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張飛唱豫劇
【#如何避免男人有錢會變壞?#】
【俗話說:男人有錢會變壞。
俗話又說:男人三大喜,升官、發財、死老婆。
那麽該如何避免男人有錢之後拋棄自己呢?
有位網友介紹了一下自己的實際操作:
“都說男人有錢就變壞,所以這輩子我都不會讓我老公有錢。”
“結婚已經十五年了,我老公有一萬存款的時候,我就迴老家修了一棟樓房,讓他欠了三十萬。”
“債還的差不多了,我又生了個二胎而且還是雙胞胎。”
“稍微輕鬆一點了,我又讓他買了個車子。”
“車貸還清了,又在市區買房子。”
“輕鬆一點了,我又開了批發服裝店。”
“現在全部債還清了,我老公又開始想放飛自我了,我就準備再搞點事給他做。”】
. . . . . .
評論區:
〖自從大哥跟了你,是房子、車子、孩子都有了。〗
〖一下子明白什麽叫:媳婦越能花,他就越能掙。〗
〖有良心的才能這樣,沒良心的直接離婚了。〗
〖果然發財都是膽子大的人,手裏一萬塊她就敢買房。〗
〖可是這是有能力的男人啊,沒能力的男人你再逼他都沒用,甚至能逼出兩口子都變成黑戶。〗
〖所以你老公跟了你,你倆在老家蓋了個小洋樓,買了輛車,市區的房子,一個門麵房用來幹服裝批發,還有兩個兒子?〗
〖原來這才叫旺夫。〗
〖我爸媽就是這種,我爸年輕時候很懶,不怎麽出去工作,我媽貸款買車,給他還貸壓力,然後慢慢啥都有了。〗
〖我們家就是,才結婚的時候一窮二白還欠外債,後來湊錢買了輛車,第二年又蓋房子,欠了二十多的賬又接了個店,幹了兩年好不容易還完錢又買了個老破小,接著又換了輛新車,同年又買了個新房,去年剛裝好,今年總算輕鬆點了,就剩三十多個房貸了。〗
楊秀才攛掇道:“二嬸,你也給二叔一點壓力,指不定二叔也能被人家尊稱一聲楊公。”
楊秀才(第129章出場)。
“壓個屁,楊娃子你……”
楊二叔右腿剛掄出個虎虎生風的弧度,活像隻撲食的螳螂揮動前肢。
不料楊二嬸閃電般探出鐵鉗似的手,精準叼住他耳垂一擰,硬生生把他身子拽得歪斜。
楊秀才眼見著二叔,竟被揪著耳朵在空中畫了半道歪扭的弧線,活脫脫像條被釣出水麵的青魚,最後“噗通”一聲仰倒在青石板上。
楊二叔梗著脖子,青筋暴起怒吼道:“鬆開,鬆開,耳朵要掉了。”
“還敢吼我?”楊二嬸提溜著耳朵,像提線一般,向上一拉,楊二叔便成了個椅子狀。
“二嬸果然女中豪傑。”楊秀才誇讚道。
“那是自然,想當初嫁給你二叔的時候,家裏窮,給不起嫁妝。”
“我隻能和爹一起上山獵野豬。”
“當時啊,那頭野豬從坡上衝下來,我就站著等它來撞,你猜怎麽著?”
楊秀才捧哏道:“呦,怎麽著?”
“我一把揪住它那兩個耳朵,用力一摔,就把它按倒在地。”
楊二叔揉著耳朵,無語的吐槽道:“嘶……合著我是野豬是吧。”
“哼,人家娃兒給我提建議,你倒打上了,你是嫌棄娃兒還是嫌棄我?”
“就是就是,我看你分明是偷懶,不想努力讓我二嬸過好生活。”
“你分明是想等二嬸走了,再找一房年輕漂亮的,再……”楊秀才拖著長長的尾音,幸災樂禍道。
見自家婆娘眼光晃動,似在找武器,楊二叔連忙叫冤:
“不是,真不是,我的個老天爺。”
“你這娃子,沒安好心。”
“後人給壓力是後人,你二嬸給我壓力,我隻有去找你爹作伴了。”
“而且,你二嬸怎麽給我壓力?”
