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這天晚上,外城城東一座私邸內,六七名官員正在一處花廳小酌,國子監梅祭酒、工部曹尚書、督察院副都禦史孫明書赫然在座。
今日請客的是一名叫禾笠的鹽運使,總管天津長蘆鹽政。長蘆本是陳國四大鹽產地之一,所產的鹽潔白純淨,是鹽中的上品。這禾笠把控著長蘆鹽的分派,五六年下來早已肥的流油,出手也極為闊綽。朝廷裏的官員都賣他幾分麵子,不然也不可能請動梅祭酒等人。
酒席下首處,十多名著彩綢的歌妓正踩著絲竹之聲翩然起舞。也不知道這禾笠從哪裏搜羅來這麽多絕色美女,身段樣貌皆數上品。眾官員無心酒菜,陶醉在那紛飛的水袖,還有歌妓們宛若秋波的眼神之中。
一曲終了,禾笠起身撫掌,連說了三個“妙”字,同時眼神在梅祭酒三人的臉上不動聲色的掃過。
眾官員迴過神來,也跟著撫掌,卻似意猶未盡。
“梅祭酒,曹尚書,孫禦史,不如先用些酒菜吧?”禾笠察言觀色,示意那些歌妓上來倒酒。一時間桌席上鶯聲燕語,香風陣陣。倒滿酒之後,那些女子在桌席的空檔處坐下,專心服侍三位大員。
眾位官員你看我,我看你,最後相視一笑,也沒有推辭。大家都是明白人,酒場上逢場作戲也都是老手。禾笠從天津過來請客,肯定是有事相求。這酒可以喝,但事情還得估摸著辦,可以說是兩不誤。
禾笠是個會來事的。他恭恭敬敬朝諸位大員做了個揖,說道:“諸位大員,下官常駐天津,總督長蘆鹽政,本應時常來京拜見,又擔心給諸位添了麻煩,因此平日裏走動的不多。今日趁此機會,我自罰三杯以示敬意。”說罷,禾笠端起桌上擺好的三杯酒一飲而盡,卻依然麵不改色。
曹尚書笑道:“禾運使打點的是皇家的生意,端的是貴不可言。我等身為朝廷重臣,若是與你來往過於密切,確實會有人說閑話。這罰不罰的就見外了。來,我等也迴敬一個吧。”曹尚書領頭,三位官員都端起酒杯小抿了一口。
一旁伺候的歌妓們忙將各位大員的酒杯滿上。眾人又吃了些山珍海味,嘮叨了些無關痛癢的話。
酒過三巡之後,禾笠沉吟片刻,說道:“下官雖然久在天津,卻也聽得前段時間京城裏死了不少官員。你說老首輔這臨到仙去了還要做這得罪人的事,下官是有些不明白啊。”
孫明書“嗬嗬”冷笑了兩聲,說道:“禾運使莫非是有什麽不滿?要知道這新任首輔也是李首府的得意門生,你就不怕你剛才這番話傳到徐寶祿那裏?再說了,大清洗的事太後也是首肯了的。”
“酒後之語,當不得真……當不得真。”禾笠打著哈哈說道:“下官隻是擔心,若再來一次清洗,咱們朝廷的根基……便沒了。諸位大員倒好,都是兩朝功勳之臣。像我這種不善鑽營之人,若是一個不小心說錯了話、做錯了事,腦袋就可懸咯。”
“禾運使有什麽話就直說吧,這裏都是聰明人,聽得懂你的話。”梅祭酒人老成精,知道禾笠是有話要說。
“梅祭酒真不愧是理學大家。”禾笠笑著說道:“老首輔已經西去了,可新首輔是他的門生,這朝廷裏的格局等於說還是老樣子。若是讓那徐寶祿成了氣候,隻怕我等永無出頭之日啊。諸位,你們說是不是這個理?”
