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微亮,朝陽未起時,小乞兒便起床挑水,山中觀內皆無水井,隻得手提木桶跑至山下,趁著小聖村村民打火做飯,井邊人少時,打半桶水漏半桶,一路跌跌撞撞再到道觀,雖說有些苦累,可也給這營養不良的小乞兒,打下了一些牢實的身體基礎,力氣不小不說,也能少幾迴生病。
往來幾趟後,觀內水缸打的半滿,小乞兒累的大汗淋漓,想著再到井邊打一次水,便熱一些昨日剩粥,填飽肚子後給老道清理一下身體,這一天的活兒基本就算完成,到時便可以下山,去鄰近鎮裏找那手持鏽劍的小劍客。
村裏同齡孩子大多數也在鎮上念私塾,到時等他們放學,可以一起去山裏抓鳥捕蟲,也免得小乞兒一人在觀裏無聊,老道士對此也是極為支持。
十來歲的年齡,就應該是這般無憂無慮的樣子,若是成天麵對著一個將死之人,難免惹得一身暮氣,與一些年輕氣旺的小孩兒多接觸接觸,這才能陽光一些,大了也不會被別人說木訥。
小乞兒雙手拎著水桶扛在背上,下山之路由青石板鋪了一條小道,這個季節晨時多有寒霜,小乞兒此刻沒了力氣,也不敢跑的太快,生怕一個不留神,摔個七葷八素的。
“小乞兒……小乞兒!”
還沒等到下山,小乞兒便聽聞有人叫他,放下木桶小跑到山下,看見個老實本分的農家漢子。
那漢子骨架生的大,個子也高,臉上濃眉大眼、鼻梁挺拔,見到小乞兒下山後便說道:“跑慢些,小心摔著。”
小乞兒靦腆的笑笑,說道:“大李叔,您找我啥事兒?”
農家漢子笑了兩下,摸了摸小乞兒的腦袋後說道:“今日我和你小李叔一起去鎮裏買點東西,東西有點多,想著叫你過來幫幫忙,付你兩個銅板,再你買些好吃的,你看成不?”
小乞兒連忙搖了搖手,說道:“幫忙這事兒,您不嫌我添亂就好,銅錢和好吃的就不用了,觀裏還有些閑錢,暫時餓不著。”
大李叔大笑兩聲,將銅板硬塞到小乞兒手中後,說道:“你這娃娃,給你錢還不要,小傻子,銅板收好了,等你忙完觀裏的事情後,下山找我便是。”
說罷,也不管小乞兒如何推辭,轉身便向山下走去。
小乞兒一人愣在原地,伸手摸了摸那兩枚帶有餘溫的銅板,小心翼翼的放到懷裏後,迴到剛剛放置木桶的地方,拿著木桶打了最後一桶水,又給觀內老道擦了擦身子,這才下山。
剛剛走進小聖村中,還未等小乞兒有反應,便被兩個稍大些的青年攔住了去路,常言道,窮山惡水出刁民,凡事有兩極,有對小乞兒憐憫心疼的,便有看其不慣,出惡氣的。
兩個青年就是這刁民,說來也怪,他們二人同小乞兒身世差不多,都是小時父母出事,吃著百家飯,穿著百家衣,靠著村民的善良施舍長大,可這二人慢慢長大,卻把村民的善良當做本是如此,已經到了能養活自己的年齡,卻遊手好閑,偷雞摸狗。
有時缺錢了,肚餓了,便到一戶人家,“借”些錢財和糧食,後來村民分給了他們兩畝地,也不再管他們,恰巧這個時候小乞兒被老道從觀中扔下山,便覺著本該屬於他們的東西,都讓這小乞兒一人霸占了,所以時長過來挑小乞兒的麻煩。
“嘿!我當是誰呢,小子最近過得滋潤呐。”其中一人叫李濤,嘴裏叼著根草,斜眯著眼,看著小乞兒想要進村,便擋住了道路。
“你過的滋潤,倒是把我們給害苦了,每天餓著肚子還得下地幹活兒。”和李濤在一起的李海,也在一旁挖苦諷刺。
小乞兒站在原地,也不敢說話,隻能低著頭,想要繞過這兩個痞子,可李海李濤哪能這麽輕易放過小乞兒,見他不說話,李海上去便是一腳,踹到小乞兒後,還抓著小乞兒的頭發,笑嘻嘻的說道:“你這孩子,見到哥哥也不打聲招唿,可真沒禮貌!”
