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政務之餘,荀彧最為鍾愛的消遣時光的事,便是靜靜地凝視著鄴城尚書堂院裏的那一棵參天大樹。
這棵大樹曆經歲月滄桑,枝繁葉茂,猶如一把巨大的綠傘,矗立在庭院之中。
每當荀彧漫步至此處,他都會不自覺地放緩腳步,目光被那粗壯的樹幹和繁茂的枝葉所吸引。
說起來這棵大樹還有一番典故。
當初王莽亂政,赤眉軍綠林軍攻入鄴城,一把大火將這鄴城燒了個大半。
幸得上天垂憐,半夜時分下了一場瓢潑大雨,這棵老樹才得以幸免於難。
後來光武皇帝劉秀從河北起兵,路過鄴城得知此事,將帥帳安置在這棵老樹下麵。
當夜三更,青龍入夢,高祖顯靈,劉秀重振大漢河山,因此後世將這棵老樹傳得十分邪乎。
黃巾起義後,這棵老樹又再次幸免戰火,現在成了尚書堂中的獨特風景。
攻破鄴城之時,大曹是準備將現在尚書堂的位置賜給曹德做侯府的,曹德二話不說就推脫了。
神樹個鳥,老劉家最喜歡玩鳥盡弓藏和給自個戴高帽子那套了,一棵大樹上天天都是鳥,走路都要提心吊膽的抬頭看兩眼,還怕哪天倒黴一坨鳥屎正落頭上?
狗都不要的玩意。
這才讓尚書堂撿了個漏。
“神樹,神樹,這大漢真的沒救了嗎?”荀彧摸著老樹喃喃自語起來。
大曹的勢力越來越大,這是他心中一直盼望的事,也是他最難受的事,大曹對天子的壓迫越來越多。
當初從袁紹手中千裏來投曹時,就是一眼看準大曹潛力無窮,是最可能成為他心中匡扶漢室的人,時間也證明了這一點。
不過數十年時間,原先那個被很多人都不看好的大曹,現在卻成了世人望而卻步的龐然大物。
但是隨著這個龐然大物的不斷膨脹,一方麵主弱臣強,大曹對天子步步緊逼,收緊手中的權勢。
另一方麵,大曹下麵越來越多的人已經不再滿足自己的權力,迫不及待的想推著大曹往上再進幾步,他們也想多進幾步。
從龍?這可是大功啊!
如何處理大曹和天子的難題,這似乎一個無解難題,包括侄兒荀攸都認為無解,可是荀彧還是心存幻想,或者說是不服輸,有些自負。
他是誰?
當世“王佐之才”,鼎鼎大名的荀令君。
大曹牛吧?當朝司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照樣有人敢罵他閹宦之後。
曹德牛吧?蓋世英雄,自封天下第一武將,還是有人罵他閹宦之後。
可是,世人有誰會罵他荀彧一句閹宦之婿,哪個出來不是客客氣氣的一句荀令君,而且一直都是,隻是稱唿逐漸變化罷了。
荀彧的父親荀緄曾任濟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荀緄忌憚宦官,於是讓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兒為妻。因為荀彧年少時有才名,才得以免於別人的譏議。
他是誰?
大漢第一諸侯,曹司空的“吾之子房”!
興平元年(公元194年),當初大曹聽聞父親被陶謙殺害怒而興兵討伐徐州,張邈、陳宮趁機在兗州反曹,暗中迎接呂布,是他果斷下令保三城才讓大曹翻盤。
十來年間,大曹治下數州之地治理哪樣沒有他的身影,四周文臣多少不是他舉薦的。
就連決定袁曹大戰的關鍵一招濮陽保衛戰,都有他不少功勞,濮陽城上的高牆可是他親自帶人修的啊!
可是一切的一切,都變了。
自從曹德將曹善拜他為師後,他發現自己變得更加矛盾了。
做吧,也許能有朝一日說服曹司空平定天下後將朝堂政權歸還給天子。
不做吧,那真的是有朝一日,日複一日了。
可是做吧,那他堂堂謀世之才豈不是和庸人一般,鼠目寸光?
霧草!
你會相信這大漢十三州以外還有啥州啥州的?反正他荀彧是不相信,可是他讓家仆收集起來的一些信息似乎又證明了曹善口中的地方確實存在。
所以荀彧他更糾結了,曹善口中的那句“日月所照,皆為漢土,漢家天下,不囿於此”,至今還在他耳邊擲地有聲迴響著。
那可是比流芳千古還流芳千古的功名啊!