曹尚書哈哈一笑,指了指禾笠說道:“禾運使,今日莫非是希望我等出頭,去扳倒那徐寶祿?此舉真是愚蠢至極。且不說太後和陛下什麽心意,這徐寶祿三把火還沒燒完,你就沉不住氣了?”
“曹尚書教訓的對,下官也是為將來計,先聽聽各位上官的示下。”說罷,他朝屋內打了個響指,伺候在一旁的歌妓道了個萬福退了出去。不一會兒,一名中年仆人端著三個錦盒過來,恭敬盛到梅祭酒等人的跟前。
“禾運使,這是何意啊?”孫明書問道。
“這次下官進京,匆忙之間備了點薄禮,還請諸位笑納。”
曹尚書小心打開麵前的錦盒,一顆氤氳的夜明珠呈現出來。夜明珠本來就是奇珍,可這一顆卻有嬰孩拳頭那麽大,世所罕見。也正是這等奇珍,禾笠對今日這頓酒宴信心滿滿。
曹尚書強掩住震驚之色,拿眼神詢問梅祭酒和孫明書的意思。孫明書倒是有些眼熱,可梅祭酒那裏沒有動靜,這會兒正眼觀鼻鼻觀心。兩人見梅祭酒不說話,於是咽了咽口水,將錦盒重新蓋上。
酒席上的氣氛一時有些冷場。
片刻後,梅祭酒起身說道:“老首輔屍骨未寒,我等卻在這裏說道他的不是,這事做得有些過了。”他起身整了整官袍,扶正官帽,一個人獨自出門去了。
曹尚書和孫明書見梅祭酒離去,也不好久留,找了個借口緊跟著出門。
一時間,酒席上隻剩下禾笠一人。
菜還是熱的。禾笠端坐在酒席上,這味山珍吃一口,那道海鮮嚐一嚐,似乎梅祭酒等人的離去並未影響他的食欲。
中年仆人在一旁詢問道:“禾運使,梅祭酒他們該不會把今天的話說出去吧?”
“怕啥,都是些沽名釣譽之輩,做做樣子罷了。”禾笠自己給自己斟了一杯酒,一仰脖子飲盡,笑道:“每個人都有一個價碼,梅祭酒還顧念些與老首輔同朝為官的情誼,可若是價碼足夠高,他今日就不是這番說辭了。曹、孫兩人好貪,所以他倆好辦,給他來個仙人跳,到時候就得乖乖聽話了。”
“那禾運使今日豈不是徒勞無功?”
“這事急不得。”禾笠返頭望了中年仆人一眼,笑道:“本官今日隻是在他們心裏留下一個火種而已。隻等哪一天機會來了,他們自然而然便會成為我的棋子。”
“那我就坐等禾運使大功告成之日。”
禾笠端起一杯酒遞到中年仆人手中,說道:“這一天應該不會讓明王久等的。來,咱哥倆走幾個,別辜負了這桌酒菜。”
中年仆人擺了擺手,說道:“還是別了。如今我既然是仆人身份,就要有仆人的做派。為了保住我這條命,靜公主出動了一百多名死士,為的就是將鎮撫司牽涉賣官案的官員殺個幹淨。如今千萬要低調些,切忌辜負公主一番苦心。”
禾笠不再勉強。頓了一會,又說道:“你這條命能夠保住,還得多虧錢侍講。說來也怪,這廝查賣官案的時候難道就沒發現你的存在?要知道,給吏部那些官員送銀子可都是你出的麵。”
“這事我也沒想明白。若是說蔡主事那幫人守口如瓶,我是不信的。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姓錢的將此事壓下了。這是其一。”中年仆人沉思片刻,說道:“其二。靜公主離京的時候吩咐,若是有機會一定要將錢進幹掉。可這小子如今才正七品的官,能有多大能耐?”
“公主行事自有她的道理。不過,你這差事難辦啊。夜襲鎮撫司那晚,白蓮教出動了二十多條好手,卻連他一根毛都沒碰到。看來,此人不好惹!”