“別說買房了,連修房的錢都沒有。”
“難道去借?”
“你不知道那群人是打什麽主意嗎?”
“借他二兩銀子,要還數十兩,把家裏這兩畝地賣了都不夠。”
“就是,娃子,我和你二叔可從來沒虧待過你,你這是害我們啊。”
見自家婆娘反應過來了,楊二叔連忙補充道:“就是,你個龜兒子,我們是少你吃還是少你喝了?”
“你居然如此狠心,要害我們!”
楊秀才麵色如常,聳聳肩:“不一定要借錢、修房之類的嘛。”
“你可以陪二嬸上山打獵啊。”
“我這身子,是我獵野物,還是野物獵我啊?”
“逮蛇總會吧?采藥總會吧?”
“實在不行,你就陪著二嬸,做個伴也成啊。”
“二嬸這麽多年,一個人上山,不知道您是放心二嬸的身手,還是希望二嬸死在山上呦……”
“二嬸,他不愛你。”
“ ? ? ?”
楊秀才眨眨眼,不知道從哪兒尋來的一根樹枝,就遞到楊二嬸的手上:“打吧,看我麵上,別打臉。”
……
【#豫劇#】
【網友提問:為何國內其他劇種都需要國家補貼,乃至完全是依靠國家補貼才能存活下去,可為什麽豫劇不用一分補貼,卻能過得很好?】
【高讚迴答:因為豫劇,與時俱進,中西合璧,雅俗共賞。
豫劇從群眾中來,又到群眾中去的劇種,人民需要啥,他唱啥。】
. . . . . .
評論區:
〖問題不盡準確,應當問:豫劇為何是民營劇團最多的劇種?
目前,豫劇擁有167個專業院團、2100多個民營院團。〗
. . . . . .
〖因為昆曲,以前是個文人士子看的,沒點文化聽不懂,即便是文人,有時候都需要翻書才知道典故出自何處。
而京劇,是因為老佛爺愛看這玩意兒。
老佛爺都愛看,王公大臣,達官貴人,大戶人家之類,不得跟上?
京劇劇目大多講帝王將相,身份低點的,也是落難的大戶人家小姐。
欣賞這東西,門檻雖不如昆曲高,但也多少要點學識。
而豫劇就比較接地氣。
“小猶大,你坐下,咱們嘮嘮心裏話。”
就這,村口八十多歲,沒讀過書的老奶奶都聽得懂。〗
. . . . . .
〖豫劇《彌賽亞》選段:
“約瑟夫,你坐下,聽俺說說知心話。”
“約瑟夫,咱都坐下,咱們隨便拉一拉。”
“木匠你成親後,娶的就是瑪利亞。”
“她沒過門就懷孕,知道你心裏有牽掛。”
“孩兒他爹竟是誰,你每天每夜睡不下。”
“這小孩是聖靈造,借著他娘胎到地下。”
“代世人償罪孽,就是以瑪利亞彌賽亞。”
“這本是上帝的旨,你休要懷疑瑪利亞!”〗
. . . . . .
彈幕區:
『怪不得河南多教堂,原來是為了唱豫劇。』
. . . . . .
〖下麵請欣賞用河南墜子唱《耶穌降生駐馬店》:
“冬至過了那整三天,耶穌降生在駐馬店。”
“三仙送來一箱蘋果,還有五斤肉十斤麵。”
“小丫鬟手拿紅雞蛋,約瑟夫忙把餃皮擀。”
“店小二送來紅糖薑水,喊一聲:瑪利亞大嫂,你喝了不怕風寒。”〗
. . . . . .
