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奴隸兵
穿越成廢皇子,隻想苟活! 作者:韓師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世雄雙手接過聖旨,展開細細端詳。
通篇都是讚揚之句,謳歌王家在並州做出個貢獻,結果隻有兩個字,出兵!
他不禁在心中暗自腹誹,這聖旨實在沒什麽實質內容,空洞得很!
既然已經接過聖旨,王世雄心中明白,這就等同於接了旨。
誰讓自己剛才嘴硬,誇下海口說天子詔令自當遵從呢。
此刻,這聖旨拿在手中,仿佛一張正在發熱的紙,隨時都可能燃燒起來,可他卻滿心無奈,就像眼睜睜看著火勢蔓延,卻隻想用一泡尿將其澆滅。
“杜子清這次事情鬧得有些大,皇上對他極為不滿,很快他就要被撤職換人了。”
洪奎表情冷峻,聲音冰冷地說道,那眼神仿佛在暗示著什麽,言下之意似乎在說,這位置花落誰家還未可知,或許王家就有這個機會。
“呃~,杜大人剛上任就……”
王世雄剛想接著說下去,卻猛地意識到不妥,及時刹住了車。
他心裏清楚,這些話自己最好別亂說,也不該去問,朝堂之事,向來複雜微妙,稍有不慎便可能惹禍上身。
“朝堂的意思,是推行本地人治理本地的策略。本官此次前來,名義上是督查,實際上也是為了考核官員上任的表現。”
洪奎終於拋出一個模棱兩可的“繡球”,那語氣仿佛這“繡球”最終落在誰家,全憑他一句話就能決定。
“下官明白了,不知這次出兵具體攻打什麽地方?”
王世雄試探性地問道,他表麵上鎮定自若,內心卻如波濤翻湧,急切地想從洪奎口中獲取更多關鍵信息。
“這次朝廷可是下了十足的決心,整個並州都要行動起來。
其一,要狠狠打擊匈奴的囂張氣焰,讓他們知道我朝的厲害;
其二嘛,就是要看誰家有能力保衛並州,展現出真正的實力。”
洪奎故意提高音量,說得斬釘截鐵,試圖讓王世雄真切感受到這就是皇帝堅定不移的決心。
“這麽說?……”王世雄還想進一步追問細節,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急切。
洪奎見狀,知道是時候拋出誘餌了,於是微微前傾,壓低聲音神秘兮兮地說道:
“代郡、晉陽、平陽、上黨,包括你們馬邑,同時出兵。我估計這時候,他們的兵力應該都集結得差不多了,最遲兩日後,全部開始對匈奴展開圍剿。”
王世雄心中猛地一驚,他實在難以判斷洪奎說的究竟是真是假。
不過,一個欽差大臣確實沒理由編造這種假消息來哄騙自己。
但要想去證實,時間上又有些來不及了。
此時,對王家而言,這無疑是個翻盤的絕佳機會,可他正與匈奴暗中往來勾結,在這種情況下,又怎能突然翻臉去攻打他們呢?
王世雄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必須好好謀劃一番,既要搶到這份功勞,又不能得罪給自己暗中提供支持的“金主”。
……
另一邊,宇文化這段時間主要負責與王家對接采購事宜。
這日,他正在營帳中處理事務,忽然聽聞手下前來通報,說爾頓單於找他。
宇文化趕忙整理了一下衣衫,匆匆來到單於營帳。
“先頭部隊已經順利占領了晉州一帶,那可是個好地方啊。我希望有人能去駐紮此地,正好奴隸兵已經過來了,我先撥給你十萬人,你帶著他們去那裏守著。”
爾頓單於坐在營帳中的主位上,神色威嚴地說道。
宇文化一聽,心中立刻明白西路軍進展頗為順利。
此次去晉州駐守,無疑是去穩固地盤,這可是個難得的機會。
更讓他欣喜的是,自己這邊一下子又擴充進來十萬人,對他來說,這無異於雪中送炭,他實在太需要這批人來壯大自己的勢力了。
“單於既然需要我過去,我定然聽從安排。不知何時能交割這十萬人呢?”
