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迴家
失憶後,她們都說是我女朋友 作者:一碗大蝦炒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江流迴家以後就把事情告訴老媽了。
他倒是沒什麽多餘的想法。
隻是覺得這種事老媽比較有經驗。
可老媽的迴答讓他更加疑惑。
“我早就有這個猜測了。”
老媽解開圍裙從過年前的事情開始提起。
她聽林素恩的媽媽說起了林素恩嘔吐的事情,去醫院檢查還不想讓老媽陪同,在年前的時候,她還親自有過一次關於懷孕的電話交流(第260章)
後麵她還特意煲了雞湯去看了林素恩。
然後過年的時間,她也特意邀請林素恩,也沒有得到邀請。
“兒子,媽想問問,如果她真懷孕了,你想怎麽辦?”
“看她想法。”
“如果想直接跟你奉子成婚呢?”
“那可真是想多了。”
江流搖搖頭,這種想法根本就不可能。
別提什麽負不負責、尊不尊重的。
林素恩在沒經過同意的情況下,就把孩子保留下來。
她尊重江流的意願了嗎?
懷孕本身就是雙方互相尊重的事情,
這事如果是真的,那就證明林素恩壓根就沒考慮過江流的想法。
江流反倒還會低看她一眼。
這對於她本人來說,可能是符合自己心意的選擇。
但無論是對於江流還是孩子來說,都是個自私到極致的選擇。
小江流生出來就要經曆“你怎麽沒有爸爸”、“你爸爸是不是死了?”類似的遭遇。
而對於江流來說,他將在完全無準備的情況下,接受一個孩子。
他還沒做好成為父親的準備。
“媽,迴頭去勸勸林素恩吧,把我的意思也轉達一下,就說我們之間不可能了。”
女人之間聊這種體己話更親密。
同時老媽轉達自己的意思也比較靠譜。
不然江流自己去說”你不要再對奉子成婚抱有幻想,死了這條心吧”
怎麽聽都有點怪怪的。
“媽知道了,但如果她執意要生下來呢。”
“那就讓她生唄,自己的選擇自己承擔。”
江流覺得自己做的不錯了,這種事怎麽選都有說法。
但江流覺得做選擇這種事情。
首先得對得起自己吧?
...
“江流,你開始更多的考慮自己了,這是你失憶前後最大的轉變。”
陳舒挽靠在桌子上遞過一杯咖啡,照例進行每周三次的診療環節。
“這話說的我跟活雷鋒似的,我為人人。“
”你會感謝曾經那個我為人人的自己,因為現在論到她們人人為我了。
你已經意識到了自我意識的珍貴,不會再過度關注她人的想法,從而做出犧牲自己的選擇。”
“這跟人人為我有什麽關係?”
“因為這是被愛的顯性特征,因為她們愛你,所以你會越發覺得自己珍貴。
不會以為被愛隻是簡單的有人照顧關心吧?”
陳舒挽拿起書架上的一本書放在桌子上。
悄無聲息的翻開,自顧自的欣賞起來。
在明媚的窗戶後,整個就是一文藝優雅知性女性。
但如果你看到她手上拿的書是什麽的話...
“虐戀亞文化....這什麽書?“
“李銀河寫的,你也要看看?”
“非得現在看這種書嗎?”
“學習永無止步。”陳舒挽一身休閑的居家服,毛線長筒襪套在腳上。
她身子骨弱,很怕冷。
也正是因為她身子骨弱,所以江流一周來三次。
“我覺得一周來三次強度還是太高了。”
“虛了?”
陳舒挽玩味的挑了挑眉,在桌子底下十分自然的伸出腳,悄悄的搭在江流的大腿上。
“你這句話就是在玩火。”
“這說明你心裏有火。”陳舒挽上半身伏在桌子上,雷部區域被擠壓得有些許變形:
“你告訴我,隨著記憶的恢複,是否感受到了過去與現在的割裂感?”
“還行。”
“當你嘴裏說出還行這兩個字的時候,就證明情況已經嚴峻到, 如此能死撐的人也不得不承認出了問題。”
“我隻是在閑暇時間會沉浸在迴憶裏思考一會。”
“隻是簡單的思考嗎?沒有情緒?”