“對不起。”
小乞兒不敢多說,隻能低頭認錯,生怕一句話不對,便招來一頓毒打,往常日子裏,這兩人可沒少刁難他。
“一句對不起就了事?”李濤繞到小乞兒身前,身子微微彎下,抬手就是兩個嘴巴子,“聽說大李叔叫你幹活兒去,一定有工錢吧。”
“沒……”小乞兒撒了個謊,這兩個銅板雖說也就兩文錢,可多攢點錢,也能給觀裏買些糧食,也能讓臥床的老道,少挨餓,多吃些。
“嗬嗬,年紀不大,心眼不少,不給你些苦頭,你是不會說真話。”李濤在旁邊說著,李海抓著小乞兒的頭發,對著他的臉扇了兩下,剛準備抬腳再泄泄心中惡氣,小乞兒說話了。
“大李叔讓我去他家吃飯,不給我錢。”
李海李濤兩人對視一眼,覺著這小乞兒看起來沒有說假話,二人歎氣一聲,依舊是李海動手,李濤說話。
“讓你去吃你就去吃?要讓我見你再到別人家蹭飯,我非打斷你條腿!”李濤拍了拍李海的肩膀,二人不屑的看了小乞兒兩眼後,便離開了。
小乞兒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塵,將沒能忍住的淚水擦了擦,向村內跑去。
沒過一會兒,便找見了正蹲在門口吃飯的大李叔。
大李叔原名李大寶,小李叔是他弟弟,名喚李小寶,兩人雙胞胎,都是些三十來歲的漢子,平時種種地,也管村裏的一些必須用品,都對小乞兒不錯。
“今日買些鹽布就行,東西倒是不多,就是有些沉重。”大李叔想拉著小乞兒一同吃飯,可小乞兒想起剛剛李海李濤對他說的話,隻能堅持拒絕。
大李叔一見小乞兒身上的傷勢,便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隻是礙於那兩兄弟的脾性,沒敢多說,拉著小乞兒出了門,這才邊在路上走,邊給小乞兒說一下今日需要購買的物品。
小鎮離小聖村足有二十裏,小李叔為了早點迴來收拾莊稼,就先他們二人一步上路,所以一路上大李叔和小乞兒也沒敢多聊。
不到一個時辰後,小乞兒和大李叔便來到了這小鎮中,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小鎮不大,裏麵的一些個商鋪倒是齊全,小乞兒和大李叔也不是第一次來這小鎮,輕車熟路的找見鹽店後,大李叔便讓小乞兒自己玩去,約定了一起迴去的時間,到時候城門口等著就行了。
小乞兒點了點頭,邁著瘦弱的雙腿一拐角便消失不見,鎮西頭有個鐵匠鋪,那兒有個自稱是將來天下第一仙道劍客的小子,是小乞兒以前來小鎮中認識的朋友。
小劍客叫張洞靈,比小乞兒大個三四歲,平日間為學劍客,表現得極為豪爽,其實內地裏是一個想要把銅錢掰成兩瓣花的摳門鬼,平日喜歡耍刀弄劍,拿著一把鏽劍四處亂砍,常常被打鐵的父親給揍得下不來床,不過他對小乞兒倒是仗義,兩人常常一起闖禍,最後留下了掩護的,一定是這小劍客。
看著鐵匠鋪不遠的小乞兒,摸了摸懷裏的兩個銅板,也就是兩文錢,去胡同口買了兩個糖葫蘆,想著去久不去人家裏,此刻空著手倒是不合適。
“呦!當歸!”
