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閻應元
“和兄,您到底有多少錢?”老馬問道。
後人說過,慈禧隔三差五就在賠款,少則幾百萬、幾千萬,多則數億。
後人還說過,和珅是個巨貪。
能和慈禧相提並論,應該也貪汙了百萬兩吧,也有可能是數千萬兩吧。
至於數億兩,老馬不敢想。
畢竟據他了解,大清每年國庫收入也不過數千萬。
和珅總不可能貪汙了大清數十年的國庫收入吧?
這簡直不可想象,乾隆……額,皇上兒~
即便隻是在心裏思考,老馬也連忙將稱唿改為和珅教自己的。
萬一心裏說習慣了,以後脫口而出怎麽辦?
華夏有句古話,禍從口出,自己一定要謹言慎行啊。
皇上兒~是怎麽會忍受和珅的呢?
別說是在大清了,即便是在自己老家,貪了數年國庫收入,別說你是國王寵臣,你是國王兒子都沒用。
“你真以為這錢我貪來全是自己的?”
和珅豎起食指,向上指了指。
老馬不解的問道:“難道不是嗎?”
“你們那兒的……額,國王要是想弄點錢建宮殿、給自己享受,會怎麽做?”
“直接下令收稅或者讓領主進貢啊。”
“那他們要是不給呢?”
老馬理所當然的說道:“那就派兵去收啊。”
和珅扶額,用著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望著老馬。
或許老馬隻是一個臨時外派的使臣,沒有在他們那兒參與過政治,所以這是憑自己想象說的。
但老馬說他是國王的親戚,還是可以參議國事的大臣,沒道理連這個都不懂吧?
那群整天遛鳥逗狗的八旗子弟,隻要讀過幾天書都明白的道理……
和珅簡直無法想象,大清未來到底是怎麽輸給這群玩意兒的。
老馬也是反應過來,問道:“所以,你貪的錢都是給了皇上兒~”
“把兒字去掉。”
“可你就是這麽教我的啊。”
“我特麽是連在一起的,你這都分開了,皇上要是聽了能砍了你的頭。”
提到自己的腦袋,老馬不爭辯了,點點頭,將此事記在心中。
“多謝和兄提點。”
“您難道全給皇上了,肯定自己偷偷藏了些吧,您給我說說,到底有多少?”
和珅此刻隻想毒啞老馬,若非這傳命的太監是自己人,就這些話傳到乾隆耳朵裏,自己少不得罪受。
“你還是先想想你的蒸汽機吧。”和珅沒好氣的說道。
言罷,和珅不再搭理老馬。
仔細思考起太監給自己的信息。
乾隆是喝了檸檬水,然後突然命令人來找自己前去。
這能是什麽事呢?
總不能是讓自己一起品嚐檸檬水吧?
【#江陰閻應元#】
【閻應元,出生年月不詳,字麗亨,順天通州(今北京通縣)人。
崇禎十四年,閻應元赴任江陰典史。
崇禎十七年,海寇顧三麻子率數百艘戰船進犯黃田港,閻應元領兵據守,因功提升為德英縣主簿,由於道路不通,未能前去就職,暫住在江陰城外。
弘光元年(1645年),江陰降清,明朝知縣林之驥解印去職,清知縣方亨繼任,循例頒布剃發令。
百姓自發殺死清廷委派的縣令舉義反清,邀請閻應元為總指揮。
十萬江陰百姓困守孤城八十一天,擊斃清軍三名王爺,十八員將領,殺敵七萬五千人(此數存疑)。
城破之日間應元在城門上留的絕命詞:“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裏江山。”
題訖,帶著千人上馬格鬥,殺死清兵無數,欲從西門突圍而不得。
他環顧從者道:“為我謝百姓,吾報國事畢矣!”
自拔短刀,刺胸血出,投在前湖中。
卻被清兵撈起綁住,閻應元拒絕向清軍統帥下跪,被長槍刺穿小腿血盡而死。
江陰城破後遭屠城僅五十三人幸存。
從此以後,整個江陰地區的人們都采取了對清廷不合作的態度:不當清朝的官,不應清朝的舉。
直到乾隆年間為閻應元立祠才開始緩和。】
. . . . . .
