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課程安排在午間十二時兩刻至下午一時兩刻。


    這個時間安排讓他能在上午可以重新整理一番備課筆記,然後走出王員外精舍理個頭刮個臉。


    大興王朝和那個世界的北宋一樣,理發鋪的刮臉生意很紅火,年輕人不願留起胡須,不是自己在家刮胡子,就是去理發鋪刮胡子,五文錢一次,價格不高。


    而在刮臉時,陳恪突然想起《孝經》裏的一句話“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


    這句話的本來意思是孝敬父母就要愛護自己,否則父母會很傷心。


    可後人卻以此認為古人為體現孝道,既不剪頭發又不刮胡子。


    這是極其可笑的解釋,孝敬父母與理發刮胡子有何關係?


    想起這事他就肯定自己的講學內容,孔孟之學的注解就有許多矛盾的地方,違背了孔孟的本意。


    他準備從這方麵入手進行講學,刮完臉迴到王員外精舍換上代表文人服飾的襴衫,戴上文士巾,在王諒、王小二等人的恭送下邁出奔向講台的第一步。


    他走的平平穩穩,也不在意王諒臉上的不安之色,一路安步當車,橫穿禦街、跨過州橋,穩穩當當地走進鶴翔書院的大門,第一眼竟然看見了嬋兒。


    她就坐在大門裏的陰涼處,椅前的小茶幾上放著一杯冷飲子,充分體現她在鶴翔書院的地位。


    嬋兒愜意的喝口冷飲子,見他沒有走過來的意思,立刻起身迎上來,扳起圓圓的小臉,先冷哼一聲再說話,“原計劃揍你一頓...”


    說完這話頓住,看看陳恪的臉,見他一臉的陽光笑容,不由再次發出一聲冷哼,繼續說道:“可我家夫人決定給你一次機會,若你表現不好連本帶利一起收迴來。”


    她威脅完了,卻見陳恪的臉上仍然帶著陽光,突然發現自己的威脅沒產生效果。


    這時她才想起來,狗頭軍師綁架過人質還縱過火、射過箭又掄過刀,不僅心黑還不要臉,自己的這番威脅好像沒什麽用處。


    想起陳恪的黑曆史她就決定加重威脅的力度,“像你這樣的狗頭軍師怎會講課?我就坐在席上看你被轟下來,再被學子們趕出書院。”


    她覺得這個威脅很大,樂意出現這麽賞心悅目的場景。


    而陳恪卻笑著拱手說道:“感謝張夫人給我一個講學機會,樂見小娘子坐在台下聽我講課。”


    這席話讓嬋兒想起一件事,陳恪是真不要臉,威脅再次失去作用。


    她很生氣,重重地哼一聲迴道:“拭目以待。”


    她就不相信狗頭軍師會講學,堅信被學子轟下台的情景一定發生。


    帶著這份信心,嬋兒揚起頭一臉傲然地向前走去,走進這間書堂見在座少年三五個,不禁暗中得意。


    這間書堂可坐三十餘名學生,王韶已坐在前排,還帶來三名交好的同學。


    隨後又有十餘個少年走進來落座,帶著好奇的神色。


    他們接到通知,午間有堂雜學課,是否聽講全憑自願。


    於是他們好奇,“什麽是雜學?”


    然後明確,“聽聽不就知道了。”


    帶著這個想法的不少,書堂外就站著三十餘名少年。


    他們都是講禮貌的少年,進屋聽講如後悔了,起身就走很不禮貌,而站在外麵有個好處,不愛聽了可以轉身離開。


    少年們的心思很單純,好惡全在臉上,行事也幹脆利落。


    王韶就很幹脆,公開地給陳恪打廣告,於是上課前又進來十來個少年。


    他們是來上麵子課的,這個麵子就給王韶了。


    這樣一來,在陳恪進來前,這間書堂坐了二十多個少年。


    而他是由高適陪同走進來的,他要向學生們介紹陳恪,後麵跟著劉複等幾名直講、助講,他們是來考較陳恪水平的。


    隨著一道梆子聲響起,又有十幾名學生好奇地站在門外。


    他們好奇,陳恪的左手右手都沒拿書,準備講什麽?


