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八月十五的清晨,初升的朝霞映在京城那龐大巍峨的宮殿建築群上。從外頭看去,那閃閃發光的琉璃瓦,還有那些金箔裱糊的雕梁畫棟,給整個皇城蒙上了一層氤氳的黃金光澤,也難怪那些西洋人會認為陳國的皇城是由純黃金打造的。
此時,錢進正隨蘇公公走在皇宮的宮牆下,身後還跟著二十幾名抬著木箱子的小黃門。
望著那些木箱子,錢進心疼得直牙酸。裏麵那些勾兌酒雖然隻值個二十多兩,可那些青花瓷酒瓶就花了二百多兩。
今兒個是中秋,宮裏麵傳旨召天子侍講、翰林院編修錢進入宮覲見。旨意是昨晚才到四合院的,同時送來的還有兩套繡著紫鴛鴦的青袍官服。
四合院忙乎了一宿,才將入宮所需準備好。三更天的時候,文氏和寶兒母女倆又忙乎了半個時辰,才幫錢進穿戴整齊。
一路上安靜的出奇。錢進打了個哈欠,卻一下沒把控好發出了聲音。有幾名小黃門在後麵小聲嘀咕,卻被蘇公公迴頭一個淩厲的眼神嚇得趕緊閉嘴。
錢進心裏麵笑了一下,心說昨夜給蘇公公的那二百兩銀子果然沒有白打發。
一行人就這麽安靜的走著,錢進都記不清穿過了多少道門洞,轉了多少個拐角。八月的天氣有些熱,披著那身青袍官服,他額頭上已經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此行的目的地是仁壽宮,也就是仁武皇帝的生母鄭太後所在的宮殿,中途還得先去禦書房打個轉,據說陛下還有些吩咐。
聽蘇公公的意思,太後召見主要是想看看自己德行如何,畢竟這天子侍講是要常伴天子左右的。若是讓德行有虧的人侍奉皇帝,豈不應了“近墨者黑”那句古語?
穿過一道極深的門洞後,入眼處是一片開闊區域,四周錯落有致的布局著一些大大小小的宮殿、假山,還有花園。看那些建築風格,生活氣息很濃,想必已經進了內廷的區域了。
錢進的心裏沒來由的咕咚了一下。馬上就要見到陳國的皇帝,還有那位一直輔政的鄭太後,他跟陳國億萬百姓一樣也會緊張。
命運的安排有時是不可捉摸的。他一個現代人穿越到陳國,信奉的是‘格物致知,造化萬民’,而陳國奉行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有的一切都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服務於皇權。
若是給他足夠的實力,他不介意將這一切給打個稀巴爛,重塑一個新的陳國。可是,因為外公和舅舅的關係,他又與皇權緊密的結合在了一起,先是和皇帝一起出了趟居庸關,後麵又被點了狀元,以後還要常伴天子身邊。
前邊蘇公公迴頭見錢進步子慢下來,便輕輕咳了一聲提醒。錢進趕緊摒除這些要命的想法,疾步跟上。前邊不遠處就是禦書房,也就是皇帝平時看書和批閱奏章的地方。
到殿門口的時候,蘇公公示意錢進在門口等一下,他先進去跟陛下通報一聲。
錢進有些無聊,便打量起門口那兩位全身戎裝的守衛來,結果發現其中一名看著有些眼熟。
正思索間,那名守衛說道:“錢侍講,本官乃金吾衛五品帶刀侍衛金鐸,當值時刻恕不能行禮。”說罷,他又往前走了小半步,低聲說道:“得空的時候還請您賞臉一聚,我們幾位兄弟都想借您的寶刀一觀。”
錢進終於想起,這金鐸就是那晚隨仁武皇帝偷跑出居庸關的幾人之一,自己還曾與他交過手,把他的刀都劈斷了。現在大家已經同殿為官,日後少不得要經常照麵,他也不好抹了這金鐸的麵子,於是拱手笑道:“好說……好說。”
這時,蘇公公在門口衝錢進招手。錢進於是整了整官服,換上一副肅穆的表情,便沿著殿前的漢白玉台階進了殿。
禦書房內,一位年輕人此刻正一手負立,另一隻手則抓著一支大狼毫筆奮筆疾書。此人正是陳國第十四代皇帝趙無極。
旁邊蔡公公正小心伺候著,待皇帝寫完一張就抽走攤在另一副桌案上晾幹,再鋪上新的。
錢進躬身立在門口沒有出聲,趁著這當口兒他細細打量一下了皇帝。
皇帝看上去身材比較瘦弱,比錢進矮了小半個頭,皮膚白皙,麵目也還比較清秀。
正當錢進納悶皇帝為何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時,仁武皇帝抬起頭來笑道:“錢愛卿來了?”
