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將自己閉於幽室之中,神秘畫卷在燭光下泛著幽微之光。


    他眼神執著且疲憊,已然記不清在此耗費了多少日夜,隻知自己的心神仿佛要與這畫卷相融,隻為揭開其中關乎宋朝未來的啟示。


    起初,畫卷上的線條與色彩於他眼中如毫無頭緒的亂麻。


    他百般嚐試,將畫卷高舉對燭,期望借背後光影覓得異樣;又湊近畫卷,細察紙張紋理,似乎答案就藏於細微處。


    然而,皆是徒勞,那些山水、人物與花鳥,看似平常卻又透著怪異。


    某時,林羽目光定格在畫卷角落的一處墨漬,其形如烏雲,正緩緩籠罩下方一座小城。


    他心有所動,聯想宋朝當下邊境的動蕩,北方的遼與西夏仿若覬覦的惡狼,威脅著大宋安寧。


    莫非這墨漬預示著外族的入侵?但,這畫卷不會如此淺顯。


    林羽思緒飄飛,仿若迴到宋朝朝堂。


    他目睹大臣們為邊境之事爭論不休,主戰派與主和派各執一詞,皇帝於龍椅上眉頭緊鎖,難以定奪。


    而民間亦是困苦不堪,賦稅沉重,百姓於溫飽線苦苦掙紮。


    他不禁思量,這畫卷或許也暗示著宋朝內部的矛盾與困境,猶如盛世表象下的暗潮,隨時可能衝垮堤壩,將大宋江山拖入深淵。


    他繼續於畫卷中探尋,目光落在一條蜿蜒河流之上。


    河流顏色略顯渾濁,流經繁華之地時,似有改道跡象。


    林羽瞬間想到黃河,這條大宋的母親河,既孕育無數生命與文明,卻也因泛濫讓朝廷疲於應對。


    那河流改道處的繁華之地,或許就是汴京。


    若黃河泛濫危及汴京,對宋朝無疑是巨大災難,不僅會損毀大量民生設施,更可能動搖國本。


    正當林羽沉浸於對黃河的思索,一陣風過,燭火搖曳,畫卷光影驟變。


    他仿佛看到畫卷中的人物活了起來,原本靜止的農夫、商人和士兵,開始各自的奔忙與勞作。


    士兵們奔赴邊疆,臉上帶著視死如歸卻又隱含憂慮;農夫們在田間辛勤耕耘,土地卻貧瘠幹涸,收獲稀少;商人們在城中集市,麵對物價波動和官府盤剝,滿臉無奈。


    林羽的意識似被卷入這人流,他感受到士兵對戰爭的恐懼與對和平的渴望,體會到農夫對豐收的期盼和對生活的絕望,也察覺到商人對商機的敏銳和對政策的不滿。


    他意識到,宋朝命運不單取決於外敵與天災,更在於芸芸眾生之心向。


    若朝廷不能安撫民心,解決百姓疾苦,即便無外族入侵,內部也終將分崩離析。


    隨著光影再變,林羽看到一位身著官服的老者立於高台,對台下民眾大聲疾唿。


    雖聽不清所言,但從民眾表情可見,他們眼中燃起希望。


    林羽猜測,這老者或許是賢能之士,欲力挽狂瀾,拯救宋朝於危局。


    然而,老者背後有黑影暗中窺視,似在謀劃阻撓。


    林羽欲看清黑影真容,此時燭火突滅,幽室陷入黑暗。


    他從恍惚的意識中驚醒,額頭滿是冷汗。


    雖處黑暗,心中卻現曙光。


    他知曉畫卷的啟示尚未解讀完,但已尋得方向。


    宋朝未來,與外敵、天災、民心及朝廷內部正邪鬥爭緊密相連。


    他必須速將這些發現告知能影響宋朝命運之人,或許還能改變既定軌跡。


    林羽衝出幽室,不顧夜色深沉,要去尋那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將對畫卷的初步解讀和盤托出。


