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什麽呢?”
聽到順貴人帶著決絕之意如此說,華瑩驚訝不已,第一句話便是否定:“我都已經說了,不需要你來淌這次的渾水,你怎麽不聽?現在還說這種胡話?”
“姐姐,你先聽茗兒說完。”順貴人握住她的手,鄭重其事道,華瑩無可奈何,也隻能先聽她說完。
“想必姐姐早就已經找賈太醫打聽清楚我這一胎的情況了,也不用我再多說,我也知道姐姐的想法,估計是利用你母家從朝堂上入手裏應外合,可再怎麽說,前朝和後宮總是分開的,暗裏有什麽聯係也不會拿到明麵上說。”
順貴人頓了頓,一雙眼睛直直的看著華瑩:“要想一擊致命,需得從後宮入手。”
順貴人的意思華瑩明白,她所說的與自己想的也差不多,前幾日家中來信,自己的弟弟華康還想出了一個穩妥的辦法解決富察家,可鈴妃承寵多年,就算是家中犯下大錯,皇上也不會輕描淡寫就把鈴妃貶黜為庶人,隻要鈴妃還是嬪妃一天,她就有複寵的可能,就算沒了家室,也解不了華瑩心頭之恨,她更想讓皇帝看清鈴妃的真麵目,以絕後患,而不僅僅是因為朝堂的事情冷淡鈴妃一陣。
“皇上的脾氣姐姐比我要了解的多,他厭煩朝堂上結黨營私強行給他塞女子進後宮,可是對於後宮中家室不好的女子也不錯,單看江妃就知道,江妃可以說是用來牽製鈴妃的,那靜嬪、秀嬪、玟貴人呢,所以單單讓鈴妃沒有靠山,還是不夠。”
順貴人知曉華瑩不會不清楚這樣的道理,隻是要由她撕開這一層,讓華瑩看清楚現在的局勢。
半響,華瑩心中苦澀,問道:“你想怎麽做?”
“這個孩子既然生不下來,又來的這樣湊巧,那它來的原因就隻有一個,幫助我們扳倒鈴妃。”順貴人撫摸著肚子道,隻有三個月的孩子還不會胎動,但她總能感覺到自己身體裏有一個脆弱的小生命:“咱們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她既然用那種下流招數害了姐姐,那咱們就用同樣的招數讓她體會一下被害的滋味。”
“茗兒,我不需要你為我這麽做,你得清楚,你是你自己,你無需為了別人犧牲什麽。”
“我清楚的很,”順貴人也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深思熟慮,再加上今日靜檜來找自己說起這件事情,才最終決定的,並不是臨時起意:“再三考慮之後我才決定這麽做的,姐姐對我有恩,我卻不完全是因為報恩,我知道,有鈴妃在的一天,我在後宮中就無法得以平穩度日,起碼現在看來是這樣的,不是嗎?江妃就算是偶爾針對我,可鈴妃出手就是要人性命,你們本就是敵人,這樣下去,害我也是早晚的事情。”
“可這是一個孩子……”
華瑩經曆過孩子沒有降生就已經逝去的痛苦,她實在不忍心讓順貴人再次體驗,而且在她的心目中這樣子的伎倆實在太狠,這與她們那些人又有什麽區別?
“姐姐,你總讓我不要想多,可你看看你自己,怎麽這樣畏手畏腳的?她們是無緣無故的害人,咱們是複仇,更何況這個孩子本來就無法降生,在這個宮裏,可萬萬不能心軟。”順貴人思慮良久之前也是萬般不舍,不忍心去利用一個胎兒的性命,可是她對於華瑩的心是熱切的,如果能夠幫到她的忙,或許也是一樁好事。
“還是我做的不夠,竟然還要你一個做妹妹的幫我和勸我。”事已至此,華瑩沒什麽可以推脫的,順貴人都能夠下定決心的事情,她也一定可以,果然還是她經曆過的事情太少,竟然還妄想靠自己的能力去扳倒鈴妃,迴過頭來想想,確實不夠保險,隻是家族中她有把握,但後宮……果然還是要靠順貴人這個孩子了。
察覺華瑩情緒低落,順貴人倒反過來安慰她了:“姐姐別傷心了,你看自從茗兒懷孕以後,吃不好睡不好的,人都瘦了好多,還不如等我養好身子再說孩子的事情,若我實在不行,懷不上孩子了,就把胤澤帶過來多給我瞧瞧。”
“你別瞎說,一定還可以有孩子的,隻是你真的確定生不下來嗎?就算是虛弱一點也好,總歸是你的骨肉。”
“我會仔細和賈太醫確認,咱們先商量商量,具體該怎麽樣做。”
“茗兒你真是……何必如此著急?”華瑩聽她這意思十有八九是確定了,頗有些無奈道,想著到時候把賈太醫請過來好好問一問才行,這事情可不能兒戲。
“就是來的路上,我想了一個主意,姐姐聽一聽怎麽樣,也讓姐姐知道我可不笨。”
“那你就說來聽聽。”明明是個活潑少女,怎麽就能夠坦然的在這種事情上出謀劃策了呢?後宮催人長大果然是最快的。
北方的秋天總是來無影去無蹤的架勢,本來覺得才過了幾天的秋天,眨眼之間,樹杈枝椏上泛著棕黃色的葉子就已經變為土地中的養分養料了,看來任何東西都沒有長青的時候。
“今日是五阿哥兩歲壽辰,皇上一大早就讓人送了東西過來,娘娘快起身看看吧,昨夜睡得可安穩?”
