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洪奎又來了
穿越成廢皇子,隻想苟活! 作者:韓師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耶律青等人雄心勃勃地謀劃著挺進晉州之時,洪奎已快馬加鞭,風塵仆仆地趕到了並州晉陽。
踏入晉陽地界,洪奎徑直前往刺史府,與杜子清會麵。
杜子清一見洪奎到來,心中頓時“咯噔”一下,一股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
他強擠出一絲笑容,然而那笑容卻顯得極為僵硬,語氣中難掩忐忑:
“老將軍此番前來,還攜帶著陛下的聖旨,想必是下官在任上有所失職之處,還請老將軍快快宣旨吧。”
杜子清此刻的心情糟糕透頂,自己才剛坐上刺史之位,匈奴就悍然犯邊,作為並州刺史,他深知自己必定難辭其咎。
洪奎看著杜子清那副緊張兮兮的模樣,心中不禁有些感慨,上前輕聲安慰道:
“嗬嗬,杜刺史,你切莫慌張。老夫此次前來,雖說與你有些關聯,但陛下並未下旨斥責於你,隻是有個口諭,需私下授受。”
杜子清聽聞有密旨,心中明白在這大庭廣眾之下確實不便言說,於是趕忙恭敬地引領洪奎來到自己的書房。
進入書房,待洪奎入座後,杜子清恭謹地站立一側,壓低聲音問道:“老將軍,請宣旨。”
洪奎穩穩地坐下,見杜子清依舊一副謹小慎微的模樣,伸手示意他也坐下。
隨後,洪奎仔細地打量了一下四周,確定沒有旁人後,這才放下心來,緩緩說道:
“陛下派我前來,實則是幫你妥善處理此次匈奴犯邊之事。表麵上,我是以督查之名而來,而實際上,是要讓王家人出兵相助。”
“出兵?這……”
杜子清心中滿是疑惑,可話到嘴邊,卻又不敢再深入追問下去。
洪奎神色認真,繼續說道:“讓代郡與馬邑一同出兵,務必將匈奴的後路截斷。而你們這邊,則要組織兵力,全力去奪迴石洲。”
“哦!如此一來,匈奴大軍迫於後路被斷,便不得不退兵。隻是,如今晉陽著實麵臨著武器短缺的困境。
此前增援石洲,已將庫存的武器盡數帶走,而且王碧清返迴之時,還把不少武器留給了石洲的軍隊。”
杜子清趕忙將晉陽這邊的實際情況,如實地向洪奎和盤托出。
洪奎微微點頭,思索片刻後說道:“無妨。一方麵,你可與王家再商議商議,看能否讓他們擠出一些武器彈藥。
另一方麵,朝廷這邊也已給你們運送來一批武器,雖說暫時隻能勉強湊合著用,但若是實在不行,陛下定會再想辦法。”
杜子清聽聞朝廷運來武器,心中大喜,感激之情溢於言表,當即恭敬地躬身下拜:
“如此!謝主隆恩!”
洪奎見杜子清滿臉欣喜,趕忙出言告誡道:
“這件事暫且務必保密,就由你親自來安排相關事宜。武器的分發事宜,也暫且遲一些進行。”
交代完這些重要事項後,兩人一同走出書房。
一出書房,洪奎立刻換上一副嚴肅的表情,當著眾人的麵,對杜子清沒有絲毫好臉色。
甚至杜子清精心安排的接風晚宴,洪奎也毫不留情地拒絕參加。
在晉陽暫住了一晚後,第二天一早,洪奎便啟程前往代郡。
洪奎去了代郡的消息很快被馬邑方麵知道。
王世雄心中正隱隱感覺事情有些不對勁。
就在這時,一名侍衛匆匆來報:“大人,城外出現欽差的車輦,正從代郡方向駛來。”
“哦,那本官理應出城迎接才是。”王世雄聽聞,立刻起身準備出城。
剛走到門口,他突然轉身,問向傳話的侍衛:“那個不成器的王長河呢?”
侍衛被王世雄這麽突如其來的一問,頓時有些摸不著頭腦,一臉茫然地迴答道:
“大人,郡丞大人的行蹤,小人實在不知啊。”
王世雄見侍衛確實不知情,便也不再為難他。
隨即出門,飛身上馬,準備出城迎接欽差。
剛走出沒多遠,遠遠便看見王長河醉醺醺的,正被人攙扶著,搖搖晃晃地朝著衙門方向走來。
王世雄見狀,心中頓時火冒三丈,催馬快步上前,來到王長河身旁,揚起馬鞭,狠狠地朝著王長河的腦袋抽去,怒喝道:
“混賬東西!當值期間居然還飲酒作樂,來人,將這廝押入大牢!”
