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長孫無忌與褚遂良麵見李治的同時,洛陽王府上也沒閑著……
李昭書房,一燈如豆。
李洛躬身對父親說道,“果不出父親所料,據刑部大牢傳來的消息,長孫無忌連日來對房遺愛嚴刑拷打,威逼利誘,終於逼房遺愛在一紙供詞上簽字畫押,隻是這供詞上到底寫了什麽,不為外人所知……如今長孫深夜進宮見駕,想必就是為了這件事……”
李昭點頭道,“他終於還是出手了……”
“父親的意思是?”
“你可知那供詞上寫的是什麽?”
“難道父親知道?”
“哼!本王自然知曉,他長孫無忌要對李道宗薛萬徹等人動手!”
“啊?”
“長孫無忌要利用李泰房遺愛謀反一案把這些人牽連進去,然後一網打盡!”
“這?這也太狠了吧……陛下豈能容他胡作非為?”
李昭一笑,“如今長孫無忌權傾朝野!由不得陛下不妥協退讓!”
李洛道,“可是父王!這些人都是國家棟梁,怎麽能如此冤枉?”
李昭道,“洛兒!你自幼熟讀史書,自古以來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事見的還少嗎?太宗皇帝英明神武才能保全眾人性命,可如今咱們這位長孫大人斷然沒有太宗皇帝的胸懷!”
李洛急道,“江夏王等皆於社稷有功,又於父王交情甚篤,於公於私咱們都不能置身事外啊!”
“哈哈哈哈,洛兒放心!父王早有應對之法!”
“啊?不知父王如何應對?”
“洛兒!倘若狡兔未死,飛鳥未盡,當如何?”
“父王的意思是……有戰爭發生?”
“沒錯!能夠延續戰將生命的隻有戰爭!隻需要發生一場大戰!大唐便還需要這些沙場老將!”
“可是父王!如今四海升平,哪裏還有戰爭發生?”
“哈哈哈,本王多年前布下的棋子終於要發揮作用了!汝不必多問!且看父王明日如何力挽狂瀾!”
這一夜漫長而又黑暗無比。
翌日早朝,文臣武將齊聚太極殿。
李治率先發問,他決定要給諸將提個醒!
“諸位愛卿!朕這裏有一份供詞!乃是房遺愛口述,按照他的說法,李泰謀反一案,朝中多位重臣涉及其中!”
薛萬徹還不明所以,嚷嚷道,“不會吧陛下!是誰這麽大膽!臣親自把他正法!”
李治心中好笑,心說薛將軍啊薛將軍!這名單上就有你的名字!
果然,朝中重臣仿佛提前知道此事一樣,兵部尚書崔敦禮道,“陛下!敢問是何人牽連其中!當嚴懲不貸!”
李治道,“朕以為此事頗有蹊蹺,還應當仔細盤查!”
崔敦禮道,“陛下!那房遺愛既然招供便是證據確鑿,無須再查,隻需要按照名單抓人即可!”
朝中眾文臣齊聲說道,“陛下!敢問還有何人涉及其中!請陛下明言!然後依法懲治!”
李治瞅瞅群臣,又瞧了瞧長孫無忌,隻見長孫無忌一副老謀深算勝券在握的模樣……李治近乎於絕望,心說難不成這朝堂之上都是長孫舅舅的爪牙?竟無一人為朕所用?
不行!絕不能這樣下去!
他突然想到被貶到疊州的李世績,對呀!應當把他調迴長安了!不然朕連個可用之人都沒有!
李治是萬不想把這份名單公布,可如今滿朝文官威逼,沒有一個不同的聲音,他也無可奈何!
正當他危難之際!
突然聽到一個聲音!
“陛下且慢!”
聲音滄桑卻又洪亮!
眾人尋聲望去,正是洛陽王李昭!
李治仿佛抓住救命稻草,“不知洛陽王有何事?”
李昭嚴肅道,“陛下!諸位!本王這裏有一份八百裏加急!那瀛洲都護府竟然造反!我說諸位,先別忙著窩裏鬥了,如今是大敵當前!還請陛下與諸位速速拿出一個應對之策!”
好嘛,他直接給定性成窩裏鬥了……
李治道,“哦!瀛洲向來乖巧,能出什麽事?”
李昭把文書呈給皇帝陛下!
皇帝李治不看還好,這一看是又驚又喜!驚的是瀛洲倭人竟然派兵圍攻那劉仁軌駐紮在倭國的三千唐軍!喜的是此事一發生,他便有眾人無可拒絕的理由,重新審理房遺愛謀反一案,並保全眾將性命!
畢竟打仗這事還是要靠武將!果然,能夠延續武將性命的隻有戰場!
李治心說,姑父啊姑父!你可真是深藏不露啊,這事你早不說晚不說偏偏趕上這時候,你是故意的吧?