“可能還有些怪罪。”
江流手裏握著陳舒挽的腳,靠在椅背上長舒了一口氣。
他過去的幾天常常會一個人坐在原地愣神。
消化屬於他失而複得的記憶,並嚐試著把一切串聯成完整的故事。
薑羽貞這部分記憶的恢複是一個巨大的轉折點。
因為時間近、 長期且密集。
能直接性的感受到屬於自己最近的內心狀態。
這也意味著這份姍姍來遲的後遺症終於來了。
“江流,這是幾?”
“你當我三歲小孩呢?”
“別笑,你可能會出現認知障礙。”
這部分後遺症是陳舒挽早有意料的事情,可以說早期對林素恩的隱瞞和形象建立。
都是為了對抗這個問題。
失憶後的江流顯然會發生巨大變化。
陳舒挽引導著幫助他建立了一個健康的“自我認知”
有一個辜負了他的前女友,但卻有許多新事業和新的感情擺在眼前。
在這種認知的引導下,江流完全沒有受到心理問題的困擾,一路乘風破浪。
雖然這種方式對林素恩並不公平。
因為長久的感情顯然是無法用簡單的標簽來定義的。
但簡單的標簽是最有效的方式,能在阻止江流執著尋找過往的同時,幫助他建立自信。
林素恩的死活跟陳舒挽有什麽關係?
她才不管那麽多呢。
於是一個意氣風發的江流出現了。
可江流並非意氣風發,他在失憶前就有嚴重的心理問題。
簡而言之他從前是個抑鬱小孩。
當意氣風發的江流,在自己的記憶裏尋找到關於抑鬱小孩的部分時。
他的正常反應就該是痛恨。
“我其實有點搞不懂當時的我自己。“
”搞不懂是很正常的,二十歲搞不懂十歲的自己、三十歲搞不懂二十歲的自己。“
“有沒有辦法讓我恢複林素恩的記憶,我想徹底的知道為什麽?”
“什麽為什麽?”
“我想知道,我抑鬱的根源到底在哪裏。”
“良心建議,先去找李神諭聊聊。”
“為什麽?”
“因為根本問題不是出在李神諭身上就是在林素恩身上。”陳舒挽摟著他的脖子,在他耳邊輕輕說著:
“又或者同時出現她們兩個人身上。”
他倒是沒什麽多餘的想法。
隻是覺得這種事老媽比較有經驗。
可老媽的迴答讓他更加疑惑。
“我早就有這個猜測了。”
老媽解開圍裙從過年前的事情開始提起。
她聽林素恩的媽媽說起了林素恩嘔吐的事情,去醫院檢查還不想讓老媽陪同,在年前的時候,她還親自有過一次關於懷孕的電話交流(第260章)
後麵她還特意煲了雞湯去看了林素恩。
然後過年的時間,她也特意邀請林素恩,也沒有得到邀請。
“兒子,媽想問問,如果她真懷孕了,你想怎麽辦?”
“看她想法。”
“如果想直接跟你奉子成婚呢?”
“那可真是想多了。”
江流搖搖頭,這種想法根本就不可能。
別提什麽負不負責、尊不尊重的。
林素恩在沒經過同意的情況下,就把孩子保留下來。
她尊重江流的意願了嗎?
懷孕本身就是雙方互相尊重的事情,
這事如果是真的,那就證明林素恩壓根就沒考慮過江流的想法。
江流反倒還會低看她一眼。
這對於她本人來說,可能是符合自己心意的選擇。
但無論是對於江流還是孩子來說,都是個自私到極致的選擇。
小江流生出來就要經曆“你怎麽沒有爸爸”、“你爸爸是不是死了?”類似的遭遇。
而對於江流來說,他將在完全無準備的情況下,接受一個孩子。
他還沒做好成為父親的準備。
“媽,迴頭去勸勸林素恩吧,把我的意思也轉達一下,就說我們之間不可能了。”
女人之間聊這種體己話更親密。
同時老媽轉達自己的意思也比較靠譜。
不然江流自己去說”你不要再對奉子成婚抱有幻想,死了這條心吧”
怎麽聽都有點怪怪的。
“媽知道了,但如果她執意要生下來呢。”
“那就讓她生唄,自己的選擇自己承擔。”
江流覺得自己做的不錯了,這種事怎麽選都有說法。
但江流覺得做選擇這種事情。
首先得對得起自己吧?