一個與小乞兒一樣蓬頭垢麵的少年,背著一把生鏽的鐵劍,向著小乞兒跑了過來。
小乞兒正準備買糖葫蘆,聽見有人叫自己名字,便停了下來,轉身向那少年跑了過去,來人正是張洞靈,他是在小鎮和小聖村裏,唯一一個叫小乞兒名字的人,李當歸,這就是小乞兒的名字。
李當歸居住道觀與小鎮有一段距離,所以下山來小鎮的時間並不多,張洞靈此刻看見李當歸正往賣糖葫蘆那邊走,哪能不知道這小子想要幹啥,平日裏窮的要死,這會兒還能讓他破費?
想著,張洞靈當即拉著李當歸的手說道:“最近吃糖多了,蛀牙生了兩個,就因為這,我爹還打了我一頓,你還想買糖葫蘆害我?”
“不敢!”當歸急忙擺手說道,“我不知道你生蛀牙你爹還打你,我就是想找你玩一會兒。”
張洞靈聞言拍了拍自己的胸膛,說道:“巧了,我爹正打一柄絕世神劍,跟哥哥來,給你開開眼!”
當歸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跟這張洞靈進了鐵匠鋪。
一進門,便感覺一股熱浪撲麵而來,當歸下意識的伸手擋了擋,稍微適應了一下後,再抬頭向鋪子裏看去,一個中年男人手持大錘,不斷地將揮舞著,身上疤痕累累、肌肉湧動,神色凝重。
“咋樣,厲害吧!”張洞靈看著自己父親打鐵時的樣子說道,“爹打劍,兒用劍,等我入仙道第一劍客時,就封我爹為天下第一鑄劍師!”
一旁的當歸沒理他,隻是盯著鐵砧上一把劍形粗胚,被打的火光四射,心想,若是自己日後學個這樣的手藝,不僅不需要擔心吃飯問題,也算是了了老道一個心願,沒有多想,當歸開口向中年男子問道:“叔叔,我能拜你為師學打鐵嗎?”
打鐵的男人看了當歸和張洞靈兩眼,搖了搖頭,沒說話。
“誒……好好的仙道不修,幹嘛學我爹打鐵?”張洞靈樂了,對著當歸笑嘻嘻的,又是摸頭又是拍肩,每個正行。
“我……我怕我以後吃不上飯,老道士說學個手藝能活的好一點,苦點累點沒什麽,我真心想學!”當歸見中年男人搖頭不語,也顧不得身邊張洞靈的作弄,跑過去露出了自己瘦小的肩膀,“您看,我有肌肉,力氣很大!”
“哈哈哈!”中年男人還未說話,張洞靈便先笑出了聲,兩步走到當歸麵前,捏著那沒有幾兩肉的小胳膊說道:“若是你這叫肌肉的話,我爹那算什麽?”
當歸不語,大眼靜靜的望著中年男人。
“我安排一下小靈和你去靈虛派修仙道,過不了來找我,我教你打鐵!”中年男人話不多,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鐵砧上,也沒多看當歸兩眼,隨意的擺了擺手:“去吧,三天後過來。”
站在鐵砧旁的當歸愣了愣神,神色失落,低頭說道:“對不起,觀內還有老道需要我照顧,我去不了靈虛派。”
“你個傻小子,修仙道長生,修人道依舊生老病死,你那老道交給我爹,你和我修仙道是正理!”張洞靈拍了拍當歸的腦袋,對這傻小子有些不滿。
當歸心裏難受,老道自小養他到大,想要拋棄他去修仙問道,還是有些個舍不得,這天地間修仙道雖說可以長生,可若因此拋棄老道,當歸覺著長生也不算好事兒。
“沒事,等你考慮好了再說。”中年男人好似也對當歸有些失望,厭煩至極的擺了擺手。
當歸和張洞靈不敢再過於打擾中年男人打鐵,隻能先行退了出來,來到街上後,張洞靈對著當歸就是一陣數落。
“你去修仙道,不僅你自己可以長生,還能采摘些仙藥學些仙法,來幫助老道延緩衰老,若是真得了道,幫老道逃脫天地輪迴都可以,蠢小子、傻小子。”
當歸隻是低著頭看著腳下的青石板,聽著好友的話,心中卻有些猶豫了起來,一方麵不想離開老道,一方麵又想幫老道延續生命,一時之間,他也不知如何是好。
“我考慮考慮吧。”當歸搖了搖頭,看了看時刻也覺著有些不早了,便對張洞靈說道:“我還有事,今天便先迴去了,改日再來找你玩!”
