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是個普通的公司職員,平時工作繁重,壓力很大。由於公司項目順利完成,當天晚上,他和同事們一起去酒吧慶祝,一杯接著一杯,到了半夜才醉醺醺地踉蹌迴家。


    王浩推開家門,搖搖晃晃地走進臥室。他妻子李萍出差在外,家裏隻剩下小姨子李敏來照顧孩子。王浩並未意識到這點,混淆了她們的位置。呆在一片朦朧混沌中的他,隻知道臥室裏有個熟悉的身影,便徑直走過去,輕聲呢喃:“萍萍,我迴來了。”


    李敏愣住了,雖早聽到推門聲,但沒想到喝得酩酊大醉的姐夫會如此失態。她一陣慌亂,想要離開,卻被他一把拉住。李敏心頭小鹿亂撞,沒有掙脫,隻是緊緊咬住下唇。她愛了王浩許多年,知道他愛的是姐姐,可卻未曾對別人動心。如今反被拉入懷中,不知該如何是好。朦朧中,她感受到那炙熱的體溫和嘴唇遊走,竟然無力抗拒。


    這一夜,情感的界限被徹底模糊。王浩在醉意中錯將她當成妻子,李敏的心房卻早已被種下愛的種子。天蒙蒙亮,她才掙脫這禁忌的枷鎖,悄然而去,遺留下滿床的淩亂和心碎的自己。


    早晨,王浩頭痛欲裂,他坐起來,腦袋如被重錘。揉了揉太陽穴,他努力迴想昨夜的事情,隱約感到一絲不對勁。突然間,他發現床單滿是皺褶,想再迴憶,卻被細微的聲音打斷。推門進來的是李敏,端著托盤的她,神情複雜地看著他。


    王浩下意識地看了她一眼,心底突然湧上一股預感,“昨晚……是你?”李敏低下頭,靜了片刻才開口:“姐夫,昨晚你……你要負責。”王浩腦海一片空白,酒後的模糊記憶逐漸清晰,而情感宛如火山噴湧,悔恨和疑惑撞擊著他的心。


    “怎麽會這樣……我……我錯了……”他喃喃自語,搖晃著前行。李敏靜靜地站著,眼淚滑落,卻沒有責怪。“姐夫,我不怪你,我心甘情願,這片情感藏得太久了。”她平靜而又決絕,她不再是那個乖順的小女孩,話語中滲透著無限的執念。


    王浩一側身,緊鎖的眉頭未曾舒展。他明白,昨夜的錯已然拆毀他們間的家庭橋梁。夫妻情感千絲萬縷,如何說清?更為難辦的是,麵對舊愛新情,他究竟該如何抉擇?李萍還在出差,對此苦思冥想,他一夜未眠。


    幾天下來,王浩看破了李萍無數電話,無意再談論。他最終冷靜下來,意識到責無旁貸的是自己。麵對未解的情感困局,他需要坦然麵對。趁著妻子休假迴家,他才坐在一起,敞開心扉,將事情原本和盤托出。


    李萍一時間震驚,然後痛苦,她未料到有這樣的一天。沉默的她緩緩開口:“我們曾告訴彼此,不管遇到什麽,都要一起麵對。雖然你犯了錯,但我願意給你機會。”她再次握住王浩的手表示原諒。


    此時的李敏聽到了整個經過,淚如雨下而選擇悄然遠走。她知道,雖然愛意滿懷,但這個家需要完整,而她無法成為那破壞者。


    無論故事結局如何,在這個錯綜複雜的情感旋渦中,每個人都需要做出艱難選擇。情感無法重演,也未曾重來。王浩和李萍兜兜轉轉,仍需攜手前行,經曆風雨也好,苦澀也罷,情感的可貴在於共同麵對,堅守一生。


    我叫劉建國,今年62歲,退休前是一家國企的。年輕的時候也算意氣風發,經曆過那個時代的輝煌和落寞。退休後,日子安穩,按理說應該是的時候,可是心裏總覺得少了些什麽。


    我和老伴王秀蘭結婚了,我們有一個兒子,劉偉,如今已經成家立業,搬出去了。按理說,這麽多年風風雨雨都走過來了,老伴之間應該更默契,日子應該更踏實。可是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我和王秀蘭的交流。家裏的一切似乎都在按照慣性運轉,每天的日子簡單重複,仿佛失去了生氣。