〖河南墜子《關公辭曹》裏有一段甚為絕妙的唱詞。
故事講到關羽要走,曹操挽留及,便開口唱:
“在曹營我待你哪樣不好?頓頓飯四個碟兩個火燒。”
“綠豆麵拌疙瘩你嫌不好,廚房裏忙壞了你曹大嫂。”
而根據這段唱詞又衍生出另一段韻文,河南話唱出來極有腔調:
“曹孟德在馬上一聲大叫,關二弟聽我說你且慢逃。”
“在許都我待你哪點不好?頓頓飯包餃子炸油條。”
“你曹大嫂親自下廚燒鍋撩灶,大冷天忙得熱汗不消。”
“白麵饃夾臘肉你吃膩了,又給你蒸一鍋馬齒菜包。”
“搗蒜臼還把蒜汁搗,蘿卜絲拌香油調了一瓢。”
“我對你一片心蒼天可表,有半點孬主意我是屌毛。”
彈幕區:
『所以赤壁之戰是曹操準備捉大小喬和麵和擀麵嗎?』
『咦,那咋不中嘞!』
『大喬燒灶,小喬烙餅。』
『國色大喬卷大蔥,天香小喬烙大餅。』
『驢肉火燒中火燒的出處原來是三國火燒赤壁。』
『關雲長勒住馬氣喘籲籲,孟德兄你且聽俺說仔細。
不是俺無情又寡義,曹大嫂的好俺永遠記心裏。
肉夾饃大菜包屬實好哩,蘸上蒜泥吃哩俺大汗淋漓。
恁給弄滴夥食屬實不孬,但俺劉大嫂她會擀麵條。
拌上陳醋就頭蒜,給俺二喬也不換。』
『哈哈,這下我可算知道關羽為啥這麽執著要找劉備了。』
……
東漢,建安十四年。
“確實接地氣。”
曹操嘴角直抽抽,給出了自己的評價。
“安排人學著這個調調,編排些通俗的易懂的故事,去唱歌百姓聽吧。”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真唱啊?
這樣好嗎?
“孤不做,劉大耳也會做。”
“他假仁義的很,最懂如何討百姓歡心。”
曹操雖然不知道“輿論的高地自己不占領,別人就會占領”這句話,但道理是懂得。
以前隻需要爭取世家支持,因為世家之心,即百姓民心。
但現在有了天幕,天知道會放些什麽?
百姓也是人,也會思考。
以前或許不明白的道理,或許天幕就會不經意透露出來。
現在不去爭取百姓之心,就等著他們去投劉大耳吧。
是真的百姓,是吃糠咽菜苟延殘喘活著的百姓,不是錦衣玉食高高在上的世家。
“劉大耳若是勝了,孤或許還能有個體麵的結果。”
“而你們——”曹操審視著眾人,輕敲桌案,‘咚咚’之聲與眾人心髒合拍。
“可就不一定了。”
“邊陲世家,不把你們吃幹抹淨,是不會結束的。”
“先漢長盛的世家,在光武帝中興大漢之後,又有幾家留存在中樞?”
“餘地不是被諸位的先祖啃食殆盡,就是被攆到邊陲之地。”
“若是讓劉備三興大漢……”曹操冷笑一聲:“諸位是被端上桌案的菜?”
“還是那連桌案都不配上的雜草,被隨意丟棄?”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劉備正如曹操所想。
已經安排說書人去宣講政策,在安排人唱些接地氣的曲子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世家們不僅沒有提反對意見,還樂見其成,推波助瀾。
創業期的人,心總是齊的,勁是往一處使的。
有什麽心思,都得為成功讓步,等成功之後再說。
不能成功,所有心思都是枉談。
何況支持劉備的世家與支持曹操的世家相比,就好比劉備的漢室宗親身份一樣。
說他不是吧,他還真是。
說他是吧,總感覺差了那麽點意思。
所以,一切都得為滅曹、滅孫,三興季漢做準備。
“關二哥,你坐下,聽俺說說心裏話。”
“劉大哥,你也坐,俺有好多心裏話。”
“動不動就喊打,俺們說說知心話。”
“天也晴,雨也停,講講道理行不行?”
