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欒城發展
穿越成廢皇子,隻想苟活! 作者:韓師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生和範熙佟邁進房間,屋內布置簡潔而不失雅致。
趙生輕車熟路地吩咐人泡上一壺香茗,二人隨後在一張長條桌旁緩緩坐下。
桌上的木紋猶如歲月的脈絡,靜靜訴說著過往的故事。
趙生端起茶盞,輕抿一口,茶香在口中散開,他這才緩緩開口,神情專注地說道:
“姐夫,你瞧,無論是大周廣袤的疆土之內,還是周邊那些部落小族,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呢。
一般的病症,普通大夫或許能瞧出個一二,但看病歸看病,真正能把病治好,又是另一碼事了。
所以啊,我琢磨著,打算生產成藥。不過這事兒,還得請一些經驗豐富的老大夫來把關才行。”
範熙佟聽聞,這才恍然大悟趙生急於尋找太醫的緣由,不禁微微皺眉,說道:
“你可能不太了解,太醫平日裏大多隻為皇室宗親服務,極少給普通百姓治病,尤其是在皇城外,更是難請。
雖說也有例外,但想請動他們,絕非易事啊。”
趙生卻並未因範熙佟所言的困難而有絲毫退縮之意,反而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興致勃勃地講起自己的規劃:
“事在人為嘛。我們不妨先從外傷藥入手,像止血化瘀、鎮痛止痛這類的藥物,相對容易一些。
而且,我手中還有治療風寒、瘧疾的獨特配方,若是能將這些成藥成功推出,必定能打響我們的名頭。
往後啊,我還打算研發生產抗生素呢。”
“抗生素?這是什麽藥?”
範熙佟一臉好奇地問道,眼中滿是疑惑。
趙生耐心解釋道:
“這說來話長。最先做的話,我打算選用青黴素或者大蒜素這類的藥。
這些成藥對於治療一些炎症效果顯著,特別是在軍隊作戰時,能大大降低士兵受傷後的死亡率。”
範熙佟聽著趙生的講述,心中暗自思忖。
如今軍隊中使用的酒精類藥物,已然發揮了很大作用,若是真能再有這般神奇的成藥問世,戰場上的死亡率必定會大幅降低。
這可真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啊,他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那美好的圖景,百姓少受病痛折磨,軍隊戰力也得到提升。
“這事兒我可以幫你牽牽線,不過,萬一到時候皇家想插手,你打算如何應對?”
範熙佟試探性地問道,目光緊緊盯著趙生。
趙生心中早有計較,坦然說道:
“製藥這件事,我是鐵了心要獨家掌控的。即便有人想參與進來,我也絕不讓步。不過呢,銷售權方麵,我倒是可以適當讓出一些空間。”
趙生心裏明白,範熙佟必定會將此事匯報給趙暉,這是他無法阻止的。
所以,有些事情不能做得太絕,得留有餘地。
範熙佟離開趙生處後,立刻修書一封,派人快馬加鞭送往京城,呈遞給自己的父親。
同時,他還寫了一份奏折,一並放入,交由範文淵處置。
話說迴來,製藥廠可不是個簡單的事兒,不僅汙染嚴重,對水源的需求也極大。
趙生在欒城下遊臨近工業區的位置,特意劃出一塊占地百畝的地方。
遠遠望去,這片建築的結構頗似軍營,高大的圍牆環繞四周,圍牆下還建有幾處類似碉樓的建築。
實際上,這裏是趙生存放精餾塔的所在,外圍故意建成城牆模樣,一般人根本不知道其中的奧秘。
趙生心中有著清晰的規劃,他打算采用濃縮後的汁液,與研磨精細的藥粉混合,經陪幹工藝製成藥品。
這些藥品既可以直接服用,也能用開水衝服。就拿甘草來說,趙生將其製成了糖衣包裹的甘草片,方便又實用。
由於趙生大力推動南北通商,欒城這個地方已經出現了白藥的主要培藥——三七。
然而,因為這些藥材來自遠方,很多人隻是簡單地煎水服用,不僅藥效大打折扣,還造成了大量的浪費。
趙生見狀,有意派人大量收購這些藥材,打算就地進行初步泡製,壓縮體積後運往欒城,再進行二次加工,製成白藥。
目前,趙生派往南方采購的商隊,已有專門負責香料采購的人手。
如今,隻需再分出一些人去采購藥材,他覺得此事定能成功。
畢竟在大周朝,還沒有哪位醫生能確保治好瘧疾,即便偶爾有治好的情況,那也是鳳毛麟角。
