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迴。


    嘉州城外,六詔軍營,中軍大帳。


    一個二十六七歲的男子坐在帥帳中央,頭戴烏金盔,身穿烏金鎖子甲,腳上踏著一雙黑底戰靴,往臉上一看,皮膚白皙,雙眼眯成一條縫,圓鼻方口,看長相與中原人相差不大。


    此人正是大蒙王,蒙舍詔的詔主細奴邏!


    再看帥帳中兩旁分坐數人,上垂手有一人年紀頗大,五短身材,皮膚黝黑,乃是蒙巂詔詔主雟輔首,下垂手一人膀大腰圓長相兇惡,乃是浪穹詔詔主豐時。


    隻聽雟輔首說道,“大蒙王,我等連日攻嘉州不下,等到大唐大軍到來,於我不利啊!”


    豐時接茬道,“是啊!聽說李世民以李昭為帥,統領十萬大軍已經到達嘉州城!聽聞那李昭打遍天下無敵手!我軍該如何是好?”


    細奴邏不以為意,“怕什麽?咱們已經和吐蕃驃國結盟,我們三家同心,夠唐朝喝一壺的!”


    “大王,您口口聲聲說吐蕃答應與我國同盟,可是也不見他們有什麽動靜啊,據說去年還借兵給大唐,幫助大唐平定天竺,如此看來,兩國關係甚好,豈肯助我?”豐時疑問道。


    “哼!你懂什麽?隻要我們把唐軍主力吸引到嘉州,吐蕃便會從西域趁虛而入!”細奴邏瞥了二人一眼。


    “可那對我們有什麽好處?”


    “你可真笨,你真以為本王的目標是嘉州?”


    “哦?”


    “聽說唐朝已經調集安南主力前來守嘉州,到時候我們突然轉頭,直取安南!以安南雲南之地,外聯吐蕃驃國,足以與大唐抗衡!”細奴邏自信道。


    就在這時,帳外士卒來報信。


    “報!大王!二位詔主,嘉州城上豎起大纛,大纛上一個李字!又有一員小將出城與我二先鋒開戰……”


    “哦?二先鋒勝負如何?”


    “那小將隻用了兩個迴合,就……就把兩位先鋒挑落馬下……”


    “竟有此事?眾將隨我前往觀瞧!”細奴邏騰的一下站起身來,向帳外走去。


    六詔諸將一個個叫嚷著,“走!看看去,誰有這麽大能耐!”


    “哼!看我不一斧劈了他!”


    眾人翻身上馬,點了八千士卒來到嘉州城下。


    細奴邏抬頭一看,城牆上李昭的帥旗飛揚,他對左右說道,“唐軍來的好快!”


    那李洛剛剛入城,還未坐定,士卒來報,六詔又來城下挑戰。


    李洛隻得再度上馬,依舊單人獨騎出城應戰。


    六詔眾人隻見嘉州城門緩緩而開,有一小將,打馬急出,待至城下,勒馬揚鞭,好不威武。


    軍中有人識得李洛,急唿道,“就他!就他!挑了我們的兩位先鋒官大人!”


    豐時說眾人說道,“那張延定是我麾下大將,一條丈八蛇矛未逢敵手,竟然接不下此人一槍,料想有些本事!”


    “哼!詔主莫要長唐將威風,墮我軍誌氣,看我斬他!”言罷,有一人打馬而出。


    豐時一看,是自己麾下大將,鐸羅望!此人使一柄宣花大斧,有萬夫不當之勇。


    那鐸羅望生的虎背熊腰,麵目兇狠,胯下馬掌中斧,直取李洛。


    嘴裏還叫嚷道,“唐童休狂,今天我要與你大戰三百合!”


    李洛一笑,“就你?傻大個,聽我良言相勸,迴去讓你們詔主出來受死,你塊頭挺大,但還不夠小爺我塞牙縫的!”


    “少廢話,吃我一斧!”


    鐸羅望掄開大斧,當頭就剁!


    然而李洛手中長槍忽然疾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刺向鐸羅望胸口。


    鐸羅望斧在空中,人已斃命。


    臨死前還說了一句,“好快的……槍……”


    “撲通”……“鐺啷啷”……


    死屍與大斧同時落地,徒然濺起一片塵埃。


    “啊呀!”


    六詔諸將瞠目結舌,圍攻嘉州這麽多天,從來沒見過這麽猛的唐將啊!


    有人道,“聽說此人是李昭之子叫作李洛!”


    細奴邏讚歎道,“還真是將門虎子啊!”


    “大王勿憂……我有上將水番風,可敵此人!”


    後麵的水番風一聽什麽玩意?我這詔主也太瞧得起我……沒辦法,點到自己了,硬著頭皮上吧……


    水番風拍馬向前,直奔李洛。


    二人也不搭話,交手隻一合,李洛一槍結果了他的性命。


    四槍刺四人,唐軍士兵看的可是真真切切,在城上大喊,“洛將軍威武!洛將軍威武!”


    六詔這邊再無人敢出戰……


    豐時又道,“此人雖勇,但是我們人多,何不繼續攻城!”


    細奴邏心說對啊,我們人多勢眾,為啥非得跟他單挑。


    他一聲令下,六詔人馬扛著雲梯,推著衝車向嘉州城攻去。


    城上王禦川大喊,“洛將軍快入城!”


    李洛趕緊迴馬入城。


    因為李洛這幾場戰鬥打的太漂亮,唐軍守城士兵信心十足。


    手中弓箭輪番射向六詔士卒。


    六詔這邊留下一堆屍體,好不容易來到城下,守城士兵滾木礌石又是一頓招唿。


    攻城戰持續到黃昏,六詔留下上千具屍體,嘉州城還是紋絲未動!


    六詔垂頭喪氣,隻好暫且退兵。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台登不過是個小鎮子,但地理位置卻很重要,細奴邏留下施浪詔詔主率領本部兩萬人馬在此屯駐,就是為了保護大軍左翼,防止被唐軍抄後路。


    李昭這日中午率領兵馬,帶著兩萬安南軍,來到台登鎮外。


    李昭尋到一山坡,先觀察地勢,隻見鎮外壘了土牆,不過不高,挖了壕溝,倒也不深,防禦工事很是潦草。


    又見西北有一大片灌木叢,連著樹林,看到此處,李昭一笑。


    他迴到中軍,命令三千士卒每人先去挖土,裝在麻袋裏,運迴大營,其餘人隻是休息。


    等到晚上,李昭命令薛萬備、程務挺率領三千人為前軍,扛著裝滿土的麻袋,在夜色的掩護下,穿過灌木叢,向土牆下悄悄行進。


    待至壕溝,三千士兵以土填平!李昭率領七千士卒,悄然跟進!


    夜色深邃,唐軍又穿著迷彩盔甲,還有灌木叢的掩護,這時候也沒有探照燈,單憑火把的亮光根本看不清周圍的環境變化,直到唐軍以土填溝,土牆上的放哨士卒才發現唐軍到來。


    然而三千人瞬間就將那壕溝填平,衝上土牆,紛紛砍死牆上哨兵,有人打開寨門,薛萬徹等帶著大隊唐軍入鎮。


    施浪詔人馬措手不及,唐軍幾乎沒遇到什麽抵抗就包圍了詔主施望千的寢殿,說是寢殿,其實就是鎮上比較大的一間房屋。


    施浪詔詔主施望千剛要入睡,薛萬徹的刀就架在他的脖子之上。


    夜微涼,刀鋒更甚。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銀槍白馬戰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錦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錦唐並收藏銀槍白馬戰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