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大皇子欲圖謀反?
長生不死從九龍奪嫡開始 作者:天貴帝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先生請坐。”
古色古香的客廳之中,有一位羊胡子的青衣儒士手持羽扇,正襟危坐,身側的顧臨風笑臉相迎。
“敢問先生姓名?”
青衣儒士輕搖羽扇,笑吟吟道:“老夫名為徐公羊,曾經乃是湘南書院的儒士,也算出身於此,曾前往文廟任職祭酒一職,不過三年,又遠遊天下,攬遍大好河山,看到大皇子的招賢令,久聞殿下大名,特來此看看。”
顧臨風眼前一亮。
這是一位文廟的老前輩,含金量極高啊。文廟之中分為各個派係,各大學說,所以自然也衍生出了一係列職位,文廟的門生遍布中土天下,三十六座書院,皆脫不開文廟管理。
這些書院,其中大夏就占了三分之一。
顧臨風爽朗一笑:“那前輩的學問一定很淵博吧。”
他也想知道眼前這位到底有幾斤幾兩。
“一般般,不過神通三品。”
徐公羊淡笑迴複。
“原來是大儒,失敬失敬!”顧臨風頓時恍然,連連拱手。
儒家對於名分的分化極為看重,每一境都有極其重大的意義,神通三品,代表自創了一種學說,自成流派,有創立書院的資格,可稱為大儒。
既然是招賢令,還是要考校一番的。
“先生對於如今的大夏局勢,看法如何?”
“大皇子殿下危矣。”
一襲青衣的徐公羊,羽扇停下,指著茶案,嚴肅道。
“啊?”
顧臨風神情大變,連忙追問:“此話怎講?”
徐公羊用羽扇遮住麵龐,聲音小了許多,“老夫聽聞聖上前不久才冊封了九王?”
“正是。”
顧臨風麵色不變,並未提及監國一事。
因為此事是大秘密,沒有傳來,暫時隻有內閣為首的一眾宰相才知曉。
“此舉乃是當今聖上的製衡之法,為的就是防止京城出現動亂。”
顧臨風輕輕點頭,這一點宋老先生已經跟他說過了。
徐公羊繼續道:“但實際上,這也是一場大考,誰能在九子之中脫穎而出,安穩大局,不出亂子,誰就能成為太子。若是殿下不繼續采取行動,那其他皇子就會漸漸坐大,影響到殿下的地位,所以危矣。”
“一場大考?”
顧臨風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微微思忖。
若是結合聖旨之事來看,確實極像一場大考。
徐公羊微微頷首:“沒錯,老夫聽聞二皇子與殿下不對付,所以老夫前往盛京之前,發現一同進京的,還有不少前往投奔晉王府的修士,二皇子顯然已經在準備著什麽。”
“此外,其他皇子皆有動作。五皇子顧雲萬富甲天下,開府之後,召集能人奇士,養死士,用時可得千臂之助力。”
“其次,八皇子顧恪,與文廟聖人,始終保持聯係,這次從文廟學成歸來,沒有迴去的意思,殿下就不覺著奇怪嗎?”
“哪怕是一向無爭雄之心的七皇子顧長歌,近來也在招攬門下供奉,有許多道士前往投奔,可想而知,道盟已經將其視為支持的對象。”
顧臨風神情一變再變,沒想到自己家的各個兄弟,已經開始諸多謀劃。
他神情十分焦灼,目露希冀,問道:“先生,那我該如何做?既不造成動亂,又能采取行動?”
徐公羊淡笑一聲:“大皇子殿下何必驚慌,您早就掌握了朝堂之中話語權,盛京之中,五姓七望,一半都支持殿下,當下殿下無論做什麽,都是名正言順。現在隻需讓人向二皇子施壓,讓內閣命令諫台司和錦衣衛翻一翻陳年往事,他必然吃不消。”
“而二皇子如今之所以不敢輕舉妄動,就是之前做的太多事情,包括妖女之案,大宴刺殺,現在隻能低調行事,隱匿實力,現在反倒是最弱小的時候,無法還手。”
妖女之案,大宴刺殺?
聽到這,顧臨風滿腹疑問:“先生的意思是,之前的天魔妖女被放走,包括萬國大宴的刺殺,全部都是二皇子搗的鬼?”