他便與李昭對視一眼,二人心照不宣。
他一拍龍案,佯裝大怒,“小小倭國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竟然敢圍攻我唐軍!真真是豈有此理!朕必發兵討之!”
於是他便把事情向眾人說清!
長孫無忌胡子都氣歪了,心說本來事情萬無一失,豈料半路殺出個洛陽王,搞出個倭國?事情真有這樣巧合?
又聽李治說道,“如今倭國起兵叛亂,劉仁軌部危在旦夕,當立刻發兵救援!事關朝廷威嚴,其他事以後再議!”
得!一句話把房遺愛謀反一案推後了……
薛萬徹道,“陛下!小小倭國,竟然敢以下犯上!真是自不量力,請給臣一支兵馬,臣必然踏平瀛洲列島!生擒推穀女王!”
李道宗等人皆請戰!
長孫無忌心說你們快拉倒吧,老頭子我好不容易設局,準備將你們這些武將一網打盡,如果讓你們再立新功,我的計劃還怎麽實施?
他趕緊對皇帝說道,“陛下!老臣以為殺雞焉用牛刀?”
薛萬徹道,“長孫大人你是什麽意思?那你說應當派誰出戰?”
長孫無忌這下可犯難了……
他手底下文官雖多,但是能帶兵打仗的武將那是寥寥無幾,他忽然想到一人,於是對皇帝說道,“陛下!瀛洲不過小國,若是派大將征討,那咱們大唐不是自降身份嗎?老臣舉薦一人,再合適不過!”
“哦?舅父!你舉薦何人?”
長孫無忌道,“鐵木真!”
眾文臣趕緊附和道,“對!這個人在合適不過!”
有人說鐵木真勇而有謀!
還有人說讓北狄去征討東夷再合適不過!
總之長孫一派黨羽無不群起響應。
李治正欲拒絕,李道宗薛萬徹等人也要竭力爭取領兵出征。
卻聽李昭說道,“陛下!長孫大人言之有理!不如就聽他的吧!”
李治心說這是幹嘛?
他焦急的望向李昭,拿不準他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
包括長孫無忌李道宗等所有人都不知道李昭這是想幹嘛。
李治瞧了李昭一眼,李昭暗暗點了點頭,李治這才頒布詔令,“好吧!那就依舅舅之言,以鐵木真為瀛洲道行軍大總管!領水師五萬征討倭國,營救劉仁軌!”
那麽話說這倭國自從當年援助百濟被大唐好一頓修理之後,一直是俯首帖耳唯命是從,怎麽突然叛亂?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迴分解!
李昭書房,一燈如豆。
李洛躬身對父親說道,“果不出父親所料,據刑部大牢傳來的消息,長孫無忌連日來對房遺愛嚴刑拷打,威逼利誘,終於逼房遺愛在一紙供詞上簽字畫押,隻是這供詞上到底寫了什麽,不為外人所知……如今長孫深夜進宮見駕,想必就是為了這件事……”
李昭點頭道,“他終於還是出手了……”
“父親的意思是?”
“你可知那供詞上寫的是什麽?”
“難道父親知道?”
“哼!本王自然知曉,他長孫無忌要對李道宗薛萬徹等人動手!”
“啊?”
“長孫無忌要利用李泰房遺愛謀反一案把這些人牽連進去,然後一網打盡!”
“這?這也太狠了吧……陛下豈能容他胡作非為?”
李昭一笑,“如今長孫無忌權傾朝野!由不得陛下不妥協退讓!”
李洛道,“可是父王!這些人都是國家棟梁,怎麽能如此冤枉?”
李昭道,“洛兒!你自幼熟讀史書,自古以來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事見的還少嗎?太宗皇帝英明神武才能保全眾人性命,可如今咱們這位長孫大人斷然沒有太宗皇帝的胸懷!”
李洛急道,“江夏王等皆於社稷有功,又於父王交情甚篤,於公於私咱們都不能置身事外啊!”
“哈哈哈哈,洛兒放心!父王早有應對之法!”
“啊?不知父王如何應對?”
“洛兒!倘若狡兔未死,飛鳥未盡,當如何?”
“父王的意思是……有戰爭發生?”
“沒錯!能夠延續戰將生命的隻有戰爭!隻需要發生一場大戰!大唐便還需要這些沙場老將!”
“可是父王!如今四海升平,哪裏還有戰爭發生?”
“哈哈哈,本王多年前布下的棋子終於要發揮作用了!汝不必多問!且看父王明日如何力挽狂瀾!”
這一夜漫長而又黑暗無比。
翌日早朝,文臣武將齊聚太極殿。
李治率先發問,他決定要給諸將提個醒!
“諸位愛卿!朕這裏有一份供詞!乃是房遺愛口述,按照他的說法,李泰謀反一案,朝中多位重臣涉及其中!”
薛萬徹還不明所以,嚷嚷道,“不會吧陛下!是誰這麽大膽!臣親自把他正法!”
