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思瑾將與趙宏會麵的詳細情況告知了趙欽,倍感無奈的趙欽盡管心有不甘,卻也隻能答應將秦地拱手相讓。


    “孔大人,我們選擇百裏外的華陰居住如何?後麵還有一個潼關相守。”


    趙欽仍懷有一絲不死之心,他想著在那裏等候朝廷的大軍,以圖日後能厚積薄發。


    “秦王不可,這個地方實在是太敏感了,尤其是潼關,趙宏勢必會將這裏據為己有。”


    迴來的路上,孔思瑾其實也一直在為趙欽的去處苦苦思索。當趙欽提出華陰這個地方時,他想都沒想就一口迴絕了。


    “那,孔大人決定去什麽地方為好?”趙欽急切地追問道,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和迷茫。


    “現在確實沒有什麽絕佳的地方可去,最佳的辦法是離開秦地。這樣一來,您隻能做個失去封地的王爺,不僅會被人嗤笑,也可能給將來帶來諸多詬病。”


    孔思瑾的話讓趙欽一時摸不著頭腦,不明白其中到底會有怎樣的麻煩。


    “依照孔大人的意思,又當如何?”


    趙欽眉頭緊皺,繼續追問。


    “閆如象現在退守韓城,這裏與並州交界,下麵還有幾個縣城。我們要一處富饒的地方即可,若有不測還可以東渡去並州。”


    孔思瑾將問題分析得條理清晰,趙欽聽著,仿佛漸漸明白了其中的關鍵所在。


    “如此,我需要帶兵多少?”


    趙欽問道,心裏盤算著自己的實力和未來的保障。


    “不可名義上帶兵離開,既然是投降,長安外的官兵應當遣散。然而,他們何去何從就不是王爺您所能左右的了。”


    孔思瑾的話入情入理,趙欽深以為然,滿意地點頭道:“此事還請孔大人多多斡旋。”


    一切都安排妥當後,趙欽向趙宏要了一塊地方,此地名叫河陽,另外將韓城也劃到了自己名下。


    河陽距離長安三百裏,臨近韓城,地勢相對平坦,位於黃河邊境。此地具有光熱資源豐富,降水偏少,幹濕季分明,氣候多變,災害頻繁等特點,所以算不得富饒之地。


    趙宏得知此事後,倒也欣然答應。在他看來,一處可有可無的地方,並不影響大局。


    十日後,趙欽親自迎接趙宏來到長安,然後帶著些許物資和千人衛隊黯然離去。


    早在趙欽離開之前,錢大壯就去了河陽,與閆如象說明情況後,相互進行了換防。


    閆如象將河陽的城池重新打造了一番,作為橋頭堡之地。趙欽去了河陽之後並沒有停留,而是選擇去了韓城。


    韓城雖小,但勝在地理位置優越,易守難攻。這也是趙欽堅持在此安歇的重要原因。


    單寧迴到欒城後,心情沉重地將自己戰敗的緣由向趙生進行了詳細匯報。


    趙生得知情況後,並未責怪單寧。


    他深知熱武器時代即將來臨,自己也隻能盡力做到明哲保身。戰爭的勝負不僅僅取決於人數的多寡,還有後勤保障與裝備的優劣。


    單寧並非裝備不行,而是後勤補給跟不上。


    戰後的單寧再次被安排去了徑縣,讓他在那裏駐守一方。


    平陽縣有源源不斷的煤鐵往徑縣運輸,那裏已經成為欒城的一個重要資源庫,趙生將此地列為重中之重。


    剛造好的火箭彈蒸汽機列車也放置在這裏。


    趙龍的指揮部雖然在欒城,但他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徑縣度過。


    “李知縣,今年欒城的收成如何?我們還需要儲備多少糧食,才能在三年之內不受饑荒的困擾?”


    李維廣被趙生叫來,趙生一臉嚴肅地問道。


    “總指揮,今年的情況似乎有些不容樂觀,蝗蟲似乎有點多。”


    李維廣憂心忡忡地迴答。


    趙生聞言,不禁讓他想起四年前那場可怕的蝗災,他陡然提起精神說道:


    “這種事情要提前做好防範,趁著現在還沒有形成大規模的災害,我們必須做好預防。”


    “以前都是人工收購蝗蟲,難道今年還要?”


    李維廣疑惑地問道。


    趙勇生深知這件事情的嚴重性,湊上來說道:


    “李知縣,這件事還真的如您所說,各地得集中力量進行收購。”


    趙生側身看了看趙勇生,心中暗笑道:“都學會吃一塹長一智了,我要是不收,看他們能怎麽辦?”


    不過這種事情畢竟關係到民生,也關係到社會的穩定,同時對他趙生而言,也並非什麽難以解決的大事。


    “我們製備鹽的儲量不夠,我們要想辦法自己製鹽,就需要一個大的鹽山。”


    趙生的這句話並沒有引起李維廣等人太大的反應,他們反而陷入沉思,琢磨著哪裏能有鹽山。


    這時候趙生忽然想起後世有條河叫做大清河,是長蘆鹽區的重點鹽場之一,“長蘆”名稱,源遠流長。


    源頭在常山郡,途徑廣昌縣一直到拒馬。


    他不禁幻想,如果在廣昌縣截流,是否能在這裏產出鹽來?


    等李維廣離去,他留下趙勇生將自己的想法告知。


    “如果是這樣,這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若泄露出去,定然會遭人覬覦。”


    “你說的不錯,所以這件事需要信得過的人前去。”


    趙生想起趙二牛和趙虎這兩個人,這些年將他們收在石崗村秘密製造味精的核心原材料,一直沒有暴露。


    而這兩個人都會製作精鹽。


    權衡一番後,趙生覺得讓趙虎出山,負責去廣昌縣製鹽的工作。


    “我覺得派趙龍的弟弟前去,這個人是我們本家,值得信賴。”


    在趙勇生眼裏,趙姓才是最可靠的保障,所以他提議派趙龍的弟弟趙虎前去,自己一點也不擔心。


    確實,趙虎也是個不錯的人選。


    在這個時代,家族觀念比任何君臣關係都更為牢固,要是說不行,那很可能是人品本身出了問題。


    趙龍不在,趙生帶著一雙兒女親自去了石崗村。


    帶著孩子去,不單純是為了玩。


    其中趙生還有一個想法,就是告知嶽父母,趙珍臨產在即,另一個就是兩個小孩的啟蒙學業,他還是希望趙世成搬到欒城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成廢皇子,隻想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韓師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韓師師並收藏穿越成廢皇子,隻想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