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迴,李建成大敗而歸,最後還是李世民領兵出征。


    “潼關乃長安門戶,且城高池深,糧草充足,我若是屈突通定閉門不戰,待我軍糧草耗盡,再出城迎擊,我軍必敗。”


    “那可如何是好?”諸將麵麵相覷道。


    “哎,諸位莫慌,我料其前日小勝,如今必定輕敵,隻需以驕兵之計,我軍便可取勝。”李世民成竹在胸道。


    果不出所料,潼關城下,屈突通開門迎戰。


    兩軍陣前。


    “黃口小兒,你便是那叛賊李淵的二兒子吧,你大哥尚且不是對手,你還是迴家吃奶去吧。哈哈哈哈。”屈突通罵道。


    “老將軍確實威武,隻可惜明珠暗投,若是此刻下馬投降,可保老將軍一世英名啊。”李世民笑道。


    “哈哈哈哈,納命來吧。”屈突通也不囉嗦,提槍躍馬直取李世民。


    唐軍這邊,劉弘基勒馬接戰。


    “隻許敗,不許勝。”李世民還不忘記囑咐道。


    一陣鼓響。屈突通與劉弘基已經廝殺在一塊。


    不到十五個迴合,劉弘基暗道,這老頭這麽厲害?我就是想贏也贏不了啊,幹脆,趕緊跑吧。想罷,迴馬就跑。


    嘿,還想多看幾眼,多學一會兒呢,李昭心說。


    屈突通也不多想提槍就追,他把城中五千精兵盡數帶出,隻留老弱守城。


    追著追著,屈突通突然感覺不對勁,心說不好,剛要撤退,隻見伏兵四起。


    完了,完了,我今日身死事小,潼關丟失,關中不保事大,屈突通連連叫苦。


    “老將軍,潼關已被我攻下,還不快快下馬投降。”李世民喊道。


    “寧死不降。”屈突通怒道。說罷,提槍就刺。


    李世民橫槊招架,兩邊將領齊出圍毆屈突通。


    雙拳難敵四手,那屈突通雖勇,卻終究被俘。


    潼關城中,兩名小卒將屈突通押到李世民麵前。


    “跪下,跪下。”小卒喝道。


    屈突通確是一言不發,昂首而立。


    “退下,休對老將軍無禮。”李世民說罷,親自為屈突通解開繩索。


    “老將軍這是何苦。”


    “要我投降也不難,必須答應我一件事。”


    “隻要老將軍肯歸順,別說一件,就是十件事晚輩也答應。”


    “來日長安城破,爾等不可濫殺無辜致生靈塗炭。”


    “老將軍放心吧,晚輩在此向你保證。”


    李淵得知潼關已經攻克,大喜,隨即下令,進兵長安。


    長安城外,李淵父子率兵前行之際,前方卻殺出來一股軍隊,看樣子有數千人。


    李淵父子如臨大敵,趕緊派輕騎前去查探。


    “報!”


    那哨探很快就迴來,下馬剛要開口。


    隻見身後一騎隨後趕到。


    紅袍金甲,竟是員女將。


    還真是英姿颯爽啊,李昭在後麵早就看到了。


    “父親,長安城已被女兒攻克,特率兵來此迎接父親。”


    李淵大喜,“還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啊,好,好啊。”


    原來這人就是平陽長公主。真颯啊,我喜歡,這要是把她娶到手,那我不就是李世民的姐夫了?嘿嘿,李昭心中打著小九九。


    李淵父女合兵一處,十萬有餘。


    三個月後,李淵接受隋帝禪讓,登基為帝,國號為唐,定都長安,大封功臣。


    李建成為太子,李世民為秦王,上柱國尚書令,太原留守李元吉被封為齊王,李道宗被封為江夏王,李孝恭受封趙郡王。


    屈突通為兵部尚書,劉弘基,殷開山等為左衛將軍。


    李昭,遊擊將軍,正五品下。


    嘿,終於當上將軍了,遊擊將軍,這不是當年薛仁貴的官職嗎,也可以了,畢竟以後路還長。


    這一年便是公元六百一十八年。是時,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竇建德割據河北,薛舉李軌占據隴右河西,王世充雄居洛陽。


    李昭如何跟隨李世民一統天下,建立大唐?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銀槍白馬戰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錦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錦唐並收藏銀槍白馬戰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