    王秀蘭也是個傳統的女人,把家務操持得井井有條,可我總覺得她隻顧著做她自己的事,哪怕我想找她聊聊天,她也隻是隨意應付幾句,然後轉身忙她的針線活或追她的電視劇。我們的生活就像兩條平行線,雖然不至於,卻也沒有多少交集。每當我坐在沙發上獨自看電視時,我的心裏總有一種無盡的空虛感在蔓延。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遇到了張麗萍。她是個比我小幾歲的女人,看上去要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她的丈夫幾年前去世了,一個人生活,倒也過得瀟灑自在。我們是在一個書法班上認識的,一開始隻是普通的同學,大家一起練字,偶爾會書法技巧,漸漸地,我們的交流越來越多。她的,談吐風趣,和她在一起讓我感覺到久違的輕鬆。


    那天上完課後,她提議一起去附近的公園散散步。我心裏沒有多想,就欣然答應了。公園裏秋意正濃,樹葉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格外美麗。我們邊走邊聊,她講了許多她年輕時的趣事,逗得我。那一刻,我仿佛迴到了年輕時的自己,忘記了所有的煩惱。


    就在那天晚上,我們聊得太盡興,以至於不知不覺間已經入了夜。張麗萍突然停下腳步,看著我,眼神中帶著一絲我看不懂的複雜情感。她輕輕歎了口氣說:“建國,我已經很久沒有像今天這樣開心過了。”


    我也迴應道:“我也是,自從退休後,總覺得生活少了點什麽。”


    她猶豫了一下,然後輕聲說:“不如我們找個地方坐下來,喝杯茶,聊聊人生?”


    當時的我沒有多想,隻覺得她的提議很自然,畢竟我們都需要一個傾訴的對象。於是我們找到了一家還在營業的茶館,點了一壺清茶,坐在了一個角落裏繼續我們的談話。


    喝茶的時候,她的話題逐漸變得深沉起來,聊到了她失去丈夫後的孤獨,聊到了她對未來的迷茫,也聊到了她對人生的思考。我則談起了我和王秀蘭的感情疏遠,以及退休後的迷茫。我本以為她會像其他人一樣隨便附和幾句,但她卻認真聽著,時不時給出一些自己的見解。


    當茶喝完,我們起身準備離開時,張麗萍忽然站在我麵前,深情地看著我,然後她靠近了一步,輕輕地握住了我的手。我感到一股暖流從手上傳來,那是一種久違的溫暖和親近感,我沒能控製住自己的心跳。


    她柔聲說道:“建國,今天真的是個很特別的夜晚。我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但至少今晚,我覺得我們不應該各自迴到那冰冷的房子裏。”


    我的心跳得更快了,內心的某種欲望被點燃了,我沒有拒絕。我們就這樣默默地走出了茶館,彼此心照不宣地向附近的一家酒店走去。


    那一夜,仿佛讓我重新找迴了久違的激情和溫暖。我和張麗萍在那間安靜的房間裏,仿佛找到了生命中缺失的某一部分。那種感覺是如此的甜蜜,以至於讓我在之後的日子裏。我開始頻繁地約她見麵,我們的關係也越來越密切。我甚至有了一個大膽的念頭:為什麽不和她搭夥過日子呢?反正現在的我和王秀蘭早已沒有了往日的激情,日子過得像白開水一樣無味。


    但是,,我又有些猶豫。我知道,這樣的關係一旦公開,後果將會是不可收拾的。不僅是對王秀蘭的不公平,也是對我兒子劉偉的一個巨大打擊。畢竟,我們這一輩的人,對家庭的責任還是放在第一位的。我想說服自己,或許這隻是一個短暫的迷失,等激情過去了,一切就會。但心裏那股衝動和渴望卻不斷地把我推向張麗萍。


