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便是這兩日吧。”陳臨安迴答說。
他此番迴心齋一趟便是不放心從西北歸來的應天長,後者心境起伏之大,陳臨安能夠預料,這位也曾遊曆千萬裏山河土地的孱弱書生也曉得西北這事之後,應天長會注意到更多他以往不會注意到的事物,說不得還會因此鑽牛角尖,從此為此執著。凡事有利有弊,但凡事也得有所取舍。許鹿能料到這一切的發展,西北之行對應天長日後來說隻會利大於弊。所以陳臨安迴來這一趟,是想親眼看一看自己這位小師弟有何改變,而同時,也讓他不太過執著於他心中所想。
陳臨安抬起頭,草原一望無垠。而近在眼前的草葉盡管被秋風摧殘著瘦弱的身軀,因痛苦而折腰,卻也不肯褪下那一點綠色。
就像他現在所做一般,帶應天長四處走走看看,不讓他把自己一直鎖在那偏僻而孤寂的木屋裏。
這是心齋的青原,四季常青。
陳臨安更希望應天長能自己走出來去看看心齋風光,去看看更加廣袤的外麵的世界。
大千世界,隻會更加美好。
陳臨安歎息一聲,這是他的習慣,也是此刻的憂心。他知道這事對如今的應天長來說還太遠,就算此刻應天長想去看一看外麵的世界,他走出書院後,落在他眼中的,隻會是灰暗與苦難,那些人世間擁有也注定不會消失的痛楚的呻吟會被無限放大地闖入少年的耳朵,化為一柄又一柄鈍刀,慢慢割裂少年已不再純白的靈魂。
如同此番西北他所見那般。
相由心生,佛門這句禪語對得不能再對。
應天長隻是站在陳臨安的身邊,不時摸一摸懷裏打著哈欠的包子。偶爾揚起的微風傳遞來的冰冷比往日更重了一分,應天長知道今日比昨日要冷一些,他也知道明日會比今日冷一些。而陳臨安所思慮的所憂愁的那些,他卻不知道。
從某種意義上說,他也知道自己的心境存在著一些問題,他也想去改正。但終究來說,知道是一迴事,改正卻又是另一迴事。
不然佛家所謂鎖心猿栓意馬道家的斬三屍就不會那般的難,也不可能做到後就立地成佛成仙。
應天出也吐出一口氣,但卻不是陳臨安那般的歎息。
陳臨安忽然露出一個笑容。
陳臨安說:“也幸好,小師弟在西北能有所收獲。”
“啥?”應天長轉過頭,隱隱感覺有些不妙。
收獲,自己這一身傷勢算嗎?
陳臨安指了指少年的胸口,說:“這裏能住著一個人,便是最大的收獲。”
“啊?”應天長更懵了,隻是腦海中卻不自覺的浮現出一位白衣裙的少女的模樣。
可想起她來,應天長又有些惆悵,似乎自己很少見她笑過?在少年的腦海裏,少女精致的臉龐一直都是一個表情。可單是這一個表情,少年便將它收入心底,又百看不厭。
陳臨安覺得這樣挺好,心中有了掛念,所作所為雖然有時會顯得有些無理有些癡傻,但那就是不曾掩飾的最真實的模樣。
那就是人間的美好。
也是最美的美好。
“怎麽了,是東西嗎?”陳臨安問。
“東西?”這話說出口的時候應天長便意識到陳臨安所說的東西指的是吳東溪,在西北結束的時候,許鹿也如此稱唿過吳東溪,可見他們的關係是真的好。
或許是自己搶了她的聖人弟子以及四先生的這些位置吧。應天長說:“怎麽可能。”少年本還想說一句她討厭我還來不及呢,但想了想,沒有必要。
有些話可以說,有些話就算了。
說出來不僅沒有意義,還可能引發一些沒必要的事情。少年可不想那位心齋三席堵在他的門口質問他為什麽在陳臨安麵前說她的壞話。這雖然不像是那位吳東溪能做出來的事情,但誰又猜得到她能做出什麽事情來呢。
在應天長的想法裏,能與她少打一點交道便少一點,沒必要徒增麻煩。
見應天長不願說,陳臨安便不再繼續追問,隻是他嘴角噙著的那一抹微妙的微笑總是看得應天長渾身不自在。
陳臨安很開心,自己的小師弟如今會有如此的模樣心中會出現如此的情緒,雖然模樣未有多的變化,但與數月前山野舊亭裏麵若死灰的少年判若兩人。這便足夠了。
陳臨安深吸一口秋日的蕭索,莫名的,他現在也開始想念在長安小樓中的婉秀了。
不知長安是否有秋雨,她會在窗前嗎?