已經進入了十一月份,今日便是五阿哥胤澤的誕辰,但華瑩沒有早早起身請安也不是因為胤澤過生日,而是因為剛剛入冬,身體一下子沒適應,著了涼受了寒,有些不舒服,便跟皇後說明原因,免了一次請安,這也是華瑩入宮後為數不多的一次生病。
“睡得挺好,估計是喝了藥,昏昏沉沉的,差點就繼續睡過去了。”
華瑩聽到蕙心所說,這才支起來身體,如今早就過了請安的時候,蕙心把她扶起來,伺候著穿衣:“娘娘好些了嗎?好在您沒有發熱的跡象,不然就麻煩了。”
“比昨天是好多了,隻是不能往胤澤跟前兒湊了,怕過病氣,也是不趕巧。”華瑩有些惋惜,在今天這種時候不能和自己過生日的兒子親近。
“沒事兒,五阿哥懂事不會怪娘娘,那今天是個好日子,娘娘要穿個什麽旗裝?”
華瑩沒什麽想法,蘭梔就把衣櫃裏的冬裝拿出來:“您看,這是內務府新到的冬裝,娘娘都是沒有穿過的,是上次的好緞子,內務府緊趕慢趕做出來的。這件茜色上麵是用金銀線打捆兒多繡了芍藥花兒,顏色也靚麗些,這件藕荷色是娘娘喜歡的,還送來了兩件嶄新的馬甲,上麵的絨領子摸著也是好料子。”
“看來看去,都挺好的,迴頭你去賞了內務府,說他們有心了,冬裝本宮很喜歡,也算是記住去年的教訓了。”華瑩撫摸著衣服上的絨領:“就那件茜色的吧,這快要過年了,也得穿點好看的,今天臉色不好,藕荷色容易襯的人氣色也不好,還是等過幾天穿。”
“是,奴婢這就給娘娘換上,娘娘不用疑心,這些都是奴婢親自檢查了的,一根線都不會放過,斷不會犯之前的錯誤了。”
等到蘭梔插上最後一根簪子,發髻也變得無可挑剔,華瑩才起身,走到了前殿。
“主兒,您看,這是皇上讓李公公送來的,還讓李公公囑咐了,說皇上處理完事情就來景陽宮。”
華瑩看著那三個紅色錦盤,上麵分別放著些東西,其中有一個銀色的瓔珞項圈吸引了她的目光:“這東西胤澤出生的時候忘了給他帶,皇上竟然還想著,去給五阿哥帶上吧。”
小孩子帶上項圈,就是為了保佑孩子平安,是圖個吉祥,五阿哥出生的時候趕著立冬和過年,滿月宴和周歲宴也忘了這件事情。
“還有這個,皇上知道娘娘喜歡手鐲一類的,就又送了娘娘一塊未打磨的上好的玉,娘娘想做什麽就做什麽。”小福子端著上麵的東西,都覺得沉甸甸的,又把方才李公公說的話重複了一遍,見華瑩露出喜悅的笑,也跟著樂嗬:“皇上還說這些好東西不給娘娘都不知道給誰了。”
“皇上隻會這樣取笑別人。”華瑩莞爾,她都可以想象出來皇上說這句話時候的表情,無非就是因為自己說喜歡這些俗氣的東西,其他的妃嬪沒有說過,就都塞到自己這裏了:“皇上今日事情多麽?”
“估計是有些時辰才能來了,不過李全確定皇上會來,估摸著午膳的時候。”
“皇上對主兒真好,快來用早膳吧,然後主兒不是說想帶五阿哥遛彎兒,用完就去禦花園轉轉。”蕙心從裏屋出來,剛剛給五阿哥帶好項圈,扶著華瑩走到飯桌前。
用完早膳,華瑩想著索性今天好了點,既然能出去晃悠了,就去坤寧宮跟皇後說一聲,省的人家秋後算賬,說自己明明能起身出門了,還不來請安。
想著五阿哥有日子沒出過景陽宮,帶他順便轉轉,也不用專門去禦花園了,華瑩就將五阿哥帶上了,和自己一塊兒坐著轎攆到了坤寧宮。
聽到順貴人帶著決絕之意如此說,華瑩驚訝不已,第一句話便是否定:“我都已經說了,不需要你來淌這次的渾水,你怎麽不聽?現在還說這種胡話?”
