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放下李昭兵發河東不講,單說秦王李世民這一路軍馬。


    自那日離了長安,奔往河東,日夜兼程,一路上竟遇上唐軍的殘軍敗將。


    秦王李世民手提長槊,眉頭緊鎖。心說,局勢不妙啊,離長安前竟然有大臣說應該放棄整個山西,其心可誅,山西乃是我李唐龍興之地,向南從汾河穀地渡過黃河便是關中平原,向東居高臨下河北大地,是我李唐進取中原,圖謀天下的重要跳板,豈能不保。


    “報,報秦王殿下,獨孤懷恩,李孝基,唐儉等已被定楊可汗劉武周俘了去。此處距離劉武周麾下大將宋金剛大軍不足百裏。”探馬打斷了秦王的沉思。


    哎,本王這個獨孤叔叔啊,當初我就不同意讓他守河東,可是父皇偏偏不聽,這人就是個紈絝子弟,外強中幹,哪裏能為一方守土大員呢。


    “本王知道了,再探再報。”李世民無奈道。


    “前方是何處。”李世民打發走探馬,隨即轉頭問隨軍向導。


    “柏壁城。”


    李世民親自帶數十親兵,勘察地形,最後決定屯兵柏壁。


    “諸位有何破地之策?”李世民問諸將。


    “末將以為,定楊軍連戰連勝,必成驕兵,而驕兵必敗,可否給末將一支軍馬,末將今夜前去劫營,必一戰功成。”李道宗激昂道。


    “好一個驕兵必敗!隻是,道宗啊,我大軍連日趕路,異常疲憊,而賊軍兵鋒正盛,此時劫營怕是兇多吉少啊。”李世民拍了拍李道宗肩膀說道。


    “依我之見,劉武周大軍遠道而來,戰線過長,軍糧必定難以為繼,我軍在此地以逸待勞,再派小股騎兵斷其糧道,久之其軍心必亂,待宋金剛撤軍,我等領軍掩殺,則河東可定,收複太原有望矣!”李世民侃侃道。


    諸將稱善,遂堅守不出,一月有餘。而這一個月當中又發生了很多事,比如皇帝李淵的表弟獨孤懷恩鬧起了幺蛾子。


    此時已經是公元619年,武德二年春,這日李昭率領秦叔寶,程咬金,殷開山等將,以及三千騎兵正在去河東的路上緩緩而行。


    “前方是哪裏啊?”李昭伸了個懶腰問道。


    “前方便是河東重鎮絳州城,將軍,我們這速度是不是太慢了,長安距離絳州不過三百多公裏,我們這走了半月有餘……若是不快些,恐怕誤了軍機,秦王和皇帝陛下怪罪啊。”一個副將小心提醒李昭道。


    “怕什麽,慢慢走,不著急,若有罪責,本將軍一人承擔。”


    話說古代騎兵若是急行軍每日可行七八十公裏,三百多公裏四五天便可抵達,而李昭這一路走來要多慢有多慢,可謂是遊山玩水,有時候還打個獵,開個篝火晚宴……


    他為什麽這樣?


    自然是因為李昭知道秦王李世民這一戰會采取堅守不出,以逸待勞,斷其糧道的策略,所以去早了也沒用,嘿,還不如在路上玩一玩。


    李昭心道,這古代騎馬騎的老子屁股疼,還是坐車好,唉。


    正當他感歎之際,前方突然出現一人一騎,三晃兩晃到了李昭馬前,那人來不及下馬,大口喘著粗氣道,


    “快,快啊,李將軍,快去救駕。”那人氣喘籲籲道。


    李昭還幫他清理了一下身上臉上的灰塵,才看清,原來這人是唐儉。


    “你慢點說,別著急,出什麽事了。”李昭不慌不忙的問道。


    “獨孤懷恩謀反!此刻陛下已經被其挾持,他準備把陛下獻給劉武周!”