“酒滾燙,茶飄香,桃園結義不能涼。”
“曹營兵,馬又壯,硬碰硬要算算賬。”
“軍師羽扇輕搖晃,莽撞哪比智謀強?”
張飛唱罷,閃著布靈布靈的眼光看向眾人。
別無他求,兩個字:求誇。
“彩,三將軍唱的好。”諸葛亮真心實意的誇道。
“三弟,唱的好。”
“三將軍有急智。”
眾人齊齊拍案喝彩,倒搞得張飛有些害羞。
“不過——”
聽到劉備說不過,張飛心瞬間提到嗓子眼了。
“為兄從你這詞裏隻聽到一句:大哥、二哥不講理,唯有軍師講道理?”
劉備笑著問道:“是也不是?”
張飛拔腿就要跑。
“子龍,堵門。”
“二弟,破陣。”
劉備起身,笑著對諸葛亮說道:“軍師且先將酒溫上,某去擒他。”
“呔,黑臉妖王,哪裏逃!”
張飛也不逃了,也配合大哥演起來。
雙腳並得緊緊的,就好像兩根緊緊相依的筷子,一點縫隙都不留。
膝蓋是伸直的,卻又不是那種僵硬的直,就像是微風中輕輕搖曳的柳枝,帶著一種自然的彈性。
腰肢輕輕挺直,宛如一把精致的彎弓,不彎得太過,也不直得死板,就那麽恰到好處地撐起了整個身體的儀態。
雙手交疊於身前,就像兩片輕輕搭在一起的花瓣。
張飛壓低聲線,發出黃鶯鳴叫般的聲音:“還請諸位哥哥憐惜。”
“噦……”
眾人打了個幹嘔,手上動作卻沒停下,將張飛按倒在地。
張三爺忙道:“二哥,別脫我鞋子。”
“大哥,你脫我衣服幹什麽?”
“誰特麽摸我胸?子龍,是不是你!”
“誰在扯我褲子?”
“不行,那個地方不能摸啊……”
“哎呦,諸位哥哥,我錯了,不要毀我清白啊。”
“軍師救我。”
【#如何避免男人有錢會變壞?#】
【俗話說:男人有錢會變壞。
俗話又說:男人三大喜,升官、發財、死老婆。
那麽該如何避免男人有錢之後拋棄自己呢?
有位網友介紹了一下自己的實際操作:
“都說男人有錢就變壞,所以這輩子我都不會讓我老公有錢。”
“結婚已經十五年了,我老公有一萬存款的時候,我就迴老家修了一棟樓房,讓他欠了三十萬。”
“債還的差不多了,我又生了個二胎而且還是雙胞胎。”
“稍微輕鬆一點了,我又讓他買了個車子。”
“車貸還清了,又在市區買房子。”
“輕鬆一點了,我又開了批發服裝店。”
“現在全部債還清了,我老公又開始想放飛自我了,我就準備再搞點事給他做。”】
. . . . . .
