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九嵕山獻俘盛事,昭陵前群臣受賞
昭陵。
宰相裴炎主持獻俘儀式,他身穿紫色官袍,手持獻祭文書,走到眾人側前,朗聲道,“獻俘儀式正式開始!”
天子李治以及武後率先跪在昭陵前。
眾文武也趕緊齊刷刷跪倒一大片,其中不乏吐蕃的降將,突厥的酋長,高句麗王族各色人種等等。
又聽裴炎朗聲宣讀,“昔太宗皇帝時,賜文成公主與吐蕃鬆讚幹布,兩國自此交好,然吐蕃反複無常,更有芒鬆芒讚荒淫無度,不得人心,陷害忠良,今天子英明,上乘天運,下應民心,以順討逆,憑太宗之餘威,賴諸將之戮力,救萬民於水火,挽蒼生於倒懸,此乃盛事,當普天同慶,特獻俘於昭陵,以告慰先帝!”
待裴炎宣讀完畢。
天子與武後朝著太宗皇帝墓碑“咣咣咣!”磕了三個頭。
文武百官緊隨其後,又磕三個頭。
天子武後起身,群臣才敢起身。
裴炎又主持第二項,既然是獻俘儀式,那肯定得把俘虜們弄上來給大家瞅瞅啊!
“帶俘虜!”
俘虜是誰?自然是吐蕃芒鬆芒讚為首的王公貴族,選了其中地位尊貴的二十人,推推搡搡,帶到太宗墓前。
金吾衛嗬斥道,“跪下!”
眾俘虜哪敢不跪,一個個跪下又給太宗皇帝磕了三個響頭,專門有金吾衛在旁邊看著,哪個磕的不響上去就是一腳……
如此盛大的場麵,天子李治自然該講幾句,隻見他頭帶皇帝冠冕,身穿龍袍,麵向群臣,高高在上,又瞧了瞧芒鬆芒讚等人,開口道,“芒鬆芒讚,你倒行逆施,圖謀叛亂,朕本該殺你!然先帝當年生擒頡利可汗時,亦饒其罪過,今天朕看在先帝的麵子上就饒你不死,這裏有一套頡利可汗以及夷男等人密創宮庭舞蹈,朕今天就將它賜給你,你該好好珍惜,多多努力,爭取舞技超過前輩!到時候朕必有重賞!”
“罪臣謝過天可汗大唐皇帝陛下!”芒鬆芒讚戰戰兢兢叩首在地。
儀式便到了第三項。
裴炎又宣布道,“請天子進香!”
早就有人準備好鎏金的特大號香爐,又有人點燃三根二尺多長的龍涎香遞給李治。
李治接在手中,來到香爐前,對著昭陵拜了三拜,這才把香插了進去。
裴炎又道,“請西海道行軍大總管、蜀王、左衛大將軍李洛上前進香!”
天子肯定第一個,叫作主祭,李洛第二個,叫作亞祭,這已經是莫大的榮光。
可就在此時,李洛突然對皇帝說道,“陛下!此番覆滅吐蕃,上賴陛下龍威,下仗諸將死戰,臣無尺寸之功,不敢亞獻!”
眾人大驚,心說怎麽迴事,天子第一個進香,你李洛第二個,這都是提前就商量好的啊,你怎麽還臨時變卦?
天子開口道,“愛卿太過謙虛了,卿櫛風沐雪,以數萬之師平滅一國,此乃大功,亞獻當之無愧!”
眾將也說,“是啊是啊!”
“大將軍就別謙虛了!”
“對啊對啊!大將軍快抓緊點吧,我們這些小卡拉咪就是陪著看看熱鬧,你趕緊進香,我們也早點下班,早上起得太早還沒吃飯呢……”
沒想到李洛還是拒絕道,“不可!臣不敢!”
天子不悅道,“那你認為誰應該行這亞獻之禮啊!”
李洛接下來的話令滿座皆驚!
“迴陛下!皇後武氏,賢良淑德,又輔佐陛下處理朝政,夙興夜寐,兢兢業業,當行此亞獻禮!”
“啊?不是……自古以來哪有女人行亞獻禮的啊?”
“是啊是啊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這……這怎麽行啊?”
眾人議論紛紛,不同意的占據多數,但也有武後的擁簇者說這可不是一般的女人,這是天後!是二聖之一!有資格!
武後更是懵圈,心說我和李洛這小子向來不對付,怎麽今兒個他這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竟然讓出亞獻位置給我?難不成有什麽陰謀?不應該啊……
天子便問武後,“既然李大將軍有意把亞獻的位置讓給你,要不就由你來?”