秋日的憂思,是在愁秋雨中萬物生靈的寂寥,還是在愁自己容顏衰老?
亦或是在想念某個說好要為她贖身的書生?那個書生自然是自己了。陳臨安摸了摸自己的臉頰,自己真是在說笑,婉秀不會老的,所以,也隻有她嫌棄自己的時候。
陳臨安想起自己與婉秀結識後最開始的那一段日子,自己也是如應天長般藏著掖著,不告訴先生與師弟們。
有樂也有愁。真好。
陳臨安不說話,應天長也不說話,跟著他這位陳師兄一同走在心齋這片名為青原的草原上。
青草為微風折腰傾倒,陳臨安與應天長各自為自己心中所住那人傾倒。
應天長忽然想起一事,問道:“陳師兄,心齋何處可知外麵的奇聞異事?”
陳臨安的思緒被應天長拉迴,他說:“離靜心穀最近的坊市青蚨坊裏便有心齋的百曉閣的分店,去那裏就能知道天下各處的事情了。”
陳臨安想了想,繼續說:“當然,有些機密的事情並不會在百曉閣中掛出,你若有一些想盤根問底的事情,可以去找百曉閣的幕後老板,也就是你的二師兄許鹿。世間事大抵他都知道的。”
應天長想要了解外麵的事情,這是一件好事,所以陳臨安便為他講了一些其中的細節。但很快陳臨安便發現,應天長又迴到與他同路的那個模樣,自己說事,他總是有一句沒一句的聽著,並不傷心。
陳臨安微微一笑,也就換了話題,說:“不過接下來這幾個月時間,小師弟應該會很忙的。”
“嗯?”應天長抬起頭,倒是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模樣。
陳臨安說:“再過幾日應該會有人通知你,我便提前與你說了吧。”
“儒家內部書院之間常有聯係,心齋作為儒家書院自然也常與其他書院有所交流,尋常的還好,最怕就是與同在儒家勢力內那些有望爭一爭正統第一的書院進行那些所謂的‘切磋’,不是打架便是吵架,半點沒有交流互助提升學問的想法,反倒是爭那個誰勝誰負的虛名,想將對方書院踩在自己之下而已。文人相輕,就是這麽個道理。”
應天長說:“有心齋那前十席在,心齋也不會輸吧?”
“這不是輸不輸的問題。”陳臨安歎了口氣,“好吧,心齋上下當然也是不想輸的。但能大張旗鼓來到心齋做這種事情,無論名聲底蘊或是實力,都不輸心齋半點。而心齋占了儒家正統頭名第一的位置這麽久,說是文無第一,可其餘儒家勢力多少都有點不滿。而這一次,則是不少儒家勢力聯袂而來,為的就是你。”
“我?”
“你可是儒家聖人之一的張元春的四弟子,心齋的四先生,同時目前仍是心齋的學生,前不久剛解決了西北妖亂,能壓一壓你的威風,自然對他們來說是很不錯的。”
“同時能贏過整個心齋,對他們而言就更好了。”
應天長沉默不語。
陳臨安也不再多說,隻是道:“小師弟你也無需有什麽壓力,虛名而已,贏不贏得了,不用管的。”
應天長咧了咧嘴說:“能不參加嗎?”
