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迴書說到李世民封阿史那思摩為東突厥乙彌泥孰俟利泌可汗,當然了實際上還是唐朝的臣屬,隻不過說起來好聽。


    李世民接著又給乙失夷男發了一封詔書:中國貴尚禮儀,不滅人國,前破突厥,止為頡利一人為百姓害,實不貪其土地、利其人畜,恆欲更立可汗,既許立之,不可失信。


    李世民的目的就是安撫阿史那思摩和乙失夷男,告訴夷男,唐朝滅東突厥不是為了得到土地,隻是因為頡利無道罷了。用以消除夷男的恐懼心理,暫緩夷男造反的時間。


    李世民盤算的很清楚,你夷男可以造反,我大唐就怕你不反,不然怎麽名正言順的把漠北之地收歸大唐版圖?


    隻是你現在不能反,等老子收拾完吐蕃以後,哼哼!到時候就輪到你了!雖然現在的大唐具有兩線甚至多線作戰的能力,但是李世民要把這種可能性降到最低,他現在是大唐帝國的掌舵人,不再是以前那個衝鋒陷陣的將軍,身係國家安危,所作決策要慎之又慎,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冒險。


    然而薛延陀的真珠毗伽可汗會中李世民的緩兵之計嗎?


    初夏,漠北之地,淺草才能沒馬蹄。


    鬱督軍山下,真珠可汗牙帳。


    夷男手裏拿著李世民的詔書,皺眉說道,“天可汗這是什麽意思,封阿史那思摩為乙彌泥孰俟利泌可汗,明顯就是惡心我啊!”


    “父汗,可否給我看看詔令。”說話的乃是夷男的大兒子曳莽,這曳莽雖然是大兒子,卻是庶出。


    夷男點頭同意。


    曳莽拿過詔書仔細一看,大怒,“父汗!這李世民就是個偽君子,表麵上說不貪圖東突厥故地和百姓,實際把數十萬百姓遷徙到漢地,就是漠南剩下的百姓也要年年向唐朝繳納賦稅,軍隊還要跟隨唐朝出征!”


    他也不等別人說話,繼續喊道,“父汗!你!草原上雄鷹一樣的男人!豈能鬱鬱久居人下!要我看不如反了,什麽狗屁天可汗!”


    咱就是說這草原雄鷹屬實有點多……


    真珠可汗另一個兒子拔灼卻反對說,“大哥,不可衝動,當年滅東突厥時,我曾與唐軍接觸過,那薛家兄弟皆是當世名將,勇不可當,唐軍騎兵更是彪悍,而唐軍之中,如薛萬徹之流不可勝數,冒然起兵,怕是自取其禍啊!”


    這拔灼雖然年紀稍小,卻是夷男的嫡子,與大哥曳莽向來不和。


    曳莽斜楞個眼睛,歪著脖子懟道,“拔灼,你不要長唐軍誌氣,滅自己威風!你怕他們,我可不怕,莫不是當初你與唐朝人有什麽不可告人的勾當?”


    “你!你!……”拔灼一時語塞。


    此時,薛延陀大度設突然說話,“大汗,聽說李世民如今正在與吐蕃交戰,要我看這封詔書就是李世民的緩兵之計,他一定是怕了我們!此乃千載難逢的良機啊!此時不反更待何時!”


    夷男站起身背著手聽著幾個人的建議,他緊皺眉頭,腦子裏不斷思考當前的局勢,反吧……又有點害怕天可汗,不反吧又不甘心。


    這個雄鷹一樣的男人一時竟左右為難,把身後幾個人急的也是不行。


    拔灼一看如此下去也不是個辦法,於是出主意,“父汗,我倒是有個辦法。”


    夷男猛的一迴頭,眼神中帶著一絲光亮,“你快說!”


    “父汗,若想起兵單憑我薛延陀一國,勢單力薄,父汗不如修書給室韋、靺鞨、西突厥等國家及部落,陳述厲害,許以好處,到時候聯合起來,室韋靺鞨在東,我薛延陀在北,西突厥在西,三麵圍攻大唐,縱使李世民有天大的本領,怕也是首尾難顧。”拔灼說完滿意的看著父親。


    “妙!妙啊!害得是你啊!”夷男拍手稱讚。


    “曳莽,早就跟你說過,遇到事情要多動腦子,你看看你弟弟。”


    曳莽臉紅脖子粗,也不敢說什麽,隻是點頭稱是。心中卻是罵道,拔灼,你給老子等著,遲早有一天幹掉你!


    夷男剛剛舒展的眉頭再次緊鎖,擔憂問道,“這西突厥,靺鞨,室韋能乖乖聽我們的話起兵攻唐嗎?”


    拔灼自信答道,“父親放心,西突厥之前就聯合吐穀渾與唐軍作戰,兩國已經是水火不容,隻要稍加挑撥,此事可成,而靺鞨、室韋素有野心,父汗隻要許以重利,派一得力之人遊說,則大事可成!”


    “好!就聽你的!”夷男終於下定決心。


    他自認為是一隻雄鷹,如今要展翅飛翔,他希望薛延陀能夠在他的帶領下崛起,收漠南,攻中原,甚至殺到長安,也坐兩天唐朝皇帝的龍椅過把癮!


    薛延陀這個部落被壓抑的太久了,先是被突厥奴役,現在又受大唐轄製,他一定要掙脫枷鎖,一飛衝天!


    前文書曾提過,焉耆國王龍突騎支眼紅高昌能收過路費,於是請求大唐幫助重修大漠道(樓蘭故道)。李世民認為是好事,也就答應下來,這一下高昌不樂意了。


    俗話說得好,斷人錢財如殺人父母。高昌王麴文泰聞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火冒三丈!


    你焉耆修路,到時候我高昌怎麽辦?以後往來商隊使團都去走你的路,我高昌還怎麽發財,奶奶個腿的,還有大唐你個老六也太不地道了,焉耆讓你修,你就幫忙修?你有考慮過小弟的感受嗎?


    高昌王宮之中,麴文泰埋怨個不停。


    這一日他當著文武百官說道,“不行!絕不能讓這條路修成!你大唐不仁,就別怪我高昌不義!”


    麴文泰長子麴智盛驚訝問道,“父王,大唐乃龐然大物,我高昌國小兵少,若悍然相抗,那不是以卵擊石嗎!”


    “哼!咱們打不過唐朝,還打不過焉耆嗎?整頓軍馬,三天後發兵!”麴文泰憤憤道。


    “可是父親,天可汗待我國一向不薄啊!今違逆聖意,攻打焉耆,若天可汗興師問罪,我等又當如何?”麴智盛苦諫。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銀槍白馬戰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錦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錦唐並收藏銀槍白馬戰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