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齊襄公在十一月初一這一天,駕駛著馬車外出遊玩,隻帶著大力士石之紛如和寵臣孟陽等人,他們攜帶雄鷹和獵犬,準備好了狩獵,沒有讓一個大臣跟隨。首先來到了姑棼,這裏原本就建有行宮,他們在這裏盡情遊玩了一整天。當地的居民獻上了酒肉,齊襄公開懷暢飲直到夜晚,於是決定留在這裏過夜。第二天清晨,他們繼續駕車前往貝邱。一路上看到樹林茂密,藤蔓遮蔽,齊襄公停下馬車站在高處,下令放火焚燒森林,然後包圍起來進行射箭比賽,並放縱雄鷹和獵犬追逐獵物。火勢猛烈,風力強勁,狐狸兔子等動物四處逃竄。突然出現了一頭巨大的野豬,像牛一樣但沒有角,像老虎一樣但沒有斑紋,它從火中衝出來,徑直爬上高地,蹲坐在齊襄公的車前。這時其他人都去追逐射擊,隻有孟陽站在齊襄公身旁。齊襄公看著孟陽說:“你來替我射死這頭野豬。”孟陽瞪大雙眼定睛一看,驚恐地叫道:“這不是豬,而是公子彭生啊!”齊襄王勃然大怒,喊道:“彭生怎麽敢出現在我麵前!”他一把奪過孟陽手中的弓箭,親自瞄準射擊,但連續發射三次都沒有射中目標。那頭大豬突然站立起來,用兩隻前蹄像人一樣拱手行禮,然後放聲啼哭,聲音悲慘難聽,令人毛骨悚然。齊襄公嚇得渾身發抖,從車上摔倒下來,扭傷了左腳,腳上的絲紋鞋掉了一隻,被大豬叼走後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
徒人費和其他侍從們一起扶起了襄公,並把他放在車裏休息。他們下令停止狩獵活動,然後返迴姑棼離宮過夜。襄公感到自己的精神有些恍惚,心情也變得十分煩躁。此時,軍中已經敲響了二更鼓。由於左腳受傷,襄公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於是對孟陽說:“你可以攙扶著我慢慢走幾步。”之前因為墜車,情況緊急,襄公沒有注意到自己的鞋子丟失了,直到現在才發現。他詢問徒人費是否有看到他的鞋子。徒人費迴答說:“鞋子被一頭大豬叼走了。”襄公聽後心生厭惡,憤怒地說:“你既然跟隨著我,怎麽會看不到我的鞋子有沒有?如果真的被叼走了,為什麽不在當時就告訴我呢?”說完,他親自拿起皮鞭,狠狠地抽打徒人費的背部,直到鮮血直流才罷休。徒人費遭受鞭打後,含著淚水走出房門,正好遇到連稱帶領幾個人前來探察情況。他們迅速用繩索將徒人費捆綁起來。連稱問道:“那個無道的昏君在哪裏?”徒人費迴答道:“在寢室裏。”連稱又問:“已經睡下了嗎?”徒人費迴答:“還沒有入睡。”隻見連稱舉起大刀就要向襄公砍去,這時費站出來說道:“不要殺我,我願意先進入寢宮,作為你們的內應。”連稱對此表示懷疑,費接著解釋道:“我剛剛遭受了鞭打,心裏也想殺死這個暴君啊!”說完,他便敞開衣服露出後背給他們看。連稱看到他背上的傷痕累累和鮮血淋漓,於是相信了他的話,並解開了費的束縛,囑咐他要做好內應。隨後,連稱招手讓管至父帶領眾多士兵,一同殺入離宮。再說徒人費翻過宮門進入宮內,恰好遇到了石之紛如,他把連稱叛亂的事情告訴了他。於是他們一起趕到寢宮,將此事報告給襄公。襄公驚慌失措地問道:“現在該怎麽辦呢?”費迴答說:“情況已經非常緊急了。如果能有一個人假扮成您躺在床上,而您則藏身在門後麵,或許在倉促之間還可以逃脫。”孟陽挺身而出,表示願意代替襄公去死。孟陽立刻躺在了床上,麵朝裏側,襄公親自解下自己的錦袍蓋在了他身上,然後自己藏身到門後。襄公詢問徒人費接下來打算怎麽做,費迴答說:“我會盡力保護您的安全,但請您做好應對突發情況的準備。”費說:“臣願與紛如齊心協力抵禦賊人!”襄公說:“難道你不怕背上的創傷嗎?”費說:“我連死亡都不怕,又怎麽會怕這點創傷呢?”襄公歎息道:“真是忠臣啊!”於是,徒人費命令石之紛如帶領眾人堅守中門,自己則獨自一人懷揣著利刃,假裝迎接賊人,想要刺殺連稱。此時,眾賊已經攻破了大門,連稱手持長劍衝在最前麵開路,管至父則在門外列隊,以防其他變故發生。