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四級簡並態物質
重迴末日前:帶領地球成就至高文 作者:周周是哭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板,張磊那邊剛送迴來一堆科技資料和最新的戰況報告。”
顧羽的助手話音未落,資料與戰報已穩穩當當出現在了辦公桌上。
“嗯,資料直接轉發給科學院,戰報我自己先看看。”
顧羽沉穩地吩咐道,隨即打開桌上的顯示屏,快速瀏覽起戰鬥視頻。
他輕輕點擊快進,畫麵流轉間,月球要塞中驟然射出一道與眾不同的攻擊光柱,那光芒銳利無比,瞬間撕裂了敵方旗艦的防護罩,震撼人心。
“張磊這小子,這次幹得漂亮!
直接端了對方一個文明的旗艦,不僅收獲了寶貴的科技資料,還順帶了他們文明殿堂的寶貝裝備,真是越來越有能耐了。”
顧羽看完視頻和戰報,嘴角不禁泛起一絲笑意,誇讚道。
“這都是老板您高瞻遠矚,領導有方的結果。”星空在一旁不失時機地恭維道。
“嗬,打悶棍那套可不是我教的,他這機靈勁兒,我可沒刻意培養。”
顧羽聞言,臉色略顯無奈,卻也帶著幾分笑意地看向星空,言語間透露出一絲自嘲。
“他其實是根據您的戰略大局觀,靈活應變,創造出了這樣的戰術。”
星空解釋道,試圖緩解氣氛。
“……行吧,算他有自己的想法。”
顧羽最終也隻能搖搖頭,表示認可。
迴顧這十年,張磊帶迴的科技資料數量激增,戰術也愈發巧妙。
不再是當初那樣硬碰硬,屢屢受挫於文明種族殿堂的高端裝備。
如今,他學會了在月球要塞內外巧妙布局,利用藍月亮號發起突襲,一擊致命,其戰術之狡黠,連顧羽也不得不佩服。
無論是硬碰硬的戰鬥,還是智慧與策略的交易,這十年間,地球的科技實力實現了質的飛躍。
雖未跨越至四級文明的門檻,但已構建起獨具地球特色的科技體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十年,是地球科技成長的黃金時期。
通過與其他文明的交流與張磊那略帶“巧妙”的獲取方式,大量一級乃至部分二級文明的科技資料湧入地球,極大地拓寬了人類科學家的視野,激發了創新的火花。
地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宇宙文明的舞台上,書寫著屬於自己的輝煌篇章。
“老板,科學院那邊有急事,需要您親自去定奪。”
“哦?什麽事這麽急?讓他們把情況詳細寫個報告不就好了嗎?”
顧羽微微皺眉,語氣中帶著一絲不解。
“具體情況我也不清楚,但李院長和大衛院士都堅持要您過去一趟。”
顧羽聞言,心中不禁泛起漣漪,暗自思忖:“今天莫非有什麽重大突破?難道是四級文明的科技門檻有了實質性的跨越?”
“行,告訴他們,我馬上動身。”
顧羽說完,便迅速站起身,離開了辦公室,直奔聯邦大樓地下的懸浮通道口。
他踏上那輛高速懸浮車,直奔科學院而去。
不出三分鍾,顧羽已抵達科學院。
根據導航的指引,他徑直來到了材料研究中心的大門前。
一推開門,眼前的景象讓顧羽愣住了。
隻見大廳內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這是怎麽迴事?難道基礎材料研究有了重大突破?”
顧羽提高嗓門,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小羽,你可算來了,快過來瞧瞧!”
這時,李院長——大家口中的“李老頭”,從人群中探出頭來,揮手示意顧羽過去。
顧羽快步走進大廳,隻見中央擺放著一個巨大的長方形玻璃容器,裏麵陳列著各式電子設備,環繞著一個看似不起眼的物體。
“老師,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怎麽大家都聚在這裏了?”顧羽不解地問道。
“看好了,這就是咱們苦苦研究的四級文明等級的科技材料樣本!”
