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王韶帶著曾毅走進來時,他驚訝。


    可隨後進來的竟是曲昌候曾樂行,就讓他奇怪了。


    見禮後三人在茶桌邊落座,而王韶卻大感興趣地站在一邊。


    見王韶不走,他沉聲說道:“王韶、迴屋睡覺。”


    “先生...”王韶叫一聲。


    “迴屋睡覺。”他再次低喝一聲,充分使出先生的權威。


    他必須這麽做,不知曾樂行來幹什麽,憑直覺就知沒什麽好事,讓王韶迴避,不想將他父子牽連進來。


    見他態度堅決,王韶不敢說話,默默地走出去輕輕帶上房門,轉臉看見父親王諒站在走廊那邊,走過去聽王諒低聲說道:“聽先生的話,他不讓你參與的事可能有些危險。”


    王諒帶著王韶走了,曾毅卻起身站在門前傾聽外麵的動靜。


    而曾樂行則低聲說道:“本侯來得冒昧,還請先生見諒。”


    見他這個態度,陳恪立刻提高警惕,低聲迴道:“侯爺親來是陳某的榮耀,但陳某即將深陷困境,恐幫不上侯爺什麽忙。”


    他不管曾樂行父子來幹什麽,但夜半來訪一定有事,先把門掩上再說。


    但這個門掩得過於生硬,曾毅驚訝地望過來,而曾樂行則低聲問道:“可需本侯做點什麽?”


    這位侯爺也是個聰明人,不問何事直接就要幫忙。


    而他輕輕搖頭、緩緩說道:“侯爺不幫忙最好,若幫忙陳某就真的迴天乏力了。”


    “陳某實話實說,請侯爺見諒,時間緊迫,不必談陳某的事,侯爺有話請直說。”


    他不想與曾樂行繞圈子,玩心機自己未必能玩過這些古人,幹脆開門見山。


    他的態度很明確了,有些事我不能幫你。


    而曾樂行自然明白這個意思,遲疑一下低聲說道:“今日朝會,太後令楚國公曹穆和本侯前往西北剿滅元遷叛亂。”


    “楚國公與本侯都是親近皇上的臣子,太後此令讓本侯擔心不已,隻怕...”


    說到這曾樂行閉嘴,相信他已聽懂。


    於是他明白了,曾樂行是想答疑解惑,這是他的職業,自然迴道:“劉太後想要效仿竇女皇,縱然有心也不敢做,大興王朝不同於盛朝,沒有了世家門閥也就不會再出現一位女皇了,請侯爺放心。”


    他在賭,那個世界隻有一位武則天,而在這個世界換成了竇秀,仍然隻出一位女皇帝。


    按照這個判斷他可以繼續說道:“劉太後讓侯爺和楚國公前往西北平叛,因為她比侯爺還怕。”


    “劉太後深陷權力的欲望,生怕眾臣讓她歸政於皇上,而侯爺和楚國公德高望重,侯爺更是掌握了兵權,劉太後自然不放心。”


    “讓兩位去西北,一是讓自己放心,二是給眾臣一個警告,如此而已。”


    聽他做出這個推斷曾樂行輕舒一口氣,繼續問道:“皇上是否安全?”


    他鄭重迴道:“皇上是先帝唯一子嗣,也是劉太後掌權的根,她明白,不會加害。”


    這個迴答讓曾樂行再次長舒一口氣,沉吟一下低聲問道:“皇上年已十七,早在兩年前就已舉行冠禮,但太後絕口不提歸政之事,如之奈何?”


    對這個問題他緊閉雙唇,這事太敏感了,他要盤算一番。


    而曾樂行等了一會,見他一言不發,拱手一禮低聲說道:“此去與叛賊作戰,心裏惦記的卻是這事,無法投入全部身心,還請先生教我。”


    曾樂行病急亂投醫,竟半夜來找他出主意,這時更是自稱“我”了。


    曾樂行做到這個程度,他就不能不說了,“侯爺、皇權關乎天下安危,得之不正便如前朝明宗,遺禍後代子孫。”


    他話有所指,這個世界的大盛王朝並沒出現唐朝的玄武門事件,但爭奪皇位的鬥爭仍然激烈而殘酷,隻是隱藏在暗中而已。


    直到明宗皇帝當皇子時,暗鬥變成了明砍,明宗殺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登上皇位。


    等他死後就是竇秀掌權,成為這個世界唯一的女皇。


    而在竇秀之後,皇位爭奪更是殘酷,父殺子、子殺父、兄弟之間相互殺戮,直到藩鎮叛亂國勢衰弱,大盛王朝的皇親國戚和世家大族被黃巢和朱溫殺了一個幹淨。


    這段曆史在《盛書》中記錄得很詳細,曾樂行知道這段曆史,輕輕點頭聽他低聲說道:“仁孝是皇家率先遵守的治世準則,皇上更要率先垂範。”