    日子一天天過去,我和張麗萍的關係越來越緊密。她開始頻繁地給我發信息,問我今天在做什麽,有沒有想她。而我,盡管心裏有些忐忑,但每次看到她的信息,心裏還是有一種難以抑製的甜蜜。我知道,這種感覺是我在王秀蘭那裏找不到的。我享受著這種新鮮感,也開始貪戀和張麗萍在一起的時光。


    直到有一天,王秀蘭發現了我和張麗萍之間的秘密。那天我剛從張麗萍那裏迴來,手機上還留著她發給我的溫馨問候。王秀蘭一向不太碰我的手機,但那天她不知為何突然有了興致,拿起我的手機想看看有什麽新消息。我當時正在浴室洗澡,根本沒有意識到危險的臨近。


    當我走出浴室時,看到王秀蘭,眼神中充滿了痛苦和憤怒。她把手機扔在我麵前,聲音顫抖地問:“你和這個張麗萍到底是怎麽迴事?”


    我不知如何作答,腦海裏迅速閃過無數個念頭,想著該如何編個借口糊弄過去。但我還是低估了她的洞察力。王秀蘭不等我開口,已經開始抽泣起來:“這麽多年,我自認為盡心盡力地照顧這個家,你怎麽能背著我做出這種事?”


    我意識到,事情已經到了不可挽迴的地步。麵對她的質問,我的嘴唇動了動,卻沒有說出一句完整的話來。王秀蘭的眼淚不斷地往下掉,她用力推開我,哭喊著:“你要是覺得這個家沒意思了,你就走!但你別想著既占著這個家,又在外麵胡來!”


    她的反應讓我心裏很不是滋味,雖然我對她早已沒有了激情,但畢竟我們一起生活了這麽多年,彼此的情分還在。我不知道該如何麵對這樣的局麵,隻能無言地站在原地,看著她痛苦的樣子,內心的愧疚感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那天晚上,我。王秀蘭躺在床的另一側,背對著我,始終沒有再說一句話。我能感受到她的肩膀在微微顫抖,心裏知道她這一夜也沒有睡著。我想伸手去安慰她,卻又不知該說些什麽。


    第二天早上,王秀蘭對我說:“建國,我們必須好好談談。”她的語氣冷靜,但我能感覺到她內心的痛苦。


    我點了點頭,知道這次是躲不過去了。我們在客廳的沙發上坐下,她開口說道:“建國,我們結婚四十多年了,我從來沒想到會有今天這樣的事情發生。你知道嗎?昨天晚上我一整夜都在想,這麽多年我們是怎麽走到這一步的。”


    她的話讓我,我知道她說得沒錯,我們的感情早已在平淡的生活中消磨殆盡。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可以理直氣壯地背叛她。我低著頭,不敢直視她的眼睛。


    王秀蘭的話讓我感到極度的壓迫,仿佛每一個字都在戳中我的某個痛點。我抬頭看了她一眼,她的眼神依舊帶著淚水,充滿了傷心和失望。我深吸了一口氣,終於開口:“秀蘭,我知道我錯了,我真的對不起你。可是你要相信我,我也不知道怎麽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她盯著我,久久沒有說話,似乎在等待我說出更多。但我又能說什麽呢?解釋?借口?這些都顯得那麽蒼白無力。


    “建國,你知道嗎?這麽多年我一直以為我們可以平平淡淡地過完下半輩子,雖然日子很普通,但也不缺乏安穩和安心。可現在我才發現,我一直以來的想法可能都是錯的。”她的聲音越來越輕,仿佛是在和自己說話。


    然而,在孤獨之餘,我的心裏也有一絲解脫的感覺。或許是因為和王秀蘭的關係終於攤開了,我不再需要隱藏什麽,可以直麵自己內心的感受。


    幾天後,我約了張麗萍出來見麵。她看起來心情很好,甚至比以往更加輕鬆。我們坐在公園的一張長椅上,四周是盛開的秋菊,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花香。


    “建國,最近還好嗎?”她關切地問我。


    我苦笑了一下:“不太好,秀蘭知道了我們的事情。”


    她的笑容稍微僵住了一下,隨後又恢複了平靜:“那你打算怎麽辦?”


