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東北正是雨季,就在唐軍克安市下新城一路勢如破竹來到烏骨城下時,老天似乎開始現在高麗這邊。


    雨一下就是二十多天,而唐軍整整被困在烏骨城外近一個月,大雨滂沱,道路泥濘,哪怕李世民為了這場戰爭整整準備了三年,但現在的局勢依然出乎意料。


    黑水雖近,然而因為大雨泡天,道路難行,黑水糧草運輸困難,唐軍再度麵臨缺糧的問題。


    將士們在雨水中泡了一個月,士氣低落,軍心動搖。


    烏骨城下,唐軍大營。


    著名退堂鼓表演藝術家長孫無忌再次勸李世民退兵。


    “陛下,如今大雨連綿,道路斷絕,糧草不濟,依臣之見,早日退兵為妙。”


    李世民身披黃袍,轉過身來,從眾文武中間穿過,來到營帳門口,他背著的手突然伸向帳外,雨水吧嗒吧嗒滴在手上。


    “害!還真是人算不如天算,不想今年這遼東的雨季這般漫長。”


    “哎呀!陛下!如今數萬將士困在雨中,烏骨城內還有十萬虎狼之師,萬一傾巢而出,如何是好?陛下您怎麽一點也不著急呢?”長孫無忌微微弓著身子急匆匆走到李世民身後。


    李世民迴頭一笑,“輔機啊!你隨朕多年,什麽大風大浪沒見過,怎麽一遇事還是慌裏慌張的樣子?”


    “陛下!不是臣慌張,隻是天子親征,凡事當策萬全,不可冒險!”


    李世民冷哼一聲,不再理他,快速向帳內走去,來到李世麵前問道,“茂公啊,你是遼東道行軍大總管,你怎麽看?”


    李世績頷首道,“哦!臣以為長孫大人說的我有道理!”


    李世民瞥了他一眼,“你也認為應當退軍?”


    “陛下!我軍士老兵疲,如果那泉蓋蘇文出城決戰,這仗還真沒有把握!不如……不如暫且退軍!”


    退軍二字,李世績說出的聲音極小,但還是落在大唐天子的耳朵裏!


    “不可能!茂公,朕來問你,你今年多大了?”


    “哦……臣今年四十有八!”


    “是啊!就連朕都四十三歲啦,老之將至啊!”李世民說罷,仰起頭閉上眼睛。


    眾文武齊聲道曰,“陛下風華正茂!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世民一擺手,哼了一聲道,“人生不過匆匆數十年,哪有什麽萬歲啊!趁著朕還能上陣為將,趁著你們這些個老骨頭都還在,朕要為大唐永除後患!”


    他頓了頓又繼續說道,“此次出征,大唐整整準備了三年,多少心血傾注其中?多少將士埋骨遼東?朕已經四十多歲,人生還能有幾次征東?退兵一事,不必再提!”


    麵對李世民的決絕,大唐眾文武也不敢再勸,他們知道這位皇帝的脾氣,一旦決定,不會再改。


    尉遲敬德慨然道,“陛下!我等誓死追隨!絕不後退!”


    眾人皆道,“我等誓死追隨,絕不後退!”


    李世民話鋒一轉,“這個張士貴怎麽迴事?朕讓他去催運糧草,這麽長時間也沒消息!”


    薛仁貴道,“應是道路難行因此耽誤了時間!”


    “嗯……”李世民掃了一眼眾人然後說道,“你們是不是都以為泉蓋蘇文會趁我覺疲憊出城決戰?”


    眾將默然。


    “哼!朕卻不這麽看!諒他泉蓋蘇文沒有這個膽量!”


    李世績試探問道,“陛下的意思是?”


    李世民斷然說道,“朕若是這泉蓋蘇文,此刻擺在他麵前有上中下三策!”


    長孫無忌問道,“何為上策?”


    “上策!就是你們所說的趁我軍疲憊,出城決戰,尚且能與我軍一戰高下,勝負猶未可知!但是這麽多天城裏也沒動靜,看來是朕三年前嚇破了他的膽!”


    長孫無忌又問,“陛下!何為中策!”


    “中策嘛,繼續堅守烏骨城!絕不出戰,等待寒冬,他哪裏知道如今我軍棉衣棉甲充足,就算真到了冬天,也可與之一戰!”


    無忌又問,“何為下策?”


    “下策嘛!主動放棄烏骨城!示弱於我,誘我軍至平壤城下,拉長我軍戰線,在平壤城外埋伏一軍,待寒冬到來,內外夾擊,與我軍決戰!”李世民悠悠說道。


    李世績問,“那陛下認為他泉蓋蘇文會選擇上中下哪一條計策?”


    李世民斬釘截鐵,“泉蓋蘇文號稱遼東第一人,在朕看來名不副實,不知何時該進何時該退,看著吧,他必選下策!”


    “陛下如此確信?”長孫無忌明顯懷疑。


    “哈哈哈哈,輔機啊,要不要和朕打個賭?還記得三年前嗎?”


    “陛下是說……”


    “三年前,在駐陛山下,高延壽二人率領十五萬大軍與我軍抗衡,朕當時也給了他們上中下三策,結果呢,他們果然選了下策!是不是啊二位?”


    李世民說罷,目光落在隨軍出征的高家兄弟二人身上。


    隨之眾人也瞧著二人。


    把高氏兄弟看的老臉通紅,心道,你們聊得好好的,揭我倆老底幹啥啊?


    高延壽向前,小心翼翼道,“陛下神機妙算,我等哪裏是對手……啊哈哈……哈……”


    “哈哈哈哈……”


    李世民大笑。


    長孫無忌心說我們這位皇帝心真大,這都什麽時候了還能笑得出來,他刨根問底繼續問,“陛下!如果泉蓋蘇文真的撤出烏骨,誘我深入,我軍……跟……還是不跟?”


    “哈哈哈哈,輔機啊,這還用問嗎?別忘了,臨出兵時,我軍計劃就是在冬季到來之前兵臨平壤!”


    “可是陛下!剛才聽您這麽一說,這下策對我軍也是兇險萬分啊!”


    “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李世民不以為意。


    李世績也忍不住說道,“陛下此地距離平壤尚有六百餘裏,我軍缺糧,萬一真被圍在平壤城下,那可是兇多吉少!”


    “怕什麽!我們不是還有幾路大軍嗎?隻要李昭、李道宗、蘇定方幾路大軍按時趕到平壤城下,到時候誰圍誰還不一定呢,如果順利,可以一戰擊潰敵軍主力,攻克平壤,高麗遂定!”李世民一如既往的自信。


    此刻,仿佛二十年前洛陽城下那個力排眾議堅持分兵拒敵一戰擒雙王的天策上將又站在眾人麵前。


    李世民那與生俱來的魅力無時無刻不感染著大唐諸將,仿佛跟著他打仗怎麽打怎麽贏!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銀槍白馬戰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錦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錦唐並收藏銀槍白馬戰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