李院長一臉興奮,從容器中取出一塊灰色的類金屬物質遞給顧羽。
顧羽接過材料,仔細端詳,眉頭卻不禁皺了起來。
這東西灰蒙蒙的,形狀也不規則,實在看不出有什麽特別之處,甚至還不如路邊隨便撿的石頭來得順眼。
“這就是四級科技材料?怎麽看起來這麽...樸實無華呢?”顧羽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
“哈哈,你可別小看它。
雖然外表不起眼,但它的科技含量可是實打實地達到了四級文明的標準。
這完全是意外之喜,經過一係列的測試後,我們才確認無誤。
具體的技術細節,你得問姚院士,他對這塊材料了如指掌。”
李院長說著,便把一旁正忙著調試設備的姚院士拉到了顧羽麵前。
姚院士雖然臉上掛著幾分不情願,但還是耐心地向顧羽解釋了起來。
顧羽望著那塊奇特的四級科技材料,一臉疑惑地向姚院士發問:
“姚院士,這材料到底是怎麽誕生的?說實話,我真好奇是什麽樣的設計理念,會讓實驗材料長成這副模樣。”
姚院士的臉上泛起了一抹紅暈,顯得有些尷尬,他解釋道:
“哎,這其實是個意外之喜,在一次失敗的實驗中偶然得到的。
原本我們研究的重點並不是這個,但當時發生了一些意外……”
顧羽聞言,立刻心領神會:
“哦,我明白了,實驗事故對吧?
不過沒關係,既然能造出來就是好事。
那現在,你們還能再製造出這樣的材料嗎?給我展示一下吧。”
姚院士點了點頭,眼神中閃爍著自信:“當然可以,而且通過這次經曆,我們在材料科學上有了新的認識。
多年來,我們一直沉迷於複合材料的研發,希望借此突破四級文明的材料強度瓶頸。
但後來發現,這條路可能走偏了。”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不論是基礎材料還是複合材料,三級文明的技術已經達到了極致。
按照傳統思路,確實難以跨越到四級文明的層次。
然而,在一次新的實驗中,我們找到了真正的突破口——簡並態物質。”
說著,姚院士輕輕打開了長方形玻璃容器的蓋子,展示著內部的設備。
“簡並態物質,並非是指金屬氫那種較為初級的形態,而是更高級的中子簡並態物質,也就是中子星上的核心物質。”
顧羽皺起了眉頭,顯然對這個概念感到陌生又好奇:
“中子簡並態物質?那玩意兒不是在常溫常壓下根本不存在嗎?這塊材料難道……”
姚院士笑著搖了搖頭:“當然不是直接的中子簡並態物質。
不過,四級材料的關鍵難題在於如何克服庫侖力。
一旦我們掌握了這項技術,就能自由組合原子核,創造出任何我們設想的物質。”
顧羽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歎:“克服庫侖力……這確實是個大膽的設想。
看來,你們離四級材料的真正突破已經不遠了。”
顧羽琢磨了一會兒,心裏暗自思量,如果真的能夠跨越庫侖力的難關,中子簡並態物質的實現或許就指日可待了。
“不過話又說迴來,這庫侖力究竟該怎麽對付?咱們現在的科技水平,真能搞定嗎?”他滿懷疑惑地問出了聲。
姚院士微微一笑,似乎早已胸有成竹,“法子嘛,確實是有的。
但要說到直接造就中子簡並態物質,那確實是條艱難的路。
不過,若說製造些四級科技材料,倒是相對容易些。”
說著,他便開始熟練地操作起身邊的設備來。
隨著姚院士的操控,不一會兒,顧羽就注意到玻璃容器內部,一團閃爍著光芒的等離子態電離氣團緩緩成形。
“製造四級材料非得等到它變成等離子態才行嗎?”顧羽望著那團氣體,心中充滿了好奇。
“倒也不是非得如此,”姚院士解釋道,“隻是在這個狀態下,我們能更清晰地觀察到原子聚合時的微妙變化,就像是把一切都放大了一樣。
等離子態下,電子被原子‘甩掉’,原子就變成了隻帶正電的離子。
這時候,我們通過特定手段讓這些離子緊密聚合,就能形成前所未有的固態物質——四級材料。
“如果以往我們把物質的形態簡單劃分為液態、固態、氣態和等離子態,那麽四級材料無疑是這之外的全新領域。
它依據的是泡利不相容原理,迫使原子核重新排列組合,形成了一種全新的簡並態結構。”
姚院士一邊細致地操作,一邊耐心地講解。
顧羽點了點頭,泡利不相容原理他自然是知曉的,那就像是一群性格倔強的小朋友,彼此間保持著距離,不願意擠在一起。
要想讓他們靠得更近,就得施加更大的力量,這股力量,便是所謂的簡並壓力。
但隨即,顧羽又皺起了眉頭,不解地問道:“可咱們現在這樣的條件,怎麽能製造出簡並態物質呢?