中年仆人歎道:“此事無需擔心,我已經留下了後手。隻是,戴宗這個名字已經不能再用,如今我已改名為宗明,便是為了方便走動。”
禾笠舉杯敬道:“宗兄隱忍,是成大事之人。”
“彼此彼此……”
…………
禾笠與那名叫宗明的仆人密謀的時候,錢進正在急趕著去廣東同鄉會館。徐寶祿托人請他過去一趟,有急事召見。
如今已經十月中旬了。北方早已下過幾場雨,果真應了那句一陣秋雨一陣涼的話,夜風刮在身上已經有些涼意。
錢進一路上連著打了好幾個噴嚏,心中咒罵道:是哪個孫子在咒我?
自從徐寶祿升任首輔後,會館單獨留置了幾間僻靜的居室給他。錢進熟人熟路,徑直去了他的書房。此時,徐寶祿正端坐案前拿著一本書看得仔細。
錢進小心合上門,輕聲走到案前找了條椅子坐下。
“來了啊?”徐寶祿也不抬眼,拿著一本奏章遞過來。
錢進小心接過那本今日才遞上去的奏章,一眼瞧見那上麵有朱筆批的字句,便一字一句的看了起來。良久後,他忍不住讚道:“妙啊,本以為會有些曲折,想不到太後那裏竟然都同意了。”
徐寶祿合上書,笑道:“高祖皇帝在世的時候興了複社,太後立誌中興,覺得應該把這老祖宗的規矩給拾起來。至於建教堂之事,也不是多大個事,就是一塊地加一個廟,太後既然覺得異人有可取之處,斷不會在此事上麵難為你;至於大學之事,太後也認為很有必要,還撥了一萬兩銀子作為經費。”
“首輔出馬,自然是立竿見影。”
“少說這些沒用的,抽空把這幾件事都辦了。”
“得令!”
</p>
這天晚上,外城城東一座私邸內,六七名官員正在一處花廳小酌,國子監梅祭酒、工部曹尚書、督察院副都禦史孫明書赫然在座。
今日請客的是一名叫禾笠的鹽運使,總管天津長蘆鹽政。長蘆本是陳國四大鹽產地之一,所產的鹽潔白純淨,是鹽中的上品。這禾笠把控著長蘆鹽的分派,五六年下來早已肥的流油,出手也極為闊綽。朝廷裏的官員都賣他幾分麵子,不然也不可能請動梅祭酒等人。
酒席下首處,十多名著彩綢的歌妓正踩著絲竹之聲翩然起舞。也不知道這禾笠從哪裏搜羅來這麽多絕色美女,身段樣貌皆數上品。眾官員無心酒菜,陶醉在那紛飛的水袖,還有歌妓們宛若秋波的眼神之中。
一曲終了,禾笠起身撫掌,連說了三個“妙”字,同時眼神在梅祭酒三人的臉上不動聲色的掃過。
眾官員迴過神來,也跟著撫掌,卻似意猶未盡。
“梅祭酒,曹尚書,孫禦史,不如先用些酒菜吧?”禾笠察言觀色,示意那些歌妓上來倒酒。一時間桌席上鶯聲燕語,香風陣陣。倒滿酒之後,那些女子在桌席的空檔處坐下,專心服侍三位大員。
眾位官員你看我,我看你,最後相視一笑,也沒有推辭。大家都是明白人,酒場上逢場作戲也都是老手。禾笠從天津過來請客,肯定是有事相求。這酒可以喝,但事情還得估摸著辦,可以說是兩不誤。
禾笠是個會來事的。他恭恭敬敬朝諸位大員做了個揖,說道:“諸位大員,下官常駐天津,總督長蘆鹽政,本應時常來京拜見,又擔心給諸位添了麻煩,因此平日裏走動的不多。今日趁此機會,我自罰三杯以示敬意。”說罷,禾笠端起桌上擺好的三杯酒一飲而盡,卻依然麵不改色。
