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韻寧很生氣,嬋兒竟將她當做壞女人,要陳恪小心。
她從福五嘴裏知道嬋兒的大名,還知道嬋兒的主人名叫張出塵,豐樂樓、藏寶閣和鶴翔書院的大東主,一個很有錢很漂亮的年輕寡婦。
聽福五介紹林韻寧立刻明白了,怪不得陳恪想解除婚約。
想到這個原因她竟感覺很不舒服,轉眼看看遠處走來的嬋兒和瘦小老頭,冷哼一聲邁步走出門去。
包拯迴衙下令提審陳恪,她的探監活動結束了,帶著書劍走出興國府衙的大門。
而嬋兒隨即走過來將一錠銀子塞到福五的手裏,低聲問道:“那兩個小娘子是誰?”
她與書劍吵過兩架卻不知她是誰,想要知己知彼,然後知道那兩位是吏部左侍郎林毅之的女兒和婢女。
了解這個情況,嬋兒就覺得抓著林韻寧的把柄了,嘿嘿笑著往外走去,讓福五詫異地看著兩人的背影,覺得那個小娘子的笑聲十分陰險。
福五的感覺不差,嬋兒確實想到了陰險辦法,放出風聲攪黃陳恪和林韻寧的婚約。
她覺著這招非常妙,陳恪想當吏部左侍郎的女婿她就一定要阻止,為定軍城被捆綁的仇,也為定軍山想將她倆扔出去的仇。
她與陳恪有仇,雖然這段時間看他很順眼,但此仇一定要報。
可張出塵卻阻止了她,“不能因此就說他倆有私情。”
“男女之情說不清楚,我們不要插手,弄不好會引起陳恪的反感,得不償失。”
聽張出塵所言嬋兒瞪大了雙眼,自家夫人竟怕引起陳恪的反感?
然後聽張出塵轉對豐自武說道:“豐叔、查一下那個青年是誰?另外、林韻寧竟能與您對一招還不相上下,可見她的師父也是一位高人,一並調查一番。”
聽她安排豐自武出去了,嬋兒卻看看沉思中的張出塵,忍不住低聲問道:“夫人、您真喜歡陳恪?”
這聲疑問驚醒了張出塵,這張白淨的鵝蛋臉騰地一下紅了,低喝道:“胡說,我隻是敬重陳恪的才華,想收入麾下而已。”
她堅決否認,可嬋兒看看這張通紅的俏臉,心裏奇怪:“您臉紅什麽?”
嬋兒覺得這裏有古怪,一定要瞪大眼睛看、豎起耳朵聽。
而林韻寧也覺得張出塵的行為有古怪,她安排嬋兒給陳恪送來換洗的衣物還有書籍,可不像一位東主對手下小助講的態度。
她也認為這裏有古怪,就要弄清這裏的古怪是什麽?
可這事不能憑猜想,確鑿的證據才是解除兩人婚約的有力借口。
她算的明白,而書劍舉雙手讚成,還建議帶上柳乘風,有些事男人比女人方便。
可林韻寧沉吟一會竟否決了,有些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調查陳恪與張出塵的關係僅限於她倆,絕不能擴大。
她做出決定,帶著書劍前往藏寶閣,在一樓轉一圈卻未聽見有誰議論張出塵,走上二樓就聽一道消息傳來,“‘妖言惑眾、蠱惑人心’的陳恪被釋放了。”
這則消息是從小報探子嘴裏傳出來的,他們等不到明早發消息,還不想浪費這則消息,幹脆放出消息以體現自身的價值。
現在的陳恪已是名人了,“妖言惑眾、蠱惑人心”的罪名讓人們極想知道他說了什麽?
而國子監、太學院、鶴翔書院的學子們圍堵興國府衙,將這事推上了高潮。
這是昨天發生的事,興京的小報寫得很詳細。
這時又突然傳來陳恪被釋放的消息,人們的好奇心幾乎無法遏止,正紛紛議論中,又一道消息傳來,陳恪走出興國府衙即趕往鶴翔書院。
聽到這個消息大家發出疑問:“他要趕迴去講學嗎?”