匡扶漢室的格局是否小了些,怎麽也得助曹司空將這偌大的天下打下來吧?
反正陛下還年輕,無論如何都能活得過曹司空,打下來再談權屬歸誰的問題也不遲。
進而這次荀彧對曹德和大曹的謀劃默認了,潁川士族派人邀請他商討應對之策他破天荒的借口躲了起來。
目光短淺的人,不足以為謀!
“嘶溜嘶溜”的聲音從曹德的書房裏傳了出來。
沒錯,明兒就要出征了,大曹要死要活的硬拉著曹德又擺談了一宿。
“嗝!”大曹滿足的打了一個嗝,然後抹了抹嘴角,“還是二郎你府上的人廚藝了得,你還別說,酒後來一碗這熱湯麵,就是舒坦。”說完掏出曹德給自個弄的牙簽剔起牙來,活脫脫的一個街溜子。
曹德也滿滿的將碗中的麵湯喝了下去,然後得意的笑了笑:“那是,我跟你說,這人啊始終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在廚房這一塊還得看女人。”
他這侯府和大曹司空府上不同,廚房都是雲娘一手調教的廚娘,菜肴不僅賞心悅目,而且口感更好。
大曹不以為意,飲食這塊可是大意不得,自從建安五年董承和吉平的事後,司空府所有的夥房人員全都是知根知底的老人,他還想多活幾年。
“所以說這世上根本就沒有什麽歐洲、美洲啥的,都是你讓善兒給荀彧畫餅充饑的?”大曹目不轉睛的盯著曹德,似乎想從他的眼睛裏看出答案。
曹德撇嘴譏笑道:“大哥豈不聞坐井觀天的道理?我說有就有,我說沒有就沒有,你自己不會派人去察看。”
這裏他和大曹打了一個馬虎眼,大曹這人最愛衝動。
動不動就是老夫活不長了,早些把這天下平定了好交給後輩兒孫,幹起事來主打一個迅雷不及掩耳。
心急可是吃不了熱豆腐的,尤其是這亂世英雄輩出的年代。
小覷大耳賊的人,從來沒幾個能笑到最後。
這棵大樹曆經歲月滄桑,枝繁葉茂,猶如一把巨大的綠傘,矗立在庭院之中。
每當荀彧漫步至此處,他都會不自覺地放緩腳步,目光被那粗壯的樹幹和繁茂的枝葉所吸引。
說起來這棵大樹還有一番典故。
當初王莽亂政,赤眉軍綠林軍攻入鄴城,一把大火將這鄴城燒了個大半。
幸得上天垂憐,半夜時分下了一場瓢潑大雨,這棵老樹才得以幸免於難。
後來光武皇帝劉秀從河北起兵,路過鄴城得知此事,將帥帳安置在這棵老樹下麵。
當夜三更,青龍入夢,高祖顯靈,劉秀重振大漢河山,因此後世將這棵老樹傳得十分邪乎。
黃巾起義後,這棵老樹又再次幸免戰火,現在成了尚書堂中的獨特風景。
攻破鄴城之時,大曹是準備將現在尚書堂的位置賜給曹德做侯府的,曹德二話不說就推脫了。
神樹個鳥,老劉家最喜歡玩鳥盡弓藏和給自個戴高帽子那套了,一棵大樹上天天都是鳥,走路都要提心吊膽的抬頭看兩眼,還怕哪天倒黴一坨鳥屎正落頭上?
狗都不要的玩意。
這才讓尚書堂撿了個漏。
“神樹,神樹,這大漢真的沒救了嗎?”荀彧摸著老樹喃喃自語起來。
大曹的勢力越來越大,這是他心中一直盼望的事,也是他最難受的事,大曹對天子的壓迫越來越多。
當初從袁紹手中千裏來投曹時,就是一眼看準大曹潛力無窮,是最可能成為他心中匡扶漢室的人,時間也證明了這一點。
不過數十年時間,原先那個被很多人都不看好的大曹,現在卻成了世人望而卻步的龐然大物。
但是隨著這個龐然大物的不斷膨脹,一方麵主弱臣強,大曹對天子步步緊逼,收緊手中的權勢。
另一方麵,大曹下麵越來越多的人已經不再滿足自己的權力,迫不及待的想推著大曹往上再進幾步,他們也想多進幾步。
從龍?這可是大功啊!