徐公羊點頭,吐出二字:“正是。”
“二皇子麾下寧勿濫缺,所以麾下之人,包含了三教九流,隻要殿下調查一番,自然能發現線索。”
顧臨風冷哼道:“本王就知道!隻是之前沒有證據,如今有了先生的指點,確實該翻翻舊賬了。”
不管如何,這個皇位,本王都勢在必得。
顧臨風心中暗道,隨後對徐公羊施了一禮:“多謝先生指點,大事若成,必許諾先生國師之位。”
“好好好。”
青衣儒士看向對方彎腰模樣,摸了摸頜下的羊胡子,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但是,顧臨風轉身大手一揮,朗聲道:
“來人!將這位先生拿下。”
青衣儒士麵色不變,眯眼質問道:“大皇子這是什麽意思?”
顧臨風微微一笑道:“待本王證明先生所說之言,屬實之後,自然會放了先生。”
他也不傻。
這位青衣儒士,如此忽然找上門來,必有蹊蹺。
必須好好調查一番。
再做決議。
...
正月廿五,清晨。
靈隱殿像往常一樣,沒有什麽變化。
顧景炎還在迴味昨晚的卦象。
皇儲之爭,皇宮兵災。
看來父皇病倒之後,自己的這些兄長一個個都已經按耐不住心中的欲望。
帝位到底會落在誰的手中?
父皇音訊全無,不知道是不是駕崩了,可以肯定的是,已經失去了意識,否則就不會任由朝廷亂來。
現在的大夏朝廷的掌舵手,無疑已經是內閣。
而大皇子的老師,正是首輔。
若是兩人聯手,把持朝政,然後確立太子之位,其他皇子又有什麽辦法呢?
現在的京城,到底是個什麽情況。
沒人知道,最穩妥的辦法,就是待在冷宮,當個小透明。
他巴不得看到這些皇子自相殘殺。
正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
自己隻管默默看戲就行了。
如果自己跟駱璿逃出了冷宮,不僅母親有危險,林寒柔一樣會被錦衣衛調查。
顧景炎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
決定用沉木紙人,走出皇宮看看,看看京城發生了什麽。
他選擇注入真氣,激活紙人,小人很快站立起來,開始工作。
順著無人問津的小路,來到皇宮的邊緣。
如果走大道,肯定會被皇宮裏麵的高手探知到,畢竟這裏可是皇宮,重兵把守,供奉高手無數。
自己隻能走人走不了的地方,比如下水道。
人過不去,但是紙人可以輕而易舉地穿過地下,整個皇宮的排水係統四通八達,所以這是一個可行的辦法。
他控製著小小的紙人,朝皇宮之外探去。
結果剛一出宮,發現了許多錦衣衛朝皇城深處的一座豪華宅邸走去。
......
古色古香的客廳之中,有一位羊胡子的青衣儒士手持羽扇,正襟危坐,身側的顧臨風笑臉相迎。
“敢問先生姓名?”
青衣儒士輕搖羽扇,笑吟吟道:“老夫名為徐公羊,曾經乃是湘南書院的儒士,也算出身於此,曾前往文廟任職祭酒一職,不過三年,又遠遊天下,攬遍大好河山,看到大皇子的招賢令,久聞殿下大名,特來此看看。”
顧臨風眼前一亮。
這是一位文廟的老前輩,含金量極高啊。文廟之中分為各個派係,各大學說,所以自然也衍生出了一係列職位,文廟的門生遍布中土天下,三十六座書院,皆脫不開文廟管理。
這些書院,其中大夏就占了三分之一。
顧臨風爽朗一笑:“那前輩的學問一定很淵博吧。”
他也想知道眼前這位到底有幾斤幾兩。
“一般般,不過神通三品。”
徐公羊淡笑迴複。
“原來是大儒,失敬失敬!”顧臨風頓時恍然,連連拱手。
儒家對於名分的分化極為看重,每一境都有極其重大的意義,神通三品,代表自創了一種學說,自成流派,有創立書院的資格,可稱為大儒。
既然是招賢令,還是要考校一番的。
“先生對於如今的大夏局勢,看法如何?”
“大皇子殿下危矣。”
一襲青衣的徐公羊,羽扇停下,指著茶案,嚴肅道。
“啊?”
顧臨風神情大變,連忙追問:“此話怎講?”
徐公羊用羽扇遮住麵龐,聲音小了許多,“老夫聽聞聖上前不久才冊封了九王?”
“正是。”
顧臨風麵色不變,並未提及監國一事。
因為此事是大秘密,沒有傳來,暫時隻有內閣為首的一眾宰相才知曉。
“此舉乃是當今聖上的製衡之法,為的就是防止京城出現動亂。”
顧臨風輕輕點頭,這一點宋老先生已經跟他說過了。
徐公羊繼續道:“但實際上,這也是一場大考,誰能在九子之中脫穎而出,安穩大局,不出亂子,誰就能成為太子。若是殿下不繼續采取行動,那其他皇子就會漸漸坐大,影響到殿下的地位,所以危矣。”
“一場大考?”