...
“江流,你開始更多的考慮自己了,這是你失憶前後最大的轉變。”
陳舒挽靠在桌子上遞過一杯咖啡,照例進行每周三次的診療環節。
“這話說的我跟活雷鋒似的,我為人人。“
”你會感謝曾經那個我為人人的自己,因為現在論到她們人人為我了。
你已經意識到了自我意識的珍貴,不會再過度關注她人的想法,從而做出犧牲自己的選擇。”
“這跟人人為我有什麽關係?”
“因為這是被愛的顯性特征,因為她們愛你,所以你會越發覺得自己珍貴。
不會以為被愛隻是簡單的有人照顧關心吧?”
陳舒挽拿起書架上的一本書放在桌子上。
悄無聲息的翻開,自顧自的欣賞起來。
在明媚的窗戶後,整個就是一文藝優雅知性女性。
但如果你看到她手上拿的書是什麽的話...
“虐戀亞文化....這什麽書?“
“李銀河寫的,你也要看看?”
“非得現在看這種書嗎?”
“學習永無止步。”陳舒挽一身休閑的居家服,毛線長筒襪套在腳上。
她身子骨弱,很怕冷。
也正是因為她身子骨弱,所以江流一周來三次。
“我覺得一周來三次強度還是太高了。”
“虛了?”
陳舒挽玩味的挑了挑眉,在桌子底下十分自然的伸出腳,悄悄的搭在江流的大腿上。
“你這句話就是在玩火。”
“這說明你心裏有火。”陳舒挽上半身伏在桌子上,雷部區域被擠壓得有些許變形:
“你告訴我,隨著記憶的恢複,是否感受到了過去與現在的割裂感?”
“還行。”
“當你嘴裏說出還行這兩個字的時候,就證明情況已經嚴峻到, 如此能死撐的人也不得不承認出了問題。”
“我隻是在閑暇時間會沉浸在迴憶裏思考一會。”
“隻是簡單的思考嗎?沒有情緒?”
“可能還有些怪罪。”
江流手裏握著陳舒挽的腳,靠在椅背上長舒了一口氣。
他過去的幾天常常會一個人坐在原地愣神。
消化屬於他失而複得的記憶,並嚐試著把一切串聯成完整的故事。
薑羽貞這部分記憶的恢複是一個巨大的轉折點。
因為時間近、 長期且密集。
能直接性的感受到屬於自己最近的內心狀態。
這也意味著這份姍姍來遲的後遺症終於來了。
“江流,這是幾?”
“你當我三歲小孩呢?”
“別笑,你可能會出現認知障礙。”
這部分後遺症是陳舒挽早有意料的事情,可以說早期對林素恩的隱瞞和形象建立。
都是為了對抗這個問題。
失憶後的江流顯然會發生巨大變化。
陳舒挽引導著幫助他建立了一個健康的“自我認知”
有一個辜負了他的前女友,但卻有許多新事業和新的感情擺在眼前。
在這種認知的引導下,江流完全沒有受到心理問題的困擾,一路乘風破浪。
雖然這種方式對林素恩並不公平。
因為長久的感情顯然是無法用簡單的標簽來定義的。
但簡單的標簽是最有效的方式,能在阻止江流執著尋找過往的同時,幫助他建立自信。
林素恩的死活跟陳舒挽有什麽關係?
她才不管那麽多呢。
於是一個意氣風發的江流出現了。
可江流並非意氣風發,他在失憶前就有嚴重的心理問題。
簡而言之他從前是個抑鬱小孩。
當意氣風發的江流,在自己的記憶裏尋找到關於抑鬱小孩的部分時。
他的正常反應就該是痛恨。
“我其實有點搞不懂當時的我自己。“
”搞不懂是很正常的,二十歲搞不懂十歲的自己、三十歲搞不懂二十歲的自己。“
“有沒有辦法讓我恢複林素恩的記憶,我想徹底的知道為什麽?”
“什麽為什麽?”
“我想知道,我抑鬱的根源到底在哪裏。”
“良心建議,先去找李神諭聊聊。”
“為什麽?”
“因為根本問題不是出在李神諭身上就是在林素恩身上。”陳舒挽摟著他的脖子,在他耳邊輕輕說著:
“又或者同時出現她們兩個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