評論區:
〖自從大哥跟了你,是房子、車子、孩子都有了。〗
〖一下子明白什麽叫:媳婦越能花,他就越能掙。〗
〖有良心的才能這樣,沒良心的直接離婚了。〗
〖果然發財都是膽子大的人,手裏一萬塊她就敢買房。〗
〖可是這是有能力的男人啊,沒能力的男人你再逼他都沒用,甚至能逼出兩口子都變成黑戶。〗
〖所以你老公跟了你,你倆在老家蓋了個小洋樓,買了輛車,市區的房子,一個門麵房用來幹服裝批發,還有兩個兒子?〗
〖原來這才叫旺夫。〗
〖我爸媽就是這種,我爸年輕時候很懶,不怎麽出去工作,我媽貸款買車,給他還貸壓力,然後慢慢啥都有了。〗
〖我們家就是,才結婚的時候一窮二白還欠外債,後來湊錢買了輛車,第二年又蓋房子,欠了二十多的賬又接了個店,幹了兩年好不容易還完錢又買了個老破小,接著又換了輛新車,同年又買了個新房,去年剛裝好,今年總算輕鬆點了,就剩三十多個房貸了。〗
楊秀才攛掇道:“二嬸,你也給二叔一點壓力,指不定二叔也能被人家尊稱一聲楊公。”
楊秀才(第129章出場)。
“壓個屁,楊娃子你……”
楊二叔右腿剛掄出個虎虎生風的弧度,活像隻撲食的螳螂揮動前肢。
不料楊二嬸閃電般探出鐵鉗似的手,精準叼住他耳垂一擰,硬生生把他身子拽得歪斜。
楊秀才眼見著二叔,竟被揪著耳朵在空中畫了半道歪扭的弧線,活脫脫像條被釣出水麵的青魚,最後“噗通”一聲仰倒在青石板上。
楊二叔梗著脖子,青筋暴起怒吼道:“鬆開,鬆開,耳朵要掉了。”
“還敢吼我?”楊二嬸提溜著耳朵,像提線一般,向上一拉,楊二叔便成了個椅子狀。
“二嬸果然女中豪傑。”楊秀才誇讚道。
“那是自然,想當初嫁給你二叔的時候,家裏窮,給不起嫁妝。”
“我隻能和爹一起上山獵野豬。”
“當時啊,那頭野豬從坡上衝下來,我就站著等它來撞,你猜怎麽著?”
楊秀才捧哏道:“呦,怎麽著?”
“我一把揪住它那兩個耳朵,用力一摔,就把它按倒在地。”
楊二叔揉著耳朵,無語的吐槽道:“嘶……合著我是野豬是吧。”
“哼,人家娃兒給我提建議,你倒打上了,你是嫌棄娃兒還是嫌棄我?”
“就是就是,我看你分明是偷懶,不想努力讓我二嬸過好生活。”
“你分明是想等二嬸走了,再找一房年輕漂亮的,再……”楊秀才拖著長長的尾音,幸災樂禍道。
見自家婆娘眼光晃動,似在找武器,楊二叔連忙叫冤:
“不是,真不是,我的個老天爺。”
“你這娃子,沒安好心。”
“後人給壓力是後人,你二嬸給我壓力,我隻有去找你爹作伴了。”
“而且,你二嬸怎麽給我壓力?”
“別說買房了,連修房的錢都沒有。”
“難道去借?”
“你不知道那群人是打什麽主意嗎?”
“借他二兩銀子,要還數十兩,把家裏這兩畝地賣了都不夠。”
“就是,娃子,我和你二叔可從來沒虧待過你,你這是害我們啊。”
見自家婆娘反應過來了,楊二叔連忙補充道:“就是,你個龜兒子,我們是少你吃還是少你喝了?”
“你居然如此狠心,要害我們!”
楊秀才麵色如常,聳聳肩:“不一定要借錢、修房之類的嘛。”
“你可以陪二嬸上山打獵啊。”
“我這身子,是我獵野物,還是野物獵我啊?”
“逮蛇總會吧?采藥總會吧?”
“實在不行,你就陪著二嬸,做個伴也成啊。”
“二嬸這麽多年,一個人上山,不知道您是放心二嬸的身手,還是希望二嬸死在山上呦……”
“二嬸,他不愛你。”
“ ? ? ?”
楊秀才眨眨眼,不知道從哪兒尋來的一根樹枝,就遞到楊二嬸的手上:“打吧,看我麵上,別打臉。”
……
【#豫劇#】
【網友提問:為何國內其他劇種都需要國家補貼,乃至完全是依靠國家補貼才能存活下去,可為什麽豫劇不用一分補貼,卻能過得很好?】
【高讚迴答:因為豫劇,與時俱進,中西合璧,雅俗共賞。
豫劇從群眾中來,又到群眾中去的劇種,人民需要啥,他唱啥。】
. . . . . .
評論區:
〖問題不盡準確,應當問:豫劇為何是民營劇團最多的劇種?
目前,豫劇擁有167個專業院團、2100多個民營院團。〗
. . . . . .