“這也不是參不參加的問題,那些有心人可以一直纏著你直到你不耐煩為止。”陳臨安說得深有體會。
應天長想也是,當時也應該有許多人纏著陳臨安想踩著他登上眾人的視野。
嘛,現在也不是想這些的時候,應天長覺得多數時候的心態還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心態,船到橋頭自然直嘛。到時候對方纏著他比的還是硬實力,他現在想的再多也於事無補,隻能說有了個心理準備。
應天長望著天空,湛藍的天空浮現出一縷紫色。
應天長覺得很好看。
“心齋還有很大?”應天長問。
陳臨安點點頭,他的手指指向南方,那是他們來的放下,說:“靜心穀再往南,是臨仙湖,每日清晨湖麵定有白霧嫋嫋,泛舟其上,如身處仙境。”
陳臨安再指向西方:“那裏是千學塔,是心齋的藏書之所,塔共九層,層層而上,下六層可供學子人已瀏覽。千學塔再往西,還有更多風景。”
“而這青原再往北走,是蕭山,蕭山山崖處有一間小亭,以前我與你三師兄常在那裏聊天。”
陳臨安說:“心齋很大的,你沒事可以多走一走,去看一看。”
應天長看見陳臨安將手伸入他的衣袖裏。陳臨安的衣著沒有變化,老舊的儒士長衫套著一件寬鬆的袍子,還是之前的那般普通,甚至袍子上還有一些殘留的灰塵。陳臨安就是這般,他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
他有兩袖清風,可他袖中也不止清風。
陳臨安的手從袖中伸出後,手上多了一本書。
他遞給應天長,說:“小師弟啊,還是得多看點書。”
應天長並不喜歡看書,也不喜歡聽這類的言語,但此刻,他卻滿心歡喜的接下,點點頭。
</p>
“便是這兩日吧。”陳臨安迴答說。
他此番迴心齋一趟便是不放心從西北歸來的應天長,後者心境起伏之大,陳臨安能夠預料,這位也曾遊曆千萬裏山河土地的孱弱書生也曉得西北這事之後,應天長會注意到更多他以往不會注意到的事物,說不得還會因此鑽牛角尖,從此為此執著。凡事有利有弊,但凡事也得有所取舍。許鹿能料到這一切的發展,西北之行對應天長日後來說隻會利大於弊。所以陳臨安迴來這一趟,是想親眼看一看自己這位小師弟有何改變,而同時,也讓他不太過執著於他心中所想。
陳臨安抬起頭,草原一望無垠。而近在眼前的草葉盡管被秋風摧殘著瘦弱的身軀,因痛苦而折腰,卻也不肯褪下那一點綠色。
就像他現在所做一般,帶應天長四處走走看看,不讓他把自己一直鎖在那偏僻而孤寂的木屋裏。
這是心齋的青原,四季常青。
陳臨安更希望應天長能自己走出來去看看心齋風光,去看看更加廣袤的外麵的世界。
大千世界,隻會更加美好。
陳臨安歎息一聲,這是他的習慣,也是此刻的憂心。他知道這事對如今的應天長來說還太遠,就算此刻應天長想去看一看外麵的世界,他走出書院後,落在他眼中的,隻會是灰暗與苦難,那些人世間擁有也注定不會消失的痛楚的呻吟會被無限放大地闖入少年的耳朵,化為一柄又一柄鈍刀,慢慢割裂少年已不再純白的靈魂。
如同此番西北他所見那般。
相由心生,佛門這句禪語對得不能再對。
應天長隻是站在陳臨安的身邊,不時摸一摸懷裏打著哈欠的包子。偶爾揚起的微風傳遞來的冰冷比往日更重了一分,應天長知道今日比昨日要冷一些,他也知道明日會比今日冷一些。而陳臨安所思慮的所憂愁的那些,他卻不知道。
從某種意義上說,他也知道自己的心境存在著一些問題,他也想去改正。但終究來說,知道是一迴事,改正卻又是另一迴事。
不然佛家所謂鎖心猿栓意馬道家的斬三屍就不會那般的難,也不可能做到後就立地成佛成仙。
應天出也吐出一口氣,但卻不是陳臨安那般的歎息。
陳臨安忽然露出一個笑容。
陳臨安說:“也幸好,小師弟在西北能有所收獲。”
“啥?”應天長轉過頭,隱隱感覺有些不妙。
收獲,自己這一身傷勢算嗎?