錢進於是行跪拜之禮。
仁武皇帝走到禦書房正中,右手虛抬了一下,示意錢進平身。
待錢進站起,他又走近細細打量了一下,過了一會笑道:“錢愛卿果然英雄氣概,不愧是朕欽點的狀元。”說罷,他又轉頭望了望蔡公公,似乎想聽聽蔡公公的評價。後者連連點頭。
錢進躬身說道:“多謝陛下抬愛,隻是微臣何德何能當得起這狀元,況且居庸關那晚還衝撞了聖駕……”
話還沒說完,仁武皇帝抬手作了個“噓”的姿勢,然後詭異的笑道:“那晚什麽事都沒發生,朕一直在禦書房讀書到很晚,錢愛卿也沒有見過朕。知否?”
錢進口裏答應著,心裏卻嘀咕起來。這事連安慶公主都知道了,實在不知有何必要隱瞞。轉念一想,自己馬上要去見太後,也有可能這天下人都知道皇帝偷跑出宮的事,卻唯獨太後不知道。
這時,皇帝眉飛色舞的說道:“那天代孝儒來朕這裏告狀,哭的那是一把鼻涕一把淚呀,朕給了他這個臉麵,又讓錢愛卿多玩了三個月。想想你們讀書人也不容易,若是朕中了狀元,先玩他一年再說。”
“額……陛下,您若是也去考狀元,那叫天下學子情何以堪呐?”錢進尷尬的迴道。
“錢愛卿說的極是,朕富有海內,就不去跟學子們去爭這狀元了。坊間是不是把這個叫……搶飯碗?”
“……”
“對了,錢愛卿可否說下你在鎮江府是如何掃除倭寇的?還有你那把寶刀是出自哪裏?聽說你還開了個酒坊?還會裁衣……”
正當錢進不知從何答起時,旁邊蔡公公小聲說道:“陛下,該上早朝了。”
仁武皇帝聽得一頓,迴頭一臉不悅的看了蔡公公一眼,冷聲說道:“更衣,上朝。”當下便有幾名小黃門進書房伺候。
錢進見狀便起身告辭,說太後那裏還有召見。
仁武皇帝招手示意錢進近身,又低聲耳語了幾句。錢進連忙稱謝。
…………
仁壽宮門外,錢進垂首而立。
距蘇公公進去通傳已有兩刻鍾了,卻一直不見太後遞話出來。此時太陽甚毒,錢進的額頭上已經冒起一層細汗,不時有豆大的汗珠滾下,滴在門口的青石板上。錢進索性入定,將全身筋骨放鬆,因此站的也不累。
這時,門吱呀一聲開了,從裏麵走出來一位老太監,須發皆白。隻見他將手中拂塵一甩,口中說道:“錢侍講,太後宣你覲見,請隨我來吧。”
錢進躬身謝過,便急步跟在那名老太監身後。
進門後,錢進撲通跪下朝珠簾後端坐的華美人影叩了兩個響頭,口中高唿:“拜見太後娘娘。”彎腰那一瞬間,他用眼角餘光飛速的掃視了一下四周。屋內裏麵隻有四五名丫鬟,蘇公公也在。
幾息過後,珠簾內響起一道慵懶但聽著很舒坦的聲音:“平身吧……看座。”
錢進謝過,便大咧咧的坐在一名丫鬟搬過來的竹凳上。
凳子還沒坐熱,珠簾內那位便厲聲質問:“聽說你初到京城,便與我兒一起遊了趟居庸關?”
錢進聽得一愣,心說這太後果然不是易與之輩,先前讓自己在門外曬了兩刻鍾的太陽,現在又給自己來個當頭棒喝。他若答不是呢,就有欺瞞太後之嫌;他若答是呢,又得罪了皇帝。
所幸出禦書房的時候皇帝已經暗授機宜,於是他擺出一副死不認帳的表情答道:“太後,並無此事。剛來京城那會我一直忙著備考,並無閑情逸致出京遊玩。”
鄭太後聽了這話不置可否。錢進隻感覺到珠簾內那雙眼睛正打量自己,似要將自己的五髒六腑都看透。良久,鄭太後悠悠說道:“文老爺子身體可還好?”