說起這王長河,原本他是代郡的郡守。
可上次戰役中,他錯失良機,導致局麵失控。
後來王家采取李代桃僵之計,讓韓佳才前往代郡任職,馬邑這邊則由王世雄接任郡守之位。
而王長河則被貶為馬邑的郡丞,成了王世雄的副職。
這一切,都多虧了當時王亶望在府城擔任知府,才有能力如此安排。
此刻,王長河被王世雄這一馬鞭抽得瞬間清醒了不少,聽到要被關進監牢,頓時嚇得臉色慘白,“撲通”一聲跪下,苦苦哀求道:
“叔父,饒了侄兒這一次吧,下次侄兒再也不敢了。”
“混賬!這裏沒有什麽叔父,隻有馬邑郡守!拉下去,等我迴來再好好收拾他!”
王世雄怒目圓睜,大聲嗬斥道。說罷,他頭也不迴,揚鞭策馬,徑直朝著城門方向奔去。
曹有德和蘇丁山早已經在城門口等候。
遠遠看見王世雄前來,二人趕忙上前,恭敬地行禮。
王世雄大手一揮,說道:“免禮。可知欽差還有多遠?”
曹有德趕忙上前答話:“郡守,欽差的馬車原本還有二裏路,眼瞅著就要到了,可不知為何,現在卻還不見馬車的影子。”
王世雄輕輕點頭,神色深沉地說道:“我們再往前迎迎,大不了走上二裏地。”
曹有德聽聞,抱拳應道:“遵命!”
蘇丁山也隨著抱拳行禮,沒有說話,隨即翻身上馬,緊跟在王世雄的後麵。
其實洪奎早已經來到,他遠遠望見馬邑城後,隻見城牆上密密麻麻地伸出許多火炮的炮口,城門口也整齊地架著不同口徑的虎樽炮,整個城防看上去戒備森嚴。
洪奎心中一動,打算沿著城牆繞一圈,好好了解一下馬邑的城防情況,看看究竟隻是北門如此,還是其他城門也同樣固若金湯。
於是,他臨時改變路線,沿著城牆朝著東門而去。
踏入晉陽地界,洪奎徑直前往刺史府,與杜子清會麵。
杜子清一見洪奎到來,心中頓時“咯噔”一下,一股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
他強擠出一絲笑容,然而那笑容卻顯得極為僵硬,語氣中難掩忐忑:
“老將軍此番前來,還攜帶著陛下的聖旨,想必是下官在任上有所失職之處,還請老將軍快快宣旨吧。”
杜子清此刻的心情糟糕透頂,自己才剛坐上刺史之位,匈奴就悍然犯邊,作為並州刺史,他深知自己必定難辭其咎。
洪奎看著杜子清那副緊張兮兮的模樣,心中不禁有些感慨,上前輕聲安慰道:
“嗬嗬,杜刺史,你切莫慌張。老夫此次前來,雖說與你有些關聯,但陛下並未下旨斥責於你,隻是有個口諭,需私下授受。”
杜子清聽聞有密旨,心中明白在這大庭廣眾之下確實不便言說,於是趕忙恭敬地引領洪奎來到自己的書房。
進入書房,待洪奎入座後,杜子清恭謹地站立一側,壓低聲音問道:“老將軍,請宣旨。”
洪奎穩穩地坐下,見杜子清依舊一副謹小慎微的模樣,伸手示意他也坐下。
隨後,洪奎仔細地打量了一下四周,確定沒有旁人後,這才放下心來,緩緩說道:
“陛下派我前來,實則是幫你妥善處理此次匈奴犯邊之事。表麵上,我是以督查之名而來,而實際上,是要讓王家人出兵相助。”
“出兵?這……”
杜子清心中滿是疑惑,可話到嘴邊,卻又不敢再深入追問下去。
洪奎神色認真,繼續說道:“讓代郡與馬邑一同出兵,務必將匈奴的後路截斷。而你們這邊,則要組織兵力,全力去奪迴石洲。”
“哦!如此一來,匈奴大軍迫於後路被斷,便不得不退兵。隻是,如今晉陽著實麵臨著武器短缺的困境。
此前增援石洲,已將庫存的武器盡數帶走,而且王碧清返迴之時,還把不少武器留給了石洲的軍隊。”
杜子清趕忙將晉陽這邊的實際情況,如實地向洪奎和盤托出。
洪奎微微點頭,思索片刻後說道:“無妨。一方麵,你可與王家再商議商議,看能否讓他們擠出一些武器彈藥。
另一方麵,朝廷這邊也已給你們運送來一批武器,雖說暫時隻能勉強湊合著用,但若是實在不行,陛下定會再想辦法。”
杜子清聽聞朝廷運來武器,心中大喜,感激之情溢於言表,當即恭敬地躬身下拜:
“如此!謝主隆恩!”
