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的夜風拂過禦花園,花香陣陣,沁人心脾。禦書房內卻燈火通明,林瑾和陶夭夭端坐在書案前,蘇瑤和陳博士分坐兩側,氣氛顯得格外嚴肅認真。


    “陛下,娘娘,臣女這些日子走訪民間,發現百姓對教育的渴望十分強烈。”蘇瑤率先打破沉默,語氣中帶著幾分激動,“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讀書識字,將來為國家效力。”


    “陳博士,你從未來而來,可有什麽好的建議?”林瑾將目光轉向陳博士,眼中充滿了期待。


    “迴稟陛下,依臣之見,我們應該建立一個全新的教育體係,將現代科學知識與古代智慧相結合,既要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也要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培養學生的全麵素質。”陳博士不慌不忙地迴答道,鏡片下的雙眼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具體該如何實施呢?”陶夭夭追問道,纖細的手指輕輕地敲擊著桌麵,陷入了沉思。


    “臣建議,首先在全國範圍內建立現代化的學校,普及基礎教育,讓所有適齡兒童都能接受教育。”陳博士頓了頓,繼續說道,“其次,改革教育內容,將數學、物理、化學等現代科學課程納入教學大綱,同時保留經史子集等傳統文化經典。最後,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讓他們在實踐中學習知識,運用知識。”


    林瑾讚許地點了點頭,目光轉向一旁的李太傅,“李愛卿,你覺得如何?”


    李太傅捋了捋胡須,沉吟片刻後說道:“陳博士的提議頗有見地,老臣認為可行。隻是這新的教育大綱,還需要仔細斟酌,既要符合國情,又要與時俱進。”


    “李愛卿言之有理。”林瑾點頭表示同意,“朕命你與陳博士共同負責製定新的教育大綱,務必精益求精。”


    “臣遵旨。”李太傅和陳博士齊聲應道。


    “還有,”陶夭夭補充道,“除了學校教育,我們還可以創辦一些圖書館、博物館等文化場所,為百姓提供更多學習的機會。”


    “娘娘思慮周全。”蘇瑤眼中閃過一抹欽佩,接著說道,“臣女還計劃組織一些科技展覽和講座,邀請各行各業的專家學者為百姓普及科學知識。”


    “好,就按你們說的辦。”林瑾眼中充滿了希望,“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一定能夠點燃全民學習的熱情,讓知識之光照亮整個國家!”


    接下來的日子裏,林瑾和陶夭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改革中。蘇瑤則開始著手準備學校的建設,她想起臨行前陶夭夭在她耳邊輕語的話:“設備的事情,我已經安排好了……”


    蘇瑤雷厲風行,不出幾日便敲定了學校的選址——一處依山傍水的幽靜之地,遠離鬧市喧囂,環境清幽宜人。隨後,她便開始著手安排建設事宜。然而,當工部尚書看到蘇瑤遞交的采購清單時,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


    “蘇大人,這……這清單上的東西,聞所未聞啊!”工部尚書擦了擦額頭的冷汗,指著清單上那些奇形怪狀的圖樣,滿臉疑惑。


    蘇瑤神秘一笑,湊近工部尚書耳邊低語了幾句。工部尚書聽後,臉色由疑惑轉為震驚,最終化作一抹了然,連連點頭道:“下官明白了,這就去辦!”


    原來,蘇瑤動用了陶夭夭為她安排的“特殊隊伍”。這支隊伍由來自現代的能工巧匠組成,他們帶來了許多先進的技術和設備,足以打造出一所與時代先鋒接軌的學府。


    數月之後,一座嶄新的學校拔地而起。紅牆綠瓦,雕梁畫棟,古樸典雅中透著一股現代氣息。教室寬敞明亮,配備了舒適的桌椅和黑板,甚至還安裝了陶夭夭特意設計的“護眼燈”。圖書館裏更是琳琅滿目,各種書籍應有盡有。


    最令人驚歎的,還要數學校裏的實驗室。各種實驗器材一應俱全,從簡單的試管燒杯到複雜的顯微鏡、天文望遠鏡,甚至連蒸汽機模型都有。這些以往隻存在於想象中的事物,如今真實地呈現在學生們眼前,讓他們有機會親眼觀察、親手操作,在實踐中感受科學的魅力。


    陳博士被任命為學校的科學顧問,定期為學生們舉辦科普講座。他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將原本枯燥乏味的科學知識講解得妙趣橫生,激發了學生們對科學的濃厚興趣。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們頭頂的星空,蘊藏著無限的奧秘……”陳博士指著星空圖,侃侃而談,“宇宙之大,超乎想象!而我們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才剛剛開始……”