畢竟,那種東西大多存在於白矮星和中子星這樣的極端天體上,依靠的是它們巨大的引力。”
姚院士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智慧的光芒:“你說得沒錯,但那隻是自然形成的條件。
我們人類,總是能在探索中找到新的途徑。
通過模擬天體環境,或是利用更高級的物理手段,總有一天,我們能親手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簡並態物質。”
在當今科技的框架內,探索那樣的極端環境簡直是天方夜譚,因此顧羽滿心疑慮地注視著姚院士操作著精密設備。
隨著姚院士的巧妙調控,玻璃容器內部原本氤氳的電離氣團仿佛被無形的力量牽引,逐漸收縮,緩緩向固態物質的邊緣邁進。
這過程中,顧羽恍惚間覺得,仿佛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緊緊擠壓著那團能量。
同時,氣團內部爆發出陣陣微光,猶如星辰點點,讓整個氣團閃爍得如同微型銀河,流動著神秘與未知。
“咦……”顧羽不禁輕聲驚歎。
“哈哈,是不是覺得這場景和星球誕生的壯麗畫麵有幾分相似?”
一旁的李老頭,捕捉到顧羽的驚訝,笑著打趣道。
“是啊,確實很像。”顧羽認真地迴應。
隨著電離氣團的持續縮小,一個隱約的球形輪廓漸漸浮現,其內部的光芒愈發耀眼,亮度直逼百瓦燈泡的輝煌。
“我初次見到時也是這種感覺,”李老頭迴憶道,“但兩者的本質大相徑庭。
星球的形成伴隨著核心核聚變的啟動,迅速吞噬周圍物質,最終因引力作用凝聚成形。
而這裏的情況,若真觸發了核聚變,那實驗就宣告失敗了。
雖然這種技術能引發原子核內部的高能反應,但絕非熱核反應所能及。”
顧羽認真傾聽,不時點頭,目光始終未曾離開那不斷變化的玻璃容器。
終於,電離氣團徹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直徑約一厘米、光芒四射的圓球體。
這球體時而從內部迸發光輝,時而又在表麵閃爍,宛如一個小小的宇宙縮影。
五分鍾後,光芒漸息,圓球體歸於平靜,姚院士也適時停下了手中的操作。
“這便是我們所說的四級科技材料,它完全超越了元素周期表的範疇,是由全新元素構成的奇跡。”
姚院士難掩激動之情,邊說著邊展示起圓球體內部精細的原子核結構圖,那複雜的構造讓人歎為觀止。
顧羽仔細端詳著眼前的景象,隻見原子核周圍,電子和中子悠然自得,還有許多他未曾謀麵的粒子,正一圈圈繞著核心舞動,構成了一幅奇妙的微觀宇宙圖景。
“怪了,這原子核的模樣,怎麽跟我預想的中子態物質構造大相徑庭呢?”