評論區:
〖他還說過一句:“大明有投降的將軍,沒有投降的典史。”〗
〖守城時還創作了許多歌曲,有一首很出名:“宜興人,一把槍。無錫人,團團一股香。靖江人,連忙跪在沙灘上。常州人,獻了女兒又獻娘。江陰人,打仗八十餘日,寧死不投降。”〗
〖還有一首江陰女子題的詩:“腐胬白骨滿疆場,萬死孤城未肯降。寄語路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畫龍點睛之筆就是最後一句活人不及死人香!罵的是圍城24萬滿清軍中的21萬投降明軍!你們雖然活著,但是遺臭萬年!不及我的屍體香飄萬年!〗
〖看吧,屠殺都是投降明軍做的,又不是滿清幹的。〗
〖這裏居然還有清粉洗地?〗
〖清粉確實很搞笑,談到清初屠殺,就說搞屠殺的是明朝降軍,漢人自己殺自己,跟滿清無關,所以滿清無罪。
談到清末抗擊侵略,就說林則徐鄧世昌等人雖然是漢人,但也是滿清官員,他們抗擊侵略就是滿清抗擊侵略,所以滿清抗擊侵略有功。〗
〖史可法如果有閻應元的幹才和民望,絕對能守住江南半壁!〗
〖史可法如果不是戰死,幾乎一點值得稱讚的都沒有。〗
〖確實,史可法除了那顆忠心,實幹幾乎沒有半點水平,但就憑他戰死這點,我們現在仍然稱唿他為“民族英雄”。〗
大明,崇禎年間。
“閻應元……”
崇禎念叨半天,忙讓王承恩派人去尋。
崇禎缺人,很缺人。
缺忠心的人,缺有才幹的人。
而自己也缺一雙可以識人的眼睛。
現在好了,後人都點名了。
死扛八十一天,擊殺建奴王爺和將領,寧死不降。
既忠心又有才幹。
這樣的人不委以重任,還要對誰委以重任?
至於後人說自己的疑心、瞻前顧後的毛病。
改。
再不改就要提前上煤山了。
“史可法……”
這個名字倒讓崇禎有些難辦。
忠心有了,但才能一無是處。
如今任僉都禦史。
“唉……”
崇禎長歎一口氣,就先讓他與左良玉和剿滅叛亂,看看做的怎麽樣再說吧。
大明,洪武年間。
“大軍還有多久才能出征?”朱元璋向朱標問道。
“擬在四月底出征。”
“還有兩個月啊……”
朱元璋沉吟一番,沒有催促。
大軍出征,又不是過家家。
何況這次去全是滅族,還是準備萬全,小心陰溝裏翻船。
“標兒,以咱的名義讓朝鮮派兵騷擾。”
“再命水師走海路,運兵至朝鮮協助他們。”
“精銳?”
“嗯,不用太多,有個一萬即可,糧草就讓朝鮮提供。”
朱棣驚唿道:“爹,您該不會想摟草打兔子,一鍋斷了吧?”
“你爹是這樣的人嗎?”
朱棣想說是,卻又怕老朱家法伺候,閉口不言。
“過兩天就是你監國了,摟草打兔子的明顯是你。”
“到時候咱迴來,肯定有人說你私動刀兵,咱就把你的監國免了,是不是很順理成章?”
朱棣:“……”
我是你親兒子嗎?
有必要這樣坑我嗎?
朱標忙道:“爹,這命令我下吧。”
“咱是為了他好,也是為了您們兄弟好。”
朱元璋重音落在兄弟二字上,朱棣可能聽不懂,但朱標是肯定能聽懂的。
“四弟,你就聽爹的吧。”
“成,我聽大哥的,大哥肯定不會害我。”
“混小子,你意思是咱會害你?”
朱元璋做勢要打,藍玉抬起頭:“上位,俺可以插句嘴不?”
“說!”
“朝鮮之事,要不我去吧?”
昨天太子說讓自己協助燕王監國,雖然不太理解陛下為何讓燕王監國,但是陛下讓自己留守,很明顯是信任。
藍玉還高興了半天,激動的半夜才睡。
現在聽到老朱的話,藍玉雖然聽不太懂,但總感覺這裏麵有坑,還不止一個。
政治鬥爭的彎彎繞繞不適合自己,還是去朝鮮打仗吧。
老朱直接拒絕:“不行。”
“徐達要忙著出征之事,這應天府你不幫咱看著,誰幫咱看著?”
“要知道,如今除了徐達,咱最信任的就是你。”
“自古以來,留守都城的,那個不是皇帝心腹?”
“三國之時,劉備出征,留守成都的可是諸葛武侯啊。”
老朱拍著藍玉的肩膀問道:“咱可以像昭烈帝信任武侯一樣信任你嗎?”
