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趙暉的疑慮
穿越成廢皇子,隻想苟活! 作者:韓師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忽一木死後,他那剩下的三萬多人很快就如同一盤散沙,瞬間敗下陣來。
逃出城外的人,僅僅隻有萬餘,狼狽不堪。
張橫深知此事重大,他拖著被自己故意戳傷的肩膀,帶著部下也匆匆離開了長安。
本以為迴去後,司馬酃會念及舊情,對他網開一麵。
可結果卻出乎他的意料,司馬酃早已知道是忽一木過於囂張,率先傷害了張橫。
為了這件事,司馬酃找來達拉新布和烏蘭達,與他們共同商討。
後來,也得到了逃迴來的羌兵證實,的確是忽一木的過錯。
此事雖看似不了了之,但雙方的心中卻因此留下了仇恨和不信任的種子,如同深深紮根的荊棘,隨時可能刺痛彼此。
羌兵和張橫的隊伍撤離長安後,趙欽滿懷欣喜地帶著人來到了這裏。
然而,石勇智最終受不了趙欽與司馬酃的合作,尤其是還有外族的助力。他心灰意冷,決定與錢大壯辭別。
“石將軍,這一戰你的功勞不小,為何這時要離開?”
錢大壯雖然心中懷疑石勇智對這次趙欽的行為有所不滿,但還是想從他口中親自得到驗證。
“大將軍,我疲倦了,雖然我是秦軍,你們是邊軍,但是有些事情您也應該明白,我們當兵的目的究竟是為了什麽?”
石勇智的話語沉重而堅定,仿佛每一個字都帶著深深的思考。
這番話觸動了錢大壯內心深處的想法,他也一直在反問自己,投靠趙欽究竟是不是正確的選擇。
如今長安已經奪迴,也正是趙欽委以重任的關鍵時刻,他不想錯過這個大好時機。
再說,跟誰效力都一樣,隻要自己的初心不改就行。
望著石勇智那毅然決然的態度,錢大壯明白他去意已決,也不再強行挽留。
“將軍這次走,決定去什麽地方?”
錢大壯還是忍不住問道。
石勇智聽到錢大壯的詢問,說實話他自己也沒有完全想好。
自從閆如象離開後,他們就再無聯係,此時的自己顯得格外孤獨。
他略微思索了一番後答道:“此去無多路,打算去韓城養老。”
“韓城?”錢大壯一臉疑惑,不明白石勇智為什麽要選擇去那裏。
不過細細想來,那裏倒也不失為一處不錯的去處。
“石將軍去韓城也好,帶上護衛去了韓城,就做韓城的鎮守大吏吧。”
錢大壯誠懇地說道。
石勇智聞言,也明白錢大壯的一番美意。
至於是不是去做官,他其實已經看得很淡,不過有個官職在身,總歸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末將謝過大將軍。”
石勇智拱手行禮,拜別了錢大壯離開軍營。
沒過兩天,石勇智就帶著親衛營的人緩緩離開了長安。
……
趙生將蔚州下麵兩個縣調出來十萬人去了曲陽這件事,很快就傳到了皇帝趙暉的耳中。
“你們說,定州這樣做是什麽意思?”
趙暉手裏緊握著那份情報,目光嚴厲地看著書桌前的徐虎、範文淵和韋榮等人問道。
徐虎身為暗騎司的首領,在老皇帝退位後,這個組織自然效命於新帝。
然而,此刻身邊有眾多大臣在場,他也不方便貿然開口說話。
趙暉見其他人都沉默不語,眼光再次瞟向徐虎。
徐虎被皇帝的目光盯得心裏直發毛,瞬間感覺有了尿意。他清楚皇帝這是讓他率先開口表態。
“陛下,正常的調動不會有這麽多人離去,而且都是並州的區域,是不是定州方麵要將這兩個縣讓出來?”
徐虎小心翼翼地說道。
趙暉其實一開始也有這樣的想法,不過這兩個貧瘠的地區,被趙生治理得還算不錯。
雖然比不上關內的繁華,但那裏的民生狀況,起碼不用他這個皇帝過多操心。
仔細想想,這樣的思維或許並不正確,但他也不能直接否定徐虎的猜測。
韋榮其實心中已經想到了一些關鍵,但他如今身處內閣,屬於有職無權的那種。
於是,他強忍著心中的想法,吞咽了一下口水,硬是沒說出口。
範文淵感覺有好幾雙眼睛正緊緊地盯著自己,不用想也知道是誰。
“陛下,當初靈丘和廣靈二地是因為並州王家作亂,被蔚州軍打敗,最後請求賠償性的治理。現在治下撤軍一半,臣以為應該是沒有了戰事而進行的調動吧。”
其餘的大臣也紛紛附和,畢竟兩個縣駐紮了十萬大軍,也不算太多。
關鍵是軍隊和百姓一起走了十萬,這可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大周人口本就不算眾多,靈丘和廣靈縣人口總數以前最多也不過五萬,這都算是情況較好的時候,廣昌縣人口總和最好的時候也不過二萬。
韋榮見大家都發言得差不多了,這時候才緩緩走出來說道:“陛下,臣了解到,這次去曲陽的人,是以退役安置為由,且全部是李家軍的人及家眷。”
這句話猶如一把利劍,瞬間切入了問題的要害,讓眾人有了清晰的思考方向。
趙暉聞言,喜不自禁地問道:“以愛卿的話來說,這是正常的現象?”