“迴太後的話,外公身體還算硬朗,隻是行走有些不便。”
“有空替哀家傳句話給文老爺子,就說他吃過的苦哀家都記著了。”
“多謝太後。”
“現如今皇帝還沒個正形,日後記得多勸諫他。”
“是。”
“好了,哀家也乏了。今兒個是中秋,也沒啥好賞你的,聽聞你家裏還有兩個小孩,便帶些宮內的桂花糕迴去吧。”說罷,鄭太後揮揮手,示意錢進可以退下了。
一位宮女將早已準備好的紅漆食盒交到錢進手中。緊接著,那位老太監便抬手做了一個請的姿勢。錢進拜別。
這次入宮就這麽結束了。
</p>
八月十五的清晨,初升的朝霞映在京城那龐大巍峨的宮殿建築群上。從外頭看去,那閃閃發光的琉璃瓦,還有那些金箔裱糊的雕梁畫棟,給整個皇城蒙上了一層氤氳的黃金光澤,也難怪那些西洋人會認為陳國的皇城是由純黃金打造的。
此時,錢進正隨蘇公公走在皇宮的宮牆下,身後還跟著二十幾名抬著木箱子的小黃門。
望著那些木箱子,錢進心疼得直牙酸。裏麵那些勾兌酒雖然隻值個二十多兩,可那些青花瓷酒瓶就花了二百多兩。
今兒個是中秋,宮裏麵傳旨召天子侍講、翰林院編修錢進入宮覲見。旨意是昨晚才到四合院的,同時送來的還有兩套繡著紫鴛鴦的青袍官服。
四合院忙乎了一宿,才將入宮所需準備好。三更天的時候,文氏和寶兒母女倆又忙乎了半個時辰,才幫錢進穿戴整齊。
一路上安靜的出奇。錢進打了個哈欠,卻一下沒把控好發出了聲音。有幾名小黃門在後麵小聲嘀咕,卻被蘇公公迴頭一個淩厲的眼神嚇得趕緊閉嘴。
錢進心裏麵笑了一下,心說昨夜給蘇公公的那二百兩銀子果然沒有白打發。
一行人就這麽安靜的走著,錢進都記不清穿過了多少道門洞,轉了多少個拐角。八月的天氣有些熱,披著那身青袍官服,他額頭上已經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此行的目的地是仁壽宮,也就是仁武皇帝的生母鄭太後所在的宮殿,中途還得先去禦書房打個轉,據說陛下還有些吩咐。
聽蘇公公的意思,太後召見主要是想看看自己德行如何,畢竟這天子侍講是要常伴天子左右的。若是讓德行有虧的人侍奉皇帝,豈不應了“近墨者黑”那句古語?
穿過一道極深的門洞後,入眼處是一片開闊區域,四周錯落有致的布局著一些大大小小的宮殿、假山,還有花園。看那些建築風格,生活氣息很濃,想必已經進了內廷的區域了。
錢進的心裏沒來由的咕咚了一下。馬上就要見到陳國的皇帝,還有那位一直輔政的鄭太後,他跟陳國億萬百姓一樣也會緊張。
命運的安排有時是不可捉摸的。他一個現代人穿越到陳國,信奉的是‘格物致知,造化萬民’,而陳國奉行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有的一切都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服務於皇權。
若是給他足夠的實力,他不介意將這一切給打個稀巴爛,重塑一個新的陳國。可是,因為外公和舅舅的關係,他又與皇權緊密的結合在了一起,先是和皇帝一起出了趟居庸關,後麵又被點了狀元,以後還要常伴天子身邊。
前邊蘇公公迴頭見錢進步子慢下來,便輕輕咳了一聲提醒。錢進趕緊摒除這些要命的想法,疾步跟上。前邊不遠處就是禦書房,也就是皇帝平時看書和批閱奏章的地方。
到殿門口的時候,蘇公公示意錢進在門口等一下,他先進去跟陛下通報一聲。
錢進有些無聊,便打量起門口那兩位全身戎裝的守衛來,結果發現其中一名看著有些眼熟。
正思索間,那名守衛說道:“錢侍講,本官乃金吾衛五品帶刀侍衛金鐸,當值時刻恕不能行禮。”說罷,他又往前走了小半步,低聲說道:“得空的時候還請您賞臉一聚,我們幾位兄弟都想借您的寶刀一觀。”
錢進終於想起,這金鐸就是那晚隨仁武皇帝偷跑出居庸關的幾人之一,自己還曾與他交過手,把他的刀都劈斷了。現在大家已經同殿為官,日後少不得要經常照麵,他也不好抹了這金鐸的麵子,於是拱手笑道:“好說……好說。”
這時,蘇公公在門口衝錢進招手。錢進於是整了整官服,換上一副肅穆的表情,便沿著殿前的漢白玉台階進了殿。
禦書房內,一位年輕人此刻正一手負立,另一隻手則抓著一支大狼毫筆奮筆疾書。此人正是陳國第十四代皇帝趙無極。
旁邊蔡公公正小心伺候著,待皇帝寫完一張就抽走攤在另一副桌案上晾幹,再鋪上新的。
錢進躬身立在門口沒有出聲,趁著這當口兒他細細打量一下了皇帝。
皇帝看上去身材比較瘦弱,比錢進矮了小半個頭,皮膚白皙,麵目也還比較清秀。
正當錢進納悶皇帝為何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時,仁武皇帝抬起頭來笑道:“錢愛卿來了?”
