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王世雄投降
穿越成廢皇子,隻想苟活! 作者:韓師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馬邑城那高大厚重的城牆之內。
王世雄得知曹有德已然率部歸來,心中陡然間湧起一股底氣,仿佛在這風雨飄搖的局勢中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此刻,朱永珍和許邵武所率的十萬定州軍,如烏雲壓頂般兵臨城下。
那整齊排列的隊伍,一眼望不到頭,軍旗獵獵作響,在風中肆意舞動,彰顯著強大的軍威。
定州軍兵分兩路,一路氣勢洶洶地直逼東門,另一路則嚴陣以待南門,對馬邑城形成了合圍之勢。
馬邑城頭上,密密麻麻地排列著各式各樣的火炮,大的、小的,口徑各異。
這些火炮乃是王家多年來精心籌備的防禦利器,其最大射程可達千步之遙,猶如一頭頭蟄伏的猛獸,虎視眈眈地注視著城外的敵軍。
南門之外,朱永珍正有條不紊地組織炮兵準備攻城。
他的隊伍宛如一座移動的軍火庫,帶來了足足一千門迫擊炮。
這些迫擊炮經過精心改良,掛藥之後,其最大射程竟能達到一千五百步以上,甚至在理想情況下,可飆升至二千步,威力驚人。
朱永珍目光如炬,緊緊盯著馬邑城的南門,指揮若定。
他精心挑選了六百門炮,分別精準地對準城門上方那巍峨的懸樓,以及兩側城牆登梯的關鍵位置。
陽光穿透稀薄的雲靄,灑落在冰冷的鐵製炮管上,折射出一道道耀眼的光芒,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猛烈攻擊。
朱永珍見一切準備就緒,猛地舉起手中的令旗,大聲下令:“開炮!”
那聲音猶如洪鍾般響徹四周,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瞬間,炮口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仿佛大地都為之顫抖。
一枚枚炮彈如流星般唿嘯著衝向馬邑城,帶著毀滅一切的力量。
炮彈劃過天空,留下一道道熾熱的軌跡,落點幾乎都精準地分布在目標附近。
刹那間,城樓處被炮彈炸得濃煙滾滾,火光衝天,磚石碎片四處飛濺。
炮兵指揮密切注視著炮擊效果,見部分炮彈落點稍有偏差,立刻大聲喊道:“各隊注意,微調角度,繼續攻擊!”
炮手們迅速響應,熟練地調整著炮管的角度。
在千枚炮彈如雨點般的持續轟炸下,城樓已然被炸得麵目全非。
原本堅固的建築,此刻變得搖搖欲墜,城牆也出現了一道道深深的裂痕。
然而,朱永珍並未就此滿足,他大手一揮,下令道:“無差別繼續攻擊!”
緊接著,又有四百門迫擊炮迅速向前推進五百步,穩穩地架起炮管,朝著城內發起了更加猛烈的攻擊。
那密集的炮彈,如同傾盆大雨般傾瀉而下,城內頓時陷入一片火海,喊叫聲、哭喊聲交織在一起,仿佛人間煉獄。
持續不斷的轟炸,終於將城門徹底炸毀。
厚重的城門在炮火的洗禮下,轟然倒塌,揚起漫天的塵土。
前方的迫擊炮見狀,展開了遞增式的轟炸,進一步擴大著破壞範圍。
此時,在城內王府中,王世揾聽聞前方傳來的慘烈戰況,心中一沉,瞬間明白大勢已去。
他心急如焚,顧不上整理衣衫,匆忙帶著幾名親信,一路小跑著去找王世雄。
見到王世雄後,王世揾氣喘籲籲地說道:“二弟,兩處城門的情況我已然知曉,這般繼續下去,我們必敗無疑啊!
你可清楚,他們手中還握有步槍,即便進入巷戰,兩方戰力亦是懸殊巨大。依我看,不如與他們講和吧。”
王世揾眉頭緊鎖,眼神中滿是憂慮與無奈。
王世雄心有不甘,望著遠方硝煙彌漫的戰場,緊握著拳頭,咬牙切齒地說道:
“大哥,難道我們王家今日就要這般認輸了嗎?想我王家世代榮耀,怎能如此輕易低頭!”
王世雄的臉上寫滿了憤怒與掙紮。
王世揾緩緩走上前,輕輕地扶著王世雄的肩膀,眼中含淚,痛哭流涕地說道:“二弟啊,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啊!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我們王家若能保住性命,日後定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若執意抵抗,恐怕我們王家將萬劫不複啊!”