“否!”韋榮毫不猶豫地否定道,他畢恭畢敬地站在那裏,接著開口道:
“按照邊境縣城囤積人口的常規情況來說,即便是邊軍退役,應該留下的是府兵和廂勇,不應該實行異地安置。顯然,定州將這些人帶過去是為了穩固大後方。”
“穩定後方?”
趙暉聞言,深深地吸了一口涼氣,
“難道說,誰會對定州有所不利?”
趙暉情不自禁地問出這樣一句話,讓房屋內的眾人驚得不敢輕易言語。
“從眼下的局勢動態來看,匈奴以及鮮卑都沒有對定州有窺視的跡象,就算是?族最近有些小摩擦,也很快被他們平定了。”
範文淵表情平靜地說道。
“如此看來,能威脅到定州的還能是誰?……”
趙暉再次問道,眼神中充滿了疑惑和擔憂。
這一次,不再有人迴答。
眾人都低垂著頭,沉默不語。
見此情景,趙暉忽然想到了什麽,臉色瞬間變得有些難看。
再看看其他大臣的表情,趙暉已然相信,他的猜測可能這些人也想到了。
能威脅到定州的人正是自己。
可自己又做了什麽事,能讓趙生如此警覺呢?難道是燕州一戰,還是……?
趙暉不敢再往下細想,越想越覺得恐懼。
趙暉屏退了其他人,隻留下了範文淵一個人在書房。
“丞相,你說是不是趙生懷疑朕了?”
等人都離去後,趙暉迫不及待地問道,語氣中充滿了焦慮。
“陛下,臣也曾經這樣想過,可朝廷並沒有做出什麽特別的事情,能讓六王爺如此忌憚。”
範文淵說話十分小心謹慎,不敢稱趙生為駙馬,生怕會將矛盾進一步激化。
“我估計這次燕州一戰,朝廷命令定州軍去協助,事後朝廷沒有進行表彰嘉獎,而他們實實在在地損兵折將,邢樹人對他們的態度也不合時宜。”
趙暉認真地分析著所有的可能性,能讓他想到的也隻有燕州這一件事情了。
至於去幫助秦王,嗯,好像情況也類似。
不過,上郡帶給他們的利益,應該能與損失持平。
逃出城外的人,僅僅隻有萬餘,狼狽不堪。
張橫深知此事重大,他拖著被自己故意戳傷的肩膀,帶著部下也匆匆離開了長安。
本以為迴去後,司馬酃會念及舊情,對他網開一麵。
可結果卻出乎他的意料,司馬酃早已知道是忽一木過於囂張,率先傷害了張橫。
為了這件事,司馬酃找來達拉新布和烏蘭達,與他們共同商討。
後來,也得到了逃迴來的羌兵證實,的確是忽一木的過錯。
此事雖看似不了了之,但雙方的心中卻因此留下了仇恨和不信任的種子,如同深深紮根的荊棘,隨時可能刺痛彼此。
羌兵和張橫的隊伍撤離長安後,趙欽滿懷欣喜地帶著人來到了這裏。
然而,石勇智最終受不了趙欽與司馬酃的合作,尤其是還有外族的助力。他心灰意冷,決定與錢大壯辭別。
“石將軍,這一戰你的功勞不小,為何這時要離開?”
錢大壯雖然心中懷疑石勇智對這次趙欽的行為有所不滿,但還是想從他口中親自得到驗證。
“大將軍,我疲倦了,雖然我是秦軍,你們是邊軍,但是有些事情您也應該明白,我們當兵的目的究竟是為了什麽?”
石勇智的話語沉重而堅定,仿佛每一個字都帶著深深的思考。
這番話觸動了錢大壯內心深處的想法,他也一直在反問自己,投靠趙欽究竟是不是正確的選擇。
如今長安已經奪迴,也正是趙欽委以重任的關鍵時刻,他不想錯過這個大好時機。
再說,跟誰效力都一樣,隻要自己的初心不改就行。
望著石勇智那毅然決然的態度,錢大壯明白他去意已決,也不再強行挽留。
“將軍這次走,決定去什麽地方?”
錢大壯還是忍不住問道。
石勇智聽到錢大壯的詢問,說實話他自己也沒有完全想好。
自從閆如象離開後,他們就再無聯係,此時的自己顯得格外孤獨。
他略微思索了一番後答道:“此去無多路,打算去韓城養老。”
“韓城?”錢大壯一臉疑惑,不明白石勇智為什麽要選擇去那裏。
不過細細想來,那裏倒也不失為一處不錯的去處。
“石將軍去韓城也好,帶上護衛去了韓城,就做韓城的鎮守大吏吧。”
錢大壯誠懇地說道。
石勇智聞言,也明白錢大壯的一番美意。
至於是不是去做官,他其實已經看得很淡,不過有個官職在身,總歸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末將謝過大將軍。”
石勇智拱手行禮,拜別了錢大壯離開軍營。
沒過兩天,石勇智就帶著親衛營的人緩緩離開了長安。
……
趙生將蔚州下麵兩個縣調出來十萬人去了曲陽這件事,很快就傳到了皇帝趙暉的耳中。
“你們說,定州這樣做是什麽意思?”
