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夏來,天氣逐漸迴暖,終於迎來了適宜播種的時節。


    定州的廣袤田野間,微風輕拂,綠苗搖曳,仿佛在低聲訴說著希望與生機。


    百姓們那飽經風霜的臉上,此刻終於綻放出了如暖陽般真摯而燦爛的笑容。


    雖說在定州,官府一直以來都沒有對百姓們棄之不顧,在吃喝方麵也未曾讓他們陷入絕境。


    然而,在百姓們的內心深處,始終存有一絲隱憂。


    誰能保證官府會永遠如此無條件地支持他們?未來的日子充滿了變數,他們的心中難免忐忑不安。


    就在這時,一群衣衫襤褸的難民步履蹣跚地來到了定州。他們聲淚俱下,哭訴著在自己家鄉所遭遇的悲慘境遇。


    他們所在的州郡,官府的賑災粥稀得可憐,那粥水洗臉都不帶絲毫黏糊,人吃下去,僅僅是圖個水飽,肚子裏根本存不住食。


    這樣的慘狀,在並州屢見不鮮,燕州亦是如此。


    甚至遠在豫州的百姓,也拖家帶口,曆經千辛萬苦,朝著定州遷徙而來。


    一時間,定州的人口急劇**,宛如一個不堪重負的巨人。


    麵對如此眾多的人口,土地卻顯得捉襟見肘。沒有足夠的土地分給他們,可又不能對他們的生死置之不理,這可把趙生愁得寢食難安。


    眼瞅著播種的時節已至,一些百姓索性打消了迴鄉的念頭,他們渴望能在這片土地上紮根謀生。


    “這究竟該如何是好?”李信緊鎖眉頭,滿麵愁容,為了這件棘手的事情匆匆趕到了欒城。


    與他一同前來的,還有李維廣。


    “兩位,此事萬萬不可采取暴力驅趕的手段。畢竟讓他們留下來,對我們而言確實是個沉重的負擔啊。”


    趙生望著兩人,神色凝重地說道。


    此時的定州,大部分地區都在李信的管轄範圍之內。而欒城,則是郡主的封地。


    趙生在郡主的封地上大力推行土地公有製。並且,這裏的地主們表現出了出乎意料的配合態度。


    這意味著,土地的分配權掌握在郡府手中,實際的所有權卻未必完全歸郡府所有。


    而且,新郡府成立之後,土地買賣的規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再像過去那樣,需要繳納高昂得讓人望而卻步的契稅。


    取而代之的是,根據擁有土地的數量,繳納相應數量的糧食。


    倘若有土地閑置不耕種,便會麵臨嚴厲的製裁。


    這一政策的推行,讓那些擁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們陷入了困境。


    沒有了佃農為他們耕種土地,等待他們的便是吃官司的下場。


    無奈之下,他們隻得將土地交由郡府管理。


    雖然土地的所有權仍歸他們所有,但卻能因此收到一筆土地出讓金。


    在這樣的雙重壓力之下,各方勢力竟然出乎意料地達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實現了互惠互利的局麵。


    其次,商業在這片土地上蓬勃發展,呈現出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


    這些地主們驚訝地發現,從事商業活動所帶來的收益,遠遠超過了辛苦耕種土地的所得。


    相較於辛勤勞作的種地百姓,土地繳納的關稅被取消,隻需繳納少量的稅款。


    而且,百姓們可以將糧食繳納給官府,從而獲得高額且穩定的積分。


    這裏的積分以糧食為標準進行換算,也能夠折現成錢財,完全根據個人的需求自由選擇。這種以物易物的方式,公平公正,童叟無欺。


    欒城的發展模式,如同春風吹過大地,給定州郡周邊地區帶來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然而,並非所有的縣都能夠迅速跟上這一變革的步伐。有些縣由於種種原因,並未按照這個模式進行運作。


    直到此次寒冬格外漫長,導致部分百姓陷入斷糧的困境,他們這才如夢初醒,終於明白了欒城百姓為何能夠在艱難的環境中依然保持鎮定和從容。


    原來,成功的秘訣就在於此。


    其他一些縣,在目睹了欒城的成功之後,紛紛下定決心,打算在今年效仿欒城的模式進行改革。


    雖說他們心中充滿了美好的憧憬和期待,但實際上,麵臨的困難依然如崇山峻嶺般巨大。


    正如前麵所提到的,欒城的商業之所以能夠如此興旺發達,其中工業的崛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


    ……


    趙珩槺深思熟慮之後,最終決定在六月讓趙暉登基,自己則徹底退位,從此遠離朝堂的紛擾。


    為此,趙暉特意給趙生寫了一封信。


    信中的內容,主要詢問了幾個關鍵的問題。


    其一,便是詢問趙生是否真心實意地支持自己登基**。


    其實,這個問題問得有些多餘。想當初,趙暉前往京城爭奪皇位之時,趙生就已經斬釘截鐵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將會全力以赴地支持他登上皇位。


    其二,趙暉關心的是魏武等人能否留在京城。


    這個問題的背後,隱藏著趙暉敏感而複雜的心思。他真正看重的,其實是這些人手中所掌握的強大武器。其意圖,可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其三。


    代郡一直以來都是並州抵禦外敵的前沿陣地,多年來,並州在代郡的防禦工作上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所付出的代價也是極為慘重的。


    趙暉心中盤算著,想要將代郡交給趙生進行管理。如此一來,並州的軍隊便能夠集中精力,全力防守其他的戰略要地。


    最後,便是關於燕州的問題。


    趙暉在燕州苦心經營多年,其中的艱辛與不易,隻有他自己最為清楚。


    如今,他萌生出了在燕州組建一支全新軍隊的想法,並且希望這支軍隊能夠配備與定州一模一樣的先進武器。


    趙生收到這封信後,瞬間就洞察了趙暉的真實意圖。


    從根本上來說,趙暉內心深處始終對趙生存有一絲戒備和擔憂。畢竟,在京城一戰中,趙生所展示出的強大武器,實在是太過震撼人心,讓趙暉難以心安。


    趙生斟酌再三,最終決定迴信給趙暉。


    在信中,他首先深情地闡述了兄弟之間的深厚情誼,強調了兄友弟恭、手足相親的重要性。


    然後,針對軍隊的問題,趙生誠懇地建議,還是使用自己信任的人更為妥當。至於武器方麵,他表示願意慷慨相贈,甚至可以幫忙進行訓練,待遇與燕州相同。


    至於代郡,趙生坦誠地表示,自己暫時沒有接手管理的打算。


    他目前全心全意地協助定州郡處理民生事務,已經感到力不從心。如果有可能的話,他甚至都打算前往蔚州去過那種逍遙自在的生活。


    隻因為他始終放不下趙縣本族曾經給予自己的無私幫助和支持。


    這封信的大致意思便是如此。


    其中所表達的情感和立場清晰明確。


    既有對兄弟情誼的珍視,也有對守護一方土地的堅定責任。


    同時,趙生明確地表明了自己對皇位毫無興趣,隻渴望過上那種悠然自得、閑雲野鶴般的生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成廢皇子,隻想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韓師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韓師師並收藏穿越成廢皇子,隻想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