王世揾聲淚俱下,言辭懇切。
王世雄聽了大哥的話,心中一陣酸楚,無奈地長歎一聲,知道眼前確實是必敗的局麵,已無力迴天。
他緩緩放下緊握的拳頭,神色黯然地說道:“罷了罷了,大哥所言極是。”
隨後,他命人打出白旗,向城外的定州軍請求講和。
定州軍這邊,其實也並不想輕易挑起這場殘酷的戰爭。
尤其是洪奎,對這場戰鬥態度曖昧,居然一直未給予支援,使得他們一路艱難前行,可謂是斬將奪關,曆經千辛萬苦。
如今,僅僅經過幾輪轟炸,就看到對方輕易地高舉白旗投降,他們自然順勢停止了炮轟。
王長河作為郡丞,受王家所托,代表王家前來議和。
他身著官服,神色凝重地來到朱永珍等人麵前,恭敬地行禮道:“本官乃郡丞王長河,見過將軍。
如今我馬邑城願讓出城池,還望將軍能給我等一條活路。”王長河微微低頭,語氣中帶著一絲謙卑與哀求。
朱永珍和許邵武雖然正在攻城,但他們深知自己並不能擅自代表朝廷,也無法代表並州做出最終決策。
麵對如此重大的事宜,還是需要等待並州方麵的指示。既然對方已經投降,他們也需表明一下自己的態度。
林文壽走上前,從王長河手中接過降表,雙手遞給朱永珍。
朱永珍仔細看過降表後,神色嚴肅地說道:“我等皆是受朝廷詔令,前來收服馬邑。
然而,朝廷尚未派人至此,並州方麵亦無消息傳來。既然如今有降表在此,我軍便不再攻城。
但你們城內一切事務,暫時照舊。不過,城內駐軍必須全部撤出,我軍將派人進城接管,以維護城內治安。
待朝廷派人抵達之後,再商議你們的去留問題。”
朱永珍目光堅定,一字一句地說道。
王長河聽了朱永珍的話,心中隱隱覺得有些不妥,卻又一時說不出緣由。
但此刻形勢比人強,他也不好再多說什麽,隻能無奈地答應道:“謹遵將軍令,迴城後我等即刻撤出駐軍。”
朱永珍深知自己此次前來,不過是奉命行事,如同跑腿一般,也並未奢望能從中獲取什麽。
他麵色平靜地說道:“既然如此,那是最好。切莫讓城中再生出什麽亂子,我軍雖隻是接手駐防,但鎮壓騷亂亦是我們的職責所在。若有違抗,定不輕饒!”
朱永珍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一種威懾力。
“是,那是……”
王長河小心翼翼地應承著,生怕一個不小心就節外生枝。
他此刻隻盼著能盡快將此事了結,讓王家度過這一劫。
王世雄得知曹有德已然率部歸來,心中陡然間湧起一股底氣,仿佛在這風雨飄搖的局勢中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此刻,朱永珍和許邵武所率的十萬定州軍,如烏雲壓頂般兵臨城下。
那整齊排列的隊伍,一眼望不到頭,軍旗獵獵作響,在風中肆意舞動,彰顯著強大的軍威。
定州軍兵分兩路,一路氣勢洶洶地直逼東門,另一路則嚴陣以待南門,對馬邑城形成了合圍之勢。
馬邑城頭上,密密麻麻地排列著各式各樣的火炮,大的、小的,口徑各異。
這些火炮乃是王家多年來精心籌備的防禦利器,其最大射程可達千步之遙,猶如一頭頭蟄伏的猛獸,虎視眈眈地注視著城外的敵軍。
南門之外,朱永珍正有條不紊地組織炮兵準備攻城。
他的隊伍宛如一座移動的軍火庫,帶來了足足一千門迫擊炮。
這些迫擊炮經過精心改良,掛藥之後,其最大射程竟能達到一千五百步以上,甚至在理想情況下,可飆升至二千步,威力驚人。
朱永珍目光如炬,緊緊盯著馬邑城的南門,指揮若定。
他精心挑選了六百門炮,分別精準地對準城門上方那巍峨的懸樓,以及兩側城牆登梯的關鍵位置。
陽光穿透稀薄的雲靄,灑落在冰冷的鐵製炮管上,折射出一道道耀眼的光芒,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猛烈攻擊。
朱永珍見一切準備就緒,猛地舉起手中的令旗,大聲下令:“開炮!”
那聲音猶如洪鍾般響徹四周,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瞬間,炮口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仿佛大地都為之顫抖。
一枚枚炮彈如流星般唿嘯著衝向馬邑城,帶著毀滅一切的力量。
炮彈劃過天空,留下一道道熾熱的軌跡,落點幾乎都精準地分布在目標附近。
刹那間,城樓處被炮彈炸得濃煙滾滾,火光衝天,磚石碎片四處飛濺。
炮兵指揮密切注視著炮擊效果,見部分炮彈落點稍有偏差,立刻大聲喊道:“各隊注意,微調角度,繼續攻擊!”