曹尚書笑道:“禾運使打點的是皇家的生意,端的是貴不可言。我等身為朝廷重臣,若是與你來往過於密切,確實會有人說閑話。這罰不罰的就見外了。來,我等也迴敬一個吧。”曹尚書領頭,三位官員都端起酒杯小抿了一口。
一旁伺候的歌妓們忙將各位大員的酒杯滿上。眾人又吃了些山珍海味,嘮叨了些無關痛癢的話。
酒過三巡之後,禾笠沉吟片刻,說道:“下官雖然久在天津,卻也聽得前段時間京城裏死了不少官員。你說老首輔這臨到仙去了還要做這得罪人的事,下官是有些不明白啊。”
孫明書“嗬嗬”冷笑了兩聲,說道:“禾運使莫非是有什麽不滿?要知道這新任首輔也是李首府的得意門生,你就不怕你剛才這番話傳到徐寶祿那裏?再說了,大清洗的事太後也是首肯了的。”
“酒後之語,當不得真……當不得真。”禾笠打著哈哈說道:“下官隻是擔心,若再來一次清洗,咱們朝廷的根基……便沒了。諸位大員倒好,都是兩朝功勳之臣。像我這種不善鑽營之人,若是一個不小心說錯了話、做錯了事,腦袋就可懸咯。”
“禾運使有什麽話就直說吧,這裏都是聰明人,聽得懂你的話。”梅祭酒人老成精,知道禾笠是有話要說。
“梅祭酒真不愧是理學大家。”禾笠笑著說道:“老首輔已經西去了,可新首輔是他的門生,這朝廷裏的格局等於說還是老樣子。若是讓那徐寶祿成了氣候,隻怕我等永無出頭之日啊。諸位,你們說是不是這個理?”
曹尚書哈哈一笑,指了指禾笠說道:“禾運使,今日莫非是希望我等出頭,去扳倒那徐寶祿?此舉真是愚蠢至極。且不說太後和陛下什麽心意,這徐寶祿三把火還沒燒完,你就沉不住氣了?”
“曹尚書教訓的對,下官也是為將來計,先聽聽各位上官的示下。”說罷,他朝屋內打了個響指,伺候在一旁的歌妓道了個萬福退了出去。不一會兒,一名中年仆人端著三個錦盒過來,恭敬盛到梅祭酒等人的跟前。
“禾運使,這是何意啊?”孫明書問道。
“這次下官進京,匆忙之間備了點薄禮,還請諸位笑納。”
曹尚書小心打開麵前的錦盒,一顆氤氳的夜明珠呈現出來。夜明珠本來就是奇珍,可這一顆卻有嬰孩拳頭那麽大,世所罕見。也正是這等奇珍,禾笠對今日這頓酒宴信心滿滿。
曹尚書強掩住震驚之色,拿眼神詢問梅祭酒和孫明書的意思。孫明書倒是有些眼熱,可梅祭酒那裏沒有動靜,這會兒正眼觀鼻鼻觀心。兩人見梅祭酒不說話,於是咽了咽口水,將錦盒重新蓋上。
酒席上的氣氛一時有些冷場。
片刻後,梅祭酒起身說道:“老首輔屍骨未寒,我等卻在這裏說道他的不是,這事做得有些過了。”他起身整了整官袍,扶正官帽,一個人獨自出門去了。
曹尚書和孫明書見梅祭酒離去,也不好久留,找了個借口緊跟著出門。
一時間,酒席上隻剩下禾笠一人。
菜還是熱的。禾笠端坐在酒席上,這味山珍吃一口,那道海鮮嚐一嚐,似乎梅祭酒等人的離去並未影響他的食欲。
中年仆人在一旁詢問道:“禾運使,梅祭酒他們該不會把今天的話說出去吧?”