兩人玩笑一陣,終於分別,當歸跑到城門口時,發現大李叔和小李叔已經扛著東西在等他了。
當歸心裏過意不去,想要分擔點重量,可小李叔笑著給了他一個糖葫蘆和小小的鹽袋後,說道:“你年紀小,別給壓壞身子了。”
當歸看著手中的鹽袋和糖葫蘆,抿了抿嘴沒有說話,心中念著老道和小聖村的村民,對那修仙之道更加排斥,隻是他到忘了那李海李濤二人,不過像他這般年齡和遭遇,向來是記恩不記仇。
三人一路無話,迴到小聖村時已經接近晌午,大李叔和小李叔想要留當歸吃飯,可當歸卻以照顧老道為由,急急忙忙的跑上了山,近些年來小聖村的村民對他幫助已經很大了,人不能得寸進尺,這是當歸以前在小鎮上的私塾外聽到的,更何況,早上的傷勢還未落下,這點當歸倒是記得清清楚楚。
跑了一天,當歸也著實有些餓了,想起昨日剩粥今天早上還沒來的及吃,當下便三步並作兩步,蹦蹦跳跳的的上了山。
道觀白日不封門,那塊當做門的木板子被當歸卸到一旁,底下搬幾塊石頭抵在木板兩旁,也能當個長凳和小床。
當歸上山以後,發現老道竟然坐在這木板子上,一手拿著糟蘿卜鹹菜,一手端著昨日剩粥,吃口菜喝口粥,好不悠閑。
“老道士,你能坐起來了!”當歸大笑,眼睛一熱,差點沒給哭出來。
往來幾趟後,觀內水缸打的半滿,小乞兒累的大汗淋漓,想著再到井邊打一次水,便熱一些昨日剩粥,填飽肚子後給老道清理一下身體,這一天的活兒基本就算完成,到時便可以下山,去鄰近鎮裏找那手持鏽劍的小劍客。
村裏同齡孩子大多數也在鎮上念私塾,到時等他們放學,可以一起去山裏抓鳥捕蟲,也免得小乞兒一人在觀裏無聊,老道士對此也是極為支持。
十來歲的年齡,就應該是這般無憂無慮的樣子,若是成天麵對著一個將死之人,難免惹得一身暮氣,與一些年輕氣旺的小孩兒多接觸接觸,這才能陽光一些,大了也不會被別人說木訥。
小乞兒雙手拎著水桶扛在背上,下山之路由青石板鋪了一條小道,這個季節晨時多有寒霜,小乞兒此刻沒了力氣,也不敢跑的太快,生怕一個不留神,摔個七葷八素的。
“小乞兒……小乞兒!”
還沒等到下山,小乞兒便聽聞有人叫他,放下木桶小跑到山下,看見個老實本分的農家漢子。
那漢子骨架生的大,個子也高,臉上濃眉大眼、鼻梁挺拔,見到小乞兒下山後便說道:“跑慢些,小心摔著。”
小乞兒靦腆的笑笑,說道:“大李叔,您找我啥事兒?”
農家漢子笑了兩下,摸了摸小乞兒的腦袋後說道:“今日我和你小李叔一起去鎮裏買點東西,東西有點多,想著叫你過來幫幫忙,付你兩個銅板,再你買些好吃的,你看成不?”