宇文化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臉上滿是誠懇。
爾頓見宇文化答應得如此爽快,心中暗自竊喜。
所謂的奴隸兵,這些人成分複雜,大多是從各地搶奪而來,也有不少草原牧民因生活所迫賣身為奴的,其中還夾雜著許多戰俘。
這些奴隸兵平日裏吃不飽、穿不暖,說是兵,實則不過是為了便於管理,更多時候隻能充當搬運工。
去年草原上又是蟲災又是雪災,大部分人都麵臨糧食短缺的困境,這些奴隸便成了沉重的負擔。
爾頓讓宇文化去接手,其實也打著自己的小算盤,畢竟不僅這些奴隸要吃飯,負責看押他們的匈奴人同樣也需要糧食。
每個人心中都各自打著精妙的算盤。
宇文化自然也明白其中的門道,但他並不在意,順著爾頓的意思,立刻派人去做了交割。
如此,他手上便一下子多了十萬人。
第二天,宇文周帶著二萬人的軍隊和這十萬奴隸,從林海出發,一路朝著石洲行進。
抵達石洲後,他們遇到了張學庚。
宇文周將此次兵力擴充以及來龍去脈詳細地說了一遍。
張學庚聽聞,臉上頓時露出滿意的笑容,說道:
“很好,守城固然重要,但有了這十萬人在此,建設這座城池也就有了充足的人口。這對我們穩固占領地可是大有益處啊。”
“誒!這十萬人吃飯可真是個大難題啊,我們帶來的糧草恐怕堅持不了多久。”
宇文周麵帶愁色,憂心忡忡地說道。
他深知,這麽龐大的人口數量,糧草供應一旦跟不上,將會引發諸多問題。
“無妨,我聽耶律青說,攻打平陽受挫,而且減員也頗為嚴重。況且這一路下去,有不少的村鎮。由於大家都將注意力放在戰事上,他們根本沒有時間去收集糧食。”
張學庚一臉不以為意,似乎在他看來,搶劫百姓獲取糧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那行,今晚先讓他們吃飽飯,明天就一直南下,順道收集一些糧食。”
宇文周聽了張學庚的話,雖有些無奈,但也隻能如此說道。
畢竟他們這次來並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獲取糧食。
如今打仗都快一個月了,可得到的糧食數量卻極其有限,遠遠不夠這麽多人吃。
並州去年雖然百姓艱難地度過了嚴冬,大部分人生活還算安穩,但終究還是缺少糧食儲備。
他們隻能南下,到各個村鎮去尋找那些地主大戶,這些人一般都有儲備糧。
當然,行動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小股力量的反抗。
不過,對於他們這些手握重兵的人來說,這些反抗都隻是微不足道的阻礙。
他們心裏也明白,做事不能太絕,尤其是對待那些地主富戶,不能趕盡殺絕。
但對於那些不配合的人,他們也絕不會心慈手軟,隻有死路一條。
通篇都是讚揚之句,謳歌王家在並州做出個貢獻,結果隻有兩個字,出兵!
他不禁在心中暗自腹誹,這聖旨實在沒什麽實質內容,空洞得很!
既然已經接過聖旨,王世雄心中明白,這就等同於接了旨。
誰讓自己剛才嘴硬,誇下海口說天子詔令自當遵從呢。
此刻,這聖旨拿在手中,仿佛一張正在發熱的紙,隨時都可能燃燒起來,可他卻滿心無奈,就像眼睜睜看著火勢蔓延,卻隻想用一泡尿將其澆滅。
“杜子清這次事情鬧得有些大,皇上對他極為不滿,很快他就要被撤職換人了。”
洪奎表情冷峻,聲音冰冷地說道,那眼神仿佛在暗示著什麽,言下之意似乎在說,這位置花落誰家還未可知,或許王家就有這個機會。
“呃~,杜大人剛上任就……”
王世雄剛想接著說下去,卻猛地意識到不妥,及時刹住了車。
他心裏清楚,這些話自己最好別亂說,也不該去問,朝堂之事,向來複雜微妙,稍有不慎便可能惹禍上身。
“朝堂的意思,是推行本地人治理本地的策略。本官此次前來,名義上是督查,實際上也是為了考核官員上任的表現。”
洪奎終於拋出一個模棱兩可的“繡球”,那語氣仿佛這“繡球”最終落在誰家,全憑他一句話就能決定。
“下官明白了,不知這次出兵具體攻打什麽地方?”
王世雄試探性地問道,他表麵上鎮定自若,內心卻如波濤翻湧,急切地想從洪奎口中獲取更多關鍵信息。
“這次朝廷可是下了十足的決心,整個並州都要行動起來。
其一,要狠狠打擊匈奴的囂張氣焰,讓他們知道我朝的厲害;
其二嘛,就是要看誰家有能力保衛並州,展現出真正的實力。”
洪奎故意提高音量,說得斬釘截鐵,試圖讓王世雄真切感受到這就是皇帝堅定不移的決心。
“這麽說?……”王世雄還想進一步追問細節,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急切。
洪奎見狀,知道是時候拋出誘餌了,於是微微前傾,壓低聲音神秘兮兮地說道:
“代郡、晉陽、平陽、上黨,包括你們馬邑,同時出兵。我估計這時候,他們的兵力應該都集結得差不多了,最遲兩日後,全部開始對匈奴展開圍剿。”
王世雄心中猛地一驚,他實在難以判斷洪奎說的究竟是真是假。
不過,一個欽差大臣確實沒理由編造這種假消息來哄騙自己。
但要想去證實,時間上又有些來不及了。
此時,對王家而言,這無疑是個翻盤的絕佳機會,可他正與匈奴暗中往來勾結,在這種情況下,又怎能突然翻臉去攻打他們呢?
