發動攻擊,一定能夠將他們消滅。
事情的發展果然如郭嘉所料,十月中旬不到,塌頓見大曹平定幽州,強製烏桓北平部一夜之間遷往柳城。
大曹遲疑不決,“公達,可是當初我等商議時,卻沒有說這烽火台之事啊!”
烏桓部按預先設想的確實遷往柳城,但是沿路塌頓卻讓人學中原漢人抵抗胡虜般安置了不少烽火台,每隔數十裏一個防備曹軍。
大雪紛飛,一望無際全是白茫茫的一片,曹軍行軍如何躲避烽火台的觀望。
烏桓人天生擅長狩獵,在冬天那雙眼睛猶如鷹眼一般,能看到數裏外的東西。
偷襲柳城肯定不是三兩個人就能搞定的事,幾萬兵馬在雪地裏行走,如何不會被發現。
眾人全都沉思起來,軍帳中頓時針落可聞,隻聽到蠟燭燃燒的聲音。
大曹見帳下文武無計可施,心裏一陣肉疼,晚上的酒肉早知道不賞下去了,白白浪費了一頓。
“司空!”
片刻功夫,隻見兩人起身異口同聲的喊道。
大曹抬眼看去,正是趙雲和張遼。
“子龍、文遠,莫非你們兩人有計教我?”大曹滿懷期待的問。
趙雲笑了笑,指著張遼說,“讓文遠將軍先說吧。”
大家同出徐州軍,雖然現在隸屬軍隊不同,但心中的情義仍在,也不存在爭功之說。
這也是現在曹軍那些徐晃、張合等外姓將領十分羨慕的地方。
徐州軍出來的,打仗功勞不用擔心,打輸了背鍋也不怕。
哪像他們,每每出戰功勞都是夏侯曹嫡係大將占大頭,輸了黑鍋全是他們,尤其是張合,現在在曹軍兄更是眾人嫌棄不已。
張合心中那個痛啊,哪個知道當初那個吊兒郎當的鄄侯權勢如此之重,在軍政中可謂曹家第二人。
終年打雁,最後卻被啄了眼!
張遼對趙雲歉意的笑了笑,然後拱手向大曹沉聲道,“司空,張遼有一計可破烏桓烽火台。”
大曹頓時喜出望外,“文遠,你快快說來。”
“司空,軍中山地營黃老將軍盔下有不少獵戶出身的士兵,當初漢升受命返迴鄴城時,雖然後續帶走召迴不少地營士卒,可軍中還有一部人啊。”
“再選一軍中大將帶頭,率領這一部人馬(400人)翻越山林,一路消滅烏桓烽火台,司空率軍隨後,定能一戰定乾坤!”
張遼指著地圖,侃侃而談的將自己心中的謀劃說了出來。
“司空,趙雲也是這般想的。”趙雲接過木棍,指著地圖又對眾人說。
“昔日趙雲有幸在白馬將軍公孫將軍帳下,曾經多次率領白馬義從在幽州至遼西一帶巡視。”
“若是讓軍中士卒喬裝打扮,全身白衣裹住全身,身騎白馬一路而行,隻要小心謹慎些,一定能靠近烏桓人的烽火台。”
大曹見兩人言之鑿鑿,深思了一會,大手一揮,幹了!
就像二郎說的,人死卵朝天,不死萬萬年!
大不了迴去鄴城休養幾年再來一次。
“子龍,文遠,若我將那一部人馬全都交給你們二位,我率大軍隨後,你們能全軍開出一條大路嗎?”大曹滿眼真誠的看著麵前的趙雲和張遼。
“末將定不辱命!”
“好!此戰若勝,老夫記你二人首功!”
大雪滿弓刀,白馬將軍趙子龍和並州狼騎張文遠身先士卒,隨即帶領四百山地營老卒雪夜向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