小乞兒連忙搖了搖手,說道:“幫忙這事兒,您不嫌我添亂就好,銅錢和好吃的就不用了,觀裏還有些閑錢,暫時餓不著。”
大李叔大笑兩聲,將銅板硬塞到小乞兒手中後,說道:“你這娃娃,給你錢還不要,小傻子,銅板收好了,等你忙完觀裏的事情後,下山找我便是。”
說罷,也不管小乞兒如何推辭,轉身便向山下走去。
小乞兒一人愣在原地,伸手摸了摸那兩枚帶有餘溫的銅板,小心翼翼的放到懷裏後,迴到剛剛放置木桶的地方,拿著木桶打了最後一桶水,又給觀內老道擦了擦身子,這才下山。
剛剛走進小聖村中,還未等小乞兒有反應,便被兩個稍大些的青年攔住了去路,常言道,窮山惡水出刁民,凡事有兩極,有對小乞兒憐憫心疼的,便有看其不慣,出惡氣的。
兩個青年就是這刁民,說來也怪,他們二人同小乞兒身世差不多,都是小時父母出事,吃著百家飯,穿著百家衣,靠著村民的善良施舍長大,可這二人慢慢長大,卻把村民的善良當做本是如此,已經到了能養活自己的年齡,卻遊手好閑,偷雞摸狗。
有時缺錢了,肚餓了,便到一戶人家,“借”些錢財和糧食,後來村民分給了他們兩畝地,也不再管他們,恰巧這個時候小乞兒被老道從觀中扔下山,便覺著本該屬於他們的東西,都讓這小乞兒一人霸占了,所以時長過來挑小乞兒的麻煩。
“嘿!我當是誰呢,小子最近過得滋潤呐。”其中一人叫李濤,嘴裏叼著根草,斜眯著眼,看著小乞兒想要進村,便擋住了道路。
“你過的滋潤,倒是把我們給害苦了,每天餓著肚子還得下地幹活兒。”和李濤在一起的李海,也在一旁挖苦諷刺。
小乞兒站在原地,也不敢說話,隻能低著頭,想要繞過這兩個痞子,可李海李濤哪能這麽輕易放過小乞兒,見他不說話,李海上去便是一腳,踹到小乞兒後,還抓著小乞兒的頭發,笑嘻嘻的說道:“你這孩子,見到哥哥也不打聲招唿,可真沒禮貌!”
“對不起。”
小乞兒不敢多說,隻能低頭認錯,生怕一句話不對,便招來一頓毒打,往常日子裏,這兩人可沒少刁難他。
“一句對不起就了事?”李濤繞到小乞兒身前,身子微微彎下,抬手就是兩個嘴巴子,“聽說大李叔叫你幹活兒去,一定有工錢吧。”
“沒……”小乞兒撒了個謊,這兩個銅板雖說也就兩文錢,可多攢點錢,也能給觀裏買些糧食,也能讓臥床的老道,少挨餓,多吃些。
“嗬嗬,年紀不大,心眼不少,不給你些苦頭,你是不會說真話。”李濤在旁邊說著,李海抓著小乞兒的頭發,對著他的臉扇了兩下,剛準備抬腳再泄泄心中惡氣,小乞兒說話了。
“大李叔讓我去他家吃飯,不給我錢。”
李海李濤兩人對視一眼,覺著這小乞兒看起來沒有說假話,二人歎氣一聲,依舊是李海動手,李濤說話。
“讓你去吃你就去吃?要讓我見你再到別人家蹭飯,我非打斷你條腿!”李濤拍了拍李海的肩膀,二人不屑的看了小乞兒兩眼後,便離開了。
小乞兒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塵,將沒能忍住的淚水擦了擦,向村內跑去。
沒過一會兒,便找見了正蹲在門口吃飯的大李叔。
大李叔原名李大寶,小李叔是他弟弟,名喚李小寶,兩人雙胞胎,都是些三十來歲的漢子,平時種種地,也管村裏的一些必須用品,都對小乞兒不錯。