    眾人升起這顆好奇心,聽陳恪緩緩說道:“山長安排,由我來負責授課雜學,這門課涉及較廣,既不能宣講諸位不熟悉的學識,又不能與各位直講、助講的授課衝突,思來想去唯有從拾人牙慧入手。”


    他不講困難,而是拋出一顆誘餌,讓眾人的好奇心再次往上提一提,他要拾人牙慧,可是準備老生常談?


    大家猜對了,聽他字正腔圓的念道:“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


    這是《左傳.莊公十年》裏的一篇文章。


    《左傳》是儒家的經典之一,在座的師生都很熟悉,聽他背誦,竟然聽進去了。


    他的聲音很標準,吐字非常清晰,語調抑揚頓挫、聲情並茂,讓人聽著很享受。


    好聽的聲音是吸引人傾聽的重要因素之一,他在那個世界練過,用在這個世界仍然管用。


    等他背誦完畢,現場卻無一人離開,聽他繼續說道:“這篇文章大家耳熟能詳,也有許多大儒、名人進行過注釋和講解,我來講點什麽?”


    他又拋出一個疑問,然後看看大家疑惑的眼神,繼續說道:“我要講的是曹劌論戰的後果。”


    他拋出一個新鮮的課題。


    曹劌論戰的後果在《左傳》裏沒說,而他卻要說,“曹劌在長勺之戰中,利用一勝二竭三衰的辦法戰勝了齊軍,這種辦法可不可以稱為戰術?大家可以發表意見。”


    最後這句話讓眾人怔住,上課還可以讓人發言?


    陳恪解釋:“我講的是雜學,允許提問、反問、發表不同意見。”


    他解釋了,可眾人還是沒有響應,於是點名:“王韶、你來說說。”


    王韶站起朗聲迴道:“確是戰術。”


    迴答完畢正要坐下,聽陳恪問道:“既是戰術,它服務的戰略是什麽?”


    王韶毫不猶豫地迴道:“打敗齊軍,保衛魯國。”


    迴答完畢王韶仍然站立不動,聽他繼續問道:“保衛魯國了嗎?”


    這個問題王韶答不上來,他對這段曆史不了解。


    於是陳恪讓他坐下,然後自問自答,“長勺之戰後齊軍卷土重來,魯國三戰三敗,曹劌再未戰勝過齊軍一次。”


    說完這個結果他閉嘴,見大家臉上露出驚訝之色,再繼續講道:“曹劌論戰確實給後世提供了一種戰術之法,但在當時,曹劌的打法卻是一種欺詐行為,為魯國的滅亡種下了禍根。”


    他對講課有過研究,知道這些少年們喜歡什麽,男孩子大多喜歡軍事,所以他的第一堂課就是《曹劌論戰》。


    這篇文章非常典型,也是一盛二衰三竭戰術的鼻祖。


    但人們卻隻關注這一戰的成果,這是以弱勝強的典型戰役,卻忽略了這一戰的政治後果。


    今天陳恪就將它講出來,立刻引發了一場震動,少年們紛紛交頭接耳,屋裏屋外嗡嗡聲一片。


    這些少年有的十一二歲,有的十五六歲,他們的共同特點是易於接受新事物,但對新事物的接受尚處於表麵現象,喜歡討論而不是沉思。


    陳恪的一席話突破了以前的定論,從其語氣來說,對曹劌的行為持批判態度。


    這個態度讓少年們紛紛議論起來,而陳恪也不製止,站在台上看著他們議論。


    課堂上出現這種情況,高適靜觀,劉複等人卻等著看笑話。


    抱著這種態度的還有嬋兒,轉臉看看後麵,再看看窗外,見學生們都在接頭接耳中,不禁露出得意的笑容。


    她好似看到一幅賞心悅目的景色,陳恪被轟下台灰溜溜地往外走去。


    她的這副神情被陳恪看到,衝她微微一笑,然後轉眼看看高適,見他一副嚴肅的表情,覺得應該收場了。


    教學三大要素,控場、靜聽、領悟,他就要實施控場能力。


    於是朗聲說道:“各位可有什麽疑問?”


    他讓大家提疑問就是為了控場,讓大家的思路轉到另一個方麵,“我能當堂提問嗎?”


    他的授課方式與眾不同,讓少年們不知如何做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晴陽照行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落雖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落雖頻並收藏晴陽照行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