顧羽不禁皺起眉頭,疑惑地問出聲來。
姚院士聞言,臉上掠過一絲微妙的尷尬,隨即苦笑解釋:“這其實也屬於簡並態物質的一種,隻不過並非你所想的中子態。
中子態簡並態物質,那可是我們四級材料研發領域的一個遠大目標啊。
目前的科技水平,我們僅能駕馭庫侖力和核力,要想達成中子態的壯舉,非得讓原子核內的引力強大到足以粉碎原子核本身,這簡直就是科幻級別的挑戰。
不過,眼前這材料,雖非中子態,但其性能之卓越,絕對足以媲美四級文明的技術水準,這一點,我深信不疑。”
顧羽聽後,恍然大悟,心中豁然開朗:
“原來如此!一旦我們攻克了四級材料這一難關,眾多技術瓶頸都將因材料性能的提升而迎刃而解,這無疑是對我們技術實力的巨大飛躍!”
迴想起剛才的遐想,顧羽不禁啞然失笑。
他曾幻想若能即刻造出中子態物質,豈不就能玩轉中子星,甚至給它裝上引擎,成為宇宙中的無敵戰艦?
現在看來,那不過是天方夜譚,中子態物質的製造難度,簡直超乎想象,真能實現的話,絕對是宇宙級別的壯舉。
“是啊,連中子星這樣的宇宙奇觀都讓我們望而卻步,更別說去製造它了。”
顧羽感慨道,“不過,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至少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腳踏實地,從材料升級做起。”
姚院士點頭表示讚同:“正是如此,我們已經收到了各研究中心提交的限製科技發展的材料清單,從明天起,我們將全力以赴,對這些材料進行深度研發和優化,為科技的進步鋪平道路。”
兩人的對話,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與對現實的清醒認知,共同繪製出一幅科技探索的宏偉藍圖。
“嗯,需要什麽研究材料,直接跟星空說,隻要是為了探索新型材料,我們可以調動一切可用資源。” 顧羽點頭應允道。
隨後,顧羽在科學院稍作停留便準備離開,不料剛邁出幾步,就被李教授叫住了。
“顧羽,等一下,有點事兒想和你商量。” 李教授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歉意。
“老師,您請說,什麽事?” 顧羽停下腳步,恭敬地迴應。
“我想申請使用星球級引力引擎進行一次實驗。 ”李教授的話語中帶著幾分慎重。
顧羽一聽,心中不禁一愣,動用星球級引力引擎,這可不是小事,難怪老師沒按常規流程提交報告,而是直接找他。
這樣的提議,即便是他們關係匪淺,在初步審核階段也極有可能被直接駁迴,根本到不了他這裏。
“老師,您打算用星球級引力引擎做什麽實驗呢?” 顧羽的語氣變得嚴肅起來。
“我想驗證廣義相對論的一個核心觀點。
現在引力子已被發現,引力場也得到了證實,
但廣義相對論中提到天體係統並非單純由萬有引力吸引形成,而是由引力扭曲時空所致,
這一點我一直心存疑慮。
最近的研究讓我感覺這個理論似乎也有其正確性,所以我非常困惑,想通過實驗來驗證一下。
然而,現有的引力發生裝置產生的引力波動太弱,無法給出明確答案,
所以我希望能借助星球級引力引擎的強大引力波動來進行驗證。
同時,我也想借此機會探索引力和時間之間的微妙關係。 ”
李教授同樣認真地解釋道。
顧羽沉思片刻後說:“老師,您的研究當然值得支持,但我認為現在不是最佳時機。
至少得等到四級科技材料全麵普及,所有科研設備都升級換代,精度大幅提升之後。
這樣不僅能更精確地記錄和分析實驗結果,而且預計不久後星球級引力引擎也將有新的使用計劃。
這樣安排既能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費,又能確保實驗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畢竟,現在貿然啟動引力引擎,所消耗的能源將是巨大的。”
“嗯,你說得有道理,就按你的計劃來吧。 ”
李教授點頭表示讚同。
“那好嘞,我這就先撤迴去忙活了。”
李老聞言,輕輕點了點頭,顯得既理解又坦然。
他心裏頭也透亮,關於那星球級引力引擎的複雜性和可能帶來的挑戰,自個兒是門兒清的,所以就沒再多嘴追問什麽,一切盡在不言中。
顧羽的助手話音未落,資料與戰報已穩穩當當出現在了辦公桌上。
“嗯,資料直接轉發給科學院,戰報我自己先看看。”
顧羽沉穩地吩咐道,隨即打開桌上的顯示屏,快速瀏覽起戰鬥視頻。
他輕輕點擊快進,畫麵流轉間,月球要塞中驟然射出一道與眾不同的攻擊光柱,那光芒銳利無比,瞬間撕裂了敵方旗艦的防護罩,震撼人心。
“張磊這小子,這次幹得漂亮!