“今日買些鹽布就行,東西倒是不多,就是有些沉重。”大李叔想拉著小乞兒一同吃飯,可小乞兒想起剛剛李海李濤對他說的話,隻能堅持拒絕。
大李叔一見小乞兒身上的傷勢,便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隻是礙於那兩兄弟的脾性,沒敢多說,拉著小乞兒出了門,這才邊在路上走,邊給小乞兒說一下今日需要購買的物品。
小鎮離小聖村足有二十裏,小李叔為了早點迴來收拾莊稼,就先他們二人一步上路,所以一路上大李叔和小乞兒也沒敢多聊。
不到一個時辰後,小乞兒和大李叔便來到了這小鎮中,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小鎮不大,裏麵的一些個商鋪倒是齊全,小乞兒和大李叔也不是第一次來這小鎮,輕車熟路的找見鹽店後,大李叔便讓小乞兒自己玩去,約定了一起迴去的時間,到時候城門口等著就行了。
小乞兒點了點頭,邁著瘦弱的雙腿一拐角便消失不見,鎮西頭有個鐵匠鋪,那兒有個自稱是將來天下第一仙道劍客的小子,是小乞兒以前來小鎮中認識的朋友。
小劍客叫張洞靈,比小乞兒大個三四歲,平日間為學劍客,表現得極為豪爽,其實內地裏是一個想要把銅錢掰成兩瓣花的摳門鬼,平日喜歡耍刀弄劍,拿著一把鏽劍四處亂砍,常常被打鐵的父親給揍得下不來床,不過他對小乞兒倒是仗義,兩人常常一起闖禍,最後留下了掩護的,一定是這小劍客。
看著鐵匠鋪不遠的小乞兒,摸了摸懷裏的兩個銅板,也就是兩文錢,去胡同口買了兩個糖葫蘆,想著去久不去人家裏,此刻空著手倒是不合適。
“呦!當歸!”
一個與小乞兒一樣蓬頭垢麵的少年,背著一把生鏽的鐵劍,向著小乞兒跑了過來。
小乞兒正準備買糖葫蘆,聽見有人叫自己名字,便停了下來,轉身向那少年跑了過去,來人正是張洞靈,他是在小鎮和小聖村裏,唯一一個叫小乞兒名字的人,李當歸,這就是小乞兒的名字。
李當歸居住道觀與小鎮有一段距離,所以下山來小鎮的時間並不多,張洞靈此刻看見李當歸正往賣糖葫蘆那邊走,哪能不知道這小子想要幹啥,平日裏窮的要死,這會兒還能讓他破費?
想著,張洞靈當即拉著李當歸的手說道:“最近吃糖多了,蛀牙生了兩個,就因為這,我爹還打了我一頓,你還想買糖葫蘆害我?”
“不敢!”當歸急忙擺手說道,“我不知道你生蛀牙你爹還打你,我就是想找你玩一會兒。”
張洞靈聞言拍了拍自己的胸膛,說道:“巧了,我爹正打一柄絕世神劍,跟哥哥來,給你開開眼!”
當歸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跟這張洞靈進了鐵匠鋪。
一進門,便感覺一股熱浪撲麵而來,當歸下意識的伸手擋了擋,稍微適應了一下後,再抬頭向鋪子裏看去,一個中年男人手持大錘,不斷地將揮舞著,身上疤痕累累、肌肉湧動,神色凝重。
“咋樣,厲害吧!”張洞靈看著自己父親打鐵時的樣子說道,“爹打劍,兒用劍,等我入仙道第一劍客時,就封我爹為天下第一鑄劍師!”
一旁的當歸沒理他,隻是盯著鐵砧上一把劍形粗胚,被打的火光四射,心想,若是自己日後學個這樣的手藝,不僅不需要擔心吃飯問題,也算是了了老道一個心願,沒有多想,當歸開口向中年男子問道:“叔叔,我能拜你為師學打鐵嗎?”