他們猜對了,陳恪急匆匆地迴到鶴翔書院立刻發出通知,“今天正常講學,”
這則通知頓時讓國子監、太學院和鶴翔書院的師生們忙活起來,有匆匆跑出去找人的,有三兩口吃下糕點跑去池塘占地方的,也有午睡的師生急忙爬起來,趿拉著木屐往那個方向跑的。
而陳恪卻向高適報備一聲返身走上講台,坐在小桌後闔目靜修。
昨晚的他靜坐了一夜,睜開雙眼後感覺渾身舒坦。
這種感覺好極了,可惜身在獄中,那裏的環境無法與這裏相比。
他喜歡這種寧靜的感覺,這時進入狀態,感覺著微風輕語、小草呢喃、池塘裏的錦鯉吐出一串串水泡。
然後進入萬籟俱寂之中,他的身體消失了,已與空氣融為一體。
這時他的自我感覺消失了,可在圍攏過來的師生眼裏,陳恪寶相莊嚴、一副入道的神態。
見他這副神態,師生們放輕腳步找個地方坐下,幾個密告他的直講和助講心裏忐忑,不知陳恪是否知道密告的事。
他們心裏挺矛盾,一方麵承認陳恪的講學讓人拓展思維。另一方麵擔心,他的講學讓他們不能靠老本吃飯了。
這是一個推崇創新的助講,還將創新理念植種到學生們心裏,將打破以往的教學模式,墨守成規不會得到學生的認可,而長期的固步自封讓創新成為一件十分艱難的事。
他們心裏明白卻無法阻擋陳恪講學,胡緩和高適支持他,學生們喜歡他,連國子監的那些紈絝都愛聽他講學。
麵對這種情況他們隻能向禦史台密告,卻沒想昨天下午進去的他,今天中午就出來了,講學正常進行。
這種局麵對他們非常不利,帶著忐忑的心來到講台前看看這副寶相莊嚴的形象,心裏的那點希望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陳恪得道了。
再見急匆匆趕來的胡緩、高適和張出塵,知道他們無法阻止陳恪。
胡緩是帝師,被譽為大興王朝教書第一人。
高適在大興王朝的文壇上極負盛名,與歐陽修並列為文壇領軍人物。
而張出塵卻是大興王朝最有錢的女人之一,據傳隨時可以進入皇宮與劉太後說話。
這樣的三位人物保著陳恪,真不是他們這些直講、助講能撼動的。
這些人感覺自己做了無用功,還可能因此沾上汙點,正消沉中,見陳恪睜開雙眼,那雙長眸好似清澈的潭水。
看見這雙清澈的長眸,眾人徹底認定陳恪得道了,有學生情不自禁地起身問道:“先生、是修道還是修佛?”
該學生沒弄清陳恪修行的是什麽。
陳恪揚聲迴道:“吾正養浩然正氣。”
這是孟子的話,很儒家。
於是又有學生起身問道:“請問先生、對佛道兩教有何看法?”
這個問題就比較尖銳了,大興王朝實行儒釋道三教並行之策,重視儒教,卻不排斥佛道兩教。
而陳恪的講學風格從來不和稀泥,有學生提出這個問題,他就給個明確說法,“儒道釋三家的學說都很深奧,從對自身的要求來說,儒家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道家提倡人與自然相合,努力修煉成仙。”
“佛家提倡一心向佛,死後榮登極樂世界,來世福報。”
說到這他閉嘴,見台下沒有提出不同意見就繼續說道:“從對自身要求來說,儒家要求積極入世,道家要求努力修煉,佛家要求一心向佛。”
“而從我個人來說,五十歲之前一定是信儒家的,人生一世總要為國家、自家和個人做點事,否則就白來這個世上一迴。”
“五十歲以後我會修道,五十而知天命,修道則是天命由我不由天,萬一修成神仙呢?”
聽他所言下麵傳來一片笑聲。
等笑聲過去陳恪繼續說道:“等六十歲以後,為父母盡孝了,子女也長大了,自己又沒修成神仙,這時我會信佛,萬一感動了佛祖讓我死後往生極樂呢?”
這個解釋很有趣,台下再次傳來一片笑聲後,有學生起身問道:“先生、這麽做是不是投機取巧?”
陳恪朗聲迴道:“不錯、這就是我今天要講的課。”
他竟然承認“投機取巧”,還做為今天的課程。
眾人立刻靜下來,聽他朗聲說道:“當年夫子周遊列國,儒學起於魯國,興於齊國,唯有秦國堅決不納儒學,為何是秦國統一了六國?”
