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州,汝南郡。


    平輿大仲府,大堂之中。


    “張楊心存異誌,被楊醜殺了!”


    袁術看著萇奴送迴的書信,眼中閃過一絲詫異,旋即麵露不屑道:“這個廢物,連自己的屬下都管不好,被殺也是活該!”


    “楊醜殺張楊,欲擁兵自立,然後被董昭帶人殺了?”


    “楊醜一介匹夫,連君侯都敢動手,還妄圖自立,嗯,此人也是罪有應得,董昭不愧是有識之士,竟能穩住河內局勢,的確是個人才!”


    “不錯!”


    袁術看完書信後,美滋滋的喝了口冪水,麵上帶著愜意道:“董氏這兩兄弟,的確懂事,當得重用!”


    “既然河內文武和萇奴,都舉薦董昭為太守,孤自無不允!”


    “如此也好!”


    “張楊包藏禍心之事尚未傳開,便消於彌爾,使其並未對大仲府造成影響,孤不愧是天命之人!”


    對於楊醜之死。


    袁術沒有絲毫關心,因為對方斬了張楊,這樣的行為,在他看來實在過於惡劣。


    哪怕張楊心存他念。


    也不能死在楊醜的手中,因為以下犯上,從來都是禁忌。


    十一月初,寒意漸濃。


    許是正處小冰河時期的緣故,冀州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雪。


    這場雪在初降之際,僅有寥寥雪花飄落,然沒過多久,宛如鵝毛般的雪花,便鋪天蓋地而下。


    不過半日光景。


    鄴城已然素裹銀裝,舉目四顧,盡是潔白。


    太平府內。


    張靖身著大氅,負手立於閣樓之上,看著漫天的飛雪,不由詩興大發,然受才學所限,隻得在心裏嘀咕道:“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霧草,太智障了,這他娘的也能叫詩?”


    “還是李白的詩詞絕啊!”


    “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嘖嘖嘖,如此詩句,唯疏狂二字可以評價!”


    “主公!”


    就在這個時候,同樣身披大氅的郭嘉徐步登上閣樓,行至張靖身後,作揖道:“巨鹿郡傳迴急信,稱袁紹已於日前,在廮陶祭天登基,定國號為魏,建元黃武,並設下文武百官!”


    “袁紹立魏?”


    張靖聽完,嘴角微抽道:“且以黃武為年號?”


    不得不說,張靖驚呆了。


    隻因袁紹的魏國。


    不但采用了曹操的國號,竟然還用了孫十萬的年號。


    原本的曹丕,在將劉協趕下皇位後,便以黃初作為年號,緊接著孫十萬,便以黃武為年號,兩者皆有一個黃字,不過這個黃字,和太平道黃巾沒多大關係。


    而是因為劉秀的東漢屬火德。


    是以立都洛陽後,便將其更名為雒陽。


    魏屬於土德且尚黃,亦為漢之延續,以土代火,初為萬物之始,是以曹丕會用黃初為年號,立都雒陽後,又將其更名為洛陽。


    水火不相容是常理。


    水土倒是不用忌諱。


    至於孫十萬改的黃武年號,純純是湊熱鬧的舉動,不提也罷。


    但兩人的年號都帶著黃字。


    其中的意思也很明顯,那就是二者皆有代漢之心。


    如劉備的章武,便繼承了東漢的火德。


    現在的袁紹,以魏為國號,以黃武為年號,可見其同樣有著代漢之誌。


    “正是如此!”


    郭嘉聞言緩緩點頭。


    “難怪今日會下雪!”


    張靖看著天空的雪花,淡淡道:“原來是隔壁的袁紹稱帝,連老天都看不下去了啊!”


    “主公明鑒!”


    郭嘉麵色古怪,朝張靖施了一禮。


    張靖笑著道:“袁紹稱帝乃喜事,當得於袁術知會一聲,讓他也跟著高興高興!”


    “主公所言極是!”


    郭嘉聞言有些憋不住笑,如今袁紹在冀州稱帝,袁術能有多高興,他完全可以預見得到。


    “興業,漢興,黃武!”


    張靖麵帶感歎道:“劉協身亡不過數月光景,天下便出現了三位皇帝,來年的天下,當會更加熱鬧,熱鬧點好啊!”


    “奉孝,你下去之後,讓咱們的人將此事傳遍諸地,讓天下的百姓,重新認識一下這位驃騎將軍!”


    “嗯,當初的董卓,也是袁紹請何進放進來的,作為漢室的掘墓人之一,他不應該享有美名!”


    以這個時代的消息傳遞。


    若非有心之人傳播,像袁紹稱帝這種大事,又在這種時節,沒個個把月時間,根本無法傳遍天下。


    諸如西涼,遼東,交州等地。


    哪怕是在一個月之後,這些地方的主官,也不一定能得知此消息,更別說是下麵的百姓。


    來年開春以後。


    太平府的主要目標便是袁紹,如今打擊袁紹的名望,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屬下領命!”


    郭嘉聞言神色鄭重,恭敬行禮應是。


    十一月上旬。


    董昭接到大仲府任命,始任河內郡太守,統轄河內軍政事務。


    旋即,其繼續任薛洪為長史,繆尚為郡丞,趙晟為騎都尉,李通為軍司馬,把軍權牢牢握在手裏。


    接下來。


    便是根據河內郡的情況,進行大刀闊斧的整改,為自己謀取更多的政績。


    豫州,汝南郡。


    平輿大仲府。


    袁術雙手揣於袖袍,斜倚於主位,聽著下方閻象頌念張靖的書信。


    “賢弟還是這般不務正業啊!”


    “又整出什麽太平農書?”


    “哎,宅心仁厚到此等地步,也唯有孤這賢弟了!”


    “罷了,賢弟都說農書好用,孤就給楊弘打個招唿……”


    就在袁術吐槽之際,下方頌念書信的閻象,心中已經掀起了滔天巨浪。


    對張靖的做法。


    他根本看不清楚一點。


    他可不是袁術那般眼高於頂,其對泛勝之十八篇,以及四民月令兩者,都有所耳聞。


    兩者是毫無疑問好東西。


    如今張靖將兩者歸納,並將其製成太平農書,那更是無數百姓渴求之物。


    對大勢力的益處,更無須多言。


    然而這樣的好東西,對方竟然毫不藏私,將其送給自家主公就算了,還如當初的新犁一般極力推薦?


    念完書信後的閻象。


    突然就覺得,張靖對自家主公一片赤誠丹心,連他都比之不及。


    “董訪!”


    袁術聽完之後,對張靖送來的太平農書,也沒什麽研究的心思,當即朝一側新提拔的書佐,吩咐道:“著人將賢弟送來的書籍,送至長史府衙,代孤傳話,讓楊弘好生善用此物,以福澤大仲府百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繼承三十萬青州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漢末年分三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漢末年分三國並收藏三國:開局繼承三十萬青州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