武後推脫道,“這……臣妾並無尺寸之功,況且自古以來,女人亞獻沒有先例,臣妾不敢……”
丘神績忽然站了出來,“陛下!皇後輔佐陛下頗有功勞,應當行這亞獻之禮!”
有不少大臣也迎和道,“就讓皇後亞獻吧!”
其中有人是武後的支持者,也有那著急下班跟著瞎喊的……
天子又道,“盛情難卻啊,皇後你看……”
武後道,“那臣妾就勉為其難……”
然後大大方方接過香來,來到香爐前拜了三拜。
她嘴上說不,心裏卻美得很。
心說自古以來有哪個女人做過這種事?隻有我武媚!
不行,武媚這名字現在配不上我,我得慢慢想想,改個大氣的名字!
她又瞧了瞧李洛,發現這個男人竟然帥了不少,那不廢話嗎,本來就帥,以往隻不過是因為武後與李昭李洛父子不和,帶著濾鏡看肯定不如現在帥。
話說這李洛此時雖然已經四十九歲,但英姿不減當年,俗話說的好,男人四十一枝花,男人五十遍地開花!沒辦法基因好!
文武雙全,風流倜儻!
武後看他是越看越順眼,印象大為改觀!
進香一事就此結束。
裴炎朗聲道,“俘虜退下!”
有人把俘虜弄走……
裴炎又拿出一封詔書,這是封賞詔書,頭也磕了,香也上了,接下來該封賞群臣了…
“蜀王、大將軍李洛,運籌帷幄,決勝千裏,滅亡吐蕃,功居第一,賜司空,十二衛大將軍,拜中書令!”
“臣謝陛下隆恩!”
“安西都護裴行儉行軍千裏,突襲虎穴,勞苦功高,進位安西大都護,賜右衛大將軍,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臣謝陛下隆恩!”
“遊擊將軍高仙芝身先士卒,有先登之功,賜右驍衛中郎將!”
“謝陛下隆恩!”高仙芝那個美!
心說這把官職快要追上我爹了!
“參軍郭元振,胸有奇謀,腹多韜略,賜左驍衛中郎將!”
“臣謝主隆恩!”
“左武衛將軍黑齒常之作戰勇猛,以寡擊眾,臨危不亂,賜左武衛大將軍!”
“謝陛下隆恩!”
其餘諸將皆有封賞,不在話下!
戰俘昭陵結束,眾人滿心歡喜。
卻隻有一人怒氣衝衝!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迴分解。
昭陵。
宰相裴炎主持獻俘儀式,他身穿紫色官袍,手持獻祭文書,走到眾人側前,朗聲道,“獻俘儀式正式開始!”
天子李治以及武後率先跪在昭陵前。
眾文武也趕緊齊刷刷跪倒一大片,其中不乏吐蕃的降將,突厥的酋長,高句麗王族各色人種等等。
又聽裴炎朗聲宣讀,“昔太宗皇帝時,賜文成公主與吐蕃鬆讚幹布,兩國自此交好,然吐蕃反複無常,更有芒鬆芒讚荒淫無度,不得人心,陷害忠良,今天子英明,上乘天運,下應民心,以順討逆,憑太宗之餘威,賴諸將之戮力,救萬民於水火,挽蒼生於倒懸,此乃盛事,當普天同慶,特獻俘於昭陵,以告慰先帝!”
待裴炎宣讀完畢。
天子與武後朝著太宗皇帝墓碑“咣咣咣!”磕了三個頭。
文武百官緊隨其後,又磕三個頭。
天子武後起身,群臣才敢起身。
裴炎又主持第二項,既然是獻俘儀式,那肯定得把俘虜們弄上來給大家瞅瞅啊!
“帶俘虜!”
俘虜是誰?自然是吐蕃芒鬆芒讚為首的王公貴族,選了其中地位尊貴的二十人,推推搡搡,帶到太宗墓前。
金吾衛嗬斥道,“跪下!”
眾俘虜哪敢不跪,一個個跪下又給太宗皇帝磕了三個響頭,專門有金吾衛在旁邊看著,哪個磕的不響上去就是一腳……
如此盛大的場麵,天子李治自然該講幾句,隻見他頭帶皇帝冠冕,身穿龍袍,麵向群臣,高高在上,又瞧了瞧芒鬆芒讚等人,開口道,“芒鬆芒讚,你倒行逆施,圖謀叛亂,朕本該殺你!然先帝當年生擒頡利可汗時,亦饒其罪過,今天朕看在先帝的麵子上就饒你不死,這裏有一套頡利可汗以及夷男等人密創宮庭舞蹈,朕今天就將它賜給你,你該好好珍惜,多多努力,爭取舞技超過前輩!到時候朕必有重賞!”