李治心中好笑,心說薛將軍啊薛將軍!這名單上就有你的名字!
果然,朝中重臣仿佛提前知道此事一樣,兵部尚書崔敦禮道,“陛下!敢問是何人牽連其中!當嚴懲不貸!”
李治道,“朕以為此事頗有蹊蹺,還應當仔細盤查!”
崔敦禮道,“陛下!那房遺愛既然招供便是證據確鑿,無須再查,隻需要按照名單抓人即可!”
朝中眾文臣齊聲說道,“陛下!敢問還有何人涉及其中!請陛下明言!然後依法懲治!”
李治瞅瞅群臣,又瞧了瞧長孫無忌,隻見長孫無忌一副老謀深算勝券在握的模樣……李治近乎於絕望,心說難不成這朝堂之上都是長孫舅舅的爪牙?竟無一人為朕所用?
不行!絕不能這樣下去!
他突然想到被貶到疊州的李世績,對呀!應當把他調迴長安了!不然朕連個可用之人都沒有!
李治是萬不想把這份名單公布,可如今滿朝文官威逼,沒有一個不同的聲音,他也無可奈何!
正當他危難之際!
突然聽到一個聲音!
“陛下且慢!”
聲音滄桑卻又洪亮!
眾人尋聲望去,正是洛陽王李昭!
李治仿佛抓住救命稻草,“不知洛陽王有何事?”
李昭嚴肅道,“陛下!諸位!本王這裏有一份八百裏加急!那瀛洲都護府竟然造反!我說諸位,先別忙著窩裏鬥了,如今是大敵當前!還請陛下與諸位速速拿出一個應對之策!”
好嘛,他直接給定性成窩裏鬥了……
李治道,“哦!瀛洲向來乖巧,能出什麽事?”
李昭把文書呈給皇帝陛下!
皇帝李治不看還好,這一看是又驚又喜!驚的是瀛洲倭人竟然派兵圍攻那劉仁軌駐紮在倭國的三千唐軍!喜的是此事一發生,他便有眾人無可拒絕的理由,重新審理房遺愛謀反一案,並保全眾將性命!
畢竟打仗這事還是要靠武將!果然,能夠延續武將性命的隻有戰場!
李治心說,姑父啊姑父!你可真是深藏不露啊,這事你早不說晚不說偏偏趕上這時候,你是故意的吧?
他便與李昭對視一眼,二人心照不宣。
他一拍龍案,佯裝大怒,“小小倭國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竟然敢圍攻我唐軍!真真是豈有此理!朕必發兵討之!”
於是他便把事情向眾人說清!
長孫無忌胡子都氣歪了,心說本來事情萬無一失,豈料半路殺出個洛陽王,搞出個倭國?事情真有這樣巧合?
又聽李治說道,“如今倭國起兵叛亂,劉仁軌部危在旦夕,當立刻發兵救援!事關朝廷威嚴,其他事以後再議!”
得!一句話把房遺愛謀反一案推後了……
薛萬徹道,“陛下!小小倭國,竟然敢以下犯上!真是自不量力,請給臣一支兵馬,臣必然踏平瀛洲列島!生擒推穀女王!”
李道宗等人皆請戰!
長孫無忌心說你們快拉倒吧,老頭子我好不容易設局,準備將你們這些武將一網打盡,如果讓你們再立新功,我的計劃還怎麽實施?
他趕緊對皇帝說道,“陛下!老臣以為殺雞焉用牛刀?”
薛萬徹道,“長孫大人你是什麽意思?那你說應當派誰出戰?”
長孫無忌這下可犯難了……
他手底下文官雖多,但是能帶兵打仗的武將那是寥寥無幾,他忽然想到一人,於是對皇帝說道,“陛下!瀛洲不過小國,若是派大將征討,那咱們大唐不是自降身份嗎?老臣舉薦一人,再合適不過!”
“哦?舅父!你舉薦何人?”
長孫無忌道,“鐵木真!”
眾文臣趕緊附和道,“對!這個人在合適不過!”
有人說鐵木真勇而有謀!
還有人說讓北狄去征討東夷再合適不過!
總之長孫一派黨羽無不群起響應。
李治正欲拒絕,李道宗薛萬徹等人也要竭力爭取領兵出征。
卻聽李昭說道,“陛下!長孫大人言之有理!不如就聽他的吧!”
李治心說這是幹嘛?
他焦急的望向李昭,拿不準他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
包括長孫無忌李道宗等所有人都不知道李昭這是想幹嘛。
李治瞧了李昭一眼,李昭暗暗點了點頭,李治這才頒布詔令,“好吧!那就依舅舅之言,以鐵木真為瀛洲道行軍大總管!領水師五萬征討倭國,營救劉仁軌!”
那麽話說這倭國自從當年援助百濟被大唐好一頓修理之後,一直是俯首帖耳唯命是從,怎麽突然叛亂?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