打鐵的男人看了當歸和張洞靈兩眼,搖了搖頭,沒說話。
“誒……好好的仙道不修,幹嘛學我爹打鐵?”張洞靈樂了,對著當歸笑嘻嘻的,又是摸頭又是拍肩,每個正行。
“我……我怕我以後吃不上飯,老道士說學個手藝能活的好一點,苦點累點沒什麽,我真心想學!”當歸見中年男人搖頭不語,也顧不得身邊張洞靈的作弄,跑過去露出了自己瘦小的肩膀,“您看,我有肌肉,力氣很大!”
“哈哈哈!”中年男人還未說話,張洞靈便先笑出了聲,兩步走到當歸麵前,捏著那沒有幾兩肉的小胳膊說道:“若是你這叫肌肉的話,我爹那算什麽?”
當歸不語,大眼靜靜的望著中年男人。
“我安排一下小靈和你去靈虛派修仙道,過不了來找我,我教你打鐵!”中年男人話不多,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鐵砧上,也沒多看當歸兩眼,隨意的擺了擺手:“去吧,三天後過來。”
站在鐵砧旁的當歸愣了愣神,神色失落,低頭說道:“對不起,觀內還有老道需要我照顧,我去不了靈虛派。”
“你個傻小子,修仙道長生,修人道依舊生老病死,你那老道交給我爹,你和我修仙道是正理!”張洞靈拍了拍當歸的腦袋,對這傻小子有些不滿。
當歸心裏難受,老道自小養他到大,想要拋棄他去修仙問道,還是有些個舍不得,這天地間修仙道雖說可以長生,可若因此拋棄老道,當歸覺著長生也不算好事兒。
“沒事,等你考慮好了再說。”中年男人好似也對當歸有些失望,厭煩至極的擺了擺手。
當歸和張洞靈不敢再過於打擾中年男人打鐵,隻能先行退了出來,來到街上後,張洞靈對著當歸就是一陣數落。
“你去修仙道,不僅你自己可以長生,還能采摘些仙藥學些仙法,來幫助老道延緩衰老,若是真得了道,幫老道逃脫天地輪迴都可以,蠢小子、傻小子。”
當歸隻是低著頭看著腳下的青石板,聽著好友的話,心中卻有些猶豫了起來,一方麵不想離開老道,一方麵又想幫老道延續生命,一時之間,他也不知如何是好。
“我考慮考慮吧。”當歸搖了搖頭,看了看時刻也覺著有些不早了,便對張洞靈說道:“我還有事,今天便先迴去了,改日再來找你玩!”
兩人玩笑一陣,終於分別,當歸跑到城門口時,發現大李叔和小李叔已經扛著東西在等他了。
當歸心裏過意不去,想要分擔點重量,可小李叔笑著給了他一個糖葫蘆和小小的鹽袋後,說道:“你年紀小,別給壓壞身子了。”
當歸看著手中的鹽袋和糖葫蘆,抿了抿嘴沒有說話,心中念著老道和小聖村的村民,對那修仙之道更加排斥,隻是他到忘了那李海李濤二人,不過像他這般年齡和遭遇,向來是記恩不記仇。
三人一路無話,迴到小聖村時已經接近晌午,大李叔和小李叔想要留當歸吃飯,可當歸卻以照顧老道為由,急急忙忙的跑上了山,近些年來小聖村的村民對他幫助已經很大了,人不能得寸進尺,這是當歸以前在小鎮上的私塾外聽到的,更何況,早上的傷勢還未落下,這點當歸倒是記得清清楚楚。
跑了一天,當歸也著實有些餓了,想起昨日剩粥今天早上還沒來的及吃,當下便三步並作兩步,蹦蹦跳跳的的上了山。
道觀白日不封門,那塊當做門的木板子被當歸卸到一旁,底下搬幾塊石頭抵在木板兩旁,也能當個長凳和小床。
當歸上山以後,發現老道竟然坐在這木板子上,一手拿著糟蘿卜鹹菜,一手端著昨日剩粥,吃口菜喝口粥,好不悠閑。
“老道士,你能坐起來了!”當歸大笑,眼睛一熱,差點沒給哭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