如何處理大曹和天子的難題,這似乎一個無解難題,包括侄兒荀攸都認為無解,可是荀彧還是心存幻想,或者說是不服輸,有些自負。
他是誰?
當世“王佐之才”,鼎鼎大名的荀令君。
大曹牛吧?當朝司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照樣有人敢罵他閹宦之後。
曹德牛吧?蓋世英雄,自封天下第一武將,還是有人罵他閹宦之後。
可是,世人有誰會罵他荀彧一句閹宦之婿,哪個出來不是客客氣氣的一句荀令君,而且一直都是,隻是稱唿逐漸變化罷了。
荀彧的父親荀緄曾任濟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荀緄忌憚宦官,於是讓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兒為妻。因為荀彧年少時有才名,才得以免於別人的譏議。
他是誰?
大漢第一諸侯,曹司空的“吾之子房”!
興平元年(公元194年),當初大曹聽聞父親被陶謙殺害怒而興兵討伐徐州,張邈、陳宮趁機在兗州反曹,暗中迎接呂布,是他果斷下令保三城才讓大曹翻盤。
十來年間,大曹治下數州之地治理哪樣沒有他的身影,四周文臣多少不是他舉薦的。
就連決定袁曹大戰的關鍵一招濮陽保衛戰,都有他不少功勞,濮陽城上的高牆可是他親自帶人修的啊!
可是一切的一切,都變了。
自從曹德將曹善拜他為師後,他發現自己變得更加矛盾了。
做吧,也許能有朝一日說服曹司空平定天下後將朝堂政權歸還給天子。
不做吧,那真的是有朝一日,日複一日了。
可是做吧,那他堂堂謀世之才豈不是和庸人一般,鼠目寸光?
霧草!
你會相信這大漢十三州以外還有啥州啥州的?反正他荀彧是不相信,可是他讓家仆收集起來的一些信息似乎又證明了曹善口中的地方確實存在。
所以荀彧他更糾結了,曹善口中的那句“日月所照,皆為漢土,漢家天下,不囿於此”,至今還在他耳邊擲地有聲迴響著。
那可是比流芳千古還流芳千古的功名啊!
匡扶漢室的格局是否小了些,怎麽也得助曹司空將這偌大的天下打下來吧?
反正陛下還年輕,無論如何都能活得過曹司空,打下來再談權屬歸誰的問題也不遲。
進而這次荀彧對曹德和大曹的謀劃默認了,潁川士族派人邀請他商討應對之策他破天荒的借口躲了起來。
目光短淺的人,不足以為謀!
“嘶溜嘶溜”的聲音從曹德的書房裏傳了出來。
沒錯,明兒就要出征了,大曹要死要活的硬拉著曹德又擺談了一宿。
“嗝!”大曹滿足的打了一個嗝,然後抹了抹嘴角,“還是二郎你府上的人廚藝了得,你還別說,酒後來一碗這熱湯麵,就是舒坦。”說完掏出曹德給自個弄的牙簽剔起牙來,活脫脫的一個街溜子。
曹德也滿滿的將碗中的麵湯喝了下去,然後得意的笑了笑:“那是,我跟你說,這人啊始終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在廚房這一塊還得看女人。”
他這侯府和大曹司空府上不同,廚房都是雲娘一手調教的廚娘,菜肴不僅賞心悅目,而且口感更好。
大曹不以為意,飲食這塊可是大意不得,自從建安五年董承和吉平的事後,司空府所有的夥房人員全都是知根知底的老人,他還想多活幾年。
“所以說這世上根本就沒有什麽歐洲、美洲啥的,都是你讓善兒給荀彧畫餅充饑的?”大曹目不轉睛的盯著曹德,似乎想從他的眼睛裏看出答案。
曹德撇嘴譏笑道:“大哥豈不聞坐井觀天的道理?我說有就有,我說沒有就沒有,你自己不會派人去察看。”
這裏他和大曹打了一個馬虎眼,大曹這人最愛衝動。
動不動就是老夫活不長了,早些把這天下平定了好交給後輩兒孫,幹起事來主打一個迅雷不及掩耳。
心急可是吃不了熱豆腐的,尤其是這亂世英雄輩出的年代。
小覷大耳賊的人,從來沒幾個能笑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