徒人費看到連稱氣勢洶洶地衝過來,來不及細看,向前邁了一步就刺過去。誰知道連稱身上穿著厚重的鎧甲,刀刃無法刺入,反而被連稱一劍劈開,斬斷了兩根手指,接著又是一劍,將半個頭顱劈落,死在了門口。石之紛如見狀,立刻挺矛前來戰鬥,大約交戰了十幾個迴合後,連稱轉身繼續進攻,紛如逐漸後退,不小心絆倒在石階上摔倒,也被連稱一劍砍倒。於是進入寢宮,侍衛們早已驚恐四散,團花帳中,躺著一個人,錦袍遮蓋著身體。連稱手起劍落,頭顱離開枕邊,舉起火把照亮,發現是個年少無須之人,連稱說:“這不是君主啊!”派人在房間裏四處搜尋,沒有蹤跡。連稱自己舉著火把照看,忽然看見門檻之下,露出一隻絲紋鞋子,知道門後躲藏有人,不是諸兒還能是誰?打開門後看時,那昏君因為腳痛,縮成一團蹲著,那隻絲紋鞋,仍然穿在腳上。連稱所見到的鞋子,正是之前被大豬銜走的,不知道為何會在門檻下,顯然是冤鬼作祟,怎能不令人畏懼呢?連稱認出了諸兒,像小雞一樣,一把將他提出門外,扔到地上,聲嘶力竭地罵道:“無道昏君!你連年用兵,濫用武力禍及百姓,這是不仁;違背父親的命令,疏遠公孫無知,這是不孝;兄妹之間有不正當關係,公然毫不避諱,這是無禮;不考慮遠方戍守的士兵,超過服役期限而不替換,這是無信!仁義、孝順、禮節、信用,四種品德都喪失了,怎麽還能算是人呢?我今天要為魯桓公報仇雪恨!”於是將齊襄公砍成數段,用床上的被褥包裹他的屍體,和孟陽一起埋葬在門下麵。總計齊襄公共在位五年。史官評論這件事,認為齊襄公疏遠大臣,親近小人,像石之紛如、孟陽、徒人費等人,平時受到他的私人恩惠,追隨他的昏亂行為,即使他們視死如歸,但不能被視為忠誠的臣子所應有的高尚品質。連稱、管至父隻是因為長期戍守沒有得到替換,就進行篡位謀殺,應當是齊襄公的惡行已經積累到極點,借助他們兩人來實現罷了!彭生在臨死前大聲唿喊:“死後變成妖怪,來奪取你們的性命!”出現巨大野豬的形象,並非偶然。
連稱和管至父重新整頓軍隊,一路長驅直入齊國。公孫無知預先集結了自己的私人武裝,一聽到齊襄公的死訊,就率領軍隊打開城門,迎接連稱和管至父兩位將軍進城。兩位將軍假托說:“我們曾經接受過先君僖公的遺命,要擁立公孫無知登上國君的位置。”於是他們擁立連妃為夫人。連稱被封為正卿,號稱國舅;管至父被封為亞卿。諸位大夫雖然勉強按照班次排列,但心中並不服氣,隻有雍廩多次叩頭謝罪,感謝以前在路上爭執的過錯,表現得極為謙卑順從。公孫無知赦免了他,仍然讓他擔任大夫。高國借口生病不上朝,公孫無知也不敢罷免他。管至父勸說公孫無知張榜招納賢才,以收買人心,因此推薦了他同族的侄子管夷吾的才能,公孫無知派人去召見他。不知道管夷吾是否會應召呢?請聽下迴分解。
徒人費和其他侍從們一起扶起了襄公,並把他放在車裏休息。他們下令停止狩獵活動,然後返迴姑棼離宮過夜。襄公感到自己的精神有些恍惚,心情也變得十分煩躁。此時,軍中已經敲響了二更鼓。由於左腳受傷,襄公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於是對孟陽說:“你可以攙扶著我慢慢走幾步。”之前因為墜車,情況緊急,襄公沒有注意到自己的鞋子丟失了,直到現在才發現。他詢問徒人費是否有看到他的鞋子。徒人費迴答說:“鞋子被一頭大豬叼走了。”襄公聽後心生厭惡,憤怒地說:“你既然跟隨著我,怎麽會看不到我的鞋子有沒有?如果真的被叼走了,為什麽不在當時就告訴我呢?”說完,他親自拿起皮鞭,狠狠地抽打徒人費的背部,直到鮮血直流才罷休。徒人費遭受鞭打後,含著淚水走出房門,正好遇到連稱帶領幾個人前來探察情況。他們迅速用繩索將徒人費捆綁起來。連稱問道:“那個無道的昏君在哪裏?”徒人費迴答道:“在寢室裏。”連稱又問:“已經睡下了嗎?”徒人費迴答:“還沒有入睡。”隻見連稱舉起大刀就要向襄公砍去,這時費站出來說道:“不要殺我,我願意先進入寢宮,作為你們的內應。”連稱對此表示懷疑,費接著解釋道:“我剛剛遭受了鞭打,心裏也想殺死這個暴君啊!”