錢進於是行跪拜之禮。
仁武皇帝走到禦書房正中,右手虛抬了一下,示意錢進平身。
待錢進站起,他又走近細細打量了一下,過了一會笑道:“錢愛卿果然英雄氣概,不愧是朕欽點的狀元。”說罷,他又轉頭望了望蔡公公,似乎想聽聽蔡公公的評價。後者連連點頭。
錢進躬身說道:“多謝陛下抬愛,隻是微臣何德何能當得起這狀元,況且居庸關那晚還衝撞了聖駕……”
話還沒說完,仁武皇帝抬手作了個“噓”的姿勢,然後詭異的笑道:“那晚什麽事都沒發生,朕一直在禦書房讀書到很晚,錢愛卿也沒有見過朕。知否?”
錢進口裏答應著,心裏卻嘀咕起來。這事連安慶公主都知道了,實在不知有何必要隱瞞。轉念一想,自己馬上要去見太後,也有可能這天下人都知道皇帝偷跑出宮的事,卻唯獨太後不知道。
這時,皇帝眉飛色舞的說道:“那天代孝儒來朕這裏告狀,哭的那是一把鼻涕一把淚呀,朕給了他這個臉麵,又讓錢愛卿多玩了三個月。想想你們讀書人也不容易,若是朕中了狀元,先玩他一年再說。”
“額……陛下,您若是也去考狀元,那叫天下學子情何以堪呐?”錢進尷尬的迴道。
“錢愛卿說的極是,朕富有海內,就不去跟學子們去爭這狀元了。坊間是不是把這個叫……搶飯碗?”
“……”
“對了,錢愛卿可否說下你在鎮江府是如何掃除倭寇的?還有你那把寶刀是出自哪裏?聽說你還開了個酒坊?還會裁衣……”
正當錢進不知從何答起時,旁邊蔡公公小聲說道:“陛下,該上早朝了。”
仁武皇帝聽得一頓,迴頭一臉不悅的看了蔡公公一眼,冷聲說道:“更衣,上朝。”當下便有幾名小黃門進書房伺候。
錢進見狀便起身告辭,說太後那裏還有召見。
仁武皇帝招手示意錢進近身,又低聲耳語了幾句。錢進連忙稱謝。
…………
仁壽宮門外,錢進垂首而立。
距蘇公公進去通傳已有兩刻鍾了,卻一直不見太後遞話出來。此時太陽甚毒,錢進的額頭上已經冒起一層細汗,不時有豆大的汗珠滾下,滴在門口的青石板上。錢進索性入定,將全身筋骨放鬆,因此站的也不累。
這時,門吱呀一聲開了,從裏麵走出來一位老太監,須發皆白。隻見他將手中拂塵一甩,口中說道:“錢侍講,太後宣你覲見,請隨我來吧。”
錢進躬身謝過,便急步跟在那名老太監身後。
進門後,錢進撲通跪下朝珠簾後端坐的華美人影叩了兩個響頭,口中高唿:“拜見太後娘娘。”彎腰那一瞬間,他用眼角餘光飛速的掃視了一下四周。屋內裏麵隻有四五名丫鬟,蘇公公也在。
幾息過後,珠簾內響起一道慵懶但聽著很舒坦的聲音:“平身吧……看座。”
錢進謝過,便大咧咧的坐在一名丫鬟搬過來的竹凳上。
凳子還沒坐熱,珠簾內那位便厲聲質問:“聽說你初到京城,便與我兒一起遊了趟居庸關?”
錢進聽得一愣,心說這太後果然不是易與之輩,先前讓自己在門外曬了兩刻鍾的太陽,現在又給自己來個當頭棒喝。他若答不是呢,就有欺瞞太後之嫌;他若答是呢,又得罪了皇帝。
所幸出禦書房的時候皇帝已經暗授機宜,於是他擺出一副死不認帳的表情答道:“太後,並無此事。剛來京城那會我一直忙著備考,並無閑情逸致出京遊玩。”
鄭太後聽了這話不置可否。錢進隻感覺到珠簾內那雙眼睛正打量自己,似要將自己的五髒六腑都看透。良久,鄭太後悠悠說道:“文老爺子身體可還好?”
“迴太後的話,外公身體還算硬朗,隻是行走有些不便。”
“有空替哀家傳句話給文老爺子,就說他吃過的苦哀家都記著了。”
“多謝太後。”
“現如今皇帝還沒個正形,日後記得多勸諫他。”
“是。”
“好了,哀家也乏了。今兒個是中秋,也沒啥好賞你的,聽聞你家裏還有兩個小孩,便帶些宮內的桂花糕迴去吧。”說罷,鄭太後揮揮手,示意錢進可以退下了。
一位宮女將早已準備好的紅漆食盒交到錢進手中。緊接著,那位老太監便抬手做了一個請的姿勢。錢進拜別。
這次入宮就這麽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