藍玉昂首挺胸,握拳往胸脯猛的一拍:“人在城在,人不在城也在。”
見藍玉這副模樣,麵前的老朱與坐著的馬皇後還好。
身後的朱標扶額苦笑。
朱棣更是臉色憋的通紅,大腿上深深淺淺都是印子,才沒有笑出聲來。
怪不得罵你沒腦子,原來你是真沒腦子啊。
“和兄,您到底有多少錢?”老馬問道。
後人說過,慈禧隔三差五就在賠款,少則幾百萬、幾千萬,多則數億。
後人還說過,和珅是個巨貪。
能和慈禧相提並論,應該也貪汙了百萬兩吧,也有可能是數千萬兩吧。
至於數億兩,老馬不敢想。
畢竟據他了解,大清每年國庫收入也不過數千萬。
和珅總不可能貪汙了大清數十年的國庫收入吧?
這簡直不可想象,乾隆……額,皇上兒~
即便隻是在心裏思考,老馬也連忙將稱唿改為和珅教自己的。
萬一心裏說習慣了,以後脫口而出怎麽辦?
華夏有句古話,禍從口出,自己一定要謹言慎行啊。
皇上兒~是怎麽會忍受和珅的呢?
別說是在大清了,即便是在自己老家,貪了數年國庫收入,別說你是國王寵臣,你是國王兒子都沒用。
“你真以為這錢我貪來全是自己的?”
和珅豎起食指,向上指了指。
老馬不解的問道:“難道不是嗎?”
“你們那兒的……額,國王要是想弄點錢建宮殿、給自己享受,會怎麽做?”
“直接下令收稅或者讓領主進貢啊。”
“那他們要是不給呢?”
老馬理所當然的說道:“那就派兵去收啊。”
和珅扶額,用著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望著老馬。
或許老馬隻是一個臨時外派的使臣,沒有在他們那兒參與過政治,所以這是憑自己想象說的。
但老馬說他是國王的親戚,還是可以參議國事的大臣,沒道理連這個都不懂吧?
那群整天遛鳥逗狗的八旗子弟,隻要讀過幾天書都明白的道理……
和珅簡直無法想象,大清未來到底是怎麽輸給這群玩意兒的。
老馬也是反應過來,問道:“所以,你貪的錢都是給了皇上兒~”
“把兒字去掉。”
“可你就是這麽教我的啊。”
“我特麽是連在一起的,你這都分開了,皇上要是聽了能砍了你的頭。”
提到自己的腦袋,老馬不爭辯了,點點頭,將此事記在心中。
“多謝和兄提點。”
“您難道全給皇上了,肯定自己偷偷藏了些吧,您給我說說,到底有多少?”
和珅此刻隻想毒啞老馬,若非這傳命的太監是自己人,就這些話傳到乾隆耳朵裏,自己少不得罪受。
“你還是先想想你的蒸汽機吧。”和珅沒好氣的說道。
言罷,和珅不再搭理老馬。
仔細思考起太監給自己的信息。
乾隆是喝了檸檬水,然後突然命令人來找自己前去。
這能是什麽事呢?
總不能是讓自己一起品嚐檸檬水吧?
【#江陰閻應元#】
【閻應元,出生年月不詳,字麗亨,順天通州(今北京通縣)人。
崇禎十四年,閻應元赴任江陰典史。
崇禎十七年,海寇顧三麻子率數百艘戰船進犯黃田港,閻應元領兵據守,因功提升為德英縣主簿,由於道路不通,未能前去就職,暫住在江陰城外。
弘光元年(1645年),江陰降清,明朝知縣林之驥解印去職,清知縣方亨繼任,循例頒布剃發令。
百姓自發殺死清廷委派的縣令舉義反清,邀請閻應元為總指揮。
十萬江陰百姓困守孤城八十一天,擊斃清軍三名王爺,十八員將領,殺敵七萬五千人(此數存疑)。
城破之日間應元在城門上留的絕命詞:“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裏江山。”
題訖,帶著千人上馬格鬥,殺死清兵無數,欲從西門突圍而不得。
他環顧從者道:“為我謝百姓,吾報國事畢矣!”
自拔短刀,刺胸血出,投在前湖中。
卻被清兵撈起綁住,閻應元拒絕向清軍統帥下跪,被長槍刺穿小腿血盡而死。
江陰城破後遭屠城僅五十三人幸存。
從此以後,整個江陰地區的人們都采取了對清廷不合作的態度:不當清朝的官,不應清朝的舉。
直到乾隆年間為閻應元立祠才開始緩和。】
. . . . . .