“姐姐,你先聽茗兒說完。”順貴人握住她的手,鄭重其事道,華瑩無可奈何,也隻能先聽她說完。
“想必姐姐早就已經找賈太醫打聽清楚我這一胎的情況了,也不用我再多說,我也知道姐姐的想法,估計是利用你母家從朝堂上入手裏應外合,可再怎麽說,前朝和後宮總是分開的,暗裏有什麽聯係也不會拿到明麵上說。”
順貴人頓了頓,一雙眼睛直直的看著華瑩:“要想一擊致命,需得從後宮入手。”
順貴人的意思華瑩明白,她所說的與自己想的也差不多,前幾日家中來信,自己的弟弟華康還想出了一個穩妥的辦法解決富察家,可鈴妃承寵多年,就算是家中犯下大錯,皇上也不會輕描淡寫就把鈴妃貶黜為庶人,隻要鈴妃還是嬪妃一天,她就有複寵的可能,就算沒了家室,也解不了華瑩心頭之恨,她更想讓皇帝看清鈴妃的真麵目,以絕後患,而不僅僅是因為朝堂的事情冷淡鈴妃一陣。
“皇上的脾氣姐姐比我要了解的多,他厭煩朝堂上結黨營私強行給他塞女子進後宮,可是對於後宮中家室不好的女子也不錯,單看江妃就知道,江妃可以說是用來牽製鈴妃的,那靜嬪、秀嬪、玟貴人呢,所以單單讓鈴妃沒有靠山,還是不夠。”
順貴人知曉華瑩不會不清楚這樣的道理,隻是要由她撕開這一層,讓華瑩看清楚現在的局勢。
半響,華瑩心中苦澀,問道:“你想怎麽做?”
“這個孩子既然生不下來,又來的這樣湊巧,那它來的原因就隻有一個,幫助我們扳倒鈴妃。”順貴人撫摸著肚子道,隻有三個月的孩子還不會胎動,但她總能感覺到自己身體裏有一個脆弱的小生命:“咱們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她既然用那種下流招數害了姐姐,那咱們就用同樣的招數讓她體會一下被害的滋味。”
“茗兒,我不需要你為我這麽做,你得清楚,你是你自己,你無需為了別人犧牲什麽。”
“我清楚的很,”順貴人也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深思熟慮,再加上今日靜檜來找自己說起這件事情,才最終決定的,並不是臨時起意:“再三考慮之後我才決定這麽做的,姐姐對我有恩,我卻不完全是因為報恩,我知道,有鈴妃在的一天,我在後宮中就無法得以平穩度日,起碼現在看來是這樣的,不是嗎?江妃就算是偶爾針對我,可鈴妃出手就是要人性命,你們本就是敵人,這樣下去,害我也是早晚的事情。”
“可這是一個孩子……”
華瑩經曆過孩子沒有降生就已經逝去的痛苦,她實在不忍心讓順貴人再次體驗,而且在她的心目中這樣子的伎倆實在太狠,這與她們那些人又有什麽區別?
“姐姐,你總讓我不要想多,可你看看你自己,怎麽這樣畏手畏腳的?她們是無緣無故的害人,咱們是複仇,更何況這個孩子本來就無法降生,在這個宮裏,可萬萬不能心軟。”順貴人思慮良久之前也是萬般不舍,不忍心去利用一個胎兒的性命,可是她對於華瑩的心是熱切的,如果能夠幫到她的忙,或許也是一樁好事。
“還是我做的不夠,竟然還要你一個做妹妹的幫我和勸我。”事已至此,華瑩沒什麽可以推脫的,順貴人都能夠下定決心的事情,她也一定可以,果然還是她經曆過的事情太少,竟然還妄想靠自己的能力去扳倒鈴妃,迴過頭來想想,確實不夠保險,隻是家族中她有把握,但後宮……果然還是要靠順貴人這個孩子了。
察覺華瑩情緒低落,順貴人倒反過來安慰她了:“姐姐別傷心了,你看自從茗兒懷孕以後,吃不好睡不好的,人都瘦了好多,還不如等我養好身子再說孩子的事情,若我實在不行,懷不上孩子了,就把胤澤帶過來多給我瞧瞧。”
“你別瞎說,一定還可以有孩子的,隻是你真的確定生不下來嗎?就算是虛弱一點也好,總歸是你的骨肉。”
“我會仔細和賈太醫確認,咱們先商量商量,具體該怎麽樣做。”
“茗兒你真是……何必如此著急?”華瑩聽她這意思十有八九是確定了,頗有些無奈道,想著到時候把賈太醫請過來好好問一問才行,這事情可不能兒戲。
“就是來的路上,我想了一個主意,姐姐聽一聽怎麽樣,也讓姐姐知道我可不笨。”
“那你就說來聽聽。”明明是個活潑少女,怎麽就能夠坦然的在這種事情上出謀劃策了呢?後宮催人長大果然是最快的。
北方的秋天總是來無影去無蹤的架勢,本來覺得才過了幾天的秋天,眨眼之間,樹杈枝椏上泛著棕黃色的葉子就已經變為土地中的養分養料了,看來任何東西都沒有長青的時候。
“今日是五阿哥兩歲壽辰,皇上一大早就讓人送了東西過來,娘娘快起身看看吧,昨夜睡得可安穩?”