說完,他便敞開衣服露出後背給他們看。連稱看到他背上的傷痕累累和鮮血淋漓,於是相信了他的話,並解開了費的束縛,囑咐他要做好內應。隨後,連稱招手讓管至父帶領眾多士兵,一同殺入離宮。再說徒人費翻過宮門進入宮內,恰好遇到了石之紛如,他把連稱叛亂的事情告訴了他。於是他們一起趕到寢宮,將此事報告給襄公。襄公驚慌失措地問道:“現在該怎麽辦呢?”費迴答說:“情況已經非常緊急了。如果能有一個人假扮成您躺在床上,而您則藏身在門後麵,或許在倉促之間還可以逃脫。”孟陽挺身而出,表示願意代替襄公去死。孟陽立刻躺在了床上,麵朝裏側,襄公親自解下自己的錦袍蓋在了他身上,然後自己藏身到門後。襄公詢問徒人費接下來打算怎麽做,費迴答說:“我會盡力保護您的安全,但請您做好應對突發情況的準備。”費說:“臣願與紛如齊心協力抵禦賊人!”襄公說:“難道你不怕背上的創傷嗎?”費說:“我連死亡都不怕,又怎麽會怕這點創傷呢?”襄公歎息道:“真是忠臣啊!”於是,徒人費命令石之紛如帶領眾人堅守中門,自己則獨自一人懷揣著利刃,假裝迎接賊人,想要刺殺連稱。此時,眾賊已經攻破了大門,連稱手持長劍衝在最前麵開路,管至父則在門外列隊,以防其他變故發生。徒人費看到連稱氣勢洶洶地衝過來,來不及細看,向前邁了一步就刺過去。誰知道連稱身上穿著厚重的鎧甲,刀刃無法刺入,反而被連稱一劍劈開,斬斷了兩根手指,接著又是一劍,將半個頭顱劈落,死在了門口。石之紛如見狀,立刻挺矛前來戰鬥,大約交戰了十幾個迴合後,連稱轉身繼續進攻,紛如逐漸後退,不小心絆倒在石階上摔倒,也被連稱一劍砍倒。於是進入寢宮,侍衛們早已驚恐四散,團花帳中,躺著一個人,錦袍遮蓋著身體。連稱手起劍落,頭顱離開枕邊,舉起火把照亮,發現是個年少無須之人,連稱說:“這不是君主啊!”派人在房間裏四處搜尋,沒有蹤跡。連稱自己舉著火把照看,忽然看見門檻之下,露出一隻絲紋鞋子,知道門後躲藏有人,不是諸兒還能是誰?打開門後看時,那昏君因為腳痛,縮成一團蹲著,那隻絲紋鞋,仍然穿在腳上。連稱所見到的鞋子,正是之前被大豬銜走的,不知道為何會在門檻下,顯然是冤鬼作祟,怎能不令人畏懼呢?連稱認出了諸兒,像小雞一樣,一把將他提出門外,扔到地上,聲嘶力竭地罵道:“無道昏君!你連年用兵,濫用武力禍及百姓,這是不仁;違背父親的命令,疏遠公孫無知,這是不孝;兄妹之間有不正當關係,公然毫不避諱,這是無禮;不考慮遠方戍守的士兵,超過服役期限而不替換,這是無信!仁義、孝順、禮節、信用,四種品德都喪失了,怎麽還能算是人呢?我今天要為魯桓公報仇雪恨!”於是將齊襄公砍成數段,用床上的被褥包裹他的屍體,和孟陽一起埋葬在門下麵。總計齊襄公共在位五年。史官評論這件事,認為齊襄公疏遠大臣,親近小人,像石之紛如、孟陽、徒人費等人,平時受到他的私人恩惠,追隨他的昏亂行為,即使他們視死如歸,但不能被視為忠誠的臣子所應有的高尚品質。連稱、管至父隻是因為長期戍守沒有得到替換,就進行篡位謀殺,應當是齊襄公的惡行已經積累到極點,借助他們兩人來實現罷了!彭生在臨死前大聲唿喊:“死後變成妖怪,來奪取你們的性命!”出現巨大野豬的形象,並非偶然。
連稱和管至父重新整頓軍隊,一路長驅直入齊國。公孫無知預先集結了自己的私人武裝,一聽到齊襄公的死訊,就率領軍隊打開城門,迎接連稱和管至父兩位將軍進城。兩位將軍假托說:“我們曾經接受過先君僖公的遺命,要擁立公孫無知登上國君的位置。”於是他們擁立連妃為夫人。連稱被封為正卿,號稱國舅;管至父被封為亞卿。諸位大夫雖然勉強按照班次排列,但心中並不服氣,隻有雍廩多次叩頭謝罪,感謝以前在路上爭執的過錯,表現得極為謙卑順從。公孫無知赦免了他,仍然讓他擔任大夫。高國借口生病不上朝,公孫無知也不敢罷免他。管至父勸說公孫無知張榜招納賢才,以收買人心,因此推薦了他同族的侄子管夷吾的才能,公孫無知派人去召見他。不知道管夷吾是否會應召呢?請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