    “她讓我搬出來住一段時間,冷靜一下。”我說道,“她說給我時間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麽。”


    告訴他實情。畢竟,他是我們唯一的兒子,有權知道我們的狀況。但我也不想因為這件事給他造成太大的困擾。


    “爸,”劉偉見我遲疑,語氣變得嚴肅起來,“你和媽到底怎麽了?你們一直以來不是都好好的嗎?”


    我歎了口氣:“其實也沒什麽大事,就是……就是感情上出現了一些問題。”


    沙啞,“這段時間我一直在反省自己,我也不知道怎麽會變成這樣。”


    劉偉顯得很失望,他深吸了一口氣,努力控製住自己的情緒,然後緩緩地說道:“爸,我真的沒想到你會做出這種事。小時候我一直以為你是一個值得尊敬的父親,是我學習的榜樣,可是現在……你讓我太失望了。”


    他的每一句話都像一把刀,直刺我的心。我從未想過,自己會有一天會在兒子麵前這樣狼狽不堪。我知道自己沒有資格要求他理解我,更沒有資格要求他原諒我。


    複雜的情感:“建國,你知道嗎?其實你搬出去的那段時間,我也想了很多。我們這一輩子一起走過來了,經曆了那麽多風風雨雨,我不想輕易放棄這個家。但是,我真的害怕我們再也迴不到從前了。”


    我沉默了一會兒,心中:“秀蘭,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完全迴到從前,但是我願意去努力。隻要你願意給我機會,我一定不會再讓你失望。”


    她微微點了點頭:“建國,我願意試試。我們就從頭開始,慢慢來吧。”


    我們之間的對話似乎已經說盡了一切,剩下的隻有時間能證明我們的選擇是否正確。我搬迴了家,生活似乎又恢複了原來的軌道,但我知道,一切都已經不一樣了。


    迴家的日子過得平靜而謹慎。我努力調整自己的狀態,盡量多陪著王秀蘭,和她一起做家務、看電視,甚至偶爾去散散步。我們之間的交流比以前多了一些,雖然有時顯得有些尷尬,但至少我們在嚐試重新建立那份已經破碎的信任。


    然而,有時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仍然會想起張麗萍,想起和她在一起的那些甜蜜時光。我知道,這種念頭是不該有的,但它總是地浮現出來。每當這種時候,我都會深深地自責,然後告訴自己必須堅強,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


    王秀蘭也在努力調整自己。她對我沒有了從前的依賴,更多的是一種冷靜和理智。我們之間的感情不再像以前那樣濃烈,更多的是一種相互扶持的默契。她對我仍然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似乎在用時間來驗證我的決心。


    王麗華坐在小區的長椅上,看著眼前嬉笑打鬧的孩子們,不由得歎了口氣。她離婚已經十多年了,兒子和女兒都在外地工作,平時很少迴家。家裏隻有她一個人,冷冷清清。每天的日子,除了去超市買菜,就是在家裏看電視,仿佛生活失去了色彩。


    這一天,王麗華的老朋友李阿姨打來電話,邀請她參加一個朋友聚會。王麗華猶豫了一下,想著反正也沒什麽事,便答應了。聚會的地點在市中心一家溫馨的小餐館,李阿姨介紹了幾位朋友,其中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吸引了她的注意。


    “麗華,這是張教授,我老同學,他可是咱們這兒很有名的退休教授呢。”李阿姨笑著介紹。


    “張教授,您好!”王麗華禮貌地打了個招唿。


    “你好,叫我老張就行。”張教授微笑著說,眼神中透著溫暖。


    兩人坐在一旁,聊了起來。原來,張教授的兒女也都在外地工作,他一個人在家,孤獨寂寞。聽著張教授的話,王麗華不禁有些感同身受。


    “其實我也是一個人住,孩子們都在外地工作。”王麗華輕聲說道。


    “那我們倒是有點同病相憐了。”張教授歎了口氣。


    接下來的幾次聚會,兩人聊得越來越投機,逐漸成為了朋友。一天,張教授突然提起了一個想法。


    “麗華,要不我們搭夥過日子吧?我一個人住也沒意思,你一個人也孤單,我們互相有個照應。”張教授提議道。


    王麗華愣了一下,有些意外,但又覺得這個提議很合理。她想了想,說:“可是這樣合適嗎?我怕影響不好。”