已經進入了十一月份,今日便是五阿哥胤澤的誕辰,但華瑩沒有早早起身請安也不是因為胤澤過生日,而是因為剛剛入冬,身體一下子沒適應,著了涼受了寒,有些不舒服,便跟皇後說明原因,免了一次請安,這也是華瑩入宮後為數不多的一次生病。
“睡得挺好,估計是喝了藥,昏昏沉沉的,差點就繼續睡過去了。”
華瑩聽到蕙心所說,這才支起來身體,如今早就過了請安的時候,蕙心把她扶起來,伺候著穿衣:“娘娘好些了嗎?好在您沒有發熱的跡象,不然就麻煩了。”
“比昨天是好多了,隻是不能往胤澤跟前兒湊了,怕過病氣,也是不趕巧。”華瑩有些惋惜,在今天這種時候不能和自己過生日的兒子親近。
“沒事兒,五阿哥懂事不會怪娘娘,那今天是個好日子,娘娘要穿個什麽旗裝?”
華瑩沒什麽想法,蘭梔就把衣櫃裏的冬裝拿出來:“您看,這是內務府新到的冬裝,娘娘都是沒有穿過的,是上次的好緞子,內務府緊趕慢趕做出來的。這件茜色上麵是用金銀線打捆兒多繡了芍藥花兒,顏色也靚麗些,這件藕荷色是娘娘喜歡的,還送來了兩件嶄新的馬甲,上麵的絨領子摸著也是好料子。”
“看來看去,都挺好的,迴頭你去賞了內務府,說他們有心了,冬裝本宮很喜歡,也算是記住去年的教訓了。”華瑩撫摸著衣服上的絨領:“就那件茜色的吧,這快要過年了,也得穿點好看的,今天臉色不好,藕荷色容易襯的人氣色也不好,還是等過幾天穿。”
“是,奴婢這就給娘娘換上,娘娘不用疑心,這些都是奴婢親自檢查了的,一根線都不會放過,斷不會犯之前的錯誤了。”
等到蘭梔插上最後一根簪子,發髻也變得無可挑剔,華瑩才起身,走到了前殿。
“主兒,您看,這是皇上讓李公公送來的,還讓李公公囑咐了,說皇上處理完事情就來景陽宮。”
華瑩看著那三個紅色錦盤,上麵分別放著些東西,其中有一個銀色的瓔珞項圈吸引了她的目光:“這東西胤澤出生的時候忘了給他帶,皇上竟然還想著,去給五阿哥帶上吧。”
小孩子帶上項圈,就是為了保佑孩子平安,是圖個吉祥,五阿哥出生的時候趕著立冬和過年,滿月宴和周歲宴也忘了這件事情。
“還有這個,皇上知道娘娘喜歡手鐲一類的,就又送了娘娘一塊未打磨的上好的玉,娘娘想做什麽就做什麽。”小福子端著上麵的東西,都覺得沉甸甸的,又把方才李公公說的話重複了一遍,見華瑩露出喜悅的笑,也跟著樂嗬:“皇上還說這些好東西不給娘娘都不知道給誰了。”
“皇上隻會這樣取笑別人。”華瑩莞爾,她都可以想象出來皇上說這句話時候的表情,無非就是因為自己說喜歡這些俗氣的東西,其他的妃嬪沒有說過,就都塞到自己這裏了:“皇上今日事情多麽?”
“估計是有些時辰才能來了,不過李全確定皇上會來,估摸著午膳的時候。”
“皇上對主兒真好,快來用早膳吧,然後主兒不是說想帶五阿哥遛彎兒,用完就去禦花園轉轉。”蕙心從裏屋出來,剛剛給五阿哥帶好項圈,扶著華瑩走到飯桌前。
用完早膳,華瑩想著索性今天好了點,既然能出去晃悠了,就去坤寧宮跟皇後說一聲,省的人家秋後算賬,說自己明明能起身出門了,還不來請安。
想著五阿哥有日子沒出過景陽宮,帶他順便轉轉,也不用專門去禦花園了,華瑩就將五阿哥帶上了,和自己一塊兒坐著轎攆到了坤寧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