直接端了對方一個文明的旗艦,不僅收獲了寶貴的科技資料,還順帶了他們文明殿堂的寶貝裝備,真是越來越有能耐了。”
顧羽看完視頻和戰報,嘴角不禁泛起一絲笑意,誇讚道。
“這都是老板您高瞻遠矚,領導有方的結果。”星空在一旁不失時機地恭維道。
“嗬,打悶棍那套可不是我教的,他這機靈勁兒,我可沒刻意培養。”
顧羽聞言,臉色略顯無奈,卻也帶著幾分笑意地看向星空,言語間透露出一絲自嘲。
“他其實是根據您的戰略大局觀,靈活應變,創造出了這樣的戰術。”
星空解釋道,試圖緩解氣氛。
“……行吧,算他有自己的想法。”
顧羽最終也隻能搖搖頭,表示認可。
迴顧這十年,張磊帶迴的科技資料數量激增,戰術也愈發巧妙。
不再是當初那樣硬碰硬,屢屢受挫於文明種族殿堂的高端裝備。
如今,他學會了在月球要塞內外巧妙布局,利用藍月亮號發起突襲,一擊致命,其戰術之狡黠,連顧羽也不得不佩服。
無論是硬碰硬的戰鬥,還是智慧與策略的交易,這十年間,地球的科技實力實現了質的飛躍。
雖未跨越至四級文明的門檻,但已構建起獨具地球特色的科技體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十年,是地球科技成長的黃金時期。
通過與其他文明的交流與張磊那略帶“巧妙”的獲取方式,大量一級乃至部分二級文明的科技資料湧入地球,極大地拓寬了人類科學家的視野,激發了創新的火花。
地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宇宙文明的舞台上,書寫著屬於自己的輝煌篇章。
“老板,科學院那邊有急事,需要您親自去定奪。”
“哦?什麽事這麽急?讓他們把情況詳細寫個報告不就好了嗎?”
顧羽微微皺眉,語氣中帶著一絲不解。
“具體情況我也不清楚,但李院長和大衛院士都堅持要您過去一趟。”
顧羽聞言,心中不禁泛起漣漪,暗自思忖:“今天莫非有什麽重大突破?難道是四級文明的科技門檻有了實質性的跨越?”
“行,告訴他們,我馬上動身。”
顧羽說完,便迅速站起身,離開了辦公室,直奔聯邦大樓地下的懸浮通道口。
他踏上那輛高速懸浮車,直奔科學院而去。
不出三分鍾,顧羽已抵達科學院。
根據導航的指引,他徑直來到了材料研究中心的大門前。
一推開門,眼前的景象讓顧羽愣住了。
隻見大廳內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這是怎麽迴事?難道基礎材料研究有了重大突破?”
顧羽提高嗓門,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小羽,你可算來了,快過來瞧瞧!”
這時,李院長——大家口中的“李老頭”,從人群中探出頭來,揮手示意顧羽過去。
顧羽快步走進大廳,隻見中央擺放著一個巨大的長方形玻璃容器,裏麵陳列著各式電子設備,環繞著一個看似不起眼的物體。
“老師,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怎麽大家都聚在這裏了?”顧羽不解地問道。
“看好了,這就是咱們苦苦研究的四級文明等級的科技材料樣本!”
