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棲


    ——讀賈島《題李凝幽居》偶得


    @丙叔佩史


    靜居鄰稀少,荒徑蔓草長。


    池畔鳥棲枝,月下僧叩訪。


    橋分田色綠,雲湧山巒蒼。


    往返茲地頻,幽約誠不忘。


    賞析


    故事賞析:《鳥棲》——讀賈島《題李凝幽居》偶得


    在一個遙遠的村莊邊緣,隱藏著一處被世人遺忘的角落,那裏有一個叫做李凝的人選擇在此處建立了自己的小小世界。這裏極少有人跡,隻有一條蜿蜒的荒徑,兩旁蔓草叢生,隨風搖曳,像是天然形成的綠色地毯,引領著來訪者進入一片幽靜而神秘的土地。


    某個月光如洗的晚上,一陣清風拂過,帶著淡淡的青草香,幾隻小鳥擇樹而棲,落在池邊的老柳樹上,偶爾低吟淺唱,似乎在述說著一天的見聞。就在這時,從遠處傳來輕微的木魚聲,伴隨月色而來的是一位身披袈裟的僧侶,他步履輕盈,穿過草地,來到李凝的門前,輕輕扣響了門環。月光下,這情景如同一幅水墨畫般寧靜祥和,美得讓人心醉。


    早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樹梢,點亮了田野的每一個角落,漫步在古老的石橋上,可以看到不同層次的綠色——稻田波瀾起伏,像海洋一樣廣闊;不遠處的山巒層疊,被晨霧包裹,宛如仙境。此時,山腰間突然升起一團團白色的煙霧,仿佛雲朵與大地之間有了交流,令人歎為觀止。


    李凝常在這片淨土中穿梭,不論是春夏秋冬,總能在不同的時節找到不一樣的美麗風景。他對這裏的每一寸土地都有著深厚的了解,每一次探訪都是一場新的發現之旅,心中默默許下了無數次的承諾:“無論何時何地,都將迴來這裏,守護這份幽靜,不讓任何塵世的煩惱侵擾。”


    《鳥棲》通過講述李凝的故事,不僅再現了賈島《題李凝幽居》所描繪的理想生活環境,而且進一步延伸了其中蘊含的情感與哲理。在這個忙碌而浮躁的世界中,每個人都在尋找屬於自己的一片淨土,無論是身體還是靈魂,都需要一個可以歇息、放慢腳步的地方。正如詩中所述,那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自然的尊重,也是對簡單生活方式的一種向往。在這裏,人們能找到內心的平靜,體驗生命的真諦,感受到真正的幸福與滿足。


    通過故事的形式,我們得以從另一個角度欣賞《題李凝幽居》的深層內涵,它不僅僅是一首詩,更是引導我們在現代社會中尋覓自我,重拾內心寧靜的重要啟示。


    ###翻開丙叔佩史的《唐詩宋詞漫話》,我們再來欣賞欣賞賈島的《題李凝幽居》。


    題李凝幽居


    @賈島


    閑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賞析


    深入解讀《題李凝幽居》— 賈島的心靈獨白


    在唐詩的浩瀚星河中,賈島的《題李凝幽居》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如同一顆璀璨星辰,散發著經久不衰的光芒。這首詩不僅描繪了一個幽靜脫俗的隱逸場景,更深入揭示了作者內心深處對自然、對生活的獨特見解與深沉情感,為我們打開了通往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大門。


    【閑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 這首詩的起始,便將我們帶入了一個遠離塵囂的隱秘世界。寥落的住宅,鮮有的鄰裏,一條蜿蜒的草徑穿行於荒蕪的園地之中,渲染出一幅空曠而寧靜的畫麵。這裏,是孤獨者的天堂,是詩意的棲息地,更是靈魂淨化的聖地。賈島用極簡的筆觸,勾勒出一片人煙稀少但充滿生命力的田園風光,仿佛是對現實社會喧囂與擁擠的一種逃離,引人向往那一份清淨無瑕的精神家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繼而,詩人借助生動的畫麵語言,捕捉到了夜晚獨有的靜謐之美。當夜幕降臨,池塘邊樹木成為鳥類的溫馨巢穴,它們在此安然入眠;而一位僧侶在皎潔月光的照耀下,輕敲著門扉,仿佛是在與寂靜之夜進行一場無聲的對話。這一靜一動之間的對比,不僅豐富了詩歌的表現力,也讓人感受到了大自然與人類活動間的和諧共存,突顯了寧靜與動態交織的魅力。僧人的出現,似乎在告訴我們,即便是最平淡的日子裏,也不乏神聖與儀式感的存在,每一份存在都有其價值與意義。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隨著詩人的步伐,我們穿越一座古舊的橋梁,眼前瞬間煥發生機。橋的另一側,是廣闊無垠的田野,色彩分明,美不勝收。賈島用“移石動雲根”這一奇巧的比喻,賦予了雲朵飄動以生命感,好似大地上每一顆石頭都能觸動雲的根基,從而引發雲層的悠然變化。這不僅表現了詩人對自然現象敏銳的觀察力,也映射出他對生活細微之處的深刻洞察。這裏,每一個細節都被賦予了詩意,大自然不再是冷冰冰的背景板,而是有著情感波動的生命體,與人的情感緊緊相連。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詩的最後一句,是賈島對幽靜生活的深情告白。即使曾因種種原因不得不離開這片樂土,但他的心始終未曾離開,這裏已經成為他精神的寄托,承載著他對未來生活的憧憬與期待。賈島在這裏所做的承諾,既是對友人李凝的應允,亦是對自我的諾言,體現了一種堅定與忠誠。這是一種超脫世俗約束的追求,是對內心平靜與自由的永恆追求,是對生命本質最真實的迴應。


    賈島的《題李凝幽居》,不僅僅是一首描繪田園風光的佳作,更是唐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迴歸自然的典範之作。在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到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對自然之美的讚美,以及對人生哲學的深刻思考。它教會我們,在喧鬧與繁華的背後,保留一份寧靜,尋求內心的平衡與和諧,這才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在今天的快節奏社會中,這首詩依然具有強大的啟示意義,引導著我們在追夢的路上不忘初心,堅持內心的純真與夢想。


    當我們深入地去剖析和解讀《題李凝幽居》這首詩時,就宛如打開了一扇通往賈島內心世界的神秘之門。透過那精妙絕倫、字字珠璣的詩句,我們不僅僅隻是單純地欣賞到了賈島令人驚歎不已的藝術才華,更是深刻地體悟到了他潛藏於每一個字、每一行詩之間所流淌著的深沉而細膩的思想情感。


    這首詩,它不單單是一篇優美的文學作品,更是一段與時代展開對話的無比珍貴的曆史記錄。它承載著那個特定時期的文化烙印、社會風貌以及人們的心靈訴求,猶如一座跨越時空的橋梁,將過去與現在緊密相連。


    在這如詩如畫般的美妙意境之中,我們仿若被一股神奇的力量牽引著,得以暫且忘卻塵世中的種種紛擾和煩憂。我們跟隨著詩人的筆觸,一步步踏入那片清幽寂靜的天地,尋覓著那份已經失散許久的寧靜與悠然自得。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詩意指引,我們內心深處那些曾經黯淡無光的希望之火才得以重新熊熊燃燒起來;原本沉寂已久的激情,也如同洶湧澎湃的浪潮一般,再度被喚醒。於是,我們擁有了足夠的勇氣和力量去直麵生活中接踵而至的艱難險阻和重重挑戰,毫不退縮,堅定前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詩宋詞漫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丙叔佩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丙叔佩史並收藏唐詩宋詞漫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