“怕啥,都是些沽名釣譽之輩,做做樣子罷了。”禾笠自己給自己斟了一杯酒,一仰脖子飲盡,笑道:“每個人都有一個價碼,梅祭酒還顧念些與老首輔同朝為官的情誼,可若是價碼足夠高,他今日就不是這番說辭了。曹、孫兩人好貪,所以他倆好辦,給他來個仙人跳,到時候就得乖乖聽話了。”
“那禾運使今日豈不是徒勞無功?”
“這事急不得。”禾笠返頭望了中年仆人一眼,笑道:“本官今日隻是在他們心裏留下一個火種而已。隻等哪一天機會來了,他們自然而然便會成為我的棋子。”
“那我就坐等禾運使大功告成之日。”
禾笠端起一杯酒遞到中年仆人手中,說道:“這一天應該不會讓明王久等的。來,咱哥倆走幾個,別辜負了這桌酒菜。”
中年仆人擺了擺手,說道:“還是別了。如今我既然是仆人身份,就要有仆人的做派。為了保住我這條命,靜公主出動了一百多名死士,為的就是將鎮撫司牽涉賣官案的官員殺個幹淨。如今千萬要低調些,切忌辜負公主一番苦心。”
禾笠不再勉強。頓了一會,又說道:“你這條命能夠保住,還得多虧錢侍講。說來也怪,這廝查賣官案的時候難道就沒發現你的存在?要知道,給吏部那些官員送銀子可都是你出的麵。”
“這事我也沒想明白。若是說蔡主事那幫人守口如瓶,我是不信的。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姓錢的將此事壓下了。這是其一。”中年仆人沉思片刻,說道:“其二。靜公主離京的時候吩咐,若是有機會一定要將錢進幹掉。可這小子如今才正七品的官,能有多大能耐?”
“公主行事自有她的道理。不過,你這差事難辦啊。夜襲鎮撫司那晚,白蓮教出動了二十多條好手,卻連他一根毛都沒碰到。看來,此人不好惹!”
中年仆人歎道:“此事無需擔心,我已經留下了後手。隻是,戴宗這個名字已經不能再用,如今我已改名為宗明,便是為了方便走動。”
禾笠舉杯敬道:“宗兄隱忍,是成大事之人。”
“彼此彼此……”
…………
禾笠與那名叫宗明的仆人密謀的時候,錢進正在急趕著去廣東同鄉會館。徐寶祿托人請他過去一趟,有急事召見。
如今已經十月中旬了。北方早已下過幾場雨,果真應了那句一陣秋雨一陣涼的話,夜風刮在身上已經有些涼意。
錢進一路上連著打了好幾個噴嚏,心中咒罵道:是哪個孫子在咒我?
自從徐寶祿升任首輔後,會館單獨留置了幾間僻靜的居室給他。錢進熟人熟路,徑直去了他的書房。此時,徐寶祿正端坐案前拿著一本書看得仔細。
錢進小心合上門,輕聲走到案前找了條椅子坐下。
“來了啊?”徐寶祿也不抬眼,拿著一本奏章遞過來。
錢進小心接過那本今日才遞上去的奏章,一眼瞧見那上麵有朱筆批的字句,便一字一句的看了起來。良久後,他忍不住讚道:“妙啊,本以為會有些曲折,想不到太後那裏竟然都同意了。”
徐寶祿合上書,笑道:“高祖皇帝在世的時候興了複社,太後立誌中興,覺得應該把這老祖宗的規矩給拾起來。至於建教堂之事,也不是多大個事,就是一塊地加一個廟,太後既然覺得異人有可取之處,斷不會在此事上麵難為你;至於大學之事,太後也認為很有必要,還撥了一萬兩銀子作為經費。”
“首輔出馬,自然是立竿見影。”
“少說這些沒用的,抽空把這幾件事都辦了。”
“得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