李院長一臉興奮,從容器中取出一塊灰色的類金屬物質遞給顧羽。
顧羽接過材料,仔細端詳,眉頭卻不禁皺了起來。
這東西灰蒙蒙的,形狀也不規則,實在看不出有什麽特別之處,甚至還不如路邊隨便撿的石頭來得順眼。
“這就是四級科技材料?怎麽看起來這麽...樸實無華呢?”顧羽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
“哈哈,你可別小看它。
雖然外表不起眼,但它的科技含量可是實打實地達到了四級文明的標準。
這完全是意外之喜,經過一係列的測試後,我們才確認無誤。
具體的技術細節,你得問姚院士,他對這塊材料了如指掌。”
李院長說著,便把一旁正忙著調試設備的姚院士拉到了顧羽麵前。
姚院士雖然臉上掛著幾分不情願,但還是耐心地向顧羽解釋了起來。
顧羽望著那塊奇特的四級科技材料,一臉疑惑地向姚院士發問:
“姚院士,這材料到底是怎麽誕生的?說實話,我真好奇是什麽樣的設計理念,會讓實驗材料長成這副模樣。”
姚院士的臉上泛起了一抹紅暈,顯得有些尷尬,他解釋道:
“哎,這其實是個意外之喜,在一次失敗的實驗中偶然得到的。
原本我們研究的重點並不是這個,但當時發生了一些意外……”
顧羽聞言,立刻心領神會:
“哦,我明白了,實驗事故對吧?
不過沒關係,既然能造出來就是好事。
那現在,你們還能再製造出這樣的材料嗎?給我展示一下吧。”
姚院士點了點頭,眼神中閃爍著自信:“當然可以,而且通過這次經曆,我們在材料科學上有了新的認識。
多年來,我們一直沉迷於複合材料的研發,希望借此突破四級文明的材料強度瓶頸。
但後來發現,這條路可能走偏了。”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不論是基礎材料還是複合材料,三級文明的技術已經達到了極致。
按照傳統思路,確實難以跨越到四級文明的層次。
然而,在一次新的實驗中,我們找到了真正的突破口——簡並態物質。”
說著,姚院士輕輕打開了長方形玻璃容器的蓋子,展示著內部的設備。
“簡並態物質,並非是指金屬氫那種較為初級的形態,而是更高級的中子簡並態物質,也就是中子星上的核心物質。”
顧羽皺起了眉頭,顯然對這個概念感到陌生又好奇:
“中子簡並態物質?那玩意兒不是在常溫常壓下根本不存在嗎?這塊材料難道……”
姚院士笑著搖了搖頭:“當然不是直接的中子簡並態物質。
不過,四級材料的關鍵難題在於如何克服庫侖力。
一旦我們掌握了這項技術,就能自由組合原子核,創造出任何我們設想的物質。”
顧羽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歎:“克服庫侖力……這確實是個大膽的設想。
看來,你們離四級材料的真正突破已經不遠了。”
顧羽琢磨了一會兒,心裏暗自思量,如果真的能夠跨越庫侖力的難關,中子簡並態物質的實現或許就指日可待了。
“不過話又說迴來,這庫侖力究竟該怎麽對付?咱們現在的科技水平,真能搞定嗎?”他滿懷疑惑地問出了聲。
姚院士微微一笑,似乎早已胸有成竹,“法子嘛,確實是有的。
但要說到直接造就中子簡並態物質,那確實是條艱難的路。
不過,若說製造些四級科技材料,倒是相對容易些。”
說著,他便開始熟練地操作起身邊的設備來。
隨著姚院士的操控,不一會兒,顧羽就注意到玻璃容器內部,一團閃爍著光芒的等離子態電離氣團緩緩成形。
“製造四級材料非得等到它變成等離子態才行嗎?”顧羽望著那團氣體,心中充滿了好奇。
“倒也不是非得如此,”姚院士解釋道,“隻是在這個狀態下,我們能更清晰地觀察到原子聚合時的微妙變化,就像是把一切都放大了一樣。
等離子態下,電子被原子‘甩掉’,原子就變成了隻帶正電的離子。
這時候,我們通過特定手段讓這些離子緊密聚合,就能形成前所未有的固態物質——四級材料。
“如果以往我們把物質的形態簡單劃分為液態、固態、氣態和等離子態,那麽四級材料無疑是這之外的全新領域。
它依據的是泡利不相容原理,迫使原子核重新排列組合,形成了一種全新的簡並態結構。”
姚院士一邊細致地操作,一邊耐心地講解。
顧羽點了點頭,泡利不相容原理他自然是知曉的,那就像是一群性格倔強的小朋友,彼此間保持著距離,不願意擠在一起。
要想讓他們靠得更近,就得施加更大的力量,這股力量,便是所謂的簡並壓力。
但隨即,顧羽又皺起了眉頭,不解地問道:“可咱們現在這樣的條件,怎麽能製造出簡並態物質呢?
