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老師,


    你也清楚,這跨度星辰大海的搬運,可不是鬧著玩的。


    距離之遠,技術能否支撐?


    又得耗費多少年光景,投入多少資源,消耗多少能量?


    這些,咱們都得精打細算啊。”


    顧羽的語氣中帶著幾分嚴峻。


    他知道,這背後的成本是個驚人的數字。


    但即便如此,他也明白這一步對人類的未來意味著什麽。


    “放心,我們早把這些賬都算明白了。”


    李老頭信心滿滿地迴應:


    “你剛才看到的模擬演示,就是我們技術的實力展現。


    現在的科技,早已今非昔比。


    利用大麥哲倫星係核心的引力作為跳板,


    再巧妙利用周邊五個恆星係間的,引力間隙作為快速通道,


    配合咱們最新研發的引力發生裝置構建引力隧道,牽引星球前進。


    根據我們的估算,


    第一次嚐試,保守點說,大概需要十年。


    當然了,這是摸著石頭過河,沒經驗嘛。


    一旦我們積累了經驗,解決了可能遇到的問題,


    下一次,五年之內,我們就能搞定!”


    不過嘛,物資這塊兒確實是個大工程。


    光是裝備了引力發生裝置的巨型飛船,就得準備一百二十萬艘之多,


    更不用說那海量的能源消耗了。


    但這一切,都是為了人類更廣闊的未來,值得!”


    李老頭的話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與堅定。


    將一顆行星進行星際遷徙,其能量需求之巨,超乎想象。


    那至少需要相當於超過三千萬個月球質量,完全轉化為能量的總量。


    而這一切,


    還是在借助大麥哲倫星係核心,那不可思議的引力場,作為“宇宙加速器”,


    減少了八成的能量消耗後,才得以實現的壯舉。


    迴想起過去,如果還是依賴那些老舊的引力驅動裝置。


    試圖用純力量,去推動地球這樣的龐然大物。


    即便是三十萬個月球加在一起,恐怕也隻是杯水車薪。


    但幸運的是,這是曆史性的第一次,也是獨一無二的嚐試。


    因為對於未來那些較為普通的星球搬運任務,


    地球聯邦已擁有了星球級引力引擎這一利器,可以直接而高效地完成任務。


    然而,為了跨越那道通向恆星采集的門檻,


    地球聯邦不得不邁出這勇敢的一步,進行這次星球的遠程遷徙實驗。


    李教授語氣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堅定:


    “這是必須的,否則我們將永遠無法觸及宇宙深處那些真正寶貴的資源。”


    他的眼神裏,既有對未知的渴望,也有對責任的擔當。


    顧羽,作為這次項目的負責人。


    靜靜地凝視著大屏幕上不斷滾動的數據洪流,以及那些熱烈討論、充滿激情的科學家們。


    片刻的沉默後,他開口問道:


    “以地球目前的能量儲備,能否支撐起這次行動?”


    李教授的迴答既直接又略帶幾分無奈:


    “理論上,完全可行。


    但代價是地球將一貧如洗,能量庫將被徹底清空。


    更長遠來看,


    未來十年內,恆星外光伏基地所產出的能源,至少七成需要用於支持飛船的運行。”


    顧羽點了點頭,表示理解,隨後追問道:


    “那麽,完整的行動方案何時能夠出爐?”


    “最多三個月,所有的技術瓶頸都將被一一攻克,


    一份詳盡而周密的計劃將呈現在您麵前。”


    李教授給出了堅定的承諾。


    “好,那就這麽說定了。


    三個月後,我期待看到那份報告。


    現在,我將著手進行前期的籌備工作。”


    顧羽說完,便離開了科學院,心中既激動又沉重。


    這次星球遷徙,不僅是對人類科技實力的極限考驗,更是對未來發展方向的一次深刻探索。


    他深知,盡管這一行動將耗盡地球數十年的積累,甚至透支未來的資源。


    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因為隻有這樣,地球聯邦才能真正檢驗出,


    那些長期以來停留在理論層麵的科技成果,是否紮實可靠。


    科學技術的進步,從來都離不開實踐的檢驗。


    而這次,正是地球聯邦跨越理論與實踐鴻溝,邁向星辰大海的關鍵一步。


    在邁向四級文明門檻的關鍵時刻。


    顧羽深謀遠慮,決定將全人類的科技進行一次徹底的整合與提升。


    這是一場對既有技術的篩選與優化。


    旨在剔除冗餘,孕育出更為人類所需的科技成果。


    為未來的科技飛躍,奠定堅實的基礎。


    他心中憧憬著,一旦突破四級文明,人類社會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科技大爆炸。


    決定既定,顧羽迅速調整了未來十年的科技發展戰略藍圖。


    同時,一股前所未有的活力席卷全球。


    數十年積澱的工業體係,如同沉睡的巨龍猛然覺醒,爆發出驚人的能量。


    短短兩個半月,恆星係內匯聚起一支龐大的艦隊——超過百萬艘巨型飛船。


    每艘長達五公裏,搭載了尖端的大型引力操縱裝置。


    它們專為執行星球遷移的重任而生。


    然而,這輝煌成就的背後,是人類對資源近乎貪婪的索取。


    恆星係內的行星與小行星帶,幾乎被剝去了它們的金屬外衣。


    連最不起眼的隕石,也難逃被開采的命運。


    整個星係仿佛經曆了一場浩劫,留下滿目瘡痍。


    麵對此景,顧羽果斷決策,將剩餘的非金屬物質轉化為能量,注入星球級能量核心裝置中。


    這一舉措不僅解決了廢棄物問題,還讓恆星係內重新煥發出一種秩序井然的美感。


    即便是曾經繁星點點的隕石帶,也顯得空曠了許多。


    與此同時,科學院的科學家們不負眾望。


    一套詳盡的星球搬遷計劃,被呈送到了顧羽的案頭。


    經過與多位頂尖專家的深入研討,確認方案的可行性後,顧羽果斷下達了出征的命令。


    半個月後,一支由一百二十萬艘特種飛船,與三十萬艘戰艦組成的龐大艦隊,


    在旗艦“前進號”衛星要塞的引領下,浩浩蕩蕩地駛向未知的目的地。


    這支艦隊不僅承載著星球遷移的重任,更是人類對自身安全的最後防線。


    因為那些看似龐大的搬運飛船,實則缺乏自衛能力。


    一旦遭遇不測,後果不堪設想。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人類幾乎傾盡了所有的戰爭潛力。


    所有的能量儲備,都投入到了星球搬遷之中。


    恆星係內的防禦係統,隻能維持最低限度的運作。


    許多衛星要塞的武器係統,甚至尚未充能完畢。


    這是一場對人類智慧與勇氣的極限考驗。


    但顧羽和他的團隊堅信,隻要跨越這道難關,人類將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


    行進途中,突生變故……


    “星空,這是怎麽個情況?”


    顧羽的聲音裏透著難以掩飾的緊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迴末日前:帶領地球成就至高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周是哭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周是哭包並收藏重迴末日前:帶領地球成就至高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