    “咱們都是單身,又不違法。再說了,我的退休金你來管理,我相信你。”張教授認真地說。


    王麗華心裏暖暖的,但還是有些猶豫。她迴家想了幾天,最終決定答應張教授的提議。兩人正式開始搭夥生活,張教授的退休金也交由王麗華管理。


    最初的日子,兩人相互適應,生活似乎有了新的樂趣。王麗華負責日常的家務,張教授則喜歡做一些簡單的飯菜。晚飯後,兩人常常坐在陽台上,喝著茶,聊著天,日子過得平淡卻溫馨。


    “麗華,你說我們這算不算老來伴?”張教授笑著問。


    “算吧,雖然有點不正經。”王麗華也笑了。


    張教授哈哈大笑:“那我們就這樣不正經地過下去吧。”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王麗華發現張教授的生活習慣和自己差異很大。張教授喜歡早起晨練,而王麗華則習慣晚睡晚起。張教授注重養生,每餐都要嚴格按照營養學來搭配,而王麗華則喜歡隨意一些。


    一天早上,張教授正在廚房忙活,王麗華懶洋洋地起床,看到早餐桌上擺著各種健康食品,不由得皺了皺眉。


    “老張,咱們能不能吃點簡單的,我不太喜歡這麽複雜。”王麗華說道。


    “麗華,健康最重要,你看這都是營養搭配好的,對身體好。”張教授耐心解釋。


    王麗華無奈地笑了笑:“好吧,你說的有道理。”


    日子一天天過去,兩人雖然有些小矛盾,但總的來說還算和諧。可是,內心深處,王麗華開始感到有些不安。


    這一天,王麗華在廚房裏忙活著準備午餐,而張教授則坐在客廳的沙發上看報紙。突然,他抬起頭,看見餐桌上的碗筷擺放得有些淩亂,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麗華,碗筷不能這樣擺,會影響用餐心情的。”張教授放下報紙,走到廚房門口說道。


    王麗華正在切菜,聽到這話,停下手中的刀,轉身看著張教授,有些不耐煩地說:“老張,你這要求也太多了吧,吃個飯而已,何必那麽講究。”


    張教授臉色一沉:“這不是講究,是生活的品質。你看你,做事總是這麽隨意,難怪家裏總是亂糟糟的。”


    王麗華聽了這話,心裏有些不舒服:“老張,我每天都在打掃,你居然還嫌我不夠仔細?”


    張教授不甘示弱:“我隻是希望我們能過得更好一些,你怎麽總是不理解我的用心?”


    兩人你一句我一句,越說越激動,最後竟吵了起來。王麗華氣得扔下手中的菜刀,轉身迴了臥室,把門“砰”地一聲關上。


    那一夜,王麗華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她想著這兩個月來的生活,雖然有張教授的陪伴,但兩人的性格差異越來越明顯。她感到自己無法再繼續這樣的生活了。雖然她尊敬張教授,但她不願再委屈自己。


    第二天早晨,王麗華走出臥室,看見張教授已經坐在餐桌旁,正在看報紙。她深吸了一口氣,走到張教授麵前。


    “老張,我們談談吧。”王麗華平靜地說道。


    張教授放下報紙,看著王麗華,神情有些複雜:“好,你說。”


    王麗華坐下來,整理了一下思緒:“老張,我想了很久,覺得我們這樣下去對誰都不好。你的生活習慣和我差異太大,我們總是為了小事爭吵,這樣的日子讓我很累。”


    張教授沉默了一會兒,點點頭:“我明白你的意思。其實我也感覺到了。或許我們真的不適合搭夥生活。”


    王麗華看著張教授,心裏有些難過,但她知道這是最好的選擇:“老張,你的退休金我都記錄清楚了,這些錢我現在還給你。”


    她拿出一個小本子,裏麵詳細記錄了每一筆開銷,還有一疊錢遞給了張教授。張教授接過錢和本子,歎了口氣:“麗華,你是個好人,是我要求太多了。”