畢竟,那種東西大多存在於白矮星和中子星這樣的極端天體上,依靠的是它們巨大的引力。”
姚院士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智慧的光芒:“你說得沒錯,但那隻是自然形成的條件。
我們人類,總是能在探索中找到新的途徑。
通過模擬天體環境,或是利用更高級的物理手段,總有一天,我們能親手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簡並態物質。”
在當今科技的框架內,探索那樣的極端環境簡直是天方夜譚,因此顧羽滿心疑慮地注視著姚院士操作著精密設備。
隨著姚院士的巧妙調控,玻璃容器內部原本氤氳的電離氣團仿佛被無形的力量牽引,逐漸收縮,緩緩向固態物質的邊緣邁進。
這過程中,顧羽恍惚間覺得,仿佛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緊緊擠壓著那團能量。
同時,氣團內部爆發出陣陣微光,猶如星辰點點,讓整個氣團閃爍得如同微型銀河,流動著神秘與未知。
“咦……”顧羽不禁輕聲驚歎。
“哈哈,是不是覺得這場景和星球誕生的壯麗畫麵有幾分相似?”
一旁的李老頭,捕捉到顧羽的驚訝,笑著打趣道。
“是啊,確實很像。”顧羽認真地迴應。
隨著電離氣團的持續縮小,一個隱約的球形輪廓漸漸浮現,其內部的光芒愈發耀眼,亮度直逼百瓦燈泡的輝煌。
“我初次見到時也是這種感覺,”李老頭迴憶道,“但兩者的本質大相徑庭。
星球的形成伴隨著核心核聚變的啟動,迅速吞噬周圍物質,最終因引力作用凝聚成形。
而這裏的情況,若真觸發了核聚變,那實驗就宣告失敗了。
雖然這種技術能引發原子核內部的高能反應,但絕非熱核反應所能及。”
顧羽認真傾聽,不時點頭,目光始終未曾離開那不斷變化的玻璃容器。
終於,電離氣團徹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直徑約一厘米、光芒四射的圓球體。
這球體時而從內部迸發光輝,時而又在表麵閃爍,宛如一個小小的宇宙縮影。
五分鍾後,光芒漸息,圓球體歸於平靜,姚院士也適時停下了手中的操作。
“這便是我們所說的四級科技材料,它完全超越了元素周期表的範疇,是由全新元素構成的奇跡。”
姚院士難掩激動之情,邊說著邊展示起圓球體內部精細的原子核結構圖,那複雜的構造讓人歎為觀止。
顧羽仔細端詳著眼前的景象,隻見原子核周圍,電子和中子悠然自得,還有許多他未曾謀麵的粒子,正一圈圈繞著核心舞動,構成了一幅奇妙的微觀宇宙圖景。
“怪了,這原子核的模樣,怎麽跟我預想的中子態物質構造大相徑庭呢?”