“罪臣謝過天可汗大唐皇帝陛下!”芒鬆芒讚戰戰兢兢叩首在地。
儀式便到了第三項。
裴炎又宣布道,“請天子進香!”
早就有人準備好鎏金的特大號香爐,又有人點燃三根二尺多長的龍涎香遞給李治。
李治接在手中,來到香爐前,對著昭陵拜了三拜,這才把香插了進去。
裴炎又道,“請西海道行軍大總管、蜀王、左衛大將軍李洛上前進香!”
天子肯定第一個,叫作主祭,李洛第二個,叫作亞祭,這已經是莫大的榮光。
可就在此時,李洛突然對皇帝說道,“陛下!此番覆滅吐蕃,上賴陛下龍威,下仗諸將死戰,臣無尺寸之功,不敢亞獻!”
眾人大驚,心說怎麽迴事,天子第一個進香,你李洛第二個,這都是提前就商量好的啊,你怎麽還臨時變卦?
天子開口道,“愛卿太過謙虛了,卿櫛風沐雪,以數萬之師平滅一國,此乃大功,亞獻當之無愧!”
眾將也說,“是啊是啊!”
“大將軍就別謙虛了!”
“對啊對啊!大將軍快抓緊點吧,我們這些小卡拉咪就是陪著看看熱鬧,你趕緊進香,我們也早點下班,早上起得太早還沒吃飯呢……”
沒想到李洛還是拒絕道,“不可!臣不敢!”
天子不悅道,“那你認為誰應該行這亞獻之禮啊!”
李洛接下來的話令滿座皆驚!
“迴陛下!皇後武氏,賢良淑德,又輔佐陛下處理朝政,夙興夜寐,兢兢業業,當行此亞獻禮!”
“啊?不是……自古以來哪有女人行亞獻禮的啊?”
“是啊是啊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這……這怎麽行啊?”
眾人議論紛紛,不同意的占據多數,但也有武後的擁簇者說這可不是一般的女人,這是天後!是二聖之一!有資格!
武後更是懵圈,心說我和李洛這小子向來不對付,怎麽今兒個他這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竟然讓出亞獻位置給我?難不成有什麽陰謀?不應該啊……
天子便問武後,“既然李大將軍有意把亞獻的位置讓給你,要不就由你來?”
武後推脫道,“這……臣妾並無尺寸之功,況且自古以來,女人亞獻沒有先例,臣妾不敢……”
丘神績忽然站了出來,“陛下!皇後輔佐陛下頗有功勞,應當行這亞獻之禮!”
有不少大臣也迎和道,“就讓皇後亞獻吧!”
其中有人是武後的支持者,也有那著急下班跟著瞎喊的……
天子又道,“盛情難卻啊,皇後你看……”
武後道,“那臣妾就勉為其難……”
然後大大方方接過香來,來到香爐前拜了三拜。
她嘴上說不,心裏卻美得很。
心說自古以來有哪個女人做過這種事?隻有我武媚!
不行,武媚這名字現在配不上我,我得慢慢想想,改個大氣的名字!
她又瞧了瞧李洛,發現這個男人竟然帥了不少,那不廢話嗎,本來就帥,以往隻不過是因為武後與李昭李洛父子不和,帶著濾鏡看肯定不如現在帥。
話說這李洛此時雖然已經四十九歲,但英姿不減當年,俗話說的好,男人四十一枝花,男人五十遍地開花!沒辦法基因好!
文武雙全,風流倜儻!
武後看他是越看越順眼,印象大為改觀!
進香一事就此結束。
裴炎朗聲道,“俘虜退下!”
有人把俘虜弄走……
裴炎又拿出一封詔書,這是封賞詔書,頭也磕了,香也上了,接下來該封賞群臣了…
“蜀王、大將軍李洛,運籌帷幄,決勝千裏,滅亡吐蕃,功居第一,賜司空,十二衛大將軍,拜中書令!”
“臣謝陛下隆恩!”
“安西都護裴行儉行軍千裏,突襲虎穴,勞苦功高,進位安西大都護,賜右衛大將軍,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臣謝陛下隆恩!”
“遊擊將軍高仙芝身先士卒,有先登之功,賜右驍衛中郎將!”
“謝陛下隆恩!”高仙芝那個美!
心說這把官職快要追上我爹了!
“參軍郭元振,胸有奇謀,腹多韜略,賜左驍衛中郎將!”
“臣謝主隆恩!”
“左武衛將軍黑齒常之作戰勇猛,以寡擊眾,臨危不亂,賜左武衛大將軍!”
“謝陛下隆恩!”
其餘諸將皆有封賞,不在話下!
戰俘昭陵結束,眾人滿心歡喜。
卻隻有一人怒氣衝衝!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