    “什麽?”李昭與諸將聽後均是大驚失色。


    李昭這才想起來,史書裏有寫這一段啊,自己怎麽給忘了,不對啊,史書上不是說唐儉提前給李淵報信了,然後獨孤懷恩就被砍了啊!還有李淵怎麽跑到絳州了,他不是應該在長安嗎?


    前文說過獨孤懷恩不是被抓了嗎?怎麽也跑去絳州城了!


    後來,李昭才從唐儉口中得知,當初獨孤懷恩不聽唐儉等人勸阻,非要去和那宋金剛出城決戰。


    不想獨孤懷恩與宋金剛麾下大將尉遲敬德交手三個迴合就被生擒活捉,宋金剛隨即下令掩殺,就這樣,獨孤懷恩,李孝基,唐儉等人被一窩端,一個也沒跑掉!


    獨孤懷恩乃是貪生怕死之輩,在宋金剛等人威逼利誘下,投降了劉武周。兩方相約,獨孤懷恩迴去做大唐皇帝,兩國以河東為界,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但是條件是要獨孤懷恩想辦法,抓住李淵。


    於是就把獨孤懷恩和唐儉給放了,獨孤懷恩寫信給長安的李淵訴苦,說他怎麽怎麽英勇機智不懼艱辛吃了多少苦才從敵方陣營逃脫,把李淵看的是聲淚俱下,於是李淵決定親往絳州慰問一下這個表弟,剛進城就被綁了!


    由於李昭行軍速度太慢,皇帝車駕從長安後發先至,比李昭更快到了絳州。而此時唐儉靈機一動,說道,


    “我去柏壁前線勸李世民投降,畢竟他爹在咱們手裏。”


    “哈哈哈哈,不錯不錯這事就交給你了,快去快迴。”獨孤懷恩這個大傻子得意忘形,也就信了。


    而唐儉逃出生天以後,太過緊張,一時竟跑錯方向,他本來想找李世民求救,不想南轅北轍,遇到慢悠悠行軍的李昭。


    這就叫無巧不成書吧。


    當然,這些經過都是李昭後來聽唐儉說的。當下,沒有時間細說。


    “這可如何是好。”


    “哎呀呀,將軍我們快去救皇帝吧,晚了,怕是,怕是來不及了。”


    眾將亂作一團。


    “諸位放心,陛下無恙。”李昭不急不慢的說道。


    眾人用帶著疑問的眼神齊刷刷的看向李昭。


    “諸位想啊,獨孤懷恩,宋金剛等還希望用陛下威脅秦王殿下呢,隻要秦王前線不出事,陛下便不會遭毒手。”


    眾人恍然大悟,齊道,“將軍臨危不亂,真有大將之風,現如今應當如何解救陛下啊?”


    “我有一計,唐儉你且在軍中好生休息,殷開山哥哥,你統帥三千兵馬就在此地安營紮寨,等我迴來。”


    “秦叔寶,程咬金,你二人隨我去絳州城救駕。”李昭頓了一下繼續說道。


    眾人聽罷麵麵相覷。


    “兄弟,你們三個人雖然勇武,可是三人之力如何救人啊,那絳州城內有上萬兵馬啊。”殷開山開口道。


    “諸位放心,我自有妙計,此時不可說。”李昭說罷,也不囉嗦,打馬而去,秦,程二人隻能緊隨其後。


    不到半個時辰,三人來到絳州城。


    ”城下何人?”


    “吾乃李昭,奉聖旨領兵助陣秦王,路過此地,人困馬乏,想進城休息,還望通報。”李昭在城下大喊道。


    “他們來了多少人馬。”城內獨孤懷恩問道,


    “三人三騎。”士卒答道。


    “哦,讓他們進來吧。”獨孤懷恩滿不在乎道。


    不一會兒,城門大開。


    李昭等三人打馬而入。


    三人來到城中大殿之上,剛見到獨孤懷恩。


    李昭開口就道“獨孤將軍,聽說你謀反了?”


    ……


    此話一出,眾人目瞪口呆。


    欲知李昭如何救駕,請看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銀槍白馬戰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錦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錦唐並收藏銀槍白馬戰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