至於風寒,也要看具體種類,在民間,因風寒致死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由此可見,一旦趙生的藥成功麵世,其影響絕非局限於大周王朝,對整個周邊各國都將產生深遠的意義。
與此同時,欒城依舊在悄無聲息中蓬勃發展,鐵路建設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由於招募的民工眾多,且趙生給的工錢頗為豐厚,大家幹活都格外賣力。
遇到山巒阻礙,便齊心協力挖山開路;碰到河流擋道,就毫不猶豫架橋通行。
雖說工作環境艱苦,但一想到拿到手的工錢不少,眾人的工作積極性都空前高漲。
趙生在花世家門閥的錢時,可絲毫不會手軟。
每當有人質疑工錢給得太高,對民工太過優待時,趙生總會理直氣壯地迴應:
“善待民工,是為了提高工程速度。鐵路早一天修好,我們就能早一點獲得收益。”
之前有快速路的成功先例擺在那兒,大家對趙生的話深信不疑。
全長五百裏的鐵路基麵,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竟全部完工。
這一日,趙生召集眾人召開會議。他站在眾人麵前,神色自豪地宣布:
“諸位,如今剩下的便是鋪設鐵路了。在此之前,火車的車頭和拖掛的底盤也已打造完成。
這次一共製造了兩輛車頭,每個車頭可拖掛八節車廂。
貨運方麵,每節車廂的承載量能達到五千斤以上;客運的話,每節車廂能容納百人。”
趙生公布完進度,心中盤算著,是時候進行第三次融資款項的收繳了。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小世家因難以承受投資帶來的巨大銀兩消耗,開始打起了退堂鼓。
趙生對此似乎早有預料,毫不猶豫地全盤接手。
隨後,他以漲幅半成的價格,將這個世家的股份轉賣給了範家。
後來,又有人動了退出的念頭。
不過,當初就有明確規定,股份轉讓必須經過董事會決議,方可進行退出或轉讓。
經過一番權衡,一些渴望加入的世家重新調整權重,又有新的世家成功進入。
這一次,是欒城至夷輿鐵路的最後一次融資。趙生自然不希望再有變動,但他心中也有底氣,即便有人想變動,他也絲毫不懼……
趙生輕車熟路地吩咐人泡上一壺香茗,二人隨後在一張長條桌旁緩緩坐下。
桌上的木紋猶如歲月的脈絡,靜靜訴說著過往的故事。
趙生端起茶盞,輕抿一口,茶香在口中散開,他這才緩緩開口,神情專注地說道:
“姐夫,你瞧,無論是大周廣袤的疆土之內,還是周邊那些部落小族,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呢。
一般的病症,普通大夫或許能瞧出個一二,但看病歸看病,真正能把病治好,又是另一碼事了。
所以啊,我琢磨著,打算生產成藥。不過這事兒,還得請一些經驗豐富的老大夫來把關才行。”
範熙佟聽聞,這才恍然大悟趙生急於尋找太醫的緣由,不禁微微皺眉,說道:
“你可能不太了解,太醫平日裏大多隻為皇室宗親服務,極少給普通百姓治病,尤其是在皇城外,更是難請。
雖說也有例外,但想請動他們,絕非易事啊。”
趙生卻並未因範熙佟所言的困難而有絲毫退縮之意,反而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興致勃勃地講起自己的規劃:
“事在人為嘛。我們不妨先從外傷藥入手,像止血化瘀、鎮痛止痛這類的藥物,相對容易一些。
而且,我手中還有治療風寒、瘧疾的獨特配方,若是能將這些成藥成功推出,必定能打響我們的名頭。
往後啊,我還打算研發生產抗生素呢。”
“抗生素?這是什麽藥?”
範熙佟一臉好奇地問道,眼中滿是疑惑。
趙生耐心解釋道:
“這說來話長。最先做的話,我打算選用青黴素或者大蒜素這類的藥。
這些成藥對於治療一些炎症效果顯著,特別是在軍隊作戰時,能大大降低士兵受傷後的死亡率。”
範熙佟聽著趙生的講述,心中暗自思忖。
如今軍隊中使用的酒精類藥物,已然發揮了很大作用,若是真能再有這般神奇的成藥問世,戰場上的死亡率必定會大幅降低。
這可真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啊,他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那美好的圖景,百姓少受病痛折磨,軍隊戰力也得到提升。
“這事兒我可以幫你牽牽線,不過,萬一到時候皇家想插手,你打算如何應對?”
