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了正月二十五,時隔十日之久,京都內的情況才慢慢平息。受傷者皆被安置,燒垮的房屋已經清理幹淨,損失也盡數統計清楚。
十日之中京都所有的官員可以說沒睡過一個好覺,無論是出於什麽想法,都戰戰兢兢,亦兢兢業業。
這日,蘇鳳瑾終於得空進宮,途徑碧海宮的時候,恰好遇到了玉慎匆匆忙忙的趕迴來。
“奴才請蘇衛率安,有日子沒見蘇衛率了,外頭的事兒忙吧?蘇衛率整個人都瘦了一圈。”玉慎關切的寒暄。
蘇鳳瑾淡笑著點點頭,心裏有些疙瘩,這些日子沒見到索戟,也未曾聽說索戟對京都的事情有半分舉動,不知他在幹什麽。
玉慎歎了口氣,“蘇衛率這是要去千盛殿嗎?一會兒殿下也要去請旨的。”
“殿下近日都在做些什麽?”
“蘇衛率在外頭奔忙,殿下也沒閑著。京都遭逢此亂,很多地方都需要重新修建,這幾日是事態平穩後,陛下就一直惦記著這事兒,工部和戶部爭論不休,一個實在擠兌不出錢來,一個又推脫沒錢難辦事兒,殿下不聲不響自己在想辦法籌措銀兩。”玉慎一臉凝重的擔憂,好似索戟也不好過。
蘇鳳瑾略微思忖片刻,“殿下可有辦法了?”
玉慎歎氣,“能有什麽辦法,無非是各處調集,殿下這些日子茶飯不思,夜不能寐,生生的折騰出一場病來,又不肯好好休息。好在銀子的事兒有了些眉目,打算去千盛殿請旨商議。”
原來是這樣,蘇鳳瑾忙著救濟眼前的事兒,可索戟是深思熟慮、目光長遠之人,知道往後受災百姓的生活問題更是難辦,所以早早的便開始打算了。
如此一來,永安王索邑的招數就顯得有些低級了,這事態平穩後,永安王府的確會博得一些好名聲,可索戟這最後一道才是關鍵。人心不足,自然是會往掏銀子的人身上用更多的目光關注。
“蘇衛率可要去碧海宮看看殿下嗎?奴才也勸不住啊。”玉慎懇切,若是蘇鳳瑾肯去勸勸索戟休息,那八成有希望。
蘇鳳瑾自然也想見他,這十日沒見,心裏頭早就荒蕪一片。
“我還有事,先去辦,迴頭再來。”蘇鳳瑾急忙和玉慎告別入宮。
但她卻沒去千盛殿,拐了個彎去了朝暉宮。此時千盛殿不用去也知道大臣們在爭論不休,你推我攘的不會有什麽結果,倒不如去別的地方想想辦法。
朝暉宮自打伏皇後被收迴冊寶,顯得十分清冷蕭瑟,再加上這十日人人奔忙,便愈發可憐。
伏皇後蹙眉有些煩悶的瞟了蘇鳳瑾一眼,“你今日怎麽有空到朝暉宮來了?前朝的事情正忙,本宮也聽說你這些日子都在外頭奔波,未曾想會來看望本宮。”
“皇後言重了,外頭的事情已經逐漸平息,今日微臣前來並非是單純看望,也的確是有事相求。”蘇鳳瑾坦然道。
“如今本宮的冊寶都已經被收迴了,還能有什麽事兒是本宮能做的?”伏皇後少了平日的雍容和自信,滿是哀傷。
蘇鳳瑾深吸了口氣,“皇後到底是皇後,有沒有冊寶也是中宮。陛下即使收迴了冊寶,但也同時讓韋貴妃降了份例,朝暉宮與燦陽宮多年風光拚搏,如今都是一樣的,這正是陛下對皇後的用心之處,所以皇後不必太過在意。”
這話是安慰,但也是幫伏皇後分析局勢。若是伏皇後倒了,最有可能繼任中宮的便是韋貴妃,可如今韋貴妃也是潦倒,可見梁惠帝並沒有廢後之意。
有心之人便看得出,這是轄製兩宮,以利前朝。
“有你這番話,倒是比什麽安慰都管用。說吧,找本宮什麽事兒?”
