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喇叭口伏擊戰
穿越成廢皇子,隻想苟活! 作者:韓師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燕軍預判了慕容軍隊的預判,提前在後城與豐寧五裏外駐守,另外還派出暗探前去偵查。
敵我雙方皆有不少密探,相較頻繁調動的燕州城而言,進出的兵卒數量相當,在外人看來,似乎隻是一場尋常的換防。
趙暉和秦廉各自率領十五萬兵馬,以十萬設伏,五萬人作為機動兵力隨時準備。
慕容白派出去的探子每十裏就會有消息迴傳,剛過預備伏擊地四五裏,若未發現埋伏便有人迴去。
一直在監視這些先前探子的燕州軍伏兵見此情形,迅速將這些人包圍起來,就地殲滅,而後趕赴事先的伏擊點。
趙暉在燕州與北部一些南下劫掠的蠻族經曆過諸多大小戰鬥,然而像這般大規模的伏擊戰卻是首次。此刻的他,麵色凝重,心情略顯異樣。
“王爺,這次我們在敵軍後方部署了二萬人的伏兵,兩側各有四萬人,留出一個前進的口袋,然後以五萬人發起衝陣將其格殺。”配合趙暉的軍中副將劉祥,湊到燕王耳邊小聲說道。
劉祥眉頭緊皺,目光中透著果敢與堅決,“看樣子,我們必須截斷敵軍的後路,先在他們後方猛打一陣,而後兩側夾擊,讓他們在慌亂中做出錯誤的決策。”
“確實如此,王爺果真料想到慕容家軍隊的行進方向。”劉祥一臉欽佩。
“可有探明,前來豐寧的隊伍有多少人?”趙暉目光專注,緊盯著前方。
\"王爺,最後一次探明,豐寧昨夜有十五萬的大軍,昨日會沿著南崗行走,途徑石洞。\"
“石洞?”趙暉略作思索道:“這裏的地勢不利於大軍行進。”
“是的,這也是您和秦將軍所預判的,所以才將設伏地點選在喇叭溝,這裏有兩條可供衝陣的路線。”
“湯河口是慕容軍隊補給的地方,的確此處最易被他們忽略。”
按照大軍的行進路線,到達這個喇叭溝,敵軍就會兵分兩路。而這個地方的前後兩段,均有可供伏擊的機動路口,在此襲擊敵軍乃是絕佳之選。
陽光高懸,四月的天氣讓人有些困倦,趙暉身邊的劉祥已前往阻擊敵軍後大營的隊伍,他自己則守在山頭,俯瞰著山下行進的敵軍隊伍。
他在等待一個消息,便是後方阻擊敵軍的消息,一旦後方的軍隊開始進攻,他們兩側山脈便展開攻擊。
不多時,敵人的隊伍開始陷入混亂,有些人時而停下,時而試圖往後退,卻又因敵將的指揮而被迫前進。
“報,王爺,後方的攻擊已經展開了。”前來傳信的是趙暉的侍衛,後方阻擊部隊通過旗語傳遞消息,最終傳到了他這裏。
趙暉看向後方伏擊的隊伍,已經開始了階梯式的攻擊。
先是密集的箭矢朝著山下射去,接著便是巨大的山石朝山下滾落。
這樣的攻擊未必能將敵人全部消滅,但山上滾落的石頭確實營造出一種恐怖的氣勢。
“弓箭手,開始攻擊!”趙暉一聲令下,山上數千的箭矢朝著山下飛射而去,山下的敵軍紛紛舉起盾牌防禦,有些人朝著山腳的石塊和樹木處躲避。
“轟隆隆……”巨大的石塊開始滾落,嚇得一些想要躲避的人,不得不朝著前方奔逃。
由於人數眾多,隊伍一度出現擁堵,不少人被箭矢和石塊擊傷。
山穀之間已然迴蕩著大麵積的哀嚎之聲,戰馬的嘶鳴聲夾雜其中,令人內心不由自主地萌生出一種情緒——厭戰。
此刻山腳下的每個人都絞盡腦汁想著如何盡快逃離此地,如何讓自己存活下來。
這時,山上有眾多用樹枝做成的球形物體順著山坡滾滾而下。
“這些燕軍到底想幹什麽?這些樹枝能把我們砸死不成?”