〖因為昆曲,以前是個文人士子看的,沒點文化聽不懂,即便是文人,有時候都需要翻書才知道典故出自何處。
而京劇,是因為老佛爺愛看這玩意兒。
老佛爺都愛看,王公大臣,達官貴人,大戶人家之類,不得跟上?
京劇劇目大多講帝王將相,身份低點的,也是落難的大戶人家小姐。
欣賞這東西,門檻雖不如昆曲高,但也多少要點學識。
而豫劇就比較接地氣。
“小猶大,你坐下,咱們嘮嘮心裏話。”
就這,村口八十多歲,沒讀過書的老奶奶都聽得懂。〗
. . . . . .
〖豫劇《彌賽亞》選段:
“約瑟夫,你坐下,聽俺說說知心話。”
“約瑟夫,咱都坐下,咱們隨便拉一拉。”
“木匠你成親後,娶的就是瑪利亞。”
“她沒過門就懷孕,知道你心裏有牽掛。”
“孩兒他爹竟是誰,你每天每夜睡不下。”
“這小孩是聖靈造,借著他娘胎到地下。”
“代世人償罪孽,就是以瑪利亞彌賽亞。”
“這本是上帝的旨,你休要懷疑瑪利亞!”〗
. . . . . .
彈幕區:
『怪不得河南多教堂,原來是為了唱豫劇。』
. . . . . .
〖下麵請欣賞用河南墜子唱《耶穌降生駐馬店》:
“冬至過了那整三天,耶穌降生在駐馬店。”
“三仙送來一箱蘋果,還有五斤肉十斤麵。”
“小丫鬟手拿紅雞蛋,約瑟夫忙把餃皮擀。”
“店小二送來紅糖薑水,喊一聲:瑪利亞大嫂,你喝了不怕風寒。”〗
. . . . . .
〖河南墜子《關公辭曹》裏有一段甚為絕妙的唱詞。
故事講到關羽要走,曹操挽留及,便開口唱:
“在曹營我待你哪樣不好?頓頓飯四個碟兩個火燒。”
“綠豆麵拌疙瘩你嫌不好,廚房裏忙壞了你曹大嫂。”
而根據這段唱詞又衍生出另一段韻文,河南話唱出來極有腔調:
“曹孟德在馬上一聲大叫,關二弟聽我說你且慢逃。”
“在許都我待你哪點不好?頓頓飯包餃子炸油條。”
“你曹大嫂親自下廚燒鍋撩灶,大冷天忙得熱汗不消。”
“白麵饃夾臘肉你吃膩了,又給你蒸一鍋馬齒菜包。”
“搗蒜臼還把蒜汁搗,蘿卜絲拌香油調了一瓢。”
“我對你一片心蒼天可表,有半點孬主意我是屌毛。”
彈幕區:
『所以赤壁之戰是曹操準備捉大小喬和麵和擀麵嗎?』
『咦,那咋不中嘞!』
『大喬燒灶,小喬烙餅。』
『國色大喬卷大蔥,天香小喬烙大餅。』
『驢肉火燒中火燒的出處原來是三國火燒赤壁。』
『關雲長勒住馬氣喘籲籲,孟德兄你且聽俺說仔細。
不是俺無情又寡義,曹大嫂的好俺永遠記心裏。
肉夾饃大菜包屬實好哩,蘸上蒜泥吃哩俺大汗淋漓。
恁給弄滴夥食屬實不孬,但俺劉大嫂她會擀麵條。
拌上陳醋就頭蒜,給俺二喬也不換。』
『哈哈,這下我可算知道關羽為啥這麽執著要找劉備了。』
……
東漢,建安十四年。
“確實接地氣。”
曹操嘴角直抽抽,給出了自己的評價。
“安排人學著這個調調,編排些通俗的易懂的故事,去唱歌百姓聽吧。”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真唱啊?
這樣好嗎?
“孤不做,劉大耳也會做。”
“他假仁義的很,最懂如何討百姓歡心。”
曹操雖然不知道“輿論的高地自己不占領,別人就會占領”這句話,但道理是懂得。
以前隻需要爭取世家支持,因為世家之心,即百姓民心。
但現在有了天幕,天知道會放些什麽?