蘇鳳瑾拱手施禮,眉頭緊鎖,“想必外頭的事情皇後也聽說了,永安王這次博取了百姓心中威望,殿下身份貴重,不宜出宮,落了下風。從權謀上講是這樣,從大義上說,殿下也是心係百姓,所以一直在籌措銀兩。”
伏皇後蹙眉,明白索戟的用意,如此一來便是不能蓋過永安王索邑的風頭,也能平分秋色。
“眼下本宮唯一的指望便是太子,榮辱一體,太子籌措銀兩,本宮自然不會袖手旁觀。正如你所說,為了博取好名聲也好,是真的愛民如子也罷,本宮都會盡力而為的。”
“多謝皇後!”
伏皇後叫江原道過來,“這些年本宮也有積蓄,當初從東郡帶過來的嫁妝也十分豐厚,都拿去吧。”
江原道訝異,“都拿去?”
伏皇後輕笑,“若是太子和本宮都保不住,留錢財有什麽用?都是身外之物,本宮雖不甚聰明,但也知道大局為重。江原道,盡數將本宮的朝暉宮搬空了,都去交給太子賑災。”
蘇鳳瑾站起身來,麵色凝重道:“皇後,隻怕隻有朝暉宮的……還不夠!”
“什麽?那你的意思是……”伏皇後為難又疑惑。
蘇鳳瑾垂下眼簾,“皇後乃是中宮,若是提倡後宮捐贈,一來可以造勢贏得賢德良善之名,挽迴陛下的好感,二來也可多給太子積攢一些銀兩。此番京都重創,若不能安頓好這些百姓,隻怕會有後患。”
召集後宮嬪妃捐贈……
伏皇後歎了口氣,“本宮並非不願,若是放在從前本宮尚且可以指使她們一二,可如今本宮連冊寶都被收了,這些見風使舵的還會把本宮的話放在眼裏嗎?平白的丟了臉麵,辦不成事兒。”
“皇後這就想錯了,成與不成在她們,做與不做在您。更何況若是有人此時掀風起浪,為難皇後,這也是好事兒。”蘇鳳瑾早就心生計策。
後宮以皇後為尊,若是有人在這種事情上不聽皇後的,梁惠帝從前朝角度也會遷怒,說不定還會恢複皇後尊榮,以利後宮捐贈之事。
伏皇後腦子一轉想到其中關竅,微笑著點點頭,“好,本宮這就召集她們過來。”
十日之中京都所有的官員可以說沒睡過一個好覺,無論是出於什麽想法,都戰戰兢兢,亦兢兢業業。
這日,蘇鳳瑾終於得空進宮,途徑碧海宮的時候,恰好遇到了玉慎匆匆忙忙的趕迴來。
“奴才請蘇衛率安,有日子沒見蘇衛率了,外頭的事兒忙吧?蘇衛率整個人都瘦了一圈。”玉慎關切的寒暄。
蘇鳳瑾淡笑著點點頭,心裏有些疙瘩,這些日子沒見到索戟,也未曾聽說索戟對京都的事情有半分舉動,不知他在幹什麽。
玉慎歎了口氣,“蘇衛率這是要去千盛殿嗎?一會兒殿下也要去請旨的。”
“殿下近日都在做些什麽?”
“蘇衛率在外頭奔忙,殿下也沒閑著。京都遭逢此亂,很多地方都需要重新修建,這幾日是事態平穩後,陛下就一直惦記著這事兒,工部和戶部爭論不休,一個實在擠兌不出錢來,一個又推脫沒錢難辦事兒,殿下不聲不響自己在想辦法籌措銀兩。”玉慎一臉凝重的擔憂,好似索戟也不好過。
蘇鳳瑾略微思忖片刻,“殿下可有辦法了?”