“也罷,這些樹枝起碼能幫咱們擋擋箭矢,這些燕軍真是愚蠢之極。”
慕容和段氏的聯軍發出陣陣嬉笑,肆意嘲笑山上的燕軍。
“我怎麽聞到樹枝上有火油的味道?”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兵突然出聲發問。
“不好,燕軍馬上會發射火箭!”一個敵將猛地想起什麽,驚慌失措地大聲叫嚷道。
“快跑……”無數聲呐喊響起,敵人朝著一個方向拚命奔跑,也有少數人朝著後方逃竄。
然而,逆流之人總會被強大的順流擊退,有些人在順流的步伐踩踏下悲慘地失去生命。
“咻咻咻……唿唿……”聲音顯得有些異常,當一個個紅點逐漸放大便能發現,這些箭矢皆帶著熊熊火光。
“啊……”一個敵軍小卒被火箭射中,雖未危及性命,但火焰在其身體上燃燒,他發出痛苦至極的慘叫。
有人想要上前幫他熄滅火焰,可剛剛滾下的樹枝球上的火油,一經接觸手臂和身體,瞬間便會在另一個人的身上燃燒起來。
燃燒仿佛具有傳染性,火箭落下之處,便會燃起灼熱的火焰。
其實這樣的火球數量並不多,隻是燃燒的速度極快,給人的視覺衝擊仿佛整個山穀都會被這大火吞噬殆盡。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山上還會有樹枝做成的球源源不斷地滾落下來。
就這樣,數萬人被火球驅趕著,朝著前方倉惶奔逃。
“傳令下去,將他們衝殺進去,不許他們後退!”後麵負責阻擊的劉祥聲嘶力竭地高喊,指揮著部隊全力衝殺。
山上兩側的燕軍弓箭手,朝著山穀下方移動,用弓箭協助劉祥的隊伍驅趕著敵人。
“將軍,後麵的探子來報,後麵還有五萬敵軍正在趕來,我們剛才驅趕的僅有十萬人左右。”
“什麽?”劉祥瞪大眼睛看著前來匯報的百夫長,腦海中快速思索一番後說道:
“派出兩騎,一騎告知前麵的隊伍,將敵酋趕進山穀後,朝著山上退去,等待敵人過來配合我們一起殺敵,另一騎向王爺匯報,請求派兵過來一同擊退後麵的隊伍。”
軍情萬分緊急,容不得過多思考,劉祥點出一萬人朝著後麵的一條山路撤退,留下的萬人也足以震懾住那些逃命的敵寇。
這一支從豐寧出來的敵軍,以二三三二三三二的隊形,沿著山穀行進,卻讓劉祥誤判成了三三三三三的隊形。
恰巧跟在後麵的隊伍攜帶著糧草輜重,行動速度愈發緩慢,導致隊伍之間拉開了一段不小的距離。
敵我雙方皆有不少密探,相較頻繁調動的燕州城而言,進出的兵卒數量相當,在外人看來,似乎隻是一場尋常的換防。
趙暉和秦廉各自率領十五萬兵馬,以十萬設伏,五萬人作為機動兵力隨時準備。
慕容白派出去的探子每十裏就會有消息迴傳,剛過預備伏擊地四五裏,若未發現埋伏便有人迴去。
一直在監視這些先前探子的燕州軍伏兵見此情形,迅速將這些人包圍起來,就地殲滅,而後趕赴事先的伏擊點。
趙暉在燕州與北部一些南下劫掠的蠻族經曆過諸多大小戰鬥,然而像這般大規模的伏擊戰卻是首次。此刻的他,麵色凝重,心情略顯異樣。
“王爺,這次我們在敵軍後方部署了二萬人的伏兵,兩側各有四萬人,留出一個前進的口袋,然後以五萬人發起衝陣將其格殺。”配合趙暉的軍中副將劉祥,湊到燕王耳邊小聲說道。
劉祥眉頭緊皺,目光中透著果敢與堅決,“看樣子,我們必須截斷敵軍的後路,先在他們後方猛打一陣,而後兩側夾擊,讓他們在慌亂中做出錯誤的決策。”
“確實如此,王爺果真料想到慕容家軍隊的行進方向。”劉祥一臉欽佩。
“可有探明,前來豐寧的隊伍有多少人?”趙暉目光專注,緊盯著前方。
\"王爺,最後一次探明,豐寧昨夜有十五萬的大軍,昨日會沿著南崗行走,途徑石洞。\"
“石洞?”趙暉略作思索道:“這裏的地勢不利於大軍行進。”
“是的,這也是您和秦將軍所預判的,所以才將設伏地點選在喇叭溝,這裏有兩條可供衝陣的路線。”
“湯河口是慕容軍隊補給的地方,的確此處最易被他們忽略。”
按照大軍的行進路線,到達這個喇叭溝,敵軍就會兵分兩路。而這個地方的前後兩段,均有可供伏擊的機動路口,在此襲擊敵軍乃是絕佳之選。