顧羽不禁皺起眉頭,疑惑地問出聲來。
姚院士聞言,臉上掠過一絲微妙的尷尬,隨即苦笑解釋:“這其實也屬於簡並態物質的一種,隻不過並非你所想的中子態。
中子態簡並態物質,那可是我們四級材料研發領域的一個遠大目標啊。
目前的科技水平,我們僅能駕馭庫侖力和核力,要想達成中子態的壯舉,非得讓原子核內的引力強大到足以粉碎原子核本身,這簡直就是科幻級別的挑戰。
不過,眼前這材料,雖非中子態,但其性能之卓越,絕對足以媲美四級文明的技術水準,這一點,我深信不疑。”
顧羽聽後,恍然大悟,心中豁然開朗:
“原來如此!一旦我們攻克了四級材料這一難關,眾多技術瓶頸都將因材料性能的提升而迎刃而解,這無疑是對我們技術實力的巨大飛躍!”
迴想起剛才的遐想,顧羽不禁啞然失笑。
他曾幻想若能即刻造出中子態物質,豈不就能玩轉中子星,甚至給它裝上引擎,成為宇宙中的無敵戰艦?
現在看來,那不過是天方夜譚,中子態物質的製造難度,簡直超乎想象,真能實現的話,絕對是宇宙級別的壯舉。
“是啊,連中子星這樣的宇宙奇觀都讓我們望而卻步,更別說去製造它了。”
顧羽感慨道,“不過,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至少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腳踏實地,從材料升級做起。”
姚院士點頭表示讚同:“正是如此,我們已經收到了各研究中心提交的限製科技發展的材料清單,從明天起,我們將全力以赴,對這些材料進行深度研發和優化,為科技的進步鋪平道路。”
兩人的對話,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與對現實的清醒認知,共同繪製出一幅科技探索的宏偉藍圖。
“嗯,需要什麽研究材料,直接跟星空說,隻要是為了探索新型材料,我們可以調動一切可用資源。” 顧羽點頭應允道。
隨後,顧羽在科學院稍作停留便準備離開,不料剛邁出幾步,就被李教授叫住了。
“顧羽,等一下,有點事兒想和你商量。” 李教授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歉意。
“老師,您請說,什麽事?” 顧羽停下腳步,恭敬地迴應。
“我想申請使用星球級引力引擎進行一次實驗。 ”李教授的話語中帶著幾分慎重。
顧羽一聽,心中不禁一愣,動用星球級引力引擎,這可不是小事,難怪老師沒按常規流程提交報告,而是直接找他。
這樣的提議,即便是他們關係匪淺,在初步審核階段也極有可能被直接駁迴,根本到不了他這裏。
“老師,您打算用星球級引力引擎做什麽實驗呢?” 顧羽的語氣變得嚴肅起來。
“我想驗證廣義相對論的一個核心觀點。
現在引力子已被發現,引力場也得到了證實,
但廣義相對論中提到天體係統並非單純由萬有引力吸引形成,而是由引力扭曲時空所致,
這一點我一直心存疑慮。
最近的研究讓我感覺這個理論似乎也有其正確性,所以我非常困惑,想通過實驗來驗證一下。
然而,現有的引力發生裝置產生的引力波動太弱,無法給出明確答案,
所以我希望能借助星球級引力引擎的強大引力波動來進行驗證。
同時,我也想借此機會探索引力和時間之間的微妙關係。 ”
李教授同樣認真地解釋道。
顧羽沉思片刻後說:“老師,您的研究當然值得支持,但我認為現在不是最佳時機。
至少得等到四級科技材料全麵普及,所有科研設備都升級換代,精度大幅提升之後。
這樣不僅能更精確地記錄和分析實驗結果,而且預計不久後星球級引力引擎也將有新的使用計劃。
這樣安排既能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費,又能確保實驗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畢竟,現在貿然啟動引力引擎,所消耗的能源將是巨大的。”
“嗯,你說得有道理,就按你的計劃來吧。 ”
李教授點頭表示讚同。
“那好嘞,我這就先撤迴去忙活了。”
李老聞言,輕輕點了點頭,顯得既理解又坦然。
他心裏頭也透亮,關於那星球級引力引擎的複雜性和可能帶來的挑戰,自個兒是門兒清的,所以就沒再多嘴追問什麽,一切盡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