趙暉手裏緊握著那份情報,目光嚴厲地看著書桌前的徐虎、範文淵和韋榮等人問道。
徐虎身為暗騎司的首領,在老皇帝退位後,這個組織自然效命於新帝。
然而,此刻身邊有眾多大臣在場,他也不方便貿然開口說話。
趙暉見其他人都沉默不語,眼光再次瞟向徐虎。
徐虎被皇帝的目光盯得心裏直發毛,瞬間感覺有了尿意。他清楚皇帝這是讓他率先開口表態。
“陛下,正常的調動不會有這麽多人離去,而且都是並州的區域,是不是定州方麵要將這兩個縣讓出來?”
徐虎小心翼翼地說道。
趙暉其實一開始也有這樣的想法,不過這兩個貧瘠的地區,被趙生治理得還算不錯。
雖然比不上關內的繁華,但那裏的民生狀況,起碼不用他這個皇帝過多操心。
仔細想想,這樣的思維或許並不正確,但他也不能直接否定徐虎的猜測。
韋榮其實心中已經想到了一些關鍵,但他如今身處內閣,屬於有職無權的那種。
於是,他強忍著心中的想法,吞咽了一下口水,硬是沒說出口。
範文淵感覺有好幾雙眼睛正緊緊地盯著自己,不用想也知道是誰。
“陛下,當初靈丘和廣靈二地是因為並州王家作亂,被蔚州軍打敗,最後請求賠償性的治理。現在治下撤軍一半,臣以為應該是沒有了戰事而進行的調動吧。”
其餘的大臣也紛紛附和,畢竟兩個縣駐紮了十萬大軍,也不算太多。
關鍵是軍隊和百姓一起走了十萬,這可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大周人口本就不算眾多,靈丘和廣靈縣人口總數以前最多也不過五萬,這都算是情況較好的時候,廣昌縣人口總和最好的時候也不過二萬。
韋榮見大家都發言得差不多了,這時候才緩緩走出來說道:“陛下,臣了解到,這次去曲陽的人,是以退役安置為由,且全部是李家軍的人及家眷。”
這句話猶如一把利劍,瞬間切入了問題的要害,讓眾人有了清晰的思考方向。
趙暉聞言,喜不自禁地問道:“以愛卿的話來說,這是正常的現象?”
“否!”韋榮毫不猶豫地否定道,他畢恭畢敬地站在那裏,接著開口道:
“按照邊境縣城囤積人口的常規情況來說,即便是邊軍退役,應該留下的是府兵和廂勇,不應該實行異地安置。顯然,定州將這些人帶過去是為了穩固大後方。”
“穩定後方?”
趙暉聞言,深深地吸了一口涼氣,
“難道說,誰會對定州有所不利?”
趙暉情不自禁地問出這樣一句話,讓房屋內的眾人驚得不敢輕易言語。
“從眼下的局勢動態來看,匈奴以及鮮卑都沒有對定州有窺視的跡象,就算是?族最近有些小摩擦,也很快被他們平定了。”
範文淵表情平靜地說道。
“如此看來,能威脅到定州的還能是誰?……”
趙暉再次問道,眼神中充滿了疑惑和擔憂。
這一次,不再有人迴答。
眾人都低垂著頭,沉默不語。
見此情景,趙暉忽然想到了什麽,臉色瞬間變得有些難看。
再看看其他大臣的表情,趙暉已然相信,他的猜測可能這些人也想到了。
能威脅到定州的人正是自己。
可自己又做了什麽事,能讓趙生如此警覺呢?難道是燕州一戰,還是……?
趙暉不敢再往下細想,越想越覺得恐懼。
趙暉屏退了其他人,隻留下了範文淵一個人在書房。
“丞相,你說是不是趙生懷疑朕了?”
等人都離去後,趙暉迫不及待地問道,語氣中充滿了焦慮。
“陛下,臣也曾經這樣想過,可朝廷並沒有做出什麽特別的事情,能讓六王爺如此忌憚。”
範文淵說話十分小心謹慎,不敢稱趙生為駙馬,生怕會將矛盾進一步激化。
“我估計這次燕州一戰,朝廷命令定州軍去協助,事後朝廷沒有進行表彰嘉獎,而他們實實在在地損兵折將,邢樹人對他們的態度也不合時宜。”
趙暉認真地分析著所有的可能性,能讓他想到的也隻有燕州這一件事情了。
至於去幫助秦王,嗯,好像情況也類似。
不過,上郡帶給他們的利益,應該能與損失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