    學生們聽得如癡如醉,眼中閃爍著求知的光芒。下課後,他們紛紛圍著陳博士,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課堂上的氣氛熱烈而活躍。


    這一日,天氣晴朗,萬裏無雲。一輛樸素的馬車緩緩駛向學校,車簾微微掀開,露出一雙熟悉的深邃眼眸……


    馬車停穩,陶夭夭和林瑾相攜走下馬車,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學生們身著統一的校服,在操場上追逐嬉戲,朗朗讀書聲從教室裏傳來,一切都充滿了朝氣和活力。


    “這裏的孩子,眼裏都充滿了光。”陶夭夭望著眼前這幅景象,嘴角不禁泛起一抹欣慰的笑容。


    林瑾輕輕握住她的手,深邃的眼眸中充滿了柔情:“這一切,都是你努力的結果。”


    他們走進一間教室,學生們正在上算術課。一位年輕的老師正在用算盤講解著加減乘除的運算方法,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不時舉手提問。


    “這算盤真是精妙,竟然能將複雜的數字運算變得如此簡單。”陶夭夭不禁讚歎道。


    林瑾也點頭表示讚同:“老祖宗的智慧,不容小覷。”


    下課後,陶夭夭和林瑾與學生們親切交談,詢問他們的學習情況,鼓勵他們珍惜機會,努力學習。


    “知識就是力量,隻有掌握了知識,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陶夭夭語重心長地說道,“我希望你們能夠勇於探索,追求真理,成為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才。”


    學生們聽得熱血沸騰,紛紛表示一定會牢記教誨,刻苦學習。


    然而,教育改革的推行並非一帆風順。一些思想保守的家長對學校教授的“奇技淫巧”感到不安,擔心孩子會因為接觸現代科學而失去對傳統文化的尊重。


    “聽說學校裏居然教孩子們用什麽玻璃球看星星,還說太陽是圓的,這不是胡說八道嗎?”


    “是啊,老祖宗的東西不能丟啊!這些新奇玩意兒,學了有什麽用?能考取功名嗎?”


    家長們的議論傳到了陶夭夭和林瑾的耳中,他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看來,我們還需要做些什麽,才能消除他們的疑慮……”陶夭夭沉吟道。


    林瑾握住她的手,堅定地說:“別擔心,我已經有主意了……”


    林瑾的想法是,與其被動地解釋,不如主動出擊,用事實說話。他決定舉辦一場盛大的比賽,一場將現代科學與傳統文化完美融合的競賽。


    消息一出,舉國嘩然。百姓們議論紛紛,好奇這場比賽究竟會以怎樣的形式呈現。


    比賽當天,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場地中央搭建了兩個高台,分別代表著“科學”和“傳統”。


    第一輪比賽是“巧思妙解”,由學生們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科學組的學生們利用杠杆原理,輕鬆地將沉重的貨物搬運到指定位置,引來陣陣驚歎。而傳統組的學生們也不甘示弱,他們利用古代的榫卯結構,快速搭建起一座堅固的木橋,博得滿堂彩。


    第二輪比賽是“文武雙全”,考察學生們的綜合素質。科學組的學生們用簡潔明了的語言,講解著天文地理的奧秘,令在場的人聽得如癡如醉。傳統組的學生們則揮毫潑墨,用優美的書法和詩詞,展現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最後一輪比賽是“創新融合”,要求學生們將現代科學與傳統文化相結合,創造出新的作品或方案。科學組的學生們利用光學原理,設計出了一款可以放大字跡的眼鏡,方便老年人閱讀。傳統組的學生們則將草藥知識與現代醫學相結合,研製出一種治療風寒的特效藥。


    比賽的結果出乎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平局。這場比賽不僅展現了學生們的才華和創造力,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人們對科學和傳統的刻板印象,證明了兩者並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比賽結束後,許多家長主動找到陶夭夭和林瑾,為之前的偏見道歉,並表示願意讓孩子們繼續在學校學習。


    “看來,我們成功了。”陶夭夭欣慰地看著那些求知若渴的孩子們,眼中充滿了希望。


    “不,”林瑾輕輕搖頭,“這僅僅是個開始。”他望向遠方,目光深邃,“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


    他握住陶夭夭的手,感受到她掌心的溫度,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但隻要他們攜手同行,就一定能夠克服所有困難,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這時,一位身穿長袍,風塵仆仆的男子快步朝他們走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後我靠美食征服大反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維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維晟並收藏穿越後我靠美食征服大反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