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若凝:“民女最近讀了皇上頒發的十訓,受益匪淺,想到古代聖賢,他們雖然有傳世名作,卻隻在某一方麵有建樹。不像皇上您,既能上馬打天下,安邦定國,開創盛世基業,又能指導社會各方麵建設,定出十誡這樣的條例,體現了您切實為百姓辦好事,辦實事。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您真是……”


    她說到激動處,突然發現周圍的人全都把頭垂到肚臍上,這才意識到氣氛不對。


    要說她一個搞科研的,這些拍馬屁的詞怎麽張口就來?那還不是因為研究院那些老教授們,都是皇帝這個年紀的,每次她有點什麽冒險的新想法,非得先把上麵的哄飄了才好辦事,久而久之,就學了一些套路。


    殿中沒了聲響,除了卓若凝,其他人都知道皇帝的脾氣,他從來最討厭油嘴滑舌之輩,所以那些想通過歌功頌德來晉升的,最後都下場淒慘。


    這種情況下,隻有太子敢站出來調節氣氛,他正要開口,突然聽皇帝問:“朕是什麽?”


    卓若凝左右張望,看不到其他人的表情,正惶惶不安時,抬頭見皇帝身邊的徐錦辰勾了勾唇角,似乎是笑了一下,那表情很微妙,轉瞬即逝,很快又恢複冷豔,卻給了她莫大的鼓勵。


    “您真是曠世英雄,是我的偶像,不,是全大朗子民的偶像,全天下女子崇拜的男神。”


    皇帝“噗嗤”一聲,接著哈哈大笑起來,聲音在大殿中久久迴蕩。他指著卓若凝:“你這孩子,既然讀過書,說話怎麽不懂得含蓄。”


    卓若凝掂量著,皇帝這樣子不像在生氣,於是鬥膽說:“君為父,子女在父母麵前,才敢直抒心意,民女說的每個字可都是發自肺腑的,民女看到您,覺得您比菩薩還慈祥。”


    皇帝來了興致,問她:“對佛法感興趣?”


    “啊?”卓若凝一時沒反應過來。


    皇帝拿起龍案上卓曉帶迴來的《崇鳴寺修繕筆錄》,“若不是感興趣,你看這個幹什麽?”


    “噢,可能,可能失憶前感興趣吧。”


    皇帝緩緩點頭:“可會做文章?”


    卓若凝老實迴答:“文章不會作,詩也不會。”


    劉霄連忙替她解釋:“皇祖父,五姑娘大病初愈,現在重新開始學,哪有那麽快?俗話說,熟讀文章三百篇,不會作來也會吟,等她背的多了,文章也必定能寫的。”


    皇帝見他對卓若凝有維護之意,眼睛在兩人間打了個轉,思忖良久,詢問道:“五丫頭可有婚配?”


    卓理迴答:“迴皇上的話,小女幼時曾與耿侃有過婚約。”


    皇帝微不可察的挑了下眉,想起是有這麽迴事。


    卓若凝卻下意識去看徐錦辰,正好徐錦辰也在看她,波瀾不驚的眸子裏不知藏著什麽情緒。


    她突然著急起來,迴頭與耿侃確認:“不是說已經退婚了嗎?”


    耿侃麵露尷尬,紅著臉向皇上解釋:“我與念念性格不合,出征北漠前的確有提出過退婚。”


    太子打趣道:“是不是迴來看人家姑娘不錯,又反悔了?”


    耿侃:“是兩家大人沒同意,且我一直在外征戰,念念在浦江為卓老夫人守孝,許久沒見,這事就一直拖著。”


    皇帝索然寡味的收迴目光,對劉霄道:“你父王準備去中都考察,蓮花佩的案子就交由你負責,錦衣衛協助,不懂的問徐錦辰。耿侃你領驍騎右衛聽二皇孫差遣。”


    劉霄:“孫兒領命。”


    耿侃:卑職領命。”


    皇帝又對卓若凝道:“你這次認出古籍上的法器,助朕識破虞氏陰謀,也算是為朝廷立功了,朕得好好獎賞你。女子雖不能考科舉,但你的心願朕可以滿足,先迴去吧。”


    卓若凝:?


    滿足……滿足什麽心願來著?什麽意思?這事就完結了咩?


    她滿懷疑惑的跟著眾人退出乾清宮,去春和宮收拾行李。


    出了大殿後劉霄調侃道:“你妹妹比你能耐。”


    耿侃擦了把汗,見周圍沒別人,這才心有餘悸道:“朝中官員要是敢說這些話,不被皇上拉出去打板子,也要被世人的吐沫星子淹死,也就是皇上看她是小姑娘,才不予計較。”


    卓曉哈哈大笑:“念念隻是說話不懂含蓄,她的心意可是真摯的。”


    卓若凝連忙點頭。


    耿侃瞥她一眼:“我今天算大開眼界了,原來你也有這般機靈的時候。”


    收拾完行禮,劉霄對卓曉道:“你先送妹妹迴家,我們改日設宴為你接風洗塵。”


    耿侃:“去會賓樓,我做東。”


    卓曉擺擺手:“你們領了差事,辦正事要緊,洗塵就不必了。我祖父四月二十日過壽,到時候再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卓府小幺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轉暈暈OK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轉暈暈OK並收藏卓府小幺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