玉慎歎氣,“能有什麽辦法,無非是各處調集,殿下這些日子茶飯不思,夜不能寐,生生的折騰出一場病來,又不肯好好休息。好在銀子的事兒有了些眉目,打算去千盛殿請旨商議。”
原來是這樣,蘇鳳瑾忙著救濟眼前的事兒,可索戟是深思熟慮、目光長遠之人,知道往後受災百姓的生活問題更是難辦,所以早早的便開始打算了。
如此一來,永安王索邑的招數就顯得有些低級了,這事態平穩後,永安王府的確會博得一些好名聲,可索戟這最後一道才是關鍵。人心不足,自然是會往掏銀子的人身上用更多的目光關注。
“蘇衛率可要去碧海宮看看殿下嗎?奴才也勸不住啊。”玉慎懇切,若是蘇鳳瑾肯去勸勸索戟休息,那八成有希望。
蘇鳳瑾自然也想見他,這十日沒見,心裏頭早就荒蕪一片。
“我還有事,先去辦,迴頭再來。”蘇鳳瑾急忙和玉慎告別入宮。
但她卻沒去千盛殿,拐了個彎去了朝暉宮。此時千盛殿不用去也知道大臣們在爭論不休,你推我攘的不會有什麽結果,倒不如去別的地方想想辦法。
朝暉宮自打伏皇後被收迴冊寶,顯得十分清冷蕭瑟,再加上這十日人人奔忙,便愈發可憐。
伏皇後蹙眉有些煩悶的瞟了蘇鳳瑾一眼,“你今日怎麽有空到朝暉宮來了?前朝的事情正忙,本宮也聽說你這些日子都在外頭奔波,未曾想會來看望本宮。”
“皇後言重了,外頭的事情已經逐漸平息,今日微臣前來並非是單純看望,也的確是有事相求。”蘇鳳瑾坦然道。
“如今本宮的冊寶都已經被收迴了,還能有什麽事兒是本宮能做的?”伏皇後少了平日的雍容和自信,滿是哀傷。
蘇鳳瑾深吸了口氣,“皇後到底是皇後,有沒有冊寶也是中宮。陛下即使收迴了冊寶,但也同時讓韋貴妃降了份例,朝暉宮與燦陽宮多年風光拚搏,如今都是一樣的,這正是陛下對皇後的用心之處,所以皇後不必太過在意。”
這話是安慰,但也是幫伏皇後分析局勢。若是伏皇後倒了,最有可能繼任中宮的便是韋貴妃,可如今韋貴妃也是潦倒,可見梁惠帝並沒有廢後之意。
有心之人便看得出,這是轄製兩宮,以利前朝。
“有你這番話,倒是比什麽安慰都管用。說吧,找本宮什麽事兒?”
蘇鳳瑾拱手施禮,眉頭緊鎖,“想必外頭的事情皇後也聽說了,永安王這次博取了百姓心中威望,殿下身份貴重,不宜出宮,落了下風。從權謀上講是這樣,從大義上說,殿下也是心係百姓,所以一直在籌措銀兩。”
伏皇後蹙眉,明白索戟的用意,如此一來便是不能蓋過永安王索邑的風頭,也能平分秋色。
“眼下本宮唯一的指望便是太子,榮辱一體,太子籌措銀兩,本宮自然不會袖手旁觀。正如你所說,為了博取好名聲也好,是真的愛民如子也罷,本宮都會盡力而為的。”
“多謝皇後!”
伏皇後叫江原道過來,“這些年本宮也有積蓄,當初從東郡帶過來的嫁妝也十分豐厚,都拿去吧。”
江原道訝異,“都拿去?”
伏皇後輕笑,“若是太子和本宮都保不住,留錢財有什麽用?都是身外之物,本宮雖不甚聰明,但也知道大局為重。江原道,盡數將本宮的朝暉宮搬空了,都去交給太子賑災。”
蘇鳳瑾站起身來,麵色凝重道:“皇後,隻怕隻有朝暉宮的……還不夠!”
“什麽?那你的意思是……”伏皇後為難又疑惑。
蘇鳳瑾垂下眼簾,“皇後乃是中宮,若是提倡後宮捐贈,一來可以造勢贏得賢德良善之名,挽迴陛下的好感,二來也可多給太子積攢一些銀兩。此番京都重創,若不能安頓好這些百姓,隻怕會有後患。”
召集後宮嬪妃捐贈……
伏皇後歎了口氣,“本宮並非不願,若是放在從前本宮尚且可以指使她們一二,可如今本宮連冊寶都被收了,這些見風使舵的還會把本宮的話放在眼裏嗎?平白的丟了臉麵,辦不成事兒。”
“皇後這就想錯了,成與不成在她們,做與不做在您。更何況若是有人此時掀風起浪,為難皇後,這也是好事兒。”蘇鳳瑾早就心生計策。
後宮以皇後為尊,若是有人在這種事情上不聽皇後的,梁惠帝從前朝角度也會遷怒,說不定還會恢複皇後尊榮,以利後宮捐贈之事。
伏皇後腦子一轉想到其中關竅,微笑著點點頭,“好,本宮這就召集她們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