    奔跑中,腦海不斷浮現畫卷畫麵,每一細節皆深印心中。


    他深知,肩負重任,關乎宋朝存亡。


    林羽目光緊盯著畫卷,思緒卻掙脫時空束縛。


    他仿佛置身宋朝市井,耳邊是小販的叫賣聲,鼻尖是食物與塵土的氣息。


    瞬間,場景又切換至硝煙彌漫的邊疆,士兵怒吼與金戈相交聲充斥耳膜,鮮血腥味與風沙感撲麵而來。


    畫卷中的一抹紅色,在他意識裏先化作青樓女子嬌豔的唇脂,女子倚欄對樓下才子巧笑。


    隨即,紅色又成戰場烈烈旌旗,旗下將士麵容模糊卻決絕。


    林羽意識在兩種畫麵間跳躍,似被無形之手拉扯。


    他似看到宮廷內華麗宮殿與精美瓷器,皇帝高坐龍椅,眼神威嚴藏憂。


    轉瞬間,又是貧苦百姓的茅屋,漏風屋頂下,孩童餓得麵黃肌瘦,眼神滿是渴望與迷茫。


    這截然不同的景象在腦海重疊交錯,如命運兩極拉扯。


    林羽感覺自己於湍急河流中掙紮,一邊是宋朝燦爛文化高峰,文人墨客吟詩作畫、高談闊論;一邊是社會底層的黑暗深淵,賦稅徭役如沉重枷鎖,壓得百姓喘不過氣。


    意識在文化與苦難、繁榮與衰敗間穿梭,無法停歇。


    忽然,又被拽迴畫卷山水間。


    潺潺溪流聲在意識裏放大成洶湧洪水聲,衝毀沿岸村莊田地。


    溪邊垂柳枝條搖曳,似災民無助擺手求救。


    林羽在這光怪陸離的意識漩渦中,拚命尋著畫卷啟示的線索,卻被紛至遝來、真實卻無邏輯的畫麵與感覺淹沒。


    林羽對著畫卷,眼睛瞪得極大,幾乎貼到紙上,卻仍滿心困惑。


    他暗自嘀咕:“這畫莫非在與我捉迷藏?我都快瞧成鬥雞眼,仍毫無頭緒。”


    他瞧著畫中歪扭的線條,喃喃自語:“這畫的究竟是啥?莫不是哪位大師醉酒後胡亂比劃的?若我能從這團亂麻中找出宋朝未來,那我真能去擺攤算卦,號稱‘畫中神算林半仙’了。”


    突然,他發現畫裏有個小黑點,興奮高唿:“哎呀!這難道是解謎關鍵?我瞧著怎像隻蒼蠅?難道宋朝未來與蒼蠅有關?是說會有蒼蠅大軍攻宋,還是宋朝將盛產蒼蠅拍?”


    林羽又把目光轉向畫中的小山,撇嘴道:“這山畫得像饅頭,還皺巴巴的。難道預示宋朝糧食會這般模樣?那大家豈不是都得啃硬邦邦的饅頭山,不知牙口不好的能否申請吃流食。”


    正想著,一陣風吹來,畫卷差點糊他臉上,他手忙腳亂抓住畫,氣急敗壞道:“你這畫是不是嫌我笨,想自己跑掉?別呀,我還沒跟你較勁完呢。我就不信,堂堂一個大活人,搞不定你這張紙。”


    林羽思忖著,等解讀出畫卷的秘密,“就把它掛城門口,讓眾人瞧瞧我林羽的厲害。屆時或許能出名,說不定皇帝都會請我喝茶,順便問問宋朝運勢。但若解讀有誤,我是不是就得去充軍,與那些歪瓜裂棗的士兵為伴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攜山河畫卷,穿越古今追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奧特卡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奧特卡曼並收藏我攜山河畫卷,穿越古今追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