陽光高懸,四月的天氣讓人有些困倦,趙暉身邊的劉祥已前往阻擊敵軍後大營的隊伍,他自己則守在山頭,俯瞰著山下行進的敵軍隊伍。
他在等待一個消息,便是後方阻擊敵軍的消息,一旦後方的軍隊開始進攻,他們兩側山脈便展開攻擊。
不多時,敵人的隊伍開始陷入混亂,有些人時而停下,時而試圖往後退,卻又因敵將的指揮而被迫前進。
“報,王爺,後方的攻擊已經展開了。”前來傳信的是趙暉的侍衛,後方阻擊部隊通過旗語傳遞消息,最終傳到了他這裏。
趙暉看向後方伏擊的隊伍,已經開始了階梯式的攻擊。
先是密集的箭矢朝著山下射去,接著便是巨大的山石朝山下滾落。
這樣的攻擊未必能將敵人全部消滅,但山上滾落的石頭確實營造出一種恐怖的氣勢。
“弓箭手,開始攻擊!”趙暉一聲令下,山上數千的箭矢朝著山下飛射而去,山下的敵軍紛紛舉起盾牌防禦,有些人朝著山腳的石塊和樹木處躲避。
“轟隆隆……”巨大的石塊開始滾落,嚇得一些想要躲避的人,不得不朝著前方奔逃。
由於人數眾多,隊伍一度出現擁堵,不少人被箭矢和石塊擊傷。
山穀之間已然迴蕩著大麵積的哀嚎之聲,戰馬的嘶鳴聲夾雜其中,令人內心不由自主地萌生出一種情緒——厭戰。
此刻山腳下的每個人都絞盡腦汁想著如何盡快逃離此地,如何讓自己存活下來。
這時,山上有眾多用樹枝做成的球形物體順著山坡滾滾而下。
“這些燕軍到底想幹什麽?這些樹枝能把我們砸死不成?”
“也罷,這些樹枝起碼能幫咱們擋擋箭矢,這些燕軍真是愚蠢之極。”
慕容和段氏的聯軍發出陣陣嬉笑,肆意嘲笑山上的燕軍。
“我怎麽聞到樹枝上有火油的味道?”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兵突然出聲發問。
“不好,燕軍馬上會發射火箭!”一個敵將猛地想起什麽,驚慌失措地大聲叫嚷道。
“快跑……”無數聲呐喊響起,敵人朝著一個方向拚命奔跑,也有少數人朝著後方逃竄。
然而,逆流之人總會被強大的順流擊退,有些人在順流的步伐踩踏下悲慘地失去生命。
“咻咻咻……唿唿……”聲音顯得有些異常,當一個個紅點逐漸放大便能發現,這些箭矢皆帶著熊熊火光。
“啊……”一個敵軍小卒被火箭射中,雖未危及性命,但火焰在其身體上燃燒,他發出痛苦至極的慘叫。
有人想要上前幫他熄滅火焰,可剛剛滾下的樹枝球上的火油,一經接觸手臂和身體,瞬間便會在另一個人的身上燃燒起來。
燃燒仿佛具有傳染性,火箭落下之處,便會燃起灼熱的火焰。
其實這樣的火球數量並不多,隻是燃燒的速度極快,給人的視覺衝擊仿佛整個山穀都會被這大火吞噬殆盡。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山上還會有樹枝做成的球源源不斷地滾落下來。
就這樣,數萬人被火球驅趕著,朝著前方倉惶奔逃。
“傳令下去,將他們衝殺進去,不許他們後退!”後麵負責阻擊的劉祥聲嘶力竭地高喊,指揮著部隊全力衝殺。
山上兩側的燕軍弓箭手,朝著山穀下方移動,用弓箭協助劉祥的隊伍驅趕著敵人。
“將軍,後麵的探子來報,後麵還有五萬敵軍正在趕來,我們剛才驅趕的僅有十萬人左右。”
“什麽?”劉祥瞪大眼睛看著前來匯報的百夫長,腦海中快速思索一番後說道:
“派出兩騎,一騎告知前麵的隊伍,將敵酋趕進山穀後,朝著山上退去,等待敵人過來配合我們一起殺敵,另一騎向王爺匯報,請求派兵過來一同擊退後麵的隊伍。”
軍情萬分緊急,容不得過多思考,劉祥點出一萬人朝著後麵的一條山路撤退,留下的萬人也足以震懾住那些逃命的敵寇。
這一支從豐寧出來的敵軍,以二三三二三三二的隊形,沿著山穀行進,卻讓劉祥誤判成了三三三三三的隊形。
恰巧跟在後麵的隊伍攜帶著糧草輜重,行動速度愈發緩慢,導致隊伍之間拉開了一段不小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