他是真敢講,一席話讓躲在遠處偷聽的林韻寧和書劍嚇了一跳。
她倆也來聽課則是聽到一個消息,陳恪講學張出塵一定去聽。
得到這個消息,林韻寧立刻帶著書劍趕往鶴翔書院,躲在講台前方的一處牆角邊聽陳恪的聲音傳來。
聽他所講內容,林韻寧咬咬牙繼續聽下去,陳恪都被抓過一次了,竟然還再妖言惑眾、蠱惑人心,這是不知死活的表現。
這時的她突然想起那句話,“大興王朝作妖第一人,陳恪也。”
她從福五嘴裏知道嬋兒的大名,還知道嬋兒的主人名叫張出塵,豐樂樓、藏寶閣和鶴翔書院的大東主,一個很有錢很漂亮的年輕寡婦。
聽福五介紹林韻寧立刻明白了,怪不得陳恪想解除婚約。
想到這個原因她竟感覺很不舒服,轉眼看看遠處走來的嬋兒和瘦小老頭,冷哼一聲邁步走出門去。
包拯迴衙下令提審陳恪,她的探監活動結束了,帶著書劍走出興國府衙的大門。
而嬋兒隨即走過來將一錠銀子塞到福五的手裏,低聲問道:“那兩個小娘子是誰?”
她與書劍吵過兩架卻不知她是誰,想要知己知彼,然後知道那兩位是吏部左侍郎林毅之的女兒和婢女。
了解這個情況,嬋兒就覺得抓著林韻寧的把柄了,嘿嘿笑著往外走去,讓福五詫異地看著兩人的背影,覺得那個小娘子的笑聲十分陰險。
福五的感覺不差,嬋兒確實想到了陰險辦法,放出風聲攪黃陳恪和林韻寧的婚約。
她覺著這招非常妙,陳恪想當吏部左侍郎的女婿她就一定要阻止,為定軍城被捆綁的仇,也為定軍山想將她倆扔出去的仇。
她與陳恪有仇,雖然這段時間看他很順眼,但此仇一定要報。
可張出塵卻阻止了她,“不能因此就說他倆有私情。”
“男女之情說不清楚,我們不要插手,弄不好會引起陳恪的反感,得不償失。”
聽張出塵所言嬋兒瞪大了雙眼,自家夫人竟怕引起陳恪的反感?
然後聽張出塵轉對豐自武說道:“豐叔、查一下那個青年是誰?另外、林韻寧竟能與您對一招還不相上下,可見她的師父也是一位高人,一並調查一番。”
聽她安排豐自武出去了,嬋兒卻看看沉思中的張出塵,忍不住低聲問道:“夫人、您真喜歡陳恪?”
這聲疑問驚醒了張出塵,這張白淨的鵝蛋臉騰地一下紅了,低喝道:“胡說,我隻是敬重陳恪的才華,想收入麾下而已。”
她堅決否認,可嬋兒看看這張通紅的俏臉,心裏奇怪:“您臉紅什麽?”
嬋兒覺得這裏有古怪,一定要瞪大眼睛看、豎起耳朵聽。
而林韻寧也覺得張出塵的行為有古怪,她安排嬋兒給陳恪送來換洗的衣物還有書籍,可不像一位東主對手下小助講的態度。
她也認為這裏有古怪,就要弄清這裏的古怪是什麽?
可這事不能憑猜想,確鑿的證據才是解除兩人婚約的有力借口。
她算的明白,而書劍舉雙手讚成,還建議帶上柳乘風,有些事男人比女人方便。
可林韻寧沉吟一會竟否決了,有些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調查陳恪與張出塵的關係僅限於她倆,絕不能擴大。
她做出決定,帶著書劍前往藏寶閣,在一樓轉一圈卻未聽見有誰議論張出塵,走上二樓就聽一道消息傳來,“‘妖言惑眾、蠱惑人心’的陳恪被釋放了。”
這則消息是從小報探子嘴裏傳出來的,他們等不到明早發消息,還不想浪費這則消息,幹脆放出消息以體現自身的價值。
現在的陳恪已是名人了,“妖言惑眾、蠱惑人心”的罪名讓人們極想知道他說了什麽?
而國子監、太學院、鶴翔書院的學子們圍堵興國府衙,將這事推上了高潮。
這是昨天發生的事,興京的小報寫得很詳細。
這時又突然傳來陳恪被釋放的消息,人們的好奇心幾乎無法遏止,正紛紛議論中,又一道消息傳來,陳恪走出興國府衙即趕往鶴翔書院。
聽到這個消息大家發出疑問:“他要趕迴去講學嗎?”