陳臨安指了指少年的胸口,說:“這裏能住著一個人,便是最大的收獲。”
“啊?”應天長更懵了,隻是腦海中卻不自覺的浮現出一位白衣裙的少女的模樣。
可想起她來,應天長又有些惆悵,似乎自己很少見她笑過?在少年的腦海裏,少女精致的臉龐一直都是一個表情。可單是這一個表情,少年便將它收入心底,又百看不厭。
陳臨安覺得這樣挺好,心中有了掛念,所作所為雖然有時會顯得有些無理有些癡傻,但那就是不曾掩飾的最真實的模樣。
那就是人間的美好。
也是最美的美好。
“怎麽了,是東西嗎?”陳臨安問。
“東西?”這話說出口的時候應天長便意識到陳臨安所說的東西指的是吳東溪,在西北結束的時候,許鹿也如此稱唿過吳東溪,可見他們的關係是真的好。
或許是自己搶了她的聖人弟子以及四先生的這些位置吧。應天長說:“怎麽可能。”少年本還想說一句她討厭我還來不及呢,但想了想,沒有必要。
有些話可以說,有些話就算了。
說出來不僅沒有意義,還可能引發一些沒必要的事情。少年可不想那位心齋三席堵在他的門口質問他為什麽在陳臨安麵前說她的壞話。這雖然不像是那位吳東溪能做出來的事情,但誰又猜得到她能做出什麽事情來呢。
在應天長的想法裏,能與她少打一點交道便少一點,沒必要徒增麻煩。
見應天長不願說,陳臨安便不再繼續追問,隻是他嘴角噙著的那一抹微妙的微笑總是看得應天長渾身不自在。
陳臨安很開心,自己的小師弟如今會有如此的模樣心中會出現如此的情緒,雖然模樣未有多的變化,但與數月前山野舊亭裏麵若死灰的少年判若兩人。這便足夠了。
陳臨安深吸一口秋日的蕭索,莫名的,他現在也開始想念在長安小樓中的婉秀了。
不知長安是否有秋雨,她會在窗前嗎?
秋日的憂思,是在愁秋雨中萬物生靈的寂寥,還是在愁自己容顏衰老?
亦或是在想念某個說好要為她贖身的書生?那個書生自然是自己了。陳臨安摸了摸自己的臉頰,自己真是在說笑,婉秀不會老的,所以,也隻有她嫌棄自己的時候。
陳臨安想起自己與婉秀結識後最開始的那一段日子,自己也是如應天長般藏著掖著,不告訴先生與師弟們。
有樂也有愁。真好。
陳臨安不說話,應天長也不說話,跟著他這位陳師兄一同走在心齋這片名為青原的草原上。
青草為微風折腰傾倒,陳臨安與應天長各自為自己心中所住那人傾倒。
應天長忽然想起一事,問道:“陳師兄,心齋何處可知外麵的奇聞異事?”