洪奎見杜子清滿臉欣喜,趕忙出言告誡道:
“這件事暫且務必保密,就由你親自來安排相關事宜。武器的分發事宜,也暫且遲一些進行。”
交代完這些重要事項後,兩人一同走出書房。
一出書房,洪奎立刻換上一副嚴肅的表情,當著眾人的麵,對杜子清沒有絲毫好臉色。
甚至杜子清精心安排的接風晚宴,洪奎也毫不留情地拒絕參加。
在晉陽暫住了一晚後,第二天一早,洪奎便啟程前往代郡。
洪奎去了代郡的消息很快被馬邑方麵知道。
王世雄心中正隱隱感覺事情有些不對勁。
就在這時,一名侍衛匆匆來報:“大人,城外出現欽差的車輦,正從代郡方向駛來。”
“哦,那本官理應出城迎接才是。”王世雄聽聞,立刻起身準備出城。
剛走到門口,他突然轉身,問向傳話的侍衛:“那個不成器的王長河呢?”
侍衛被王世雄這麽突如其來的一問,頓時有些摸不著頭腦,一臉茫然地迴答道:
“大人,郡丞大人的行蹤,小人實在不知啊。”
王世雄見侍衛確實不知情,便也不再為難他。
隨即出門,飛身上馬,準備出城迎接欽差。
剛走出沒多遠,遠遠便看見王長河醉醺醺的,正被人攙扶著,搖搖晃晃地朝著衙門方向走來。
王世雄見狀,心中頓時火冒三丈,催馬快步上前,來到王長河身旁,揚起馬鞭,狠狠地朝著王長河的腦袋抽去,怒喝道:
“混賬東西!當值期間居然還飲酒作樂,來人,將這廝押入大牢!”
說起這王長河,原本他是代郡的郡守。
可上次戰役中,他錯失良機,導致局麵失控。
後來王家采取李代桃僵之計,讓韓佳才前往代郡任職,馬邑這邊則由王世雄接任郡守之位。
而王長河則被貶為馬邑的郡丞,成了王世雄的副職。
這一切,都多虧了當時王亶望在府城擔任知府,才有能力如此安排。
此刻,王長河被王世雄這一馬鞭抽得瞬間清醒了不少,聽到要被關進監牢,頓時嚇得臉色慘白,“撲通”一聲跪下,苦苦哀求道:
“叔父,饒了侄兒這一次吧,下次侄兒再也不敢了。”
“混賬!這裏沒有什麽叔父,隻有馬邑郡守!拉下去,等我迴來再好好收拾他!”
王世雄怒目圓睜,大聲嗬斥道。說罷,他頭也不迴,揚鞭策馬,徑直朝著城門方向奔去。
曹有德和蘇丁山早已經在城門口等候。
遠遠看見王世雄前來,二人趕忙上前,恭敬地行禮。
王世雄大手一揮,說道:“免禮。可知欽差還有多遠?”
曹有德趕忙上前答話:“郡守,欽差的馬車原本還有二裏路,眼瞅著就要到了,可不知為何,現在卻還不見馬車的影子。”
王世雄輕輕點頭,神色深沉地說道:“我們再往前迎迎,大不了走上二裏地。”
曹有德聽聞,抱拳應道:“遵命!”
蘇丁山也隨著抱拳行禮,沒有說話,隨即翻身上馬,緊跟在王世雄的後麵。
其實洪奎早已經來到,他遠遠望見馬邑城後,隻見城牆上密密麻麻地伸出許多火炮的炮口,城門口也整齊地架著不同口徑的虎樽炮,整個城防看上去戒備森嚴。
洪奎心中一動,打算沿著城牆繞一圈,好好了解一下馬邑的城防情況,看看究竟隻是北門如此,還是其他城門也同樣固若金湯。
於是,他臨時改變路線,沿著城牆朝著東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