他們猜對了,陳恪急匆匆地迴到鶴翔書院立刻發出通知,“今天正常講學,”
這則通知頓時讓國子監、太學院和鶴翔書院的師生們忙活起來,有匆匆跑出去找人的,有三兩口吃下糕點跑去池塘占地方的,也有午睡的師生急忙爬起來,趿拉著木屐往那個方向跑的。
而陳恪卻向高適報備一聲返身走上講台,坐在小桌後闔目靜修。
昨晚的他靜坐了一夜,睜開雙眼後感覺渾身舒坦。
這種感覺好極了,可惜身在獄中,那裏的環境無法與這裏相比。
他喜歡這種寧靜的感覺,這時進入狀態,感覺著微風輕語、小草呢喃、池塘裏的錦鯉吐出一串串水泡。
然後進入萬籟俱寂之中,他的身體消失了,已與空氣融為一體。
這時他的自我感覺消失了,可在圍攏過來的師生眼裏,陳恪寶相莊嚴、一副入道的神態。
見他這副神態,師生們放輕腳步找個地方坐下,幾個密告他的直講和助講心裏忐忑,不知陳恪是否知道密告的事。
他們心裏挺矛盾,一方麵承認陳恪的講學讓人拓展思維。另一方麵擔心,他的講學讓他們不能靠老本吃飯了。
這是一個推崇創新的助講,還將創新理念植種到學生們心裏,將打破以往的教學模式,墨守成規不會得到學生的認可,而長期的固步自封讓創新成為一件十分艱難的事。
他們心裏明白卻無法阻擋陳恪講學,胡緩和高適支持他,學生們喜歡他,連國子監的那些紈絝都愛聽他講學。
麵對這種情況他們隻能向禦史台密告,卻沒想昨天下午進去的他,今天中午就出來了,講學正常進行。
這種局麵對他們非常不利,帶著忐忑的心來到講台前看看這副寶相莊嚴的形象,心裏的那點希望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陳恪得道了。
再見急匆匆趕來的胡緩、高適和張出塵,知道他們無法阻止陳恪。
胡緩是帝師,被譽為大興王朝教書第一人。
高適在大興王朝的文壇上極負盛名,與歐陽修並列為文壇領軍人物。
而張出塵卻是大興王朝最有錢的女人之一,據傳隨時可以進入皇宮與劉太後說話。
這樣的三位人物保著陳恪,真不是他們這些直講、助講能撼動的。
這些人感覺自己做了無用功,還可能因此沾上汙點,正消沉中,見陳恪睜開雙眼,那雙長眸好似清澈的潭水。
看見這雙清澈的長眸,眾人徹底認定陳恪得道了,有學生情不自禁地起身問道:“先生、是修道還是修佛?”
該學生沒弄清陳恪修行的是什麽。
陳恪揚聲迴道:“吾正養浩然正氣。”
這是孟子的話,很儒家。
於是又有學生起身問道:“請問先生、對佛道兩教有何看法?”
這個問題就比較尖銳了,大興王朝實行儒釋道三教並行之策,重視儒教,卻不排斥佛道兩教。
而陳恪的講學風格從來不和稀泥,有學生提出這個問題,他就給個明確說法,“儒道釋三家的學說都很深奧,從對自身的要求來說,儒家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道家提倡人與自然相合,努力修煉成仙。”
“佛家提倡一心向佛,死後榮登極樂世界,來世福報。”
說到這他閉嘴,見台下沒有提出不同意見就繼續說道:“從對自身要求來說,儒家要求積極入世,道家要求努力修煉,佛家要求一心向佛。”
“而從我個人來說,五十歲之前一定是信儒家的,人生一世總要為國家、自家和個人做點事,否則就白來這個世上一迴。”
“五十歲以後我會修道,五十而知天命,修道則是天命由我不由天,萬一修成神仙呢?”
聽他所言下麵傳來一片笑聲。
等笑聲過去陳恪繼續說道:“等六十歲以後,為父母盡孝了,子女也長大了,自己又沒修成神仙,這時我會信佛,萬一感動了佛祖讓我死後往生極樂呢?”
這個解釋很有趣,台下再次傳來一片笑聲後,有學生起身問道:“先生、這麽做是不是投機取巧?”
陳恪朗聲迴道:“不錯、這就是我今天要講的課。”
他竟然承認“投機取巧”,還做為今天的課程。
眾人立刻靜下來,聽他朗聲說道:“當年夫子周遊列國,儒學起於魯國,興於齊國,唯有秦國堅決不納儒學,為何是秦國統一了六國?”
他是真敢講,一席話讓躲在遠處偷聽的林韻寧和書劍嚇了一跳。
她倆也來聽課則是聽到一個消息,陳恪講學張出塵一定去聽。
得到這個消息,林韻寧立刻帶著書劍趕往鶴翔書院,躲在講台前方的一處牆角邊聽陳恪的聲音傳來。
聽他所講內容,林韻寧咬咬牙繼續聽下去,陳恪都被抓過一次了,竟然還再妖言惑眾、蠱惑人心,這是不知死活的表現。
這時的她突然想起那句話,“大興王朝作妖第一人,陳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