百姓也是人,也會思考。
以前或許不明白的道理,或許天幕就會不經意透露出來。
現在不去爭取百姓之心,就等著他們去投劉大耳吧。
是真的百姓,是吃糠咽菜苟延殘喘活著的百姓,不是錦衣玉食高高在上的世家。
“劉大耳若是勝了,孤或許還能有個體麵的結果。”
“而你們——”曹操審視著眾人,輕敲桌案,‘咚咚’之聲與眾人心髒合拍。
“可就不一定了。”
“邊陲世家,不把你們吃幹抹淨,是不會結束的。”
“先漢長盛的世家,在光武帝中興大漢之後,又有幾家留存在中樞?”
“餘地不是被諸位的先祖啃食殆盡,就是被攆到邊陲之地。”
“若是讓劉備三興大漢……”曹操冷笑一聲:“諸位是被端上桌案的菜?”
“還是那連桌案都不配上的雜草,被隨意丟棄?”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劉備正如曹操所想。
已經安排說書人去宣講政策,在安排人唱些接地氣的曲子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世家們不僅沒有提反對意見,還樂見其成,推波助瀾。
創業期的人,心總是齊的,勁是往一處使的。
有什麽心思,都得為成功讓步,等成功之後再說。
不能成功,所有心思都是枉談。
何況支持劉備的世家與支持曹操的世家相比,就好比劉備的漢室宗親身份一樣。
說他不是吧,他還真是。
說他是吧,總感覺差了那麽點意思。
所以,一切都得為滅曹、滅孫,三興季漢做準備。
“關二哥,你坐下,聽俺說說心裏話。”
“劉大哥,你也坐,俺有好多心裏話。”
“動不動就喊打,俺們說說知心話。”
“天也晴,雨也停,講講道理行不行?”
“酒滾燙,茶飄香,桃園結義不能涼。”
“曹營兵,馬又壯,硬碰硬要算算賬。”
“軍師羽扇輕搖晃,莽撞哪比智謀強?”
張飛唱罷,閃著布靈布靈的眼光看向眾人。
別無他求,兩個字:求誇。
“彩,三將軍唱的好。”諸葛亮真心實意的誇道。
“三弟,唱的好。”
“三將軍有急智。”
眾人齊齊拍案喝彩,倒搞得張飛有些害羞。
“不過——”
聽到劉備說不過,張飛心瞬間提到嗓子眼了。
“為兄從你這詞裏隻聽到一句:大哥、二哥不講理,唯有軍師講道理?”
劉備笑著問道:“是也不是?”
張飛拔腿就要跑。
“子龍,堵門。”
“二弟,破陣。”
劉備起身,笑著對諸葛亮說道:“軍師且先將酒溫上,某去擒他。”
“呔,黑臉妖王,哪裏逃!”
張飛也不逃了,也配合大哥演起來。
雙腳並得緊緊的,就好像兩根緊緊相依的筷子,一點縫隙都不留。
膝蓋是伸直的,卻又不是那種僵硬的直,就像是微風中輕輕搖曳的柳枝,帶著一種自然的彈性。
腰肢輕輕挺直,宛如一把精致的彎弓,不彎得太過,也不直得死板,就那麽恰到好處地撐起了整個身體的儀態。
雙手交疊於身前,就像兩片輕輕搭在一起的花瓣。
張飛壓低聲線,發出黃鶯鳴叫般的聲音:“還請諸位哥哥憐惜。”
“噦……”
眾人打了個幹嘔,手上動作卻沒停下,將張飛按倒在地。
張三爺忙道:“二哥,別脫我鞋子。”
“大哥,你脫我衣服幹什麽?”
“誰特麽摸我胸?子龍,是不是你!”
“誰在扯我褲子?”
“不行,那個地方不能摸啊……”
“哎呦,諸位哥哥,我錯了,不要毀我清白啊。”
“軍師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