炮手們迅速響應,熟練地調整著炮管的角度。
在千枚炮彈如雨點般的持續轟炸下,城樓已然被炸得麵目全非。
原本堅固的建築,此刻變得搖搖欲墜,城牆也出現了一道道深深的裂痕。
然而,朱永珍並未就此滿足,他大手一揮,下令道:“無差別繼續攻擊!”
緊接著,又有四百門迫擊炮迅速向前推進五百步,穩穩地架起炮管,朝著城內發起了更加猛烈的攻擊。
那密集的炮彈,如同傾盆大雨般傾瀉而下,城內頓時陷入一片火海,喊叫聲、哭喊聲交織在一起,仿佛人間煉獄。
持續不斷的轟炸,終於將城門徹底炸毀。
厚重的城門在炮火的洗禮下,轟然倒塌,揚起漫天的塵土。
前方的迫擊炮見狀,展開了遞增式的轟炸,進一步擴大著破壞範圍。
此時,在城內王府中,王世揾聽聞前方傳來的慘烈戰況,心中一沉,瞬間明白大勢已去。
他心急如焚,顧不上整理衣衫,匆忙帶著幾名親信,一路小跑著去找王世雄。
見到王世雄後,王世揾氣喘籲籲地說道:“二弟,兩處城門的情況我已然知曉,這般繼續下去,我們必敗無疑啊!
你可清楚,他們手中還握有步槍,即便進入巷戰,兩方戰力亦是懸殊巨大。依我看,不如與他們講和吧。”
王世揾眉頭緊鎖,眼神中滿是憂慮與無奈。
王世雄心有不甘,望著遠方硝煙彌漫的戰場,緊握著拳頭,咬牙切齒地說道:
“大哥,難道我們王家今日就要這般認輸了嗎?想我王家世代榮耀,怎能如此輕易低頭!”
王世雄的臉上寫滿了憤怒與掙紮。
王世揾緩緩走上前,輕輕地扶著王世雄的肩膀,眼中含淚,痛哭流涕地說道:“二弟啊,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啊!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我們王家若能保住性命,日後定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若執意抵抗,恐怕我們王家將萬劫不複啊!”
王世揾聲淚俱下,言辭懇切。
王世雄聽了大哥的話,心中一陣酸楚,無奈地長歎一聲,知道眼前確實是必敗的局麵,已無力迴天。
他緩緩放下緊握的拳頭,神色黯然地說道:“罷了罷了,大哥所言極是。”
隨後,他命人打出白旗,向城外的定州軍請求講和。
定州軍這邊,其實也並不想輕易挑起這場殘酷的戰爭。
尤其是洪奎,對這場戰鬥態度曖昧,居然一直未給予支援,使得他們一路艱難前行,可謂是斬將奪關,曆經千辛萬苦。
如今,僅僅經過幾輪轟炸,就看到對方輕易地高舉白旗投降,他們自然順勢停止了炮轟。
王長河作為郡丞,受王家所托,代表王家前來議和。
他身著官服,神色凝重地來到朱永珍等人麵前,恭敬地行禮道:“本官乃郡丞王長河,見過將軍。
如今我馬邑城願讓出城池,還望將軍能給我等一條活路。”王長河微微低頭,語氣中帶著一絲謙卑與哀求。
朱永珍和許邵武雖然正在攻城,但他們深知自己並不能擅自代表朝廷,也無法代表並州做出最終決策。
麵對如此重大的事宜,還是需要等待並州方麵的指示。既然對方已經投降,他們也需表明一下自己的態度。
林文壽走上前,從王長河手中接過降表,雙手遞給朱永珍。
朱永珍仔細看過降表後,神色嚴肅地說道:“我等皆是受朝廷詔令,前來收服馬邑。
然而,朝廷尚未派人至此,並州方麵亦無消息傳來。既然如今有降表在此,我軍便不再攻城。
但你們城內一切事務,暫時照舊。不過,城內駐軍必須全部撤出,我軍將派人進城接管,以維護城內治安。
待朝廷派人抵達之後,再商議你們的去留問題。”
朱永珍目光堅定,一字一句地說道。
王長河聽了朱永珍的話,心中隱隱覺得有些不妥,卻又一時說不出緣由。
但此刻形勢比人強,他也不好再多說什麽,隻能無奈地答應道:“謹遵將軍令,迴城後我等即刻撤出駐軍。”
朱永珍深知自己此次前來,不過是奉命行事,如同跑腿一般,也並未奢望能從中獲取什麽。
他麵色平靜地說道:“既然如此,那是最好。切莫讓城中再生出什麽亂子,我軍雖隻是接手駐防,但鎮壓騷亂亦是我們的職責所在。若有違抗,定不輕饒!”
朱永珍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一種威懾力。
“是,那是……”
王長河小心翼翼地應承著,生怕一個不小心就節外生枝。
他此刻隻盼著能盡快將此事了結,讓王家度過這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