顧臨風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微微思忖。
若是結合聖旨之事來看,確實極像一場大考。
徐公羊微微頷首:“沒錯,老夫聽聞二皇子與殿下不對付,所以老夫前往盛京之前,發現一同進京的,還有不少前往投奔晉王府的修士,二皇子顯然已經在準備著什麽。”
“此外,其他皇子皆有動作。五皇子顧雲萬富甲天下,開府之後,召集能人奇士,養死士,用時可得千臂之助力。”
“其次,八皇子顧恪,與文廟聖人,始終保持聯係,這次從文廟學成歸來,沒有迴去的意思,殿下就不覺著奇怪嗎?”
“哪怕是一向無爭雄之心的七皇子顧長歌,近來也在招攬門下供奉,有許多道士前往投奔,可想而知,道盟已經將其視為支持的對象。”
顧臨風神情一變再變,沒想到自己家的各個兄弟,已經開始諸多謀劃。
他神情十分焦灼,目露希冀,問道:“先生,那我該如何做?既不造成動亂,又能采取行動?”
徐公羊淡笑一聲:“大皇子殿下何必驚慌,您早就掌握了朝堂之中話語權,盛京之中,五姓七望,一半都支持殿下,當下殿下無論做什麽,都是名正言順。現在隻需讓人向二皇子施壓,讓內閣命令諫台司和錦衣衛翻一翻陳年往事,他必然吃不消。”
“而二皇子如今之所以不敢輕舉妄動,就是之前做的太多事情,包括妖女之案,大宴刺殺,現在隻能低調行事,隱匿實力,現在反倒是最弱小的時候,無法還手。”
妖女之案,大宴刺殺?
聽到這,顧臨風滿腹疑問:“先生的意思是,之前的天魔妖女被放走,包括萬國大宴的刺殺,全部都是二皇子搗的鬼?”
徐公羊點頭,吐出二字:“正是。”
“二皇子麾下寧勿濫缺,所以麾下之人,包含了三教九流,隻要殿下調查一番,自然能發現線索。”
顧臨風冷哼道:“本王就知道!隻是之前沒有證據,如今有了先生的指點,確實該翻翻舊賬了。”
不管如何,這個皇位,本王都勢在必得。
顧臨風心中暗道,隨後對徐公羊施了一禮:“多謝先生指點,大事若成,必許諾先生國師之位。”
“好好好。”
青衣儒士看向對方彎腰模樣,摸了摸頜下的羊胡子,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但是,顧臨風轉身大手一揮,朗聲道:
“來人!將這位先生拿下。”
青衣儒士麵色不變,眯眼質問道:“大皇子這是什麽意思?”
顧臨風微微一笑道:“待本王證明先生所說之言,屬實之後,自然會放了先生。”
他也不傻。
這位青衣儒士,如此忽然找上門來,必有蹊蹺。
必須好好調查一番。
再做決議。
...
正月廿五,清晨。
靈隱殿像往常一樣,沒有什麽變化。
顧景炎還在迴味昨晚的卦象。
皇儲之爭,皇宮兵災。
看來父皇病倒之後,自己的這些兄長一個個都已經按耐不住心中的欲望。
帝位到底會落在誰的手中?
父皇音訊全無,不知道是不是駕崩了,可以肯定的是,已經失去了意識,否則就不會任由朝廷亂來。
現在的大夏朝廷的掌舵手,無疑已經是內閣。
而大皇子的老師,正是首輔。
若是兩人聯手,把持朝政,然後確立太子之位,其他皇子又有什麽辦法呢?
現在的京城,到底是個什麽情況。
沒人知道,最穩妥的辦法,就是待在冷宮,當個小透明。
他巴不得看到這些皇子自相殘殺。
正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
自己隻管默默看戲就行了。
如果自己跟駱璿逃出了冷宮,不僅母親有危險,林寒柔一樣會被錦衣衛調查。
顧景炎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
決定用沉木紙人,走出皇宮看看,看看京城發生了什麽。
他選擇注入真氣,激活紙人,小人很快站立起來,開始工作。
順著無人問津的小路,來到皇宮的邊緣。
如果走大道,肯定會被皇宮裏麵的高手探知到,畢竟這裏可是皇宮,重兵把守,供奉高手無數。
自己隻能走人走不了的地方,比如下水道。
人過不去,但是紙人可以輕而易舉地穿過地下,整個皇宮的排水係統四通八達,所以這是一個可行的辦法。
他控製著小小的紙人,朝皇宮之外探去。
結果剛一出宮,發現了許多錦衣衛朝皇城深處的一座豪華宅邸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