陳臨安的思緒被應天長拉迴,他說:“離靜心穀最近的坊市青蚨坊裏便有心齋的百曉閣的分店,去那裏就能知道天下各處的事情了。”
陳臨安想了想,繼續說:“當然,有些機密的事情並不會在百曉閣中掛出,你若有一些想盤根問底的事情,可以去找百曉閣的幕後老板,也就是你的二師兄許鹿。世間事大抵他都知道的。”
應天長想要了解外麵的事情,這是一件好事,所以陳臨安便為他講了一些其中的細節。但很快陳臨安便發現,應天長又迴到與他同路的那個模樣,自己說事,他總是有一句沒一句的聽著,並不傷心。
陳臨安微微一笑,也就換了話題,說:“不過接下來這幾個月時間,小師弟應該會很忙的。”
“嗯?”應天長抬起頭,倒是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模樣。
陳臨安說:“再過幾日應該會有人通知你,我便提前與你說了吧。”
“儒家內部書院之間常有聯係,心齋作為儒家書院自然也常與其他書院有所交流,尋常的還好,最怕就是與同在儒家勢力內那些有望爭一爭正統第一的書院進行那些所謂的‘切磋’,不是打架便是吵架,半點沒有交流互助提升學問的想法,反倒是爭那個誰勝誰負的虛名,想將對方書院踩在自己之下而已。文人相輕,就是這麽個道理。”
應天長說:“有心齋那前十席在,心齋也不會輸吧?”
“這不是輸不輸的問題。”陳臨安歎了口氣,“好吧,心齋上下當然也是不想輸的。但能大張旗鼓來到心齋做這種事情,無論名聲底蘊或是實力,都不輸心齋半點。而心齋占了儒家正統頭名第一的位置這麽久,說是文無第一,可其餘儒家勢力多少都有點不滿。而這一次,則是不少儒家勢力聯袂而來,為的就是你。”
“我?”
“你可是儒家聖人之一的張元春的四弟子,心齋的四先生,同時目前仍是心齋的學生,前不久剛解決了西北妖亂,能壓一壓你的威風,自然對他們來說是很不錯的。”
“同時能贏過整個心齋,對他們而言就更好了。”
應天長沉默不語。
陳臨安也不再多說,隻是道:“小師弟你也無需有什麽壓力,虛名而已,贏不贏得了,不用管的。”
應天長咧了咧嘴說:“能不參加嗎?”
“這也不是參不參加的問題,那些有心人可以一直纏著你直到你不耐煩為止。”陳臨安說得深有體會。
應天長想也是,當時也應該有許多人纏著陳臨安想踩著他登上眾人的視野。
嘛,現在也不是想這些的時候,應天長覺得多數時候的心態還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心態,船到橋頭自然直嘛。到時候對方纏著他比的還是硬實力,他現在想的再多也於事無補,隻能說有了個心理準備。
應天長望著天空,湛藍的天空浮現出一縷紫色。
應天長覺得很好看。
“心齋還有很大?”應天長問。
陳臨安點點頭,他的手指指向南方,那是他們來的放下,說:“靜心穀再往南,是臨仙湖,每日清晨湖麵定有白霧嫋嫋,泛舟其上,如身處仙境。”
陳臨安再指向西方:“那裏是千學塔,是心齋的藏書之所,塔共九層,層層而上,下六層可供學子人已瀏覽。千學塔再往西,還有更多風景。”
“而這青原再往北走,是蕭山,蕭山山崖處有一間小亭,以前我與你三師兄常在那裏聊天。”
陳臨安說:“心齋很大的,你沒事可以多走一走,去看一看。”
應天長看見陳臨安將手伸入他的衣袖裏。陳臨安的衣著沒有變化,老舊的儒士長衫套著一件寬鬆的袍子,還是之前的那般普通,甚至袍子上還有一些殘留的灰塵。陳臨安就是這般,他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
他有兩袖清風,可他袖中也不止清風。
陳臨安的手從袖中伸出後,手上多了一本書。
他遞給應天長,說:“小師弟啊,還是得多看點書。”
應天長並不喜歡看書,也不喜歡聽這類的言語,但此刻,他卻滿心歡喜的接下,點點頭。