王世雄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必須好好謀劃一番,既要搶到這份功勞,又不能得罪給自己暗中提供支持的“金主”。
……
另一邊,宇文化這段時間主要負責與王家對接采購事宜。
這日,他正在營帳中處理事務,忽然聽聞手下前來通報,說爾頓單於找他。
宇文化趕忙整理了一下衣衫,匆匆來到單於營帳。
“先頭部隊已經順利占領了晉州一帶,那可是個好地方啊。我希望有人能去駐紮此地,正好奴隸兵已經過來了,我先撥給你十萬人,你帶著他們去那裏守著。”
爾頓單於坐在營帳中的主位上,神色威嚴地說道。
宇文化一聽,心中立刻明白西路軍進展頗為順利。
此次去晉州駐守,無疑是去穩固地盤,這可是個難得的機會。
更讓他欣喜的是,自己這邊一下子又擴充進來十萬人,對他來說,這無異於雪中送炭,他實在太需要這批人來壯大自己的勢力了。
“單於既然需要我過去,我定然聽從安排。不知何時能交割這十萬人呢?”
宇文化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臉上滿是誠懇。
爾頓見宇文化答應得如此爽快,心中暗自竊喜。
所謂的奴隸兵,這些人成分複雜,大多是從各地搶奪而來,也有不少草原牧民因生活所迫賣身為奴的,其中還夾雜著許多戰俘。
這些奴隸兵平日裏吃不飽、穿不暖,說是兵,實則不過是為了便於管理,更多時候隻能充當搬運工。
去年草原上又是蟲災又是雪災,大部分人都麵臨糧食短缺的困境,這些奴隸便成了沉重的負擔。
爾頓讓宇文化去接手,其實也打著自己的小算盤,畢竟不僅這些奴隸要吃飯,負責看押他們的匈奴人同樣也需要糧食。
每個人心中都各自打著精妙的算盤。
宇文化自然也明白其中的門道,但他並不在意,順著爾頓的意思,立刻派人去做了交割。
如此,他手上便一下子多了十萬人。
第二天,宇文周帶著二萬人的軍隊和這十萬奴隸,從林海出發,一路朝著石洲行進。
抵達石洲後,他們遇到了張學庚。
宇文周將此次兵力擴充以及來龍去脈詳細地說了一遍。
張學庚聽聞,臉上頓時露出滿意的笑容,說道:
“很好,守城固然重要,但有了這十萬人在此,建設這座城池也就有了充足的人口。這對我們穩固占領地可是大有益處啊。”
“誒!這十萬人吃飯可真是個大難題啊,我們帶來的糧草恐怕堅持不了多久。”
宇文周麵帶愁色,憂心忡忡地說道。
他深知,這麽龐大的人口數量,糧草供應一旦跟不上,將會引發諸多問題。
“無妨,我聽耶律青說,攻打平陽受挫,而且減員也頗為嚴重。況且這一路下去,有不少的村鎮。由於大家都將注意力放在戰事上,他們根本沒有時間去收集糧食。”
張學庚一臉不以為意,似乎在他看來,搶劫百姓獲取糧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那行,今晚先讓他們吃飽飯,明天就一直南下,順道收集一些糧食。”
宇文周聽了張學庚的話,雖有些無奈,但也隻能如此說道。
畢竟他們這次來並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獲取糧食。
如今打仗都快一個月了,可得到的糧食數量卻極其有限,遠遠不夠這麽多人吃。
並州去年雖然百姓艱難地度過了嚴冬,大部分人生活還算安穩,但終究還是缺少糧食儲備。
他們隻能南下,到各個村鎮去尋找那些地主大戶,這些人一般都有儲備糧。
當然,行動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小股力量的反抗。
不過,對於他們這些手握重兵的人來說,這些反抗都隻是微不足道的阻礙。
他們心裏也明白,做事不能太絕,尤其是對待那些地主富戶,不能趕盡殺絕。
但對於那些不配合的人,他們也絕不會心慈手軟,隻有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