    王麗華搖搖頭:“老張,你沒有錯,隻是我們不適合一起生活。希望你以後能找到更合適的伴。”


    兩人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張教授站起身,伸出手:“麗華,謝謝你這段時間的照顧,我們以後還是朋友。”


    王麗華也站起身,握住了張教授的手:“當然,我們還是朋友。”


    那天,王麗華收拾了自己的東西,搬迴了自己原來的家。她站在窗前,看著外麵的街道,心裏有種說不出的輕鬆。雖然未來依然充滿未知,但她知道自己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


    王麗華迴到自己獨居的生活,雖然屋子裏依然是冷冷清清,但她感覺心裏輕鬆了很多。每天早晨,她會在陽台上曬曬太陽,看看花草,偶爾去公園散散步。雖然偶爾會感到孤獨,但她更喜歡現在這種自由自在的生活。


    一天上午,王麗華正坐在陽台上喝茶,手機響了,是她的兒子小李打來的。


    “媽,你最近怎麽樣啊?”小李關切地問。


    “挺好的,小李,你呢?工作忙不忙?”王麗華笑著迴答。


    “還好,媽,我和你說個事兒,我打算過幾天迴家看看你。”小李的聲音裏帶著興奮。


    “好啊,好啊,你迴來媽給你做好吃的。”王麗華心裏一暖,開心地答應了。


    掛了電話,王麗華開始計劃著兒子迴家的安排,她決定把家裏好好收拾一下,還準備做幾道兒子最愛吃的菜。她感到久違的期待和興奮。


    而另一邊,張教授也在反思自己的生活。他意識到,自己在和王麗華相處的過程中,確實有些太過挑剔了。兒女們總是忙於工作,自己一個人生活雖然孤獨,但或許應該更多地考慮別人的感受。


    這天,張教授撥通了兒子的電話。


    “小張,我是爸。最近工作忙嗎?”張教授問道。


    “爸,還好,您身體怎麽樣?要不要我迴來看看您?”小張關切地問。


    “身體還行,沒啥大問題。我在想,咱們是不是應該多溝通溝通,我有些事想和你聊聊。”張教授的語氣裏帶著些許歉意。


    “好啊,爸,咱們有時間多聊聊。”小張笑著說。


    掛了電話,張教授感覺心情舒暢了很多。他開始學著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每天早上去公園鍛煉,偶爾和老朋友們聚聚,生活變得豐富起來。


    幾天後,小李迴到了家,帶來了許多禮物。王麗華開心得不得了,忙前忙後地給兒子做好吃的。


    “媽,你別忙活了,坐下來歇會兒吧。”小李心疼地說。


    “沒事兒,媽高興呢,你難得迴來一次。”王麗華笑著說道。


    吃完飯,母子倆坐在沙發上聊天。王麗華聊起了和張教授搭夥的事情,小李聽得很認真。


    “媽,其實你這麽做挺勇敢的,雖然最後沒成功,但至少你嚐試了。”小李說。


    “是啊,人總是要學著勇敢麵對生活的。我現在覺得自己更懂得怎麽去享受生活了。”王麗華微笑著說。


    與此同時,張教授也在和兒子小張聊著天。


    “爸,其實我們也很想多陪陪您,隻是工作太忙。”小張有些愧疚地說。


    “我知道,我以前有些太過要求完美了,以後我會學著放寬心。”張教授感慨地說。


    “爸,咱們以後多聊聊,有什麽事您就跟我說。”小張握住了張教授的手。


    這段時間的經曆,讓王麗華和張教授都學到了很多。他們明白了生活不僅僅是追求完美,更重要的是學會包容和理解。雖然搭夥生活結束了,但他們都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王麗華重新拾起了自己的興趣愛好,開始學習插花和畫畫,每天過得充實而快樂。而張教授也逐漸適應了一個人的生活,學會了與兒女們更好地溝通,生活中也有了更多的溫暖和關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散文詩1000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台式鍋貼的雲傾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台式鍋貼的雲傾雪並收藏散文詩1000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