評論區:
〖他還說過一句:“大明有投降的將軍,沒有投降的典史。”〗
〖守城時還創作了許多歌曲,有一首很出名:“宜興人,一把槍。無錫人,團團一股香。靖江人,連忙跪在沙灘上。常州人,獻了女兒又獻娘。江陰人,打仗八十餘日,寧死不投降。”〗
〖還有一首江陰女子題的詩:“腐胬白骨滿疆場,萬死孤城未肯降。寄語路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畫龍點睛之筆就是最後一句活人不及死人香!罵的是圍城24萬滿清軍中的21萬投降明軍!你們雖然活著,但是遺臭萬年!不及我的屍體香飄萬年!〗
〖看吧,屠殺都是投降明軍做的,又不是滿清幹的。〗
〖這裏居然還有清粉洗地?〗
〖清粉確實很搞笑,談到清初屠殺,就說搞屠殺的是明朝降軍,漢人自己殺自己,跟滿清無關,所以滿清無罪。
談到清末抗擊侵略,就說林則徐鄧世昌等人雖然是漢人,但也是滿清官員,他們抗擊侵略就是滿清抗擊侵略,所以滿清抗擊侵略有功。〗
〖史可法如果有閻應元的幹才和民望,絕對能守住江南半壁!〗
〖史可法如果不是戰死,幾乎一點值得稱讚的都沒有。〗
〖確實,史可法除了那顆忠心,實幹幾乎沒有半點水平,但就憑他戰死這點,我們現在仍然稱唿他為“民族英雄”。〗
大明,崇禎年間。
“閻應元……”
崇禎念叨半天,忙讓王承恩派人去尋。
崇禎缺人,很缺人。
缺忠心的人,缺有才幹的人。
而自己也缺一雙可以識人的眼睛。
現在好了,後人都點名了。
死扛八十一天,擊殺建奴王爺和將領,寧死不降。
既忠心又有才幹。
這樣的人不委以重任,還要對誰委以重任?
至於後人說自己的疑心、瞻前顧後的毛病。
改。
再不改就要提前上煤山了。
“史可法……”
這個名字倒讓崇禎有些難辦。
忠心有了,但才能一無是處。
如今任僉都禦史。
“唉……”
崇禎長歎一口氣,就先讓他與左良玉和剿滅叛亂,看看做的怎麽樣再說吧。
大明,洪武年間。
“大軍還有多久才能出征?”朱元璋向朱標問道。
“擬在四月底出征。”
“還有兩個月啊……”
朱元璋沉吟一番,沒有催促。
大軍出征,又不是過家家。
何況這次去全是滅族,還是準備萬全,小心陰溝裏翻船。
“標兒,以咱的名義讓朝鮮派兵騷擾。”
“再命水師走海路,運兵至朝鮮協助他們。”
“精銳?”
“嗯,不用太多,有個一萬即可,糧草就讓朝鮮提供。”
朱棣驚唿道:“爹,您該不會想摟草打兔子,一鍋斷了吧?”
“你爹是這樣的人嗎?”
朱棣想說是,卻又怕老朱家法伺候,閉口不言。
“過兩天就是你監國了,摟草打兔子的明顯是你。”
“到時候咱迴來,肯定有人說你私動刀兵,咱就把你的監國免了,是不是很順理成章?”
朱棣:“……”
我是你親兒子嗎?
有必要這樣坑我嗎?
朱標忙道:“爹,這命令我下吧。”
“咱是為了他好,也是為了您們兄弟好。”
朱元璋重音落在兄弟二字上,朱棣可能聽不懂,但朱標是肯定能聽懂的。
“四弟,你就聽爹的吧。”
“成,我聽大哥的,大哥肯定不會害我。”
“混小子,你意思是咱會害你?”
朱元璋做勢要打,藍玉抬起頭:“上位,俺可以插句嘴不?”
“說!”
“朝鮮之事,要不我去吧?”
昨天太子說讓自己協助燕王監國,雖然不太理解陛下為何讓燕王監國,但是陛下讓自己留守,很明顯是信任。
藍玉還高興了半天,激動的半夜才睡。
現在聽到老朱的話,藍玉雖然聽不太懂,但總感覺這裏麵有坑,還不止一個。
政治鬥爭的彎彎繞繞不適合自己,還是去朝鮮打仗吧。
老朱直接拒絕:“不行。”
“徐達要忙著出征之事,這應天府你不幫咱看著,誰幫咱看著?”
“要知道,如今除了徐達,咱最信任的就是你。”
“自古以來,留守都城的,那個不是皇帝心腹?”
“三國之時,劉備出征,留守成都的可是諸葛武侯啊。”
老朱拍著藍玉的肩膀問道:“咱可以像昭烈帝信任武侯一樣信任你嗎?”
藍玉昂首挺胸,握拳往胸脯猛的一拍:“人在城在,人不在城也在。”
見藍玉這副模樣,麵前的老朱與坐著的馬皇後還好。
身後的朱標扶額苦笑。
朱棣更是臉色憋的通紅,大腿上深深淺淺都是印子,才沒有笑出聲來。
怪不得罵你沒腦子,原來你是真沒腦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