範熙佟試探性地問道,目光緊緊盯著趙生。
趙生心中早有計較,坦然說道:
“製藥這件事,我是鐵了心要獨家掌控的。即便有人想參與進來,我也絕不讓步。不過呢,銷售權方麵,我倒是可以適當讓出一些空間。”
趙生心裏明白,範熙佟必定會將此事匯報給趙暉,這是他無法阻止的。
所以,有些事情不能做得太絕,得留有餘地。
範熙佟離開趙生處後,立刻修書一封,派人快馬加鞭送往京城,呈遞給自己的父親。
同時,他還寫了一份奏折,一並放入,交由範文淵處置。
話說迴來,製藥廠可不是個簡單的事兒,不僅汙染嚴重,對水源的需求也極大。
趙生在欒城下遊臨近工業區的位置,特意劃出一塊占地百畝的地方。
遠遠望去,這片建築的結構頗似軍營,高大的圍牆環繞四周,圍牆下還建有幾處類似碉樓的建築。
實際上,這裏是趙生存放精餾塔的所在,外圍故意建成城牆模樣,一般人根本不知道其中的奧秘。
趙生心中有著清晰的規劃,他打算采用濃縮後的汁液,與研磨精細的藥粉混合,經陪幹工藝製成藥品。
這些藥品既可以直接服用,也能用開水衝服。就拿甘草來說,趙生將其製成了糖衣包裹的甘草片,方便又實用。
由於趙生大力推動南北通商,欒城這個地方已經出現了白藥的主要培藥——三七。
然而,因為這些藥材來自遠方,很多人隻是簡單地煎水服用,不僅藥效大打折扣,還造成了大量的浪費。
趙生見狀,有意派人大量收購這些藥材,打算就地進行初步泡製,壓縮體積後運往欒城,再進行二次加工,製成白藥。
目前,趙生派往南方采購的商隊,已有專門負責香料采購的人手。
如今,隻需再分出一些人去采購藥材,他覺得此事定能成功。
畢竟在大周朝,還沒有哪位醫生能確保治好瘧疾,即便偶爾有治好的情況,那也是鳳毛麟角。
至於風寒,也要看具體種類,在民間,因風寒致死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由此可見,一旦趙生的藥成功麵世,其影響絕非局限於大周王朝,對整個周邊各國都將產生深遠的意義。
與此同時,欒城依舊在悄無聲息中蓬勃發展,鐵路建設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由於招募的民工眾多,且趙生給的工錢頗為豐厚,大家幹活都格外賣力。
遇到山巒阻礙,便齊心協力挖山開路;碰到河流擋道,就毫不猶豫架橋通行。
雖說工作環境艱苦,但一想到拿到手的工錢不少,眾人的工作積極性都空前高漲。
趙生在花世家門閥的錢時,可絲毫不會手軟。
每當有人質疑工錢給得太高,對民工太過優待時,趙生總會理直氣壯地迴應:
“善待民工,是為了提高工程速度。鐵路早一天修好,我們就能早一點獲得收益。”
之前有快速路的成功先例擺在那兒,大家對趙生的話深信不疑。
全長五百裏的鐵路基麵,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竟全部完工。
這一日,趙生召集眾人召開會議。他站在眾人麵前,神色自豪地宣布:
“諸位,如今剩下的便是鋪設鐵路了。在此之前,火車的車頭和拖掛的底盤也已打造完成。
這次一共製造了兩輛車頭,每個車頭可拖掛八節車廂。
貨運方麵,每節車廂的承載量能達到五千斤以上;客運的話,每節車廂能容納百人。”
趙生公布完進度,心中盤算著,是時候進行第三次融資款項的收繳了。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小世家因難以承受投資帶來的巨大銀兩消耗,開始打起了退堂鼓。
趙生對此似乎早有預料,毫不猶豫地全盤接手。
隨後,他以漲幅半成的價格,將這個世家的股份轉賣給了範家。
後來,又有人動了退出的念頭。
不過,當初就有明確規定,股份轉讓必須經過董事會決議,方可進行退出或轉讓。
經過一番權衡,一些渴望加入的世家重新調整權重,又有新的世家成功進入。
這一次,是欒城至夷輿鐵路的最後一次融資。趙生自然不希望再有變動,但他心中也有底氣,即便有人想變動,他也絲毫不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