    說到這他閉嘴垂下眼簾,過一會方才輕歎一聲說道:“不論劉太後是不是皇上的生母,但關係就是母子,事母至孝,以此彰顯自己的孝道無雙,此為道。”


    “勤儉好學,虛心向太後、賢臣、先生學習治國之策,嚴於律己寬厚待人,此為德。”


    “重視民生,解民之苦,大力發展經濟,讓百姓家家都有餘糧,此為仁。”


    “尊重賢臣,重視民意,察納雅言,廣納良策並大力培養人才,此為禮。”


    “積極做事,言出必諾,行事必以德與法為規,此為信。


    “做到道、德、仁、禮、信,不用群臣力諫、百姓唿聲,太後自然還政於皇上。”


    他知道趙禎會接受這個意見,就賭李禎也會接受。


    而曾樂行沉吟一下低聲問道:“皇上如過於關注民生,有人會說皇上籠絡人心。”


    他淡淡地迴道:“他們不會拿老百姓當迴事。”


    這個迴答讓曾樂行小心地問道:“老百姓的態度有何用?”


    這就是貴族的思維,他們是真不拿老百姓當迴事。


    而他也不生氣,淡淡地迴道:“侯爺的祖上也是老百姓。”


    聽這話曾樂行的老臉紅了,他的祖上真是老百姓,活不下去跟著興太祖造反,可到自己這代竟忘了這事。


    於是羞愧地拱拱手,聽他鄭重說道:“老百姓才是國家的根基,可以沒有貴族,但不能沒有老百姓。”


    “擁有民心才擁有權力,大勢所趨,由不得某些人為所欲為,太後想不歸政都不可能。”


    他的謀劃也就在此,曾樂行恍然大悟,知道這一策極高,李禎要做愛民的好皇帝,還真沒人敢阻止他,包括劉太後。


    曾樂行明白了,抱拳躬身一禮,直起上身見陳恪躬身還禮,等他起身後低聲問道:“我與楚國公前往西北平叛,不知先生有何良計?”


    這個話題讓他感興趣,沉吟一下低聲迴道:“元遷叛亂,其因在民族歧視,侯爺能擊敗他卻無法徹底消滅他。”


    他提到民族讓曾樂行不解。


    他解釋,“我大興人的主體是漢族,因此歧視西北的黨項人,兩族不和必然引發黨項人的叛亂,如不能解決這個問題,西北早晚都是大患。”


    這個解釋讓曾樂行恍然,急忙問道:“應學武侯對待孟獲之法,七擒七縱讓其心服口服?”


    他否定:“此一時彼一時,孟獲沒有那麽大的野心,而元遷不同,他想當皇帝。”


    “在軍事上,對元遷以精兵擊之但不要深入追擊,待其遠遁後外聯清塘、內修寨堡,步步推進縮小他的生存空間。”


    “在經濟上封閉榷場,封鎖邊境的全部貿易,待其困頓時給予適當救援,讓他們明白,做大興人才不會餓死。”


    “雙管齊下才能徹底解決西北元遷之亂。”


    說完這句話陳恪再次閉嘴,他已將戰略說得很清楚了,戰術就是曹穆和曾樂行的事了。


    而曾樂行聽後仔細品品這裏的味道,起身整衣拱手躬身,這一禮呈九十度角。


    而站在門邊的曾毅有樣學樣,勸曾樂行前來請教陳恪的建議做對了。


    見他他父子向他躬身行禮,他急忙起身向曾樂行迴了一禮,又轉身向曾毅迴了一禮。


    然後鄭重說道:“陳某最敬重保家衛國的將士。”


    他是有感而發,這個世界的大興人不太尊重軍人,而從那個世界過來的他卻最是尊重軍人,這番話說得誠心正意。


    對他這個態度曾樂行欣慰,重新坐下後低聲問道:“以先生的才能,又有何事能困住先生?”


    曾樂行想起他剛才的話,不禁詫異地詢問。


    而他正色迴道:“學術問題關係到大興王朝的興衰,沒有謀略可言,隻有一頭撞過去。”


    他說的正氣凜然,可心裏卻有自己的打算,大不了被發配到海南去,然後乘舟出海做個實驗。


    “我跑了,那股神秘力量會怎麽做?”